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力
(商丘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商丘市周邊農村全民健身普及現狀調查
金 力
(商丘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訪談、數理統(tǒng)計和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全民健身在商丘市周邊農村普及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顯示:全民健身運動在商丘周邊農村地區(qū)普及現狀很不樂觀,體育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對商丘市周邊農村幾乎沒有影響.建議當地職能部門完善基層體育組織,對農村體育進行有效管理,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宣傳力度,切實落實社會體育指導的地位和職責.
全民健身;商丘市;周邊農村;現狀調查
1995年6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其目的是為了更廣泛地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發(fā)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體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一項由國家領導、社會支持、全民參與,有目的、有任務、有措施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項跨世紀的、有戰(zhàn)略意義和長遠生命力、造福子孫后代的宏偉事業(yè).全民健身計劃的提出與實施,對提高勞動者的全面素質,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制一切歪理學說和偽科學,促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的協(xié)調發(fā)展,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將產生積極作用.同時它還指明了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對指導我國群眾體育實踐,促進國民健康水平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至今,全民健身的熱情在我國民眾中持久不衰.在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地區(qū),運動健身休閑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特別是農村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使居民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熱情日益高漲,娛樂健身運動的渴望越來越迫切,生活方式也逐漸向時尚、健康、科學的方向發(fā)展.然而,由于宣傳力度不夠、文化及認知水平普遍偏低等原因,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qū)全民健身運動普及情況并不樂觀,對物質過分的追求以及知識水平的原因限制了健身的行為和對健身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民健身運動在農村地區(qū)的普及.文章擬以正處于經濟崛起的商丘市周邊農村為調查對象,從宏觀上對全面健身在商丘市周邊農村普及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全民健身在商丘市周邊農村的進一步推行,農村體育的進一步開展,提高農村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商丘市周邊6個鄉(xiāng)鎮(zhèn)(葉莊、城北、平臺鎮(zhèn)、黑劉莊、袁莊、周莊)隨機抽取的720名居民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16人,女性40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互聯網及學校圖書館,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的順利進行奠定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設計問卷,并進行效度和信度檢驗,完全符合本研究的需要.結合商丘市周邊農村實際情況,選取商丘市周邊6個鄉(xiāng)鎮(zhèn)(葉莊、城北、平臺鎮(zhèn)、黑劉莊、袁莊、周莊),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135名居民(以農業(yè)生產為主、年齡在18歲以上的農村家庭成員)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調查問卷810份,回收762份,回收率94.1%.其中有效問卷720份(男性問卷316份,女性問卷404份),有效率94.5%.
1.2.3 實地考察法
就居民健身運動情況、健身運動組織形式、體育器材設施等方面對6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實地考察,進一步了解全民健身在商丘市周邊農村的發(fā)展狀況.
1.2.4 訪談法
制定訪談提綱,就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參與健身運動的動機、居民對健身運動的認知程度及對健身的愿望和要求等方面進行個別訪談或集體座談,進一步了解商丘市周邊農村全民健身運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
1.2.5 數理統(tǒng)計法
通過spss13.0軟件對問卷進行數理統(tǒng)計,獲取與研究相關的第一手資料.
1.2.6 邏輯分析法
對定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對定性資料進行邏輯分析.
2.1 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年均收入及文化程度
2.1.1 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年均收入情況
表1 商丘市周邊農村人均年收入情況統(tǒng)計(N=720)
商丘市地處河南省東部,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雖然近些年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傾斜,經濟發(fā)展逐步提速,但由于底子薄,起點低,居民人均收入仍遠低于國家平均水平.按照世界銀行人均年收入低于800美元(按當前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5千多元)屬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標準,商丘市仍處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之列,其周邊農村情況更不容樂觀.表1數據顯示,商丘市周邊農村79.44%的人口人均年收入3千元以下,而這些原本不多的收入除日常開支外,還要承擔著贍養(yǎng)老人,供應子女讀書等任務.特別對那些家中有病人、子女上高中或大學的家庭來說,這樣的收入原本就是入不敷出,根本沒有額外的支出進行健身.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的原因制約了商丘市周邊農村大部分居民體育健身的積極性,成為制約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 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文化程度情況
表2 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文化程度統(tǒng)計(N=720)
知識文化水平的高低對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有著重要影響,間接左右著人們健身意識的認知水平.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知識層次普遍偏低(見表2),在被調查的720名居民中,受過大專以上高等教育的只有64人,占比8.89%;受過中等教育的占到被調查人數的七成以上,共計516人,占比71.67%;小學畢業(yè)的100人,占比13.89%,同時還發(fā)現,有40人,5.56%的居民從未上過學.結合訪談了解的情況,可以看出商丘市周邊農村大部分居民對體育健身的認知水平較低,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較為淡薄,部分居民甚至將健身和繁重的體力勞動相等同,這對全民健身在商丘市的普及有著負面的影響.
2.2 商丘市周邊農村全民健身運動開展情況
2.2.1 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認知情況
表3 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認識情況統(tǒng)計(N=720)
自《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政府各級主管和宣傳部門通過各種途徑,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和實施,并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經過近30年的努力,全面健身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特別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城市,健身意識已深入人心,健康狀況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但在經濟相對欠發(fā)達地區(qū),情況并不容樂觀.從表3統(tǒng)計結果看,商丘市在《全面建設計劃綱要》的宣傳和實施方面做得并不盡如人意,周邊農村的居民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了解非常有限,選擇“從沒聽說”和“聽說不知內容”兩個選項的居民702人,占比高達97.50%,選擇“了解一些”的13人,“較為了解”的只有5人,二者占比僅僅2.5%,“非常了解”的竟無一人.這種現象令人深思,《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在商丘市周邊農村宣傳情況尚且如此,更別提及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qū).這將限制農村城鎮(zhèn)化進程的進度,對居民的健身意識和生活質量方面造成障礙,政府部門在宣傳和實施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2.2 全民健身在商丘市周邊農村普及中存在的問題
表4 制約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進行健身的主觀原因統(tǒng)計(N=720)
表4是對制約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進行健身的主觀原因統(tǒng)計,在給出的8個選項中,選擇人數超過百人的選項有“沒時間”(140人)、“收入低”(120人)、“沒必要”(104人)、“沒氣氛”(136人)等4項,合計占比69.44%,其他4項的占比在3.89%-11.67%之間,說明影響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進行體育健身的主觀原因是多方面的.另從訪談和實地考察得知,自覺性差,缺乏健身意識和組織是限制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進行體育健身的主要影響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健身鍛煉意識欠缺.在調查影響個人體育情況時,選擇沒時間、無興趣、沒必要、沒氣氛選項的占據了大多數,但從訪談中不難看出,部分居民在回答問卷時缺乏深入細致的考慮,問卷的選項和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從實地考察中得知,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的時間安排隨機性較大,農忙也分階段,且多為器械操作,不像過去那樣進行過多的體力勞動,閑暇時間較多,完全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進行體育活動.之所以選擇以上4個選項只是受限于對健身的認識程度不夠.
第二,自覺性差,需要有人組織.部分居民在回答問卷時,以無興趣、沒氣氛、運動技能差等作為不進行體育鍛煉的理由.從實地考察得知,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大部分居民對精神方面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期望擁有健康的體魄,但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他們想做而不會做,不知道如何科學地健身,加上政府在組織上又不得力,網絡、電視、報紙、雜志等又極其發(fā)達,導致健身的自覺性較差.
表5 商丘市周邊農村居民對體育健身需求統(tǒng)計(多選)
另外,缺乏專人指導,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及場地器材也是一個影響商丘市周邊農村進行全民健身的另一因素.表5可以看出,居民渴望健身的愿望很高,希望有專業(yè)的健身指導,希望政府修建更多的公共體育設施.雖然黨和國家在全民健身方面投入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各個鄉(xiāng)村都修建了體育健身場地,購置了大量的體育器材,但由于指導人員多為志愿人員,專職較少,造成僧多粥少,工作積極性較低.對商丘市周邊農村實地考察結果也令人震驚,公共體育設施相對較少,大部分村莊和學校除了籃球場外,再無其他設施和器材,而且僅有的籃球架還損毀嚴重,場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無法正常使用.同時,各鄉(xiāng)鎮(zhèn)又缺乏專業(yè)的管理和組織人員,致使居民寧愿閑置在家也從不參加體育鍛煉.這些狀況都說明,商丘市周邊農村全民健身不僅需要政府各級職能部門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引導,還需要教育和主管部門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yǎng)力度.
2.3 改變商丘市周邊農村全民健身現狀的對策
第一,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宣傳力度,更新觀念.從重視健康的角度對全民健身進行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采取各種途徑,加強宣傳農村特色體育知識和健身方法,報道居民身邊的體育新聞,營造良好的居民健身氛圍,以科學的、健康的、鼓舞人心的口號改變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和體育健身意識,使居民逐步樹立“花錢買健康”、“少吃藥,多流汗”、“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奔小康”的新型體育觀.
第二,加快經濟發(fā)展,完善基層體育組織.經濟發(fā)展水平制約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小康社會建設,城鎮(zhèn)化進程的首要任務就是發(fā)展經濟,只有生活水平提高,才能給人民進行全民健身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體育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各基層體育組織,實行分級管理,責任到人,使廣大居民切實感受到全民健身的氛圍.
第三,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引導科學健身.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學化水平是《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的要求之一,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地方政府應加強和地方高校的合作,培養(yǎng)專職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并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擴大志愿者隊伍.高校則發(fā)揮場地、器材設施、人力等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對志愿者進行培訓,為學生提供專業(yè)實習的平臺,既解決凸顯的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又滿足了人們對體育健身科學指導的需要.
第四、加大公共體育設施的修建和投入.受當地經濟條件的限制,地方政府在公共體育設施方面的投入相對有限,僅僅依靠政府方面的投入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健身的需求.當地應擴大融資渠道,走公辦民助的發(fā)展道路,由政府出面組織當地企業(yè)在該方面進行投資,匯集各方財力、物力,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
從以上分析可知,全民健身運動在商丘周邊農村普及現狀很不樂觀,體育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對商丘市周邊農村幾乎沒有影響.建議當地職能部門完善基層體育組織,對農村體育進行有效管理,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宣傳力度,切實落實社會體育指導的地位和職責.
[1] 杜萬慶,楊紅.當前群眾健身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1)36-39.
[2] 肖豐,李萍,等.河南省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42(2):3-8.
[3] 謝林海.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體育與科技.2005,26(6):36-39.
[4] 陳晴,劉小蓮,等.論現代體育在提高國民素質中的作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21(1):13-15.
[5] 林嵐,崔云霞.試論當代中國的社會分層與大眾體育的關系[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21(1):16-17,20.
[6] 曹景川,李冬蕾.中外大眾體育發(fā)展策略的比較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21(1):18-20.
[7] 何建山.論民間傳統(tǒng)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效用[J].體育學刊,1998,5(4):100-101.
[8] 李靜,張彩霞,等.農村社區(qū)體育現狀及在小康社會建設中的作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21(1):25-26.
[責任編輯:徐明忠]
The study on the population and status quo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in Shangqiu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JIN Li
(P.E. Department,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1, 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 the population and status quo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in Shangqiu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is low, and it’s in a low development level.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issues almost no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rural areas of Shangqiu City. It suggested that: local departments improve the basic sports organization,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ural sports, increase the propaganda of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implement effectively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ion.
the national fitness; Shangqiu city;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2015-03-09
金力(1970-),男,河南柘城人,商丘師范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理論和體操教學的研究.
G81
A
1672-3600(2015)06-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