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北京匡時于今春推出的中國書法夜場得到不少藏家追捧,佳績頻出。在即將舉槌的秋拍中,匡時將繼續(xù)推出“暢懷—中國書法”夜場,囊括了董其昌、文征明、傅山、王鐸、黃道周等大家的書作,不啻一次優(yōu)游今古的視覺盛宴。
今年是傅抱石誕辰110周年,本年度匡時秋拍中將有一件重量級的傅抱石作品《毛澤東〈到韶山〉詩意圖》面世,相信將吸引眾多藏家的目光。此作堪稱傅抱石韶山詩意系列中的一件佳作,曾被香港私人藏家收藏,并有多次權威出版,此次拍賣系首次現身市場。
作為一位現實主義美學的斗士和旗手,徐悲鴻一直致力于將科學、理性、宏大敘事作為改良中國美術的良方。即將呈現在匡時秋拍的《十二生肖冊》,將傳統(tǒng)題材以現實主義的筆墨表現出來,在徐悲鴻一生的作品中堪稱絕響。這套冊頁贈與才華橫溢的女弟子張蒨英留英深造前夕,系徐悲鴻民族主義情結的宏揚,也是大時代歷史畫面中的一顆耀眼光斑。
1977年5月,江西省政府在井岡山籌建革命紀念館,邀請陸儼少創(chuàng)作大型國畫,受上海中國畫院的委派,年逾70的陸翁在井岡山住了3個多月,體驗生活,進行寫生和創(chuàng)作。即將在匡時秋拍“澄道——中國書畫夜場”中亮拍的《大井新貌》正是畫家在井岡山時以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千里來尋故地,舊貌換新顏”詞意創(chuàng)作的,堪稱陸儼少藝術生涯中個人精神面貌最好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尺幅最大、場景最壯觀、人物最多、紅色革命歷史題材最突出、藝術成就登峰造極的最為華麗的篇章。
匡時油畫雕塑部一直注重拍品精確的美術史與當代文化價值定位,今秋將推出“中國廣州首屆藝術雙年展”獲獎作品專題,拍品皆為1992年“廣州首屆90年代藝術雙年展”獲學術獎及優(yōu)秀獎的作品,均有詳實的出版記錄。1992年“廣州首屆90年代藝術雙年展”作為中國此類型展覽的首個成功案例,確立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本土價值評判標準,為中國當代藝術贏得了國際聲譽。在此次展覽中獲獎的作品兼具學術性、藝術性與歷史性,反映了上世紀90年代初上千名藝術家在一個沒有畫廊、沒有美術館、沒有任何藝術系統(tǒng)支持的環(huán)境下,自由、反思、叛逆的藝術創(chuàng)作心態(tài)。在近年的藝術市場上,極受收藏家及收藏機構的青睞。其中包括沈小彤《紅紅的那些人》、舒群《同一性語態(tài)·宗教話語秩序(三聯(lián)之二)》、葉永青《大招貼·中國版和海外版(兩聯(lián))》、石磊《一定要把房子修好》等作品。
據悉,匡時本次秋拍將于12月2日至4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提前3天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