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屈
基于教練技術的班級建設模式建構
文/郭屈
從教練技術的內(nèi)涵及工作原理出發(fā),結合新時期當代大學班級的特點和教練技術的三大特點,建構一套教練技術下的班級建設模式——GROWS模式,在此模式的指導下進行5階段的班級建設,通過聚焦目標、了解現(xiàn)狀、探索行動方案、強化意愿和跟蹤支持來完成系統(tǒng)的班級建設。
教練技術;班級建設;GROWS建構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管理的基本組織單位,是促進學生個體身心健康成長的載體,班級建設工作在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管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當代高校班級建設應該結合班級及成員特征,重新尋找、建構新的班級建設模式,來解決新時期下出現(xiàn)的班級建設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問題。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對自我生命價值的尊重,高校教育管理也應該開始走向“照鏡子”[1]式的自我發(fā)現(xiàn)與自我覺醒的新階段,將教練技術的工作原理運用于班級建設新模式的建構,在班級建設新模式工作的大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個體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強化個體在團隊中的作用和行動力,最終實現(xiàn)班級中個體的成長。
教練技術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它是一門新的管理技術,是通過建立親和關系、傾聽、發(fā)問、回應、支持等技術協(xié)助被教練者通過自我認識與對未來的探索,將自己內(nèi)在需求從混沌、模糊的狀態(tài)逐步清晰化,達到自我覺醒和自我成長的目的。從根本上說,教練技術的核心工作原理就是幫助被教練者完善、改變或重建心智模式,使之建立信心、發(fā)揮潛能、促進行動、達到目標。“心智模式是深植于人們心中影響人們?nèi)绾瘟私膺@個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甚至圖像、印象?!盵2]因此,心智模式?jīng)Q定人們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怎樣的人。“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到的世界。”[3]
教練技術具有的首先在企業(yè)管理中廣泛運用、面向未來的積極建設性和幫助完善心智模式這三大特點正是符合高校班級建設的需求:班級組織與企業(yè)組織形式有很大相似性,企業(yè)管理技術對班級管理有可借鑒之處;班級建設適合運用積極心理學知識對未來目標的實現(xiàn)進行關注,樹立班級成員信心,形成快樂積極地建設;“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到的世界”,因此打破原有心智模式,完善每個成員的心智模式,使之達到可以互相信任、理解、支持的團體,最終達到目標一致,行為的共同實施。
班級建設可以通過以教練技術流程為基礎建立起來的GROWS模型(圖1)具體實施。
圖1:基于教練技術的班級建設GROWS模型
按照上圖所示,任何一個內(nèi)容的班級建設可以分為五個階段進行:聚焦目標、了解現(xiàn)狀、探索行動方案、強化意愿、跟蹤支持。
(一)聚焦目標是進行班級建設的第一步,在眾多建設內(nèi)容上選擇確定一個目標是整個建設可以實現(xiàn)的前提。教練與班級成員一起協(xié)商確定班級建設中需要討論的主題和期望達到的目標。對目標的表述應該是正向的、可控的,要符合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由于班級建設它不同于個體的教練,被教練對象是群體,因此還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尊重和重視群體中每個個體的意見和感受。不能只聽取部分而忽略其他,這樣會無法建立整體班級的信任,即使是極少數(shù)也會影響整個班級建設的效果。2、引導班級成員采用正向的語言表述目標。3、在班級全體成員的充分討論下,投票選出支持最多,大家認為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目標。這一階段是班級建設最關鍵的階段,要實現(xiàn)建立班級成員的相互信任關系、教師與班級成員的親和與信任關系;建立班級建設的信心,消除消極情緒。
(二)了解現(xiàn)狀,尋找現(xiàn)實資源。圍繞目標思考目前所處于什么樣的階段,現(xiàn)實的情況是怎樣的,之前都為之做了些什么努力,現(xiàn)在還有哪些困難,現(xiàn)在有哪些資源是可以利用的,在這一階段教師通過圍繞現(xiàn)狀不斷發(fā)問促使班級成員全面深入思考、搜集、尋找、挖掘現(xiàn)實中身邊的資源,將其現(xiàn)狀真實全面地呈現(xiàn)出來。
(三)探索行動方案,制定可行計劃。這一階段要在上一階段發(fā)散思維獲得的許多信息上,逐漸聚焦,綜合分析,尋找多個方法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的發(fā)問,群體頭腦風暴,會尋找到多個方案;在思路還沒有打開時,可通過舉例法,起到借鑒學習,拋磚引玉的效果;還可以運用想象第三者建議法,想象一下最權威或敬仰的人在這個問題上會給出怎樣的答案,這樣可以突破以學生為視角的思維,跳出身份局限,站在旁觀立場思考方案,這樣會在不同角度獲得其他答案。然后進一步條理化形成書面計劃。這個書面計劃可以由班委干部在大家的談論中現(xiàn)場擬定并宣讀。
(四)強化意愿,設定獎勵機制。要使方案可以貫穿始終順利實施,就需要事先給予實施的意愿進行強化,可采用設想目標實現(xiàn)后的個人狀態(tài)會是什么樣的這樣的情景及心情的體會來達到增加動力,同時要對班級進行獎勵,共同討論獎勵機制,這個獎勵一定要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滿足和支持的,但同時要考慮到班級作為群體的特殊性,要符合當下情況,不能過高而無法兌現(xiàn)。
(五)要在實施過程中,跟蹤支持。建立班委責任制,制定反饋表,定期總結,處理問題,調(diào)整計劃,督促實施。教師在這一階段作用巨大,需要督促。
[1]叢岸.教練技術的起源與發(fā)展[J].中國直銷,2007-2:84-85
[2]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郭進隆,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8-9
[3]古典.拆掉思維里的墻[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1:69.
郭屈(1980.8-),女,文藝學碩士,講師、西南科技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2095-9214(2015)03-0222-01
西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