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豐都縣太平壩鄉(xiāng)中學 何龍學
在當前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經要成為歷史的舞臺。我們必須順應課程改革的洪流,順勢而上,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以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以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為原則,使每一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農村中學生由于條件的限制,與外界接觸的不多,思想比較單純,部分學生不善表達,甚至有的學生不敢說話,剛開始,他們對于小組學習充滿了心奇和憧憬,很渴望合作的課堂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因為合作學習的無效,讓他們找不到合作的成就感,加上新的學習壓力,他們的新奇感也會慢慢的泯滅。如何持續(xù)的調動學生的激情,如何始終如一的使學生保持高效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想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這值得我們深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品質,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正確的辯證思維方式、態(tài)度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得在政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加強初中思品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這個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如何才能有效的達到這個目標呢?有效的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探究,使學習真正做到有效,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包括人際交往能力,口才與表達能力,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盡管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然而,農村中學小組合作有時就像一種擺設,一種應付檢查的外顯方式,好像不把學生放在一塊就不是小組合作學習,少了課程改革的初衷,缺乏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第一,雖然我們把學生按幾人分為一組,然而,由于分組的隨意,達不到互幫、互學,更談不上合作與交流,所謂的交流,有時甚至成為他們擺龍門陣的舞臺。
第二,討論問題選擇不恰當。比如,在上責任這一框題時,教師會出示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的問題:責任是什么?責任來源于什么?你是個有責任感的人嗎?所有的學生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我是有責任感的人。試想,這樣的問題,教材都有,學生不需要交流就能回答的問題,有交流的必要嗎?
第三,小組合作成為優(yōu)秀學生發(fā)揮的舞臺,農村學生內斂,有的甚至害羞,展示交流合作成果,沒有照顧差生,以致成為優(yōu)生發(fā)揮的舞臺。這樣只會讓優(yōu)生不優(yōu),差生更差,達不到教學的效果,適應不了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這樣只會讓我們的教育又回到從前。
第四,教師主導不到位。我們農村中學的老師,總是不放心學生,不敢放手讓學生去做,有時就會出現教師一直在點撥,一直在說,讓課堂成為講解的課堂,教師說教的舞臺,而不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有時又會出現老師說老師的,學生做學生的,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一樣。
一是充分培養(yǎng)小組的學習興趣。有人說,興趣是做好的老師,帶著興趣的學習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思想上鼓舞學生,激勵學生,課堂上把每天的喜聞樂見告知同學,和他們一起分享,讓學生有了思想的引領,從而落腳到行動上來,通過對時政的分析、共享,讓同學們從思想上對本科目產生好感。
二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喜歡這個科目,首先讓學生喜歡這個老師,無論課后,還是課堂,我們應該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包括生活和學習。只有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做學生的益友,讓他們尊敬你,愛戴你,從而喜歡你,變?yōu)橄矚g你的課堂。
三是合理分組。在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上,分組必須以能互相學習為目的,讓組內所有成員優(yōu)劣互補,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提高學習的效度。而不是三五個人一組,有熱鬧的場面,活躍的氛圍,就是合作學習,那是小組合作的外在表現形式,并不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而且在小組組合上也沒有優(yōu)化組合,這樣并不能看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讓孩子們真正的動起來,也許這樣的課堂才更有效。
四是注意合作的實效。我們的合作不是形式,不是做個樣子給誰看,目的是為了每一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因此,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而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提出能真正統攬全課的問題,做到提問有效。差生和后進生都能積極的參與,提出讓學生只有合作才能全面完成的問題,當然,不能是怪、難、偏。
五是讓小組成為每個學生發(fā)揮的舞臺。其實優(yōu)生在課堂是不用老師擔心的,我們應該照顧差生,讓他們由不善言辭發(fā)展到我也能雄辯天下,多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明白他們通過努力,也能行,這樣我們的課堂會更精彩。也許,就因為我們所謂的照顧,會改變他們的成長軌跡,也許,我們的教學生涯會因這些所謂的差生而變得驕傲。
六是做好合作交流的潤滑劑。學生其實很簡單,有時,一句鼓勵的眼神,一句善意的表揚,足可以感動學生一生,有時也許會成就他們一生,在小組合作時,適時給以學生以鼓勵,哪怕就那么一句話,也許,我們的效果會與眾不同。
七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媒體的輔助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板書時間,提過課堂效率。
農村中學,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破冰行動,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學習,切實落實好小組學習的效度,讓我們帶著激情,調動好學生的激情,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盡到自己應盡的努力,努力做好學生學習生活的導師,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因為學生而精彩,讓每一個學生能真正體會到小組合作的實效,使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我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