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山城重慶的收藏愛好者有一個眾人皆知的聚集地,那就是渝中區(qū)的三峽古玩城,從露天市集到古樸店面,琳瑯滿目的老貨看得人眼花繚亂。有人說這里是藏寶地,也有人說這里是收藏歷史的故事城。
從大門進(jìn)入,聯(lián)排的店鋪里展示著名家書畫、古代瓷器、天價玉石、木雕工藝品等。
“師傅,聽說這兒有一位專收藏?zé)煾椎娜???/p>
“你說老勵啊,他名氣大得很哦!”
談到老勵,店主興致勃勃地聊起他的事跡,雖然這里藏家很多,但是做專項收藏的,只有老勵一個?!拔乙恢毕胧账臒煾?,但他不賣,如果這是你的來意,可能會失望。”
順著店主指的路,在一樓找到了老勵所謂的“展廳”——“煙雨池塘”,一間不到6平方米的地盤,展示著100多件煙缸,密密麻麻擠滿一個小房間?!斑@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都在箱子里。”老勵站在一旁說。只見角落堆放著幾個大箱子,箱面上標(biāo)注著“2003年”,那是他當(dāng)年將藏品打包裝箱時標(biāo)上的?!耙换尉瓦^了十多年啦。”老勵收藏?zé)煾资畮啄?,藏品的總?shù)也記不清,“大概有1500到2000件吧,沒得地方擺啊,這些老貨在箱子里一呆就是十幾年!”
今年62歲的老勵是個精骨人,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瘦小的身板兒里透著精氣神。打牌、喝酒他都不喜歡,唯一的愛好就是閑暇時抽兩口好煙。30年前,本業(yè)做音響生意的老勵前往成都拜訪好友,閑暇時游逛了當(dāng)?shù)嘏e辦的古玩博覽會,就在這里,他與煙缸結(jié)下了緣。
在一家攤位上,他發(fā)現(xiàn)一個造型獨特,滿身灰垢的瓷器,賣家介紹說是水盂,據(jù)老勵觀察不像:半圓形造型,正面由高低不等齒形組成如菊花花瓣,臺面為印花樣玫瑰,內(nèi)部左右有凹槽,中間是燭臺,后側(cè)正中突出一塊,所料沒錯的話,是火柴插座設(shè)計?!斑@應(yīng)該是煙缸,從造型上看,是出自民國時期?!崩蟿町?dāng)即以50元的價格買下。“要知道,那時的50元,比一個月的工資還多!”
雖然價格不菲,但老勵發(fā)現(xiàn),隨著煙草文化從國外傳到中國,煙缸是必不可少的載體,它象征著一種文明。
于是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都成了老勵的站點。從清朝到民國,乃至新中國成立后的珍貴煙缸都被老勵拿下,陶、瓷、銅、鐵、石、木、玻璃、漆器、藤編、景泰藍(lán)等不同材質(zhì)的藏品應(yīng)有盡有。
老勵介紹著每一款不同造型和材質(zhì)的煙缸,從造型設(shè)計上來說,分為固定使用和移動使用,除了桌上的,還有掛墻上的、便攜式的;而從功能上來看,還增設(shè)了燭臺、煙筒、火柴盒插座等等?!半S著時代的推移,燭臺、火柴盒的功能消失,這說明打火機開始廣泛使用,而燭臺功能的消失,則是電燈普及的必然結(jié)果?!崩蟿钆踔鵁煾?,“你可以透過煙缸造型設(shè)計的演變,看到整個時代的進(jìn)步,這是收藏的最大價值。”
有人開玩笑地稱他是“財迷”,許多人誠意找他詢價,他都不肯賣,“不是不肯賣,而是不想單件地賣,畢竟這是一整段歷史文化的載體,要買就買下全部吧。”老勵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將這些寶貝搬進(jìn)煙草博物館,“那里是它們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