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師長期而艱巨的任務(wù),教師在倡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同時,更應(yīng)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使學生真正享受閱讀的興趣,讓學生的童年充滿書香。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閱讀興趣;習慣;學生童年;書香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低年級學生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痹谛W低年級已經(jīng)有了對學生如此明確的要求,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比重。
這就更需要扎扎實實開展語文課外拓展閱讀,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從而讓好書陪伴孩子度過每一天,讓讀書成為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孩子的童年彌漫書香,讓校園飄滿書香。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多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而且,學生對閱讀具有濃厚的興趣,本身就是課外閱讀實踐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
1.榜樣激勵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榜樣的模范作用?,F(xiàn)在缺少的就是榜樣的模范作用。我利用班隊課、沙龍課向?qū)W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例如,高爾基、錢鐘書、張海迪等在書籍的海洋中游弋的事例。通過對這些名人的介紹讓學生知道他們在書中獲得了人生的充實和安寧,尋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和真諦。學生就漸漸明白了,書是明亮的燈塔,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也是能遮擋風雨的傘。
2.好書引讀
只有適合學生的口味,學生才會對書感興趣。學生一旦被所讀的書吸引了,就會熱情地去閱讀。我大量地介紹了一些兒童作家的作品,有林格倫的《淘氣包埃米爾》、卡羅爾的《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黃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等等。學生對書中同齡人的事情倍感興趣,對這些書愛不釋手。
3.收獲激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蔽医?jīng)常利用晨會課和班會課開展讀書匯報會,賞讀、交流所摘錄的好詞妙句;舉行班級賽詩會、讀書交流會;評選“讀書大王”等活動,讓學生談天說地、談古論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在博覽群書中采集各種類型的信息材料,使學生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二、挖掘書源,讓學生讀好書
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明的信》中對讀書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必須如蜜蜂采蜜,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睂W校、家庭、社會都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閱讀條件,保證孩子們有書讀、讀好書,有“許多花”來“釀蜜”。
1.家長要配合
通過家長會、家訪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
(1)內(nèi)容要健康
(2)適合兒童年齡特點
(3)內(nèi)容多樣
總之,家長要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2.學校要完善
(1)制訂系統(tǒng)的讀書計劃
學校制訂“讓書香彌漫童年——讀書漂流活動”的課外閱讀計劃,各個班級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制訂班級的閱讀計劃,學生再制訂自己的拓展閱讀計劃,這樣層層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才會有好的效果。在落實到位的讀書漂流活動中,學生收獲了知識,也品嘗了閱讀的快樂與充實。
(2)建立班級圖書箱
有了圖書箱,不僅節(jié)省了學生好多不必要的開支,還可以讓學生讀到更多的書。通過閱讀這些好書,學生感受到了班級的圖書箱是一個學習的樂園,是遨游知識的好場所。
(3)指定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
我指定的低年級的必讀書有《長襪子皮皮》《做個好孩子》《騎鵝旅行記》《木偶奇遇記》等。選讀書有《親親我的媽媽》《三毛流浪記》《小學語文精品閱讀·二年級卷》等。這樣讓學生讀同樣的書,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形成一個讀好書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指導,讓學生好讀書
在現(xiàn)實中,不少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是由于閱讀方法不當,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廣大教師和家長應(yīng)互相配合,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好讀書,增強課外閱讀的積累。
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做到:一是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養(yǎng)成選一本書就要讀完一本的好習慣。二是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讀書的時間,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好幾天不讀。我每天安排學生半個小時的午間閱讀和半個小時的家庭閱讀。三是要定量。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根據(jù)制訂的個人讀書計劃,按時完成每天的閱讀量。每學期低年級的學生必讀書不少于6本。四是要及時檢測。每讀完一本課外書,我會出一些檢測題讓孩子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2.出好必讀書的導讀提綱
我編寫的《夏洛的網(wǎng)》的導讀提綱是這樣的:(1)向你推薦:《夏洛的網(wǎng)》是美國大作家懷特寫的。書中的夏洛用蜘蛛絲編織了一張愛的大網(wǎng),這網(wǎng)挽救了威爾伯的生命,更激起你我心中無盡的愛與溫暖。快讀它吧,因為,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導讀:①查閱資料,了解懷特的主要經(jīng)歷。②在精彩句段旁圈圈畫畫,寫上自己的理解體會,并把收獲與疑問與伙伴討論、交流。③夏洛是只怎樣的蜘蛛,他是怎樣用他的網(wǎng)幫助威爾伯逃過被殺的命運?你想對夏洛或威爾伯說些什么?④文中女孩弗恩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她從爸爸手中救下了威爾伯,并細心照顧它。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威爾伯被低價賣給了霍默舅舅,弗恩還經(jīng)常去關(guān)注它。如果你是弗恩,你會怎樣對待威爾伯?⑤書中哪些動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結(jié)合文中具體故事進行分析評議。⑥讀了《夏洛的網(wǎng)》,你心靈一定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寫一篇讀后感,談?wù)勛约簝?nèi)心最深的感受。學生在我編寫的導讀提綱的引導下,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讀這本書,就能把書讀懂、讀好。
3.培養(yǎng)恰當?shù)拈喿x方法
“不同之書,區(qū)別對待,應(yīng)讀之書宜緩宜熟;應(yīng)用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讀書的方法有三種:精讀、略讀、瀏覽。小學生背誦的70首古詩詞、名人名言、警句片段之類可用精讀,童話故事一類可用略讀。在閱讀過程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①讀一讀,圈一圈。要求學生閱讀時,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查閱,弄懂了再讀。
②畫一畫,想一想。一是畫出不理解的地方,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畫出文章的重點句或優(yōu)美詞句、精彩片段,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寫一寫。人手一冊讀書筆記本,摘抄好詞佳句,熟讀成誦,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課外書,還可以練練筆,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斷進行句子仿寫,語段仿寫。
四、寓學于用,在語言和寫作中發(fā)揮讀書的優(yōu)勢
在低年級,我就強調(diào)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給他們一個彌漫書香的童年。在他們不斷積累好詞佳句、感悟作者心聲的同時,在平常的寫話或者作文訓練中,能夠妙筆生花,下筆如有神。
讓學生的童年充滿書香,雖然不是一個最終目標,但我們教師如果持之以恒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書就可以逐漸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因為課外閱讀將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給他們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我相信:學生的童年就一定會彌漫著書香。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魯迅.給顏黎明的信[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