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五堡鎮(zhèn)中心小學 賽買提·和孜爾
我們都知道,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些貧苦少數民族的子女完全沒有受教育的權利,這也是某些地區(qū)貧窮落后的原因。所以,對于一些少數民族來說要重點發(fā)展他們的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少數民族人才,以利于少數民族未來的發(fā)展。
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小學教學為以后學子們的求學之路鋪墊了基礎知識的橋梁。小學教學在學校的管理之下,只有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才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人成才。民族小學擔負著一個民族長遠發(fā)展的重任,只有有特色的學校管理才可以讓民族小學的學子們從小灌輸創(chuàng)新的意識,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少年。
民族小學學校的管理并不是所謂的“特別對待”,也不是說它的學校管理會低于其他的學校管理方式,而是因為應用特色的管理方式進行民族小學的學校管理可以讓民族小學的教育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既要運用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又要管理出學校的特色。
第一,要有學校自己個性化的創(chuàng)建“特色學?!被颉皩W校特色”規(guī)劃,并經過社會多方專家和主管部門的論證認可,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
第二,要將特色建設滲透于整個學校的工作中去,對學校的工作從某些方面形成對辦學績效的闡釋和支撐,有具體可操作的模式,易學易推廣。
第三,要擁有一批有較高知名度或能力、實績明顯的特色教師隊伍,擁有一批特色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
第四,能體現多門學科、多種能力的融合,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特點,教師指導水平高,學生操作能力強,并有一個逐步提高和不斷發(fā)展的過程。
第五,在校園內外有一種反映特色建設的良好氛圍,在黑板報、櫥窗、校史陳列室、榮譽室等都有特色建設的成果展示。
第六,較快、較多地掌握特色項目內容的學生比例高,能對兄弟學校和社區(qū)展示特色建設成果并提供特色項目服務,教師對特色項目的科研有一定的深度。
在一些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落后,通訊技術不發(fā)達,對于祖國經濟的發(fā)展,只能從多媒體或者是網絡上得知,他們對祖國繁榮昌盛的感受比不上大型城市里的學生。在民族小學的管理中,一定要用溫暖式的方法。民族小學的教育除了知識文化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對他們心靈的教育。因為影響人們對以后生活態(tài)度的除了知識還有思想素質。民族小學的學校管理人士應該告訴教師們,對待少數民族的孩子一定要有足夠的熱心和耐心。
對于溫暖式的特色學校管理,我有著自己的一些小看法。首先,我們要鼓勵溫暖式的特色學校管理,對于民族學校的學生來說,溫暖式的學校管理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各個民族一家親的氛圍。學校的管理階層應該組織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學生進行多彩多樣的文化交流。少數民族的學生教漢族學子學習語言和舞蹈,漢族學生可以向他們講述民族文化故事。通過這種互動,學生們收獲了友誼,也收獲了溫暖,和諧的相處環(huán)境也有利于民族小學的管理工作。
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大環(huán)境,只有開放才能讓別人更加的了解你,你也可以從社會中取長補短。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封閉的教學管理不利于學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人文風情和歷史文化。所以,民族小學就要進行開放式的管理。民族小學管理體系應該與外界取得聯系,甚至可以和外界建立一種合作式的關系。開放式的學校管理還可以和學生家長進行更多有價值的交流互動,使得民族小學特色的學校管理不僅是在教育學子,更是在向家長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的理念。開放式的學校管理應該大方的和其它兄弟學校共同開發(fā)少數民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開放式心態(tài)的民族小學特色管理理念對學生博大胸懷的品質養(yǎng)成也有一定的影響。
民族小學管理要堅決摒棄過時的填鴨式教學,在民族小學的管理中,學校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一味的追求小學生的學習分數,只是管理了一群做題機器。民族小學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老師教授不同的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領導進行學校的特色管理。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所展現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教學。但是我們要看到,雖然民族小學師生互選的特色學校管理是民主的、是與時俱進的??墒?,這樣的互動學校管理在實際的操作中會有一定的難度和阻礙。不過,只要是先進的特色管理方式,只要可以讓民族小學的學生在特色管理中學會選擇、學會獨立,我們也可以抱著欣賞的態(tài)度去嘗試這種師生互選的特色管理。
第一,注重學校和師生的未來發(fā)展。
第二,注重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校本特色。
第三,注重學校的整體價值和教師個人價值、專業(yè)價值的共同實施。
第四,注重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個性風格、創(chuàng)造精神。
第五,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化管理辦法和制度更新發(fā)展的機制。
在學校管理機制上,要注意整體發(fā)展目標與個體發(fā)展目標之間的相互協調和支持,使制度管理走向指導、服務。一是管理者要營造一個既能有效促進學校整體發(fā)展,又能促使教師和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管理氛圍 ,增強師生參與管理的意識。二是管理者要依據師生基礎背景的差異性和階段發(fā)展的選擇性,盡可能將選擇基本一致人員組合,形成同質發(fā)展的教師群體,納入學校宏觀管理和指導、服務的范疇;對學生則實施因材施教,實施有差異的發(fā)展和提高。三是加強異質組的相互交流,主要是方法、策略、實施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創(chuàng)設資源共享、共同發(fā)展的整體效應,形成協調互動、共同研究、共同成長的合作關系。
總而言之,民族小學的管理任重而道遠,要體現辦學的歷史積累性、外界公認性和對辦學目標的支撐性,體現系列化建設成果,以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特點,體現出教育的資源性。民族小學的管理確實是因為民族小學有自己復雜的一面。民族小學的管理有自己創(chuàng)新的管理方式,也有需要注意的問題。談論對學校特色管理的看法,并不是宣傳或者批評某一種民族小學特色管理方式。通過表達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了解民族小學學校特色管理,讓其在社會的監(jiān)督下發(fā)展出一套可行的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