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小學(215200) 姚春美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是教師一致關注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作為體育學科應用度最廣、學生接受度最高的動作示范教學方式,向來有著直觀、具體、生動等教學優(yōu)勢。但在傳統(tǒng)的動作示范中,教師往往顯得過于主觀,沒有完全切合學生的心理。如何更靈活地體現示范空間?如何將學生帶入主動學習的軌道?如何結合現代體育科學教學理念?這是教師們需要探討和改進的幾個方向。
體育教學中的動作示范有著很強的目的性,小學階段的動作示范,要想達到顯著的課堂效果,除了要讓學生更直
觀地理解運動要領,還必須適應學生的心理接受度。因此,教師對動作示范的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易學易懂、便于模仿。此外,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骨骼肌肉的受力度都和成人不同,所以教師還要考慮動作的安全性與可行性。例如,在進行跳繩訓練的時候,可以這樣設計:我先用標準的姿勢和輕快的節(jié)奏為學生展示了比較流暢的跳繩動作,學生都流露出興奮、羨慕的情緒。我接著引導:“同學們,如果想要練到老師的程度,還得從基礎開始,所以動作要領上還有所不同,因為大家年紀還小,個子不夠高,所以速度要加強還得學老師這樣把跳繩挽起來兩圈?!苯又沂痉读颂K挽起之后的動作分解,特別在挽起跳繩抓握應該怎樣注意的細節(jié)上多示范了兩遍。果然,學生練習起來的時候沒有一人因為跳繩過長或者抓握方法不對而導致整體動作失敗。
現代教育反復強調的一點就是教學方式的科學性。體育學科也同樣如此,只有科學地動作示范方式,才能展示給學生體育運動積極向上的一面。同時,學生對體育動作的吸收和實踐程度也取決于教師的科學示范方式。
不少人都認為,既然動作示范的目的就是帶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視覺呈現,就沒有再講解的必要了。其實不然,直接示范固然能夠讓學生比較清楚具體地了解到動作的目的與過程。但是,由于不少體育動作是分解而連貫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可能會導致整個動作失誤。因此,在細節(jié)動作上教師還需要示范與講解結合,才能夠科學導課,讓學生吸收得更細致。例如,在立定跳遠的課堂教學中,發(fā)現不少學生在動作練習時都不得要領,擺臂與蹬地的姿勢都還算標準,但是起跳的力度卻遠遠不夠。于是教師可以調整教學思路,重新進行示范,這一次慢動作起跳之前,特別強調,必須要有躍起時的彈力,上半身要往前挺,腳下順勢向后蹬,就像彎弓射出的感覺一樣。在示范與講解配合的方式下,學生們抓住了“把身體當作一張弓”的感覺,后續(xù)訓練果然進步很大。
體育動作示范就是要將正確的動作要領傳導給學生,因此,體育課堂上的教師示范幾乎清一色都是標準動作。其實不妨帶入反向思維,將學生容易出錯的動作一并展示出來,在強烈對比中,讓學生更加記憶猶新,也更加明確動作注意的重點,如此更省去糾正了學生錯誤動作的時間,教學效果反而事半功倍。例如,在進行原地踏步走的課堂訓練時,教師在講解完動作要領后,先進行了一遍標準動作示范,結束后并沒有急于讓學生練習,我又做了一個同手同腳的錯誤動作示范,學生都忍不住笑起來,我也笑著說:“大家都看到吧,這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這樣子多可笑啊,所以要避免同手同腳,只要牢記聽口令的時候喊一出左腳擺右手,二就出右腳擺左手,就這么簡單?!睂Ρ仁痉兜男Ч苊黠@,學生絕大部分都能夠在易出錯的動作上特別注意,有的即使出錯了也能很快自己糾正過來。
體育課中的動作示范教學給人們的印象都是規(guī)范、傳統(tǒng),在學習氣氛的帶動方面難免稍顯死板、單調。體育科目和其他基礎學科一樣都需要興趣的觸發(fā),因此,在動作示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出更多的新穎內容,對學生具有帶動性,對課堂氛圍具有調節(jié)性,對學習效果具有啟發(fā)性。例如,在迎面接力賽交接棒動作的示范中,教師并沒有一味地按照標準模式,而是帶入了自己的教學思路。首先鑒于接力棒數量有限,筆者讓學生用練習本和透明膠自制了簡易接力棒,讓每個學生都能同時練習。別具一格的課前準備讓學生興趣陡然提升。接下來的動作示范,我將豎棒交接的幾種標準姿勢:上挑式和下壓式都示范了幾遍,然后還把我額外改進過的“斜棒式”也示范給學生看,告訴他們,體育運動需要標準也需要創(chuàng)新。通過這番引導學生在練習中都非常投入,也有不少覺得我自創(chuàng)的“斜棒式”比較實用,甚至還有學生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了動作小創(chuàng)新,課堂效果十分顯著。
全面發(fā)展型的人才培養(yǎng)思路讓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凸顯,現代體育課堂的改變首要從體育動作示范做起,教師要有通過動作示范提升學科興趣的意識;要有對示范設計遵循以小見大的思路;更要有對動作示范教學方式的重視心理??偠灾?,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都需要教師對體育動作示范教學方式做長期的努力和靈活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