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代武氏世系史料源流關(guān)系辨析

    2015-03-04 08:45:14李軼倫
    關(guān)鍵詞:新唐書舊唐書

    李軼倫

    (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部,江蘇南京,210023)

    唐代武氏世系史料源流關(guān)系辨析

    李軼倫

    (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部,江蘇南京,210023)

    唐代武氏家族世系主要見于《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與《古今姓氏書辯證》,其記載有同有異。岑仲勉先生以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主要史源為《元和姓纂》,但研讀武華以前世系,有充分理據(jù)可證其間并沒有直接的淵源關(guān)系,而當(dāng)各有史料來源,其記載可互為補(bǔ)充?!豆沤裥帐蠒q證》則抄撮《元和姓纂》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而成,且以前者為其主要的史料來源。

    武氏世系;《元和姓纂》;《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辯證》;史源

    武氏為唐初顯姓,其家族成員大多身居要職、封爵王公,且五人官至宰輔①,在初、盛唐政治舞臺(tái)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人研究唐初歷史,尤其武周一朝,多會(huì)涉及武氏諸人,包括其族員世次及所任之官職。唐代武氏家族世系主要見載于《元和姓纂·卷六》《新唐書·卷七四·上》《宰相世系表·四·上》與《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三》。此外亦見于《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六·武氏諸人本傳》《唐中散大夫殿中侍御史潤(rùn)州司馬贈(zèng)吏部尙書沛國(guó)公武公(就)神道碑銘并序》[1](265?268)《大唐故右勛衛(wèi)宣城公武君(希玄)墓志》[2]《賀州刺史武府君(充)墓志銘》[3](5004?5005)《兵部侍郎贈(zèng)工部尚書武公(儒衡)墓志》[4]《大唐故懷州刺史贈(zèng)特進(jìn)耿國(guó)公武府君(懿宗)墓志之銘》[5]等。諸書記載之同異情況如何,其間是否有直接的史源關(guān)系,厘清這些事實(shí),將有助于我們判斷各家史料之信值。

    一、武華以前世系

    關(guān)于武氏早期傳衍之記錄,今本《元和姓纂》(下文簡(jiǎn)稱《姓纂》)只存兩段,云:

    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為氏。漢初,武臣為趙王,又有武涉。功臣表,梁鄒侯武彪,傳封六代,后居沛國(guó)。漢又有祭酒武忠,望出太原。

    【沛國(guó)】武彪裔孫周,魏南昌侯;生陔,晉左仆射、薛侯。五代孫洽,魏晉陽公,始封居太原永水,或號(hào)太原武氏。洽曾孫居常,北齊鎮(zhèn)遠(yuǎn)將軍;生儉,永昌王咨議。儉生華,隋東都丞。華生士稜、士讓、士逸、士彟。[6](822?883)

    其中“漢又有祭酒武忠望出太原”十一字乃洪瑩據(jù)《氏族志》增補(bǔ),未必是《姓纂》原文?!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下文簡(jiǎn)稱《新表》)則載作:

    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為氏。漢有武臣,為趙王。梁鄒孝侯臣,生徳。生東武亭侯最。最生敬襄侯嬰。嬰生中涓、濟(jì)陰侯山附,后以酎金國(guó)除。山附生陳留太守、內(nèi)黃侯都。都生汝南太守宣,字文達(dá)。宣二子:尚、浮。浮字符海,司徒、左長(zhǎng)史。生臨漳令靜,字伯濟(jì)。靜生烈,字文照。烈生光祿勳篤,字猗伯。篤生太常、中壘校尉悌,字周篤。悌生九江太守、臨潁侯端。端生魏侍中、南昌侯周。[7](3136)

    自武臣以下即與《姓纂》不同:首先是梁鄒(孝)侯之名,《姓纂》作“彪”而《新表》作“臣”,岑仲勉《四校記》以為“言‘臣’者避唐諱也”[6](882)?!缎卤怼肪幱诒彼危瑹o由避唐帝之諱,當(dāng)是承襲了武氏譜牒之諱字,由此可知鄒侯之名當(dāng)作“虎”,《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即載作“虎”[8]可以為證,《姓纂》作“彪”當(dāng)為誤。②其次武虎至武周世次,《新表》記載詳盡,而《姓纂》則削去其間各代,僅著“武彪裔孫周”五字。

    武周至武華,《新表》亦與《姓纂》有較大差別,《新表》云:

    端生魏侍中、南昌侯周,周三子:陔、韶、茂。陔字符夏,晉左仆射、薛定侯。陔生太山太守、嗣薛侯越。越生威遠(yuǎn)將軍、嗣薛侯鋪。鋪生太子洗馬嘏。嘏生洛州長(zhǎng)史、歸義侯念。念生平北將軍、五兵尚書晉陽公洽,別封大陵縣,賜田五十頃,因居之。生祭酒神龜。龜生本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長(zhǎng)史、襲壽陽公克己。己生北齊鎮(zhèn)遠(yuǎn)將軍、襲壽陽公居常。常生后周永昌王咨議參軍儉。生華。[7](3136)

    主要差異有以下三點(diǎn):其一,《新表》所載世次較《姓纂》為詳,陔至洽、洽至居常間諸代,后者均削而不著。其二,武洽封地稱名不同,《姓纂》載封于“永水”③而《新表》則作“大陵縣”?!坝浪睘樘茣r(shí)稱名,漢代則稱“大陵”,《史記·卷四三·趙世家》“魏恵王卒十六年肅侯游大陵”?!墩x》引《括地志》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縣北十三里,漢大陵縣城?!?《史記·卷一○三·萬石張叔列傳》“建陵侯衛(wèi)綰者代大陵人也”《正義》引《括地志》同[9])《元和郡縣圖志·卷一六·河南道三》載:“文水縣……本漢大陵縣地?!笨梢詾樽C。[10]是“永水”“大陵”并不矛盾,《新表》蓋以漢時(shí)名稱之。其三,諸人官職封爵互有詳略,如洽、居常等,不備舉。

    至于這些差異的性質(zhì),則當(dāng)是二書原本記載之歧,《古今姓氏書辯證》(下文簡(jiǎn)稱《辯證》)可以為證,云:

    漢有武臣,為趙王。梁鄒孝侯臣生德。德生東武亭侯最。最生敬襄侯嬰。嬰生中涓濟(jì)陰侯山附,后以酎金國(guó)除。山附生陳留太守、內(nèi)黃侯都。都生汝南太守宣,字文達(dá)。宣二子:尚、浮。浮字符海,司徒左長(zhǎng)史。生臨漳令靜,字伯濟(jì)。靜生烈,字文照。烈生光祿勛篤,字猗伯,生太常、中壘校尉悌。悌生九江太守、臨潁侯端。端生魏侍中、南昌侯周。周三子:陔、韶、茂。陔字符夏,晉左仆射,薛定侯。陔生太山太守、嗣薛侯越。越生威遠(yuǎn)將軍、嗣薛侯鋪。鋪生太子洗馬嘏。嘏生洛州長(zhǎng)史、歸義侯念。念生平北將軍、五兵尚書、晉陽公洽,別封大陵縣,賜田五十頃,因居之。生祭酒神龜。神龜生本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長(zhǎng)史、襲壽陽公克己。

    沛國(guó)武彪裔孫周,魏南昌侯,生陔,晉左仆射薛侯。五代孫洽,魏晉陽公,因始封居太原永水,或號(hào)太原武氏。洽曾孫居常,北齊鎮(zhèn)遠(yuǎn)將軍,生儉,永昌王咨議。生華,隋東都丞。生士稜、士讓、士逸、士彟。[11](350)

    對(duì)比前引《姓纂》及《新表》,可見《辯證》前段與《新表》幾乎完全相同,后段則與《姓纂》無大差異④,《辯證》當(dāng)徑抄自二書。同時(shí),《辯證》前段所載周、陔、洽等人在后段再次出現(xiàn),明顯重復(fù),當(dāng)是鄧名世徑抄而未細(xì)審之故。

    讀武華以前世系可知,《姓纂》與《新表》間存在較大差異,其間沒有直接的史源關(guān)系,而《古今姓氏書辯證》則恰好保存了這些差異。

    二、武華以下世系

    武華以下世系,《姓纂》與《新表》亦多有差異,卻與《辯證》大體相同。除個(gè)別敘述之差別,及某一方可能存在文字脫誤外,《姓纂》與《辯證》間有明顯不同者五處。

    第一,《姓纂》載信官“秘書監(jiān)”[6](885?886),《辯證》作“秘書監(jiān)同攸止”[11](351)。“秘書監(jiān)同攸止”無義,疑為“秘書監(jiān)同正”之誤,《新表》即作“秘書監(jiān)同正”[7](3138)可為其證。今本《辯證》“止”當(dāng)是“正”之壞字,傳刻者不明其意,于“止”上臆補(bǔ)“攸”字。至于《姓纂》作“秘書監(jiān)”,極有可能為“秘書監(jiān)同正”之誤脫。如此則《姓纂》《新表》《辯證》所載并同。

    第二,《姓纂》載士逸官“韶州刺史”[6](886),《辯證》作“始州刺史”(《新表》同)[11](351),當(dāng)均不誤。羅振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補(bǔ)正》云:“《新書·士彟傳》:士逸,字逖。官終韶州刺史,封六安縣公?!杜f書》亦作韶州刺史。均不作始州?!?由此可見《新唐書·武士彟傳》當(dāng)本自《舊唐書·武士彟傳》)[12](704)據(jù)兩《傳》,韶刺是終官,士逸曾為益州行臺(tái)左丞,始州恰屬劍南道,益州為治所,是其或曾刺始州,《新表》當(dāng)有所據(jù),《辯證》則據(jù)《新表》而改。

    第三,《姓纂》載懿宗為“神兵道大總管”[6](887),《辯證》作“神丘道大管公”[11](351)?!掇q證》誤。首先,《辯證》“丘”當(dāng)系“兵”字之誤,《新唐書·卷二〇六·武懿宗傳》即載作“神兵道大總管”[7](5842),此亦見于《新唐書·則天皇后本紀(jì)·卷四》《新唐書·契丹傳·卷二一九》《通鑒·卷二〇六·唐紀(jì)二十二》《冊(cè)府元龜·卷四五三·將帥部·怯懦》《冊(cè)府元龜·外臣部·征討第五·卷九八六》,均可證。其次,《辯證》“大管公”不詞,其文作:“懿宗,河內(nèi)王、殿中監(jiān)、汴魏州刺史、神丘道大管公,生瑾、瓌?!盵11](351)據(jù)《新表》,懿宗子為震、益,嗣宗子為璍、瓌,嗣宗爵又為管公,則《辯證》冒嗣宗子為懿宗子,因疑其“大”字下脫去“總管生震殿中監(jiān)益試太子中允嗣宗浦州刺史”一段;而今本《姓纂》此段全同《辯證》,唯“大管公”作“大總管”,頗疑其宋本即作“大管公”,今作“大總管”系館臣見其不詞而臆改。如此則《辯證》同《姓纂》。

    第四,《姓纂》載延安爵“邢公”[6](890),《辯證》作“邗公”[11](351)。唐代罕見邗國(guó)之封,兩《唐書》未見載,“邗”當(dāng)為“邢”字之壞。

    第五,《姓纂》載延暉“駙馬、陳公、羽林衛(wèi)將軍,孫惲、斌”[6](890),《辯證》作“駙馬、陳公、生羽林衛(wèi)將軍,生惲、斌”[11](351),當(dāng)系鄧氏見《新表》亦未載延暉子,而延暉為羽林衛(wèi)將軍又無⑤[13],故認(rèn)為《姓纂》“羽林衛(wèi)將軍”當(dāng)屬延暉之子,遂補(bǔ)“生”字于前,又改“孫”作“生”。⑥

    以上第一、三、四條,《辯證》或《姓纂》均存在互訛的痕跡,因此《辯證》原本當(dāng)與《姓纂》相同。第二、五條,雖無明顯致誤之跡,但亦可解釋為鄧氏有意之改動(dòng)。故《辯證》武氏華以下世系當(dāng)抄自宋本《姓纂》。至此,聯(lián)系上節(jié)所引《辯證》兩段,明顯可見其史料之來源:自首至“神龜生本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長(zhǎng)史、襲壽陽公克己”蓋源自《新表》,而“沛國(guó)武彪裔孫周”以下至末則全抄自《姓纂》。

    三、武華以下人物世次

    武華以下世系《姓纂》雖多同《辯證》,卻與《新表》有較大差異,首先即在于人物世次。除去今本《姓纂》或《新表》可能有文字脫誤外(詳見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記》,不備列),其主要差異有以下六處。

    第一,《新表》載懷運(yùn)孫勝及其子、孫輩,不見于《姓纂》。若《新表》源于《姓纂》,則或今本《姓纂》脫去“懷運(yùn)孫勝……”一段,或呂夏卿據(jù)其他史料有所增補(bǔ)。考符載《武充志》:“左右仆射、司徒、太尉、尚書令、楚僖王士讓之玄孫,九江王弘度之曾孫,納言、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定王攸暨之孫,尚書膳部員外郎、徐州刺史勝之子……嗣子曰異曰典……從子沇?!盵3](5004?5005)《新表》未載勝、充之官,且充子亦與《志》不合,可知呂氏非據(jù)此而補(bǔ)。

    第二,攸止子之名,《新表》作“昕忠”“信忠”而《姓纂》作“昕”“忠”“信”?!端男S洝吩唬?/p>

    勞格《英華辨正補(bǔ)》云:“《世系表》,武昕忠,鴻臚卿,《元和姓纂》同,昕當(dāng)是忠兄,《表》誤合一人,《姓纂》單作忠?!卑础缎兆搿吩啤瓣恐倚拧币嗫煞肿魅俗x,今鴻臚卿之上單作忠,如勞說,昕別為一人,則《姓纂》固與《新表》異,不得謂之同,同者只鴻臚卿耳。至《英華》三九七孫逖《授武三思鴻臚卿制》,勞氏謂“思”當(dāng)作“忠”,“三”字衍,引《舊·后妃傳》為證,⑦其說可信。[6](886)

    岑考有據(jù),張說《鄭國(guó)夫人神道碑》載:“鄭夫人者,弘農(nóng)楊氏之女也……夫人言歸武氏,曰恒安郡王,生恵妃及家令忠、仆信?!盵14]亦可為證,然此說尚有三點(diǎn)可疑。首先,今本《姓纂》版刻不善,脫誤極多,頗疑《姓纂》“鴻臚卿”上脫一“昕”字,作:“攸止子昕忠、信忠。昕,鴻臚卿。信,秘書監(jiān)(同正)?!焙蠓Q“昕”“信”乃承上文而省,如此則《姓纂》《新表》所載相同。其次,三子之說唯見《岑校》,武昕諸書均未見,《姓纂》亦未載昕官爵,《舊傳》《新傳》《新表》均記二子,且張說《神道碑》亦作二子,名忠、信同《舊傳》,唐人有復(fù)名單稱之例,是二子之名當(dāng)時(shí)或即省稱作忠、信,唯官職不同。再次,《全唐文·卷九六二》載《制》同《英華》,編纂者云:“謹(jǐn)案此制《文苑英華》誤為孫逖作,考逖知制誥在開元二十四年,時(shí)武三思久被誅,且《新唐書》《舊唐書》亦不載三思官鴻臚卿,題與撰人必有一誤。今存疑編入闕名?!盵15]所考甚是。至于《英華》制題之誤,當(dāng)非衍一字誤一字,而是“忠”先誤“思”,傳抄者見武昕思并無此人,因臆改作“武三思”。是《新表》當(dāng)不誤,今本《姓纂》脫一字耳。

    第三,《新表》載溫眘,為懷運(yùn)孫、攸望子,不見于《姓纂》,《通鑒·卷二一四·唐紀(jì)三十》載:“(開元二十四年四月)故連州司馬武攸望之子溫眘,坐交通權(quán)貴,杖死?!盵16](6817)可知確系攸望之子。若《新表》源自《姓纂》,則或今本《姓纂》脫去“攸望子溫眘”云云,或呂夏卿據(jù)《通鑒》增補(bǔ)。

    第四,《新表》載有元衡子翊黃、儒衡子籌、忱三人,不見于《姓纂》,雖亦容為今本脫文,然三人同輩,均為元和后人。⑧[17]《姓纂》原本未必見載,若《新表》源自《姓纂》,必?fù)?jù)他書而補(bǔ)。

    第五,《姓纂》承嗣子無延義、延安二人,容系今本有脫文。

    第六,君雅二子之名,《姓纂》作“敬真”“崇真”[6](883),《新表》作“敬真”“敬宗”[7](3136),趙超考云:

    《武希玄墓志》云:“字敬道……祖稜,唐司農(nóng)卿、宣城縣開國(guó)公贈(zèng)潭州都督。父雅,右衛(wèi)鎧曹參軍、輕車都尉,襲宣城公。”志中所言稜,即士稜;雅,即君雅。希玄為《新表》失載。據(jù)希玄字敬道,可知君雅諸子以敬字排行,故《新表》作敬真、敬宗較《姓纂》作敬真、崇真可靠。[12](698?699)

    由是,《新表》不誤,《姓纂》當(dāng)系字誤。

    至于造成以上六處差異的原因,或是今本《姓纂》文字有脫誤,或呂夏卿據(jù)他書有所增補(bǔ)。故從世次上看,《姓纂》與《新表》間不存在絕對(duì)的矛盾。

    四、武華以下人物官職爵位

    《姓纂》與《新表》所載武華以下諸人世次基本相同,然官職與封爵則有較大差異,見下表1。⑨

    我們將二書記載之差異分作三類。

    一是C類,共六例,為《姓纂》或《新表》某方可能存在文字訛誤。

    (1)懷道官,“左”“右”二字形近易互訛。

    (2)信忠官,《姓纂》或脫“同正”二字,然若其原本即作“秘書監(jiān)”,則《新表》作“秘書監(jiān)同正”必是其史源如此,絕不可能在抄撮《姓纂》的基礎(chǔ)之上反據(jù)他書將“秘書監(jiān)”正式官銜改作編制外之同正員。

    (3)懿宗爵,羅振玉《補(bǔ)正》云:“兩《書·承嗣傳》?及《姓纂》并作懿宗,河內(nèi)王?!洞笤扑率レ癖吠?。均不作‘河間’?!盵12](704)趙超亦云:“懿宗,《舊唐書》卷一八三本傳云:‘封耿國(guó)公,累轉(zhuǎn)懷州刺史?!缎卤怼凡粦?yīng)稱河間王,西安出土景龍?jiān)晔辉露铡洞筇乒蕬阎荽淌焚?zèng)特進(jìn)耿國(guó)公武(懿宗)府君墓志》可證,《志》中亦云懿宗曾封河內(nèi)郡王,后降為公?!盵12](707)懿宗為河內(nèi)王又見于《陳伯玉集·卷四·為河內(nèi)王等論軍功表》《通典·卷二〇〇》《太平廣記》《通鑒》《唐會(huì)要》《冊(cè)府元龜》等,又據(jù)《新唐書·卷二〇六·武承嗣傳》,武后秉政初封武氏諸王,懿宗與仁范同時(shí)所封,仁范即爵河間王,可證懿宗爵非河間王。《新表》當(dāng)誤“內(nèi)”為“間”。

    表1 《姓纂》與《新表》所載武華以下諸人官職與封爵差異對(duì)比表

    (4)尚賓官,《姓纂》“益府”二字間或脫“王”字。然《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三》同《姓纂》作“益府”[1](351),則其原本或即作“益府”。某州都督府常簡(jiǎn)稱作“某府”,而某王府則甚少簡(jiǎn)稱作“某府”,則《姓纂》“益府”當(dāng)是“益州府”簡(jiǎn)稱,益州府長(zhǎng)史與《新表》益王府長(zhǎng)史顯然是不同的官職。同時(shí),《新表》作“益王府長(zhǎng)史”當(dāng)誤:檢兩《唐書》,益王最早見于記載者乃代宗第九子,大歷四年(769年)封,尚賓則武后、中宗時(shí)人,若曾官益王府長(zhǎng)史,其人至大歷間當(dāng)年逾百歲,堪任此官乎?是知《新表》非源自《姓纂》。

    (5)元爽官,《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〇六》《武承嗣傳·卷七六》《則天皇后傳》均載武后掌權(quán)封諸武,其時(shí)元爽官少府少監(jiān),同《姓纂》,則《新表》當(dāng)脫“少”字。

    (6)承業(yè)官,《世系表》或脫“左”字,或泛稱作此。

    其中(1)(3)(5)三條當(dāng)可確定乃今本《姓纂》或《世系表》文字有誤,其原本之記載當(dāng)無差別;(2)(4)(6)三條雖存在二書原本不同之可能,但并無明確之書證,故暫付闕疑。

    二是B類,共七例,《姓纂》與《新表》完全不同。

    (1)士讓爵,“路公”與“楚僖王”間無互訛之跡,《四校記》引符載《武充志》:“左右仆射、司徒、太尉、尚書令、楚僖王士讓之玄孫。”[6](884)同《新表》,“路公”當(dāng)為初封,后改封或追封為“楚僖王”。

    (2)惟良官,“衛(wèi)尉少卿”與“始州刺史”間無互訛之跡。據(jù)《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〇六·武承嗣傳》《通鑒·卷二○一·唐紀(jì)十七》,武曌為后,惟良由始州長(zhǎng)史超遷衛(wèi)尉少卿,后貶始州刺史,尋被殺,是始刺為其終官。

    (3)懷運(yùn)官,“淄”“魏”間無互訛之跡,懷運(yùn)為淄州刺史見《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jì)下》《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〇六·武承嗣傳》《新唐書·卷三·高宗本紀(jì)》《新唐書·卷七六·則天皇后傳》《通鑒·卷二〇一·唐紀(jì)十七》?!锻ㄨb》又載:“懷運(yùn)自瀛州長(zhǎng)史遷淄州刺史?!盵16](6349)是其又曾官瀛州長(zhǎng)史。淄州屬河南道,而瀛州、魏州均屬河北道,《新表》載魏州刺史當(dāng)有所據(jù),唯今不可考。魏州(雄)級(jí)別高于淄州(上),按唐代士人官職遷轉(zhuǎn)之一般順序,其刺魏當(dāng)在淄之后。

    (4)士逸官,“始”“韶”間無互訛之跡,《姓纂》《新表》則各有所據(jù)。?

    (5)士逸爵,“六安縣公”與“酂國(guó)節(jié)公”間無互訛之跡,當(dāng)各有依據(jù),權(quán)德輿《武就碑》載:“太原生酂國(guó)節(jié)公諱士逸?!盵1](265)《文苑英華·卷八七五·攀龍臺(tái)碑》載:“是日封帝……次兄行臺(tái)左丞相士逸為六安郡公?!盵3](4617)可證。封于六安,《英華》作“郡公”(《全唐文·卷二四九·攀龍臺(tái)碑》作“安陸郡公”,雖改“六安”為“安陸”,然作“郡公”同)誤,《姓纂》作“縣公”是,據(jù)《舊唐書·卷五八》《新唐書·卷二〇六·武士逸傳》,六安(安陸)縣公系武德初以戰(zhàn)功而封。?

    (6)儒衡官。“殿中御史”與“中書舍人”間無互訛之跡,當(dāng)均不誤?!杜f唐書·卷一五八》《新唐書·卷一五二·武儒衡傳》均載其為中書舍人,《四校記》則云:“《全文》六三九李翱《武儒衡志》,鄭余慶守東都,得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殿中御史,此其見官也……”[6](889)可證。殿中(侍)御史武德初正八品上、垂拱改為從七品上,中書舍人則正五品上,后者為唐代中央位于樞紐地位的重要文官,故中舍之任當(dāng)在殿中御史之后。?[18]

    (7)延秀爵,雖“恒”“桓”二字形近有互訛痕跡,然均不誤?!端男S洝吩唬骸鞍础杜f書》一八三,先作栢國(guó)公,后作恒國(guó)公,《新書》二○六作栢國(guó)公?!盵6](891)今按,《舊傳》載先封桓后改封恒,《新傳》載先封栢后改封恒,兩《傳》所載初封及改封時(shí)間相同,又《姓纂》與《辯證》均作“桓”,可知《新傳》“栢”當(dāng)是“桓”字誤,《姓纂》載初封而《新表》載后封。

    以上七例,由于《姓纂》與《新表》文字間無互訛之跡,且均有直接或間接史料可以為之證明,故二書記載當(dāng)并不誤。只是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究竟是《新表》承襲了《姓纂》以外史源文獻(xiàn)的記載,還是其在以《姓纂》為骨干的基礎(chǔ)上參考他書有所修改,尚難以斷定。就兩書所載官、爵之授予時(shí)間與品級(jí)高低來看:

    名 官爵 先后高低士讓 《新表》 楚僖王 后 高《姓纂》 路公 先 低惟良 《新表》 始州刺史 后 高《姓纂》 衛(wèi)尉少卿 先 低懷運(yùn) 《新表》 魏州刺史 后 高《姓纂》 淄州刺史 先 低士逸 《新表》 始州刺史 先 高《姓纂》 韶州刺史 后 低士逸 《新表》 酂國(guó)節(jié)公 后 高《姓纂》 六安縣公 先 低儒衡 《新表》 中書舍人 后 高《姓纂》 殿中御史 先 低延秀 《新表》 恒公 后 ?《姓纂》 桓公 先 ?

    《新表》所載并非全為終官(如士逸),但品級(jí)均高于《姓纂》,故若以《姓纂》為《新表》之直接史源,則造成此七處差異的原因當(dāng)取后一說。然而,這一推論其實(shí)并不成立,我們?cè)诜治鯝類諸例后將對(duì)此作出解釋。

    A類為《姓纂》與《新表》所載詳略有別者,又分為兩類:A1為《新表》詳者,A2為《新表》略者。A1共九例:

    (1)惟良爵,《姓纂》未載。

    (2)懷運(yùn)爵,《姓纂》未載,《武充志》云:“九江王弘度之曾孫。”[3](5004)是《新表》所載有據(jù)。

    (3)志元官,《新表》較《姓纂》多庫(kù)中。倉(cāng)中見郎官石柱題名[19],又《舊唐書·卷一八三·武懿宗傳》載:“父元忠,高宗時(shí)仕至倉(cāng)部郎中?!盵20](4737)倉(cāng)部司屬戶部(中行)、庫(kù)部司屬兵部(前行),元忠既曾官倉(cāng)中,其當(dāng)有進(jìn)(或贈(zèng))庫(kù)中之可能,惜今不可考。

    (4)仁范爵,《姓纂》未載,《武就碑》《新唐書·卷二○六·武承嗣傳》均作“河間郡王”。[1](265)[7](5838)

    (5)載德謚,《姓纂》未載,《武就碑》《新承嗣傳》均見載。

    (6)平一官,修文館直學(xué)士《姓纂》未載,見于《通鑒·卷二○九·唐紀(jì)二十五》?!段渚捅贰斗鹱娼y(tǒng)紀(jì)·卷四○》《佛祖統(tǒng)紀(jì)·五三》則作“修文館(殿)學(xué)士”[1](265)[21],或?yàn)榉悍Q,或曾由直學(xué)士進(jìn)為學(xué)士。

    (7)求已官,《四校記》曰:“《新表》誤‘太子仆少卿’,太子仆不名卿也?!盵6](889)是,然《新表》亦未必誤,呂夏卿諳習(xí)唐史,非不知“太子仆少卿”不詞者。若以《新表》原本同《姓纂》作“太仆少卿”,其流傳過程中又不至無端衍出一“子”字。竊以《新表》原本作“太子仆太仆少卿”(太子仆從四品上,太仆少卿亦從四品上),流傳中涉兩“仆”字而脫“仆太”(或“太仆”)二字,如此則《新表》所載較《姓纂》多太子仆一官,惜無確證。

    (8)崇訓(xùn)爵,《姓纂》未載,見于《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六·武承嗣傳》,后降爵為酆國(guó)公。

    (9)崇烈爵,《姓纂》未載,見于《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六·武承嗣傳》。

    以上九例,《新表》所載較《姓纂》為詳,若以后者即前者史源,則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有兩個(gè):其一是今本《姓纂》有脫文,其二則是呂夏卿據(jù)他書增補(bǔ)。若取前一說,則《姓纂》脫誤豈非太甚,且并無其他史料可以為之證明。取后一說,則《新表》較《姓纂》多出者:惟良爵今無考;平一《新表》既已載品級(jí)較高之考功員外,又緣何而增修文館直學(xué)士?故就此九例而言,尤其第(1)(6)兩例,以《姓纂》為《新表》史源之結(jié)論尚有疑問。

    A2類15例:

    (1)攸宜官,雍州刺史《新表》未載,工部(冬官)尚書又見《舊唐書·卷一八三·武承嗣傳》,為其終官。

    (2)崇敏官,《四校記》以為《新表》“字正卿”為“宗正卿”之誤[6](885),如此則同《姓纂》。然并無明確史料可證崇敏之字非正卿,未可遽言《新表》有誤。

    (3)崇敏爵,《新表》未載。

    (4)崇行官,《新表》未載。又見《舊唐書·卷一八三·武承嗣傳》。

    (5)攸歸官,《新表》未載。

    (6)攸望爵,會(huì)稽王《新表》未載,僅載蔡公,《四校記》曰:“余按《舊書》一八三作‘鄴國(guó)’,《新書》二〇六作‘葉國(guó)’?!?[6](886)《文苑英華·卷八九八·故吏部侍郎元公碑》又作“鄎國(guó)公”[3](4726),彭叔夏《辨證》云:“《唐書》攸望封葉國(guó)公,攸宜封息國(guó)公。”[3](5270)“鄴(葉)”“察(蔡)”二字間不易致誤,是攸望當(dāng)曾改封。至于“察”“蔡”二字則未知孰是。

    (7)懿宗官,《新表》未載。汴州刺史、魏州刺史今不可考,殿中監(jiān)見《冊(cè)府元龜》卷五二二《憲官部·誣誷》,神兵道大總管見《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本紀(jì)》、卷二○六《武懿宗傳》、卷二一九《契丹傳》、《通鑒》卷二○六《唐紀(jì)二十二》、《唐會(huì)要》卷四一《酷吏》、《冊(cè)府元龜》卷四五三《將帥部·怯懦》、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討第五》。

    (8)重規(guī)官,司禮卿、神龍朔方大總管《新表》未載。司禮卿見《舊唐書·卷一八三·武承嗣傳》《冊(cè)府元龜·卷三○一·外戚部·封拜》,《文苑英華·卷五七七·為司禮武卿讓官表》,武卿即重規(guī);《舊唐書·卷一九四上·突厥傳上》載:“則天令司屬卿武重規(guī)為天兵中道大總管?!盵20](5169)(《通典·卷一九八·邊防十四》《太平寰宇記·卷一九六·四夷二十五·北狄八》《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本紀(jì)》《新唐書·卷二○六·武承嗣傳》《新唐書·卷二一五上·突厥傳》《通鑒·卷二○六·唐紀(jì)二十二》《冊(cè)府元龜·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討第五》并同之)當(dāng)即《姓纂》所謂朔方大總管。

    (9)載德官,殿中監(jiān)《新表》未載。

    (10)士彟官,利州、荊州都督《新表》未載。士彟為利州都督見《譚賓録·卷八》《大唐新語·卷一三·記異》《通鑒·卷一九三·唐紀(jì)九》《唐會(huì)要·卷七·封禪》《冊(cè)府元龜·卷三五·帝王部·封禪》《冊(cè)府元龜·卷八六○·總錄部·相術(shù)》,為其貞觀初所官;荊州都督見《舊唐書·卷一八三·武承嗣傳》《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本紀(jì)》《新唐書·卷一九一·李彭傳》《通鑒·卷一九五·唐紀(jì)十一》《唐會(huì)要·卷四五·功臣》《唐會(huì)要·卷七九·謚法上》《冊(cè)府元龜·卷三○三·外戚部·褒寵》《冊(cè)府元龜·卷六八一·牧守部·感瑞》,為其卒后贈(zèng)官。至于工部尚書則為其武德中所官。?[22]

    (11)崇訓(xùn)官,太常卿、太子賓客《新表》未載,見《舊唐書·卷八六》《新唐書·卷八一·節(jié)愍太子重俊傳》《新唐書·卷八三·中宗女安樂公主傳》《新唐書·卷二○六·武三思傳》《冊(cè)府元龜·卷四六九·臺(tái)省部·封駁》《冊(cè)府元龜·卷七○八·宮臣部·總序》《冊(cè)府元龜·卷七一五·宮臣部·昵狎》,其神龍中由太常卿擢駙馬都尉、太子賓客。

    (12)延基官,駙馬都尉《新表》未載。

    (13)延秀官,《新表》未載?!杜f唐書·卷一八三·武延秀傳》載:“延秀拜席日,授太常卿,兼右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改封恒國(guó)公,實(shí)封五百戶?!盵20](4734)則天令司屬卿武重規(guī)為天兵中道大總管據(jù)《通鑒·卷二○九·唐紀(jì)二十五》,事在景龍二年十一月。駙馬都尉《姓纂》《新表》均未載。

    (14)承業(yè)爵,《新表》未載,見《舊唐書·卷一八三》《新唐書·卷二○六·武承嗣傳》,其卒后贈(zèng)陳王。

    (15)延暉官,《新表》未載。

    除第(2)條存疑外,余十四例,崇敏、崇行、攸歸、懿宗、延秀、承業(yè)、延暉七人之官或爵《新表》均為空白,若其乃抄自《姓纂》,則無論《姓纂》所載是否終官,或品級(jí)高者,《新表》必著而存之,不會(huì)削而不著;崇訓(xùn)、延基同為駙馬,崇訓(xùn)由太常卿授駙馬都尉、太子賓客,《新表》僅載駙馬,前官太常卿及與駙馬同時(shí)之賓客均不載,延基為駙馬右羽林將軍,《新表》卻載將軍而不載駙馬,果其源自《姓纂》,無由崇訓(xùn)僅載駙馬、延基又不載駙馬;攸宜、攸望、重規(guī)、載德、士彟五人,如以《新表》源自《姓纂》,則其于《姓纂》所載諸官職爵位,必當(dāng)有統(tǒng)一之選擇標(biāo)準(zhǔn):從攸宜官雍州刺史(從二品)、冬官尚書(正三品)《新表》載后者可見非取品級(jí)高者,從士彟載工部尚書不載荊州都督可見又非最終授者。故由A2十四例可證《新表》之史源絕非《姓纂》,由此亦可證明A1類及B類《新表》源于《姓纂》之推測(cè)不能成立:A1類《新表》源自《姓纂》之條件為呂夏卿據(jù)他書增補(bǔ)各人官、爵,B類則為呂氏據(jù)他書改為品級(jí)更高者,其分別與A2類崇敏等七人官或爵《新表》空白,攸宜等五人官、爵《新表》于《姓纂》所載無統(tǒng)一選擇標(biāo)準(zhǔn)之實(shí)際情況矛盾。對(duì)比武華以下世系可知,《辯證》之記載當(dāng)源自《姓纂》,而《新表》與《姓纂》間則不存在直接之史料源流關(guān)系。即使《姓纂》《新表》原本所載各人世次可能完全相同,但在人物之官職及爵位方面卻有諸多不同,并且這些差異絕非流傳中致誤,或呂夏卿有意改動(dòng)所致。

    五、結(jié)論

    岑仲勉先生在《元和姓纂四校記再序》一文中首次系統(tǒng)論述了《新唐書》兩《世系表》的史源問題?[6](62?94),依據(jù)北宋時(shí)期唐代譜牒的存世情況以及兩《世系表》與《元和姓纂》記載唐人世系高度一致兩個(gè)證據(jù),得出《世系表》大部本自《姓纂》——即以后者為前者主要史源這一結(jié)論。這里所謂主要史源,并不是說《姓纂》是《世系表》的史源之一,岑先生認(rèn)為《世系表》是在以《姓纂》的記載為基本骨干的基礎(chǔ)上、少量參考史傳碑志為之修訂而成,即《世系表》幾乎完全移錄了《元和姓纂》的記載。然而具體到武氏一支,雖然《姓纂》與《新表》對(duì)武華以下各人世次的記載大體相同,然而在武氏早期傳衍,及武華以下各人職官、封爵等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異。由此可以證明,就武氏世系而言,《姓纂》為《新表》主要史源的觀點(diǎn)不能成立。

    其實(shí),王力平教授已對(duì)岑氏的觀點(diǎn)提出了質(zhì)疑,其依據(jù)《新表》與《姓纂》在杜氏襄陽望的歸屬及鄭氏滎陽房下房支記載的差異,認(rèn)為至少就這兩支世系而言,《新表》的史源應(yīng)該不是《姓纂》。[23]其實(shí),不僅杜氏襄陽望、鄭氏滎陽房及武氏全支,我們比讀《姓纂》《新表》所載其他姓氏之世系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二書在某些方面的記載可能完全相同,但這并不能作為證明其間存在史源關(guān)系的有力證據(jù),因?yàn)閺哪持老档恼w來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并且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明顯不是某一方文字有誤,或呂夏卿據(jù)他書有所增減改動(dòng)。因此,以為《新表》之大部源自《姓纂》的結(jié)論不能成立。

    《姓纂》與《新表》所載唐代武氏之世次并無太大差別,只是今本《姓纂》可能存在較多脫文,因此《新表》的記載相對(duì)更加完整;在人物官職及封爵方面,《姓纂》與《新表》間雖多見不同,但各有其史料來源,故均不誤,其記載可互為補(bǔ)充。

    注釋:

    ① 據(jù)《新唐書》卷七四上《宰相世系表四上》,為武攸暨、武攸寧、武元衡、武三思、武承嗣。

    ② 《姓纂》作“彪”當(dāng)系原本如此,否則必諱“虎”而改作他字。

    ③ 《四校記》考證云:“《攀龍臺(tái)碑》:‘大周無上孝明皇帝……太原文水人也。……六代祖洽仕魏,封于晉陽,食采文水,子孫因家焉?!杜f書》五八《士彟傳》:‘并州文水人也?!浪?dāng)作‘文水’。”是。

    ④ 《辯證》與《新表》不同者:《表》“生太?!鄙嫌小昂V”字,“中壘校尉悌”下有“字周篤”三字,無“神龜生本州大中正”之“神”字;與《姓纂》不同者:《姓纂》無“因始封居”之“因”字,“生華”上有“儉”字,“生士稜”上有“華”字。

    ⑤ 《加嗣陳王實(shí)封制》載“云麾將軍行太子左鶴禁率嗣陳王延暉”,無“羽林衛(wèi)將軍”,他書亦不見載。

    ⑥ 錢熙祚按云“生”字疑衍,王力平云“生”字未必為衍文,是,惜未深考。

    ⑦ 《舊唐書》卷五一《玄宗貞順皇后武氏傳》云:“同母弟忠,累遷國(guó)子祭酒;信,秘書監(jiān)。”《新傳》(卷七六)同。忠為國(guó)子祭酒,《姓纂》作鴻臚卿,均見于逖《制》,益信勞氏“武三思”系“武忠”誤之說。

    ⑧ 《金石錄》卷九《唐張諴碑》注云:“白居易撰,武翊黃正書,侄孫磻篆。長(zhǎng)慶二年六月?!?/p>

    ⑨ 《新表》宰相例載作“某相某宗”,無具體官職、封爵,故不列入表中。

    ⑩ 當(dāng)為“衛(wèi)尉少卿”之脫誤,《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jì)下》、卷一八三《武承嗣傳》、《新唐書》卷七六《則天皇后傳》、卷二〇六《武承嗣傳》、《通鑒》卷二○一《唐紀(jì)十七》均作“衛(wèi)(司)尉少卿”,諸書無作“衛(wèi)尉卿”者,可證。

    ?懿宗為河內(nèi)王亦見兩《唐書》他卷,不備引。

    ?考證見論文第二節(jié)。

    ?《舊傳》作“安陸縣公”,《新傳》則作“六安縣公”,或宋祁改“安陸”為“六安”;或《舊傳》原本作“六安”,而今本作“安陸”則系傳抄者因唐無六安郡、又不明唐人實(shí)多以古地名為封而改,《文苑英華辯證》卷三即云:“當(dāng)從二《唐書》作‘安陸縣公’。《唐志》安州安陸郡安陸縣,無六安郡?!?見《文苑英華》頁5269~5270)唯彭氏云兩《唐書》均作“安陸縣 公”,未知所據(jù)何本。

    ?據(jù)孫國(guó)棟統(tǒng)計(jì),初唐有三例由殿中御史遷中書舍人,分別是陸元方、陸余慶和蕭嵩,反之則無。

    ?據(jù)《舊傳》,鄴國(guó)公之封在會(huì)稽郡王之后。

    ?《冊(cè)府元龜》卷四六四《臺(tái)省部·謙退第二》載:“唐武士彟,武德中,為工部尚書,判六尚書。賜實(shí)封八百戶?!?/p>

    ?《再序》首論兩《世系表》的史源,再論鄭樵《通志·氏族略》多本自《元和姓纂》,后又附《跋歐陽修歐陽氏譜圖序》及《雜論姓氏書數(shù)條》兩短文。

    [1] 權(quán)德輿. 權(quán)德輿詩文集[M]. 郭廣偉校點(diǎn).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2] 周紹良, 趙超. 唐代墓志匯編[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 131.

    [3] 李昉等.文苑英華[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

    [4] 李翱. 李文公集·卷一五[M]. 四部叢刊初編本.

    [5] 周紹良, 趙超. 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 416?417.

    [6] 林寶撰. 元和姓纂[M]. 岑仲勉校記.郁賢皓, 陶敏整理. 孫望審訂. 北京: 中華書局, 1994.

    [7] 歐陽修, 宋祁.新唐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8] 班固. 漢書[M]. 顏師古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62: 550.

    [9] 司馬遷. 史記[M]. 裴骃集解. 司馬貞索隱.張守節(jié)正義. 北京:中華書局, 2013: 2160、3333.

    [10]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M]. 賀次君點(diǎn)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 371.

    [11]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M]. 王力平點(diǎn)校.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12] 趙超.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

    [13] 宋敏求. 唐大詔令集[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 174.

    [14] 張說. 張說之文集[M]. 四部叢刊初編本.

    [15] 董誥等. 全唐文[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4429.

    [16] 司馬光. 資治通鑒[M]. 胡三省音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56.

    [17] 趙明誠(chéng). 金石錄校證[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5: 167.

    [18] 孫國(guó)棟. 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zhuǎn)途徑研究[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345?358.

    [19] 勞格, 趙鉞.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M]. 徐敏霞, 王桂珍點(diǎn)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 779.

    [20] 劉昫等. 舊唐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21] 釋志磐. 佛祖統(tǒng)紀(jì)[M]. 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本.

    [22] 王欽若等. 冊(cè)府元龜(校訂本)[M]. 周勛初等校訂. 南京: 鳳凰出版社, 2006: 5244.

    [23] 王力平. 中古杜氏家族的變遷[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2006: 344?347.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relationship of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Wu’s lineage in Tang Dynasty

    LI Yilun
    (Ancient Book Section, Nanjing University Librar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Wu’s lineage in Tang Dynasty was recorded in three books:Compilation of Surnames in Yuan-he Age,Table ofPrime Ministers’ Lineage of New Book of Tang Dynasty, andDiscrimin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Surnames. The records of these three book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ough with similarities. Mr. Cen Zhongmian believes that the record ofTable ofPrime Ministers’Lineage of New Book of Tang Dynastyis mainly fromCompilation of Surnames in Yuan-he Age. However, we insist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ord of Wu’s lineage of these two books. They both have respective sources of historical facts, whi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As forDiscrimin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Surnames, its record is copied fromCompilation of Surnames in Yuan-he AgeandTable of Prime Ministers’ Lineage of New Book of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from the former.

    Wu’s lineage;Compilation of Surnames in Yuan-he Age;Table ofPrime Ministers’Lineage of New Book of Tang Dynasty;Discrimin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Surnames; sources of historical facts

    K242

    A

    1672-3104(2015)04?0216?09

    [編輯:顏關(guān)明]

    2014?07?08;

    2015?06?18

    李軼倫(1985?),男,江蘇南京人,文學(xué)博士,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guó)古典文獻(xiàn)學(xué),古籍??睂W(xué)

    猜你喜歡
    新唐書舊唐書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漢語世界(2021年3期)2021-06-18 07:03:48
    《舊唐書》中晚唐本紀(jì)中職官書寫的兩個(gè)問題
    新舊《唐書》中《李密傳》的比較研究
    從《新唐書》看唐與吐蕃、回鶻的關(guān)系
    睿智與穩(wěn)?。航庾x兩唐書中的狄仁杰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唐貞休世系再考
    《舊唐書》與《新唐書》“突厥傳”之比較
    述往思來:《新唐書》的編纂思想和特點(diǎn)
    讀舊唐書柳公權(quán)傳記
    《隋書·經(jīng)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四部分類法的比較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黄片wwwwww|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久久久色成人|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看a的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av黄色大香蕉| 身体一侧抽搐|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秋霞伦理黄片|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欧美3d第一页| 免费看光身美女|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久久 成人 亚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男女边摸边吃奶|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激情 狠狠 欧美|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av专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色网站视频免费|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老熟女久久久|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亚洲最大av|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性色av一级|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人妻| 黄色日韩在线| 97在线视频观看|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av男天堂|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麻豆成人av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嫩草影院入口|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香蕉精品网在线|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福利一区| 少妇 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善性xxx| 视频区图区小说|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国产色婷婷99|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精品久久久噜噜|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一及| 亚洲av综合色区一区|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欧美日本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亚洲国产色片| 五月开心婷婷网|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av.在线天堂| 搡老乐熟女国产|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av一本久久久久|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高清av免费在线|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av精品麻豆| 多毛熟女@视频|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州av有码| 三级国产精品片| 黄色日韩在线|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 最黄视频免费看|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亚洲在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美女av|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如何舔出高潮| 亚洲精品视频女|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女|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97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51国产日韩欧美|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 老熟女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51国产日韩欧美|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日日啪夜夜爽|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永久网站在线|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亚洲综合色惰| 成年av动漫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在线免费十八禁|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av卡一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另类一区|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亚洲av男天堂| av黄色大香蕉|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 av 中文字幕|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久久青草综合色|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日日撸夜夜添|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精品酒店卫生间|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久久婷婷青草|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人妻 亚洲 视频|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精品视频女| 在线免费十八禁| 日本黄大片高清|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av.在线天堂|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无大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嫩草影院新地址|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舔av片在线|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免费大片18禁| 精品酒店卫生间|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久久人妻熟女aⅴ|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欧美3d第一页|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直男gayav资源|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一级毛片我不卡|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黄大片高清|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国产 一区精品|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av在线老鸭窝|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成人影院久久|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日日啪夜夜撸|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久久热精品热| 91精品国产九色|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少妇的逼水好多|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少妇的逼水好多|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日本wwww免费看|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欧美另类一区|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freevideosex欧美|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秋霞伦理黄片|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a 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无大码|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欧美+日韩+精品|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二区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少妇的逼水好多|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观看av在线不卡|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舔av片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在线免费十八禁|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日日啪夜夜撸|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zozozo另类|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老女人水多毛片|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色网站视频免费| 99热全是精品|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av网站|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亚洲国产精品999|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av卡一久久|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日本黄大片高清|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久久婷婷青草|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av黄色大香蕉|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日韩在线|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大陆偷拍与自拍|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大陆偷拍与自拍|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一区|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亚洲不卡免费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av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