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中心幼兒園 李躍躍
九月份的開學時間里,幼兒園里真是熱鬧。我想大家一定都能猜到些什么吧?對,那是新入園的孩子舉行的“大合唱”比賽,他們“持之以恒”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不過說來也怪,“大合唱”比賽的成員們漸漸的都回過味兒來了,慢慢的適應到了這種新的環(huán)境里。)
剛加入到這個職業(yè)時,像一個初到陌生世界的孩子一樣不知所措,而更為玄妙的是第一次做老師便是帶托班的孩子,他們也是第一次來幼兒園,這時候我就像他們,他們同樣的就像我一樣。不同的是,我是“老師”而他們卻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當孩子們稚嫩膽怯的喊我“老師媽媽”的時候,當家長們信任的稱呼我為“老師”的時候……我才更加明確自己肩膀上的責任是多么重大而光榮,同樣心里不覺有些小小的幸福感。
對于剛來園的孩子來說在園的一天時間里無疑睡覺是他們最痛苦的事情,我們班的“寶寶”便是其中的一個。中午午睡時孩子們都安安靜靜地躺在自己的“窩”里安然的睡著,只有寶寶眼睛里含著淚花坐在床邊,我走過去問道:“寶寶,為什么不睡覺呢?”這一問便嚎啕大哭起來,我摸摸他的頭,抱他到腿上,他便一個勁的要找媽媽,噢,原來寶寶想媽媽了呀?。榱瞬话押⒆觽兂承盐冶沩槃萁舆^話)“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讓我當你的媽媽,看著你睡覺,好嗎?” “不好?!甭牭竭@兩個字我有點愣而又有些傷心了,他怎么會這樣回答我呢?寶寶看看我有些愣的表情,用小小的聲音說道:“我要找媽媽看著睡?!蔽覐乃呎f:“老師就是寶寶的媽媽呀,如果你睡不著可以不睡,但是一定要把眼睛閉上才可以好嗎?”看著寶寶漸漸地把眼睛閉上睡去時,我感到了做老師的幸?!院蟮娜兆?,每到午睡時,總會看著寶寶安然的入睡。
其實寶寶的這種行為完全是分離焦慮,僅僅表現(xiàn)在與爸爸媽媽分離的時候情緒很差,產(chǎn)生哭鬧,拒絕分離。幼兒在家庭生活環(huán)境中與親人朝夕相處,到了幼兒園這個新環(huán)境里,勢必會產(chǎn)生心理反差,產(chǎn)生苦惱不止表現(xiàn)出不安,而我們老師必須要熟悉孩子的心理狀況,根據(jù)孩子自身的特點來采取相應的方式。如對于大哭大鬧的孩子可以轉(zhuǎn)移其注意力,讓他的手里有東西玩,或者是給他找事情做,積極鼓勵。對默默流淚的孩子,則應該多抱抱多親親多表揚鼓勵,主動關(guān)注他給他媽媽般的感覺讓其感到幸福溫馨。
周一的早上,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的來園了,由于在幼兒園里生活了一個星期,寶寶對幼兒園的生活慢慢的已經(jīng)減少了幾分抵觸感,可還是難免哭鬧起來。為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問起他你是怎么來的呀?他說坐爺爺車來的,我故意又說,不對,你是坐爸爸車來的,從那天起他來園第一句話就是我坐爸爸車來的。雙休日里,寶寶度過的可真是有意義,早晨一來園邊哭著邊跟我說起爸爸媽媽帶他去動物園了,我順勢回應道:“噢,原來寶寶去動物園了呀,老師也好想去呀,那你在動物園里看到什么了呀?”他說我看到大老虎了,還聲情并茂的給我模仿大老虎的動作,我說動物園肯定還有獅子和其他小動物,他說沒有,就只有大老虎,等我在反駁他的時候他就又開始哭了起來。通過觀察,有的孩子剛來園時會重復說著相同的話一個星期左右,比如說:我聽話,我不哭,我坐爸爸車來的,媽媽要帶我去動物園等一系列的語言。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就應該順著他說的說,他說什么就是什么,他說動物園里有老虎,咱就不能說還有獅子。他說一咱絕對不能說二,就順著他說得說,咱也就當練一練口才了。
隨著時間的變化,寶寶來園時的哭聲已經(jīng)漸漸地降低分貝,最值得高興的是來園時已經(jīng)連續(xù)三天沒有哭鬧的現(xiàn)象了,這讓我很高興。當然在這一日活動當中時而伴隨著他的哭聲,到了午餐時間,寶寶又開始哭鬧了,于是我走過去,把他抱在懷里,安慰著他,漸漸的寶寶停止了哭泣。下午加餐時寶寶又開始哭鬧了,于是我又再次抱起寶寶,并帶他到戶外活動場地溜達了一圈,逐步穩(wěn)定了孩子的情緒后,便又回到活動室??墒菑倪@以后寶寶就再也離不開我了,整天吵著要我抱,我在他的視線里一分鐘都不能離開,連倒杯水,甚至上廁所時都要跟我一起。一個星期后的一天,他抱著我的腿輕輕的喊了聲“媽媽”。起初我以為他又想媽媽了,就告訴他:你聽話不哭媽媽一會就來了。他還在喊著媽媽,我終于明白了,原來他是在叫我媽媽,雖然我還沒有做媽媽,但是我已經(jīng)體會到作為這么多孩子媽媽的幸福感和溫馨感。聽到這一句話我徹底感動了,心里暖暖的,眼睛濕濕的,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媽媽”!
寶寶在家的時候,依戀的對象主要是爸爸媽媽和爺爺,但當他進了幼兒園離開了熟悉的家人后,轉(zhuǎn)移了依戀的目標,要求“老師抱抱”,而我恰巧是第一個去抱他的人,因此我就成了他新的依戀對象,一旦他離開新的依戀目標也會大哭大鬧的。要知道安全的依戀,可使孩子在活動中有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去探索、學習,可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心理、智力發(fā)育。因此,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幫助寶寶建立安全的依戀,逐步能融入到集體中去。
第一,從每天抱在手里過渡到每天只在來園和離園時抱一抱,在一日活動中允許孩子牽著我的衣角,跟著我。
第二,在上午的游戲活動中,從我陪在他身邊玩過渡到我在他視線范圍之內(nèi),他能與同伴一起玩。
第三,在午睡中,從我坐他身邊陪著他逐步過渡到我在他視線范圍之內(nèi),可以坐在其他的地方。
也許只是因為在哭鬧的時候抱抱,也許只是因為在活動區(qū)里陪他玩了一個打槍的游戲也許只是不經(jīng)意得親了一下他的小臉……而孩子的心永遠比你想象的細膩而敏感,他能感到“老師媽媽最愛我”,他也會以他的方式告訴你他也愛你。
作幼兒教師的我們,雖然苦過、累過,但是在汗水與淚水的背后,總會有歡樂伴隨著我們,那一句句稚嫩的聲音與貼心的話語;張張燦爛的笑臉與赤誠的鼓勵,潺潺流淌在我們心中,我們不時被溫暖著、感動著,這就是“愛”。我想,我們應該是天底下最最幸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