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曉華(新疆伊犁新源縣第八中學,新疆新源 835800)
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
成曉華
(新疆伊犁新源縣第八中學,新疆新源835800)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同樣,為實現學生自主性學習,更需要教師的多角度引導。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教會學生“會學”、“想學”、“能學”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希望能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高中化學教學自主性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合時代的要求,必須樹立現代化的教師觀,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勤學、樂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新時代的人才,才能真是實現素質教育。
所謂“自主性學習”,即學生在教師的誘導、點撥下,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圍繞一定的學習目標,主動地學習、思考、探索、實踐,從而獲得知識和能力,簡單點說,就是能夠“自己學習”。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1.必要的加工指導,教會學生“會學”
(1)重點選擇,重點把握
一節(jié)化學課也就40分鐘,學生在課堂上能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由此,要教會學生做到知識點的重點把握,注意選擇吸收重要的、有效的信息。除了課堂知識的篩選外,還要指導我們的學生正確的區(qū)分和處理已經學習好的知識結構。比如:章節(jié)最后的“章節(jié)小結”是對本章的有效總結,可指導學生通過課外教參閱讀來實現重點知識的把握,像是《重難點手冊》、《志鴻優(yōu)化》等,都是可積極推薦的好書。
(2)不同知識點的串聯,不同章節(jié)的融會貫通
學生現掌握的化學知識,很多不能在第一時間形成基本的框架。所有已獲取的知識,多數處于混亂狀態(tài)。通過有效的自主學習,進行科學化的知識點歸納和總結,將更有利于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由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懂得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串聯總結,實現不同章節(jié)的融會貫通,將更便于學生掌握舊知識,歸納新知識。比如:氧化還原反應的章節(jié)教學中,教師應對氧化劑、還原劑、還原反應、化學反應等,做一個系統化的總結。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想學”情懷
(1)抓住提問技巧,設置問題懸念
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關鍵,所以需要抓住提問的技巧??梢哉f,巧妙的提問技巧,不在于學生能在第一時間回答出來,而在于抓住時機,給學生創(chuàng)造關切和期待的情境,內心深處形成“憤悱”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當然,同樣要求學生能專注課堂學習,能在教師的講解中找出想要的答案。比如:在進行銅與硝酸的化學反應的時候,教師提出了問題:“為什么稀硝酸與銅反應之后是NO,而濃硝酸與銅反應之后是NO2,在還原的程度上稀硝酸較大,就可以證明出濃硝酸的氧化性沒有稀硝酸強,此一句話對嗎?”學生在了解了提問之后,就可以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教師再通過恰當的引導分析與總結,學生就能夠輕松的掌握住物質還原性和氧化的比較方式。
(2)巧妙的疑問設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通過巧妙的疑點設置,誘發(fā)學生激烈的課堂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關于PH值的計算,可以提問學生——PH值為2的溶液,稀釋1000倍之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經稀釋后的溶液,再稀釋1000倍,溶液的PH值是多少?問題的提出,誘發(fā)學生的集體討論,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計算,將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式。
(3)設計錯誤的例子,診斷中思考“病癥”
錯誤的例子設計也就是進行“診斷”錯誤題目的活動。針對學生在考試以及課后作業(yè)當中容易出現的錯誤,選擇出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與典型性的例子,讓學生在分析當中“診斷”出錯誤之處。例如:在高中化學的平衡移動的教學當中,教師針對這樣一道題:“在混合溶液,FeCl3和KSCN當中,存在的平衡公式為:FeCl3+3KSCN=Fe(SCN)3+3KCl,將KCl加入到混合液當中的時候,上面所列出的平衡式就會出現逆向的反映,溶液也逐漸的變淺?!比缓笾赋鲞@樣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學生在此就會產生興趣,就會從心理上去研究與分析問題,從而找出正確的答案,而在找尋當中,學生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
3.進行激勵教育,引導學生“能學”
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激勵是最為有效的手段。而且,從學生層面而言,自主性學習不是與生俱來的,可以說,是在教師的引導和激勵下,在后天的學習中不斷培養(yǎng)出來的。筆者結合班級實際情況發(fā)現,不少孩子由于自身基礎問題,普遍對化學沒有濃厚的興趣,有的選擇直接放棄。有這種思想的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不要放棄,要不斷地給予其鼓勵。并在鼓勵中,留意學生的反應,尤其是學生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在作業(yè)安排方面,建議采用分層安排作業(yè),對學困生安排化學中較簡單、最基礎的知識。在化學測驗中,要求他們能掌握基本的知識點,自此獲得成就感,進而調動更進一步學習的欲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基本可回答一些簡單的題目,在此基礎上,要抓住學生們這些微小的進步,給予其恰到好處的鼓勵,讓其認識到自己是可以學習的。同時,在化學的課堂教學當中,也需要恰當的激勵學生。如期望激勵、表揚激勵、反饋激勵、成功激勵等,這些激勵機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除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外,還應該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適當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性學習的條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1]鄒敏.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探討[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12):152-153.
[2]郭慧敏.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教壇聚焦,2011 (29):62-63.
[3]高煥湘.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