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原 毛祥華 歐清峰
(福建省盛威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福建 莆田 351100)
?
“逆序法”模板施工技術探討
歐國原 毛祥華 歐清峰
(福建省盛威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福建 莆田 351100)
結(jié)合工程實例,對混凝土模板“逆序法”施工流程,施工技術等進行了探討,闡述了各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注意事項,經(jīng)實踐施工結(jié)果表明,“逆序法”模板施工技術具有很高的工程應用價值。
建筑,模板,施工
建筑模板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面積使用的重要施工輔助手段。經(jīng)過統(tǒng)計[1-3],模板工程在土木施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它在工程總費用占有很大比例,達到了20%~30%,用工量也占有很大比例,達到30%~40%的比例,其施工工期長,占總體施工工期的50%。因此,必須研究模板施工技術,節(jié)約施工成本,加快進度,減少勞動力的使用。隨著現(xiàn)代建筑技術的提高,高、大、難的建筑工程越來越多,這對模板技術提出了挑戰(zhàn)[4-7],房屋建筑工程中,模板種類繁多,模板施工技術的研究尤其重要,本文針對上述問題,開展了“逆序法”模板施工技術研究。
本工程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扣件式鋼管支撐,模板選用優(yōu)質(zhì)膠合板,模板加固采用M14對拉螺栓,螺栓設置塑料套管,以便螺栓重復利用。根據(jù)工程需要,擬準備投入的模板套數(shù)見表1。
表1 準備投入的模板套數(shù)
本工程具有一定的特點,模板采用了“逆序法”的施工方法。其具體工藝如圖1所示。
“逆序法”的施工方法有以下操作要點:
1)要求對軸線進行檢測,梁板的軸線需要精確定位,主軸線、墻柱的邊框線等都需要檢測,同時,偏軸也要定出。
2)結(jié)束柱墻的邊框線、樓面軸線后,采用腳箍固定柱墻根部,防止墻和柱根部下面由于漏漿導致爛根。其具體做法如圖2所示。
3)同時需要設計滿堂支撐。
4)滿堂支撐做好后,依據(jù)《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進行檢測,檢測合格以后,進行底模板搭設,底模利用側(cè)模夾住,防止漏漿的方法采用“二次包角法”。
5)安裝梁板的模板,并清除垃圾(主要是由支?;蛘吆附変摻钜鸬?,柱墻鋼筋與梁板模板一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以后,才能開始下道工序,也就是說要求梁板鋼筋綁扎后再進行柱墻模板安裝。需要提出的問題是:梁板模板安裝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求及時將軸線引測到模板面,假如柱、梁頭、墻頭等有偏差,要求及時調(diào)整。
6)柱墻模板,樓板面梁板鋼筋綁扎工序都結(jié)束后,都驗收合格,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的工序。
1)地下室基礎模板。
本工程地下室基礎梁、條形基礎側(cè)邊及筏板外側(cè)邊采用磚胎模作側(cè)模;柱下獨立基礎采用自制筒模,模板采用18 mm厚膠合板。500高導墻采用吊模的施工方法。
2)地下室剪力墻模板見圖2。
為了讓地下室的混凝土成型達到一定的質(zhì)量,整拼整裝膠合板模板體系將被應用在地下室的外墻上,整裝整拼膠合板模板體系在地下室工程中得到應用,其支撐體系如圖2所示,2φ48×3.5的鋼管作為模板橫向背楞,50 mm×100 mm的方木作為豎向背楞,φ14的對拉螺桿應用在模板體系中。穿外墻螺栓有防水要求,對拉螺桿需要帶止水鋼板。為了不影響混凝土成型后的效果,應該注意的事項為:割除螺桿時,在螺桿兩端穿上楔形木塞,木塞的規(guī)格為:直徑為40,厚度為18。
3)柱模板。
a.角柱模板。本工程柱截面尺寸類型較多,但截面不大。角柱采用18 mm厚優(yōu)質(zhì)膠合板模板,用50×100方木作柱箍,M14對拉螺栓拉結(jié),第一道柱箍距柱底200 mm,中間柱箍間距500 mm;大于600 mm的截面需在中部設置對拉螺栓,螺栓豎向間距為500 mm。
配模時,外側(cè)按層高,內(nèi)墻按柱凈高,T形、L形柱從轉(zhuǎn)角處另一側(cè)推進,側(cè)壓力有可能使得澆筑混凝土時模板變形,為解決這個問題,M14穿柱的對拉螺栓通常被采用,其間距大約500 mm,對拉螺栓外加塑套管,可以使對拉螺栓拆卸后周轉(zhuǎn)使用。柱摸板加固完成后,需沿縱橫兩個方向設置拉結(jié)桿,并在外圍柱適當位置設置拋撐,防止傾斜。
柱梁模板整體拼裝,梁底模壓柱側(cè)模,防止柱模傾斜移位。
b.短肢剪力墻模板。本工程結(jié)構形式為剪力墻結(jié)構,一般說來,建筑樓層標準的層高為2.9 m左右,且柱截面形式變化不大,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木制定型模通常是一個有利的選擇,配制數(shù)量按一個結(jié)構層全套配制。
采用膠合板模板,配模時,在外側(cè)需要依據(jù)層高,內(nèi)墻需要依據(jù)柱的凈高,L形、T形墻自轉(zhuǎn)角處向另外一側(cè)進行推進,模板數(shù)不夠的時候,采用木模進行補齊。利用鋼管支撐體系支撐和加固內(nèi)墻模板,利用鋼管挑架支撐外墻。
4)梁板模板。
模板選用18厚膠合板,主龍骨選用φ48×3.5鋼管,其間距為1 000 mm,選用50×100的木方作為次龍骨,其間距設計為250 mm,木方的表面需要刨平,使得模板接合面保持平整。
a.頂板:頂板模板規(guī)格主要是依據(jù)選擇的膠合板和房間凈尺寸進行制作,50×100的木方用來制作模板邊框,網(wǎng)格框也是由50×100的木方制作,其縱橫間距大約250,縱肋需要設計成通長,其表面還需要刨平,并用釘子釘實。
b.頂板支撐:頂板模板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早拆支撐。其立桿高設計為2.9 m,水平橫桿有三道。依據(jù)混凝土結(jié)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施工,鋼筋混凝土板進行現(xiàn)澆時,在其跨度較大時(大于4 m),模板需要起拱0.2%,板支模需要考慮這個因素,增加可調(diào)支撐,用來調(diào)整高度,并采用木板輔助。
c.梁模板:側(cè)模包底模是梁模板采用的施工工藝,采用樓板模壓梁側(cè)模法進行施工。18厚膠合板用于底模與梁側(cè)模,膠合板用來定型節(jié)點的模板。梁側(cè)模背楞采用φ48×3.5的鋼管,梁高較低時(小于600 mm),間距為不大于750 mm,梁高較高時(小于600 mm),間距為不大于600 mm。水平背楞采用沿梁長度方向設φ48×3.5的鋼管,梁中部還需要設計一道M14的對拉螺栓。梁底模鋪設于50×100木方的小擱柵之上,其間距為200 mm~500 mm,采用φ48×3.5的鋼管做主龍骨,鋼管間距設計為1 000 mm。
d.梁板模板支設: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梁板水平線并復核→搭設梁板模支架→安裝梁主次龍骨→鋪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梁側(cè)模板→安裝上下銷口楞、斜楞及腰楞和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位置→主板主次龍骨→調(diào)整板下皮標高及起拱→鋪板底?!鷻z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
e.根據(jù)工藝流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確定柱子混凝土上的梁位置線與軸線,并進行復核。樓面上需要設立鋼管架,依據(jù)模板設計規(guī)定確定支架的排列與間距。需要按順序安裝,先從邊跨一側(cè)開始,支柱與主龍骨間距均為1 000,次龍骨為250,支柱中間采用斜桿加固。調(diào)節(jié)支柱高度,將主龍骨找平,當梁底板其跨度較大時(大于4 m),模板需要起拱0.2%。鋪模板:先鋪設梁的底模,再鋪設梁的側(cè)模與板底模,板模拼縫處需要利用膠帶填堵。平臺板鋪完后需要測量模板標高,并進行校正與找平。完畢后清理模板上雜物,開始辦理預檢。
f.安裝主次梁交接處模板:在此處,先立支撐柱頭的梁豁模板,再立底模與側(cè)模。在次梁和次梁梁底交接處,先支設梁底模,在較高的次梁側(cè)模上留梁豁,同時支設次梁側(cè)模,在交接處粘貼海綿條保證模板支設的嚴密性,防止漏漿。
g.拆除的時候,必須有實驗室發(fā)放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報告單,結(jié)構跨度在2 m~8 m時,同條件養(yǎng)護的混凝土試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方可申請拆模;結(jié)構跨度超過8 m時,同條件養(yǎng)護的混凝土試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以上時,方可申請拆模。模板拆除后要求及時的清理粘結(jié)物。
土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建筑模板種類繁多,如何保證模板工程施工質(zhì)量已經(jīng)成為重中之重,為此本文結(jié)合實際,對“逆序法”模板施工技術進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種類的模板施工工藝,施工操作要點,安全注意事項等,具有很高的工程應用價值。
[1]李新功,胡 南,李 輝,等.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制備工藝研究.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1,31(1):113-116.
[2]姬曉龍.木塑建筑模板.中國建材科技,2013(4):27,34.
[3]劉玉強.稻殼/聚丙烯木塑復合建筑模板材料的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9,36(6):85-87.
[4]張 帥,羅健林,李秋義,等.綠色木塑模板性能及箱形結(jié)構優(yōu)化分析.工程塑料應用,2014(8):47-50.
[5]田 磊,易長海,徐衛(wèi)林,等.劍麻增強再生塑料復合建筑模板的制備.新型建筑材料,2007,34(11):33-35.
[6]趙換江,劉京城,劉夢溪,等.新型鋁塑建筑模板的特點及應用.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6):6310-6311.
[7]王孟良.多功能建筑模板技術.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9):67-69.
[8]吳 妍,謝艷峰.新型建筑模板支撐體系結(jié)構設計及應用.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7):185-186.
“Reverse method” templat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u Guoyuan Mao Xianghua Ou Qingfeng
(FujianShengweiConstructionDevelopmentCo.Ltd,Putian35110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verse method”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formwork, elaborate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construction par, through the practice construction results proved, the “reverse method”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d high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building, template, construction
1009-6825(2015)18-0108-02
2015-04-12
歐國原(1967- ),男,工程師; 毛祥華(1957- ),男,高級工程師; 歐清峰(1988- ),男,工程師
TU75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