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埔寨中心小學 張 霞
數學學習過程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給學生提供開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強的、參與度高的探索背景,讓數學的課堂活起來。新的課程理念已不再強調是否向學生提供了系統(tǒng)的數學知識,而更為關注的是是否向學生提供了具有現實背景的數學,包括他們生活中的數學,他們感興趣的數學和有利于他們學習成長的數學。數學學習的重要結果也不再是會解決多少“規(guī)范”的數學題目,而是能否從現實背景中“看到”數學,能否應用數學思考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一理念也倡導了數學課堂要活起來。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教材中一些背景平淡,缺乏濃厚生活氣息的例習題,如果教師能在深刻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前提下,充分開發(fā)教材的潛在功能,結合實際大膽用活例、習題,不僅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課前先布置了一道別有用心的作業(yè):用1平方分米或1平方厘米的硬紙板丈量家中一塊玻璃窗、一扇門、自己睡的床以及客廳的面積,第二天數學課匯報。第二天課堂伊始,我問孩子們昨天有什么收獲,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手一個比一個舉得高,“老師我有發(fā)現。”“老師我也有發(fā)現?!?/p>
生1:我在量床的時候發(fā)現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的量太慢了,我就請媽媽幫我剪了10個1平方分米的硬紙板,用透明膠把這10個1平方分米的硬紙板粘成一排,然后10平方分米10平方分米的量,這樣快多了。
生2:我在量客廳面積的時候,發(fā)現我家客廳一塊地磚的面積是50平方分米,然后數出客廳里共有地磚50塊還多半塊,半塊的面積就是25平方分米,就知道了我家客廳的面積是2525平方分米。
生3:我是在量門的時候發(fā)現的,其實要量一個長方形的面積用尺子也能量出來的。只要用尺子量出要量長方形的長、寬分別是多少分米,再把長和寬乗起來是幾,那它的面積就是多少平方分米。我問過爸爸了這種方法是可以的。
生3同學所說的不就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嗎?就在同學們疑惑的時候,我適時地提出該同學所說的正確嗎?緊接著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整節(jié)課都在學生匯報各自的發(fā)現,驗證各自的發(fā)現中度過。如此處理教材,讓背景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重點關注了兒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有強烈的求知欲,就會認真鉆研,積極思維。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穎刺激的東西。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激“趣”因子,將教學組織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以“趣”樂學,積極思維。如在教學“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時,課前拿一把破椅子帶進教室,并故意擺在顯眼處,學生頓時納悶不已,不知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這樣不需要任何語言,學生已經興趣盎然。這時教師再問:我們怎樣加釘一根木條就能把這把破椅子修好?學生議論紛紛,達到了促使學生積極思維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guī)律,抓住孩子們的年齡特征,激活學生的思維。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因而,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學生主體觀,確立“服務意識”;要把學生視為自主的人、發(fā)展的人、有潛能的人;要熱愛每一位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善于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例如,教師在評價學生答問時用一些簡短而有激勵性的語言:“你講得真好”“你真聰明”“你這個見解真獨特”等,或是“不要緊張,慢慢說”“你再想一想”,這些尊重、期盼性的語言,不僅是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愿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教師和學生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需要,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活起來的數學課堂,那將是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活起來的數學課堂將是充滿人文氣息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