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智維
摘 要:核心力量在整個運動鏈中的樞紐作用以及在預防運動損傷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明顯,然而對于青少年運動員核心力量的相關研究還非常薄弱。本研究以本校8名校足球隊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負重杠鈴片進行仰臥起坐和背起、左右腿拉橡皮帶以及瑞士球和負重舉腿的組合練習,每周訓練2次,每次3組的8周訓練實驗,實驗結果顯示,運動員的腹背肌力量和50米成績都得到了顯著的增長。
關鍵詞:核心力量;運動訓練;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1-0061-02
核心力量在整個運動鏈中被視為樞紐[1],對上下肢力量的承接傳遞、維持運動中身體的平衡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決定著運動員運動水平的發(fā)展[2],目前核心力量訓練在國內(nèi)外高水平訓練中引起了教練員的高度關注。同樣,核心力量訓練對于少年運動員的健康以及發(fā)展也非常重要, 然而對于青少年運動員核心力量的相關研究還非常薄弱。
本研究以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8名校足球隊運動員為研究對象(表1),通過訓練實驗探索相關訓練對運動員核心力量變化的影響,為進一步的研究和系統(tǒng)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和訓練實驗指導。與此同時,本研究還將為基礎訓練的教練員和體育專業(yè)教師更新核心力量訓練觀念,拓寬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提供實證依據(jù)。
一、實驗方案
1.實驗時間
實驗時間: 2013年2月25日~4月12日;每周兩次,持續(xù)8周[3]。
2.實驗儀器
瑞士球、杠鈴片、沙袋、橡皮帶、測力儀器等。
在訓練過程中采用負重杠鈴片進行仰臥起坐和背起、左右腿拉橡皮帶以及瑞士球和負重舉腿的組合練習,每周訓練2次,每次3組。練習時要求動作速度要快(表2)。
不同的實驗對象具體重量和次數(shù)都有所調(diào)整,詳見“過程與分析”部分。
3.測試指標
在實驗前、后期分別采用測力系統(tǒng),對研究對象的腰腹肌在不同角度條件下進行等速肌力測試[4],測試指標為峰值力矩和50米跑成績。測試過程嚴格按照要求進行[5]。
二、過程與分析
1. 實驗前期工作
實驗前,組織我校足球隊8名運動員進行為期一周的適應性訓練,并對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進行測試,然后根據(jù)適應性訓練的效果確定最終實驗方案。
2. 訓練過程
在訓練過程中采用負重杠鈴片進行仰臥起坐和背起、左右腿拉橡皮帶以及瑞士球和負重舉腿的組合練習,每周二和周四下午三點進行訓練,每周共2次,每次3組,持續(xù)訓練8周。
采用循環(huán)間歇訓練法進行練習,練習站順序為負重仰臥起坐站、左腿拉橡皮條站、瑞士球站、負重背起站、負重舉腿站和右腿拉橡皮條站。每站練習之間間歇時間為2分鐘,每遍循環(huán)之間間歇為5分鐘。間歇時間可以做一些較為輕松的小負荷練習或游戲。
(1)實驗前后腹部肌群峰力矩的變化
經(jīng)過8周的訓練后,等速肌力測試結果表明:運動員腹部肌群的峰力矩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進一步表明:在角速度為60°/s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試結果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在角速度為180°/s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試結果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特別是實驗組在180°/s角速度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得結果出現(xiàn)了顯著的提高(表3)。
(2)實驗前后背部肌群峰力矩的變化
經(jīng)過8周系統(tǒng)的訓練后,背部肌群峰力矩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除在60°/s角速度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試值外,其他各角速度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得的結果分別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和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特別是在180°/s角速度測試條件下,峰力矩增長幅度均超過了40%。
研究進一步表明,在30°/s的角速度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試結果實驗前后比較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60°/s和180°/s的角速度測試條件下,峰力矩測試結果實驗前后比較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本實驗訓練對提高背部肌群峰力矩效果非常顯著。
3. 實驗前后50米跑成績的變化
足球是一項激烈對抗的對抗性競技運動項目,運動員必須根據(jù)場上千變?nèi)f化的實際情況,果斷抓住稍縱即逝的戰(zhàn)機,迅速而精確地作出反應。一次成功的防守、漂亮的射門,都需要有良好的核心力量作為保證,而50米加速跑最能反映出一名運動員的短道加速能力。
從表5可以看出,經(jīng)過8周的系統(tǒng)訓練,運動員的50米跑成績增長了0.39±0.25s,增幅5.69%。研究進一步表明,訓練前后運動員50米跑成績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所以,本實驗訓練在提高運動員50米跑成績方面效果非常顯著。
4. 實驗分析
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抓好練習的質(zhì)量,切忌盲目追求練習的總負荷和周練習次數(shù),以免增加練習的強度給運動員帶來傷??;設計練習手段應盡量結合專項;本研究的不足是沒有把核心力量的提高和運動員的專項運動表現(xiàn)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在本課題的后續(xù)研究中會進一步挖掘。
三、結論
1.經(jīng)過8周的系統(tǒng)訓練,運動員的腹部肌群的峰力矩取得了較大程度的增長。
2.本實驗訓練對提高背部肌群峰力矩效果非常顯著。
3.實驗中的訓練,在發(fā)展中低速測試條件下峰力矩和相對峰力矩的作用,對于腹肌的效果大于背肌;而在發(fā)展快速測試條件下的峰力矩和相對峰力矩的作用,對于背肌的效果更佳。
4.本實驗訓練在提高運動員50米跑成績方面,效果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1] Akuthota V, Nadler SF. Core strengthening[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31).
[2] W. Ben Kibler, Joel Press and Aaron Sciasci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 Sports Med,2006,36(3).
[3] 王衛(wèi)星,李海肖.競技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 30 (A).
[4] 蘇浩,曹建民.優(yōu)秀女子賽艇運動員核心力量與一般力量訓練監(jiān)控的研究[J].運動人體科學,2009,28(2).
[5] Liemohn WP, Baumgartner TA, Gagnon LH. Measuring core stability[J]. Strength Cond Res, 200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