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小學,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讓語文課堂簡約而不簡單
李瑛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小學,江西景德鎮(zhèn)333000)
我們應倡導樸實、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如何讓語文教學摒棄浮華、返璞歸真,讓語文課堂簡約而不簡單?
課堂簡化高效
語文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既要訓練學生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和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讓學生明理導行,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才能。
語文究竟該怎么教?我認為課堂中一些熱熱鬧鬧、華而不實的因素擠占了學生潛心閱讀的時間,實屬撿芝麻丟西瓜之舉。我們應該讓語文教學摒棄浮華,回歸本真,讓語文課堂簡約而不簡單。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許多教師渴望在有限的時間里讓
學生學到更多更廣的知識,于是,預定的教學目標涵蓋方方面面。孰不知,“眉毛胡子一把抓”,貪多求廣,終究會什么也抓不住,正所謂“少則得,多則惑?!蔽覀円珜繕思校竺鞔_,任務單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高效學習。
首先,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對文本進行專業(yè)化的解讀,深入解讀教材,淺出教學內容。其次,教師要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教學中,不能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而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和價值觀教育,并充分地體現(xiàn)在語言文字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中。第三,根據(jù)學情,選擇對學生終生受用的“核心內容”,在尊重文本價值取向的同時,充分地發(fā)揮文本的語文教學價值。簡化每節(jié)課教學目標,即精選學生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聽說讀寫”,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學習語文。
當前語文課堂中,不乏熱熱鬧鬧的小組討論、“轟轟烈烈”的匯
報交流。有的教師還讓學生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畫一畫。從表面看,課堂學習氣氛活躍,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可教學過程的繁復,導致學生課文還未讀通讀順,就忙著小組討論;小組討論還沒說到要點,就又開始集體交流;集體交流還沒暢談感悟,就要投身“唱跳演畫”。
由于讀書一掃而過,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也只流于形式,淺嘗輒止。樸實高效的語文課堂既要有議論紛紛、書聲瑯瑯,更要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靜心閱讀,靜心思考。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要“大道倡簡”,必須在搭好課文教學最基本的骨架——解決教學重難點的基本過程后,再相應地安排其他的教學內容。這不但有利于把握教學的層次性目標,使課堂教學更有條理,還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防止在進行教學流程構想時,因為其他因素的干擾而淡化重點;還有利于集中精力,在重點問題的解決中,能讓學生擁有整塊的教學時間去朗讀、去感悟、去思考、去體驗,真正地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昂廊A落盡見真淳,鉛華洗卻見本真”。樸實、高效是課堂存在的根基,是課堂美麗的極致。
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運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課堂教學枯燥抽象的面
貌,使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豐富、活潑了。然而,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重在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讓學生通過閱讀、品味、理解、感悟文本產生獨特的體驗。多媒體只能作為語文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應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
我們應當講究教學媒體運用的實效性。教師要有開發(fā)課程資源的意識,但不是濫開發(fā),不是無度開發(fā),不是喧賓奪主,而是緊扣教材文本,在用好教材的基礎上,有機地、適度地、恰當?shù)匮a充、穿插或向外拓展、延伸,確確實實為學生清除認知障礙,突破學習重點難點。
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課堂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工具,語言藝術是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施展我們的語言魅力呢?
優(yōu)秀教師的語言魅力就在于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注意和求知欲,使教學過程更加趨于科學,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因此,我們的語言要做到具有“三性”:
1.藝術性。學生受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言之動性、言之生趣的教學語言的長期熏陶,就會逐步產生對語言的濃厚興趣,進而掌握靈活運用語言的本領。最后,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它不僅開發(fā)情緒記憶,而且深入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币驗榻處熃虒W語言藝術本身就可成為學生審美的對象,使之從中獲得審美感受、激發(fā)審美想象、豐富審美情趣、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2.啟發(fā)性。啟發(fā)性就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多種分析器官協(xié)調活動。這就要求教師以生動的語言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聚精會神地進入學習境界,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要設計好每一堂課的結構,力求每堂課做到開頭引人入勝,中間充實豐富,結尾留有余味。對于某些問題教師可以不直接闡明,而是選擇適當?shù)臅r機,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和提出問題,把矛盾擺在學生面前,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進行思索、感悟。
3.趣味性。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師如果大膽地而有有分寸地引入歇后語、笑話、小幽默、小故事等娛樂手法點綴于課堂,可以使課堂充滿藝術魅力。幽默是“興奮劑”。它可以把人的思維調動到最積極狀態(tài),寓教于樂,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值得一提的是,再引用時要注意分寸,否則,會適得其反,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都有其一定的“度”,超過了這個度,事物的性質就會發(fā)生變化。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而如今的小學生課后作業(yè)多,學業(yè)負擔重,這就勢必在時間上產生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減少那些機械重復的抄寫和事倍功半的練習,講究作業(yè)布置策略,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方案:
設計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把知識的訓練融合在趣味性的練習中;設計分層型作業(yè),適量、適當?shù)淖鳂I(yè)和練習要求,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設計自主型作業(yè),充分放開作業(yè)設計與布置的權利,充分釋放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根據(jù)教材,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充分利用集體智慧設計作業(yè)……
讓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倡導樸實、高效,創(chuàng)設簡約而不簡單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