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嬌艷,姜占好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文學院,陜西 西安710128)
模糊限制語的交際語境順應(yīng)性研究
——以《第三季中國好聲音》導師點評話語為例
于嬌艷,姜占好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文學院,陜西 西安710128)
根據(jù)Prince及其同事對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分類,利用Verschueren的交際語境順應(yīng)論,可以得出在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中明星導師點評環(huán)節(jié)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實現(xiàn)了對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三方面的順應(yīng),導師們使用模糊限制語不僅委婉客觀地評價了學員,保護學員及自身的顏面,傳遞了正能量,而且他們非凡的話語策略,對良好的社會交際有重要作用。
模糊限制語;交際順應(yīng)理論;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物理世界
美國自動控制專家Zadeh教授1965年在其論文《模糊集合》中首次提出了模糊概念和模糊理論。而后作為一個語言學術(shù)語,“模糊限制語”這一概念首次由美國語言學家Lakoff提出。他從語言哲學的視角將模糊限制語定義為“使準確概念模糊化或模糊概念明晰化的詞語”1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No.2,1973,pp.458-508.,模糊限制語表示不確定性、臨時性和可能性2伍鐵平:《模糊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趯δ:拗普Z的定義,國內(nèi)外的語言學家多采用二分法從語義和語用兩個角度對模糊限制語進行分類3Channel.J,Vague 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迄今為止比較有影響力的是Prince及其同事們從語用的角度把模糊限制語劃分成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4Prince,E.F.,J.Frader,&C.Bosk.On Hedging in physician-Physician-Physician Discourse.Papers from Linguistics and Professions by Pobert,J.,1982(6):83-97.。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包括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如不太、有點兒、略微、挺、幾乎等)和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如大概、約、左右、上下等),這類模糊限制語既可以改變話語原來的含義,又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內(nèi)修改原來話語的含義,也可以規(guī)定原來話語的變動范圍。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包括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如我想、我認為、我估計等)和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如據(jù)說、聽說、傳聞等等),這類模糊限制語主要是表示話語是說話人本人或是第三者的看法觀點,它不能改變話語結(jié)構(gòu)的原意但是可以緩和原有的肯定語氣5秦海濤:《英語課堂中模糊限制語的語境順應(yīng)性探討》,《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第137-139頁。。近年來,國內(nèi)學者主要從語用學角度來研究模糊限制語,包括會話含義理論、合作原則1白云:《基于合作原則的模糊語言語用功能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第114頁。、禮貌原則2于?。骸墩撃:拗普Z與面子》,《吉林農(nóng)業(yè)》2011年第12期,第280頁。、面子觀3廉曉:《語用模糊的禮貌功能》,《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第11期,第83-83頁。等方面4段東玉:《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模糊限制語的順應(yīng)論研究》,《雞西大學學報》2012年第11期,第115-116頁。5周紅,顧敏,張穎:《政治訪談節(jié)目中模糊限制語的語境順應(yīng)》,《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第122-126頁。,而且大都在科技論文以及電影電視的訪談節(jié)目5、政治演講6張小未,胡秋梅:《政治演講中模糊限制語的人際意義》,《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7期,第73-74頁。、新聞7唐娟華:《新聞發(fā)言人禮貌語言中模糊限制語的運用》,《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第48-52頁。中,運用語用學順應(yīng)論來分析點評節(jié)目類模糊限制語的使用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順應(yīng)理論為基礎(chǔ),以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中明星導師點評話語為語料,分析導師話語中的模糊限制語的順應(yīng)語用效果。
順應(yīng)理論是由國際語用學會秘書長、順應(yīng)理論語言學者Verschueren在他的名為《語用學新解》一書中最先提出的8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pp.21-117.。他認為使用語言就是選擇語言,因為使用語言就是不斷選擇語言,它既有可能是有意識的選擇也可能是無意識的選擇,既有可能是來自語言內(nèi)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來自語言外部的原因。語言本身具備的三個屬性,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yīng)性使得說話者本人可以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作出正確的選擇。其中順應(yīng)性指說話者本人從可供選擇的語言中選擇出適合當時說話場景的話語,最終達到理想的交際目的。語境關(guān)系順應(yīng)就是指語言使用過程中的語言選擇必須與語境順應(yīng)。交際語境是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際語境主要有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三個主要方面9羅湛:《英語課堂教學中模糊限制語的語境順應(yīng)性》,《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12期,第361-362頁。。
《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衛(wèi)視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播出的勵志專業(yè)音樂評論節(jié)目,目前已經(jīng)播出了三季,第三季主要請到的四位導師是那英、楊坤、汪峰、齊秦。中國好聲音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電視點評節(jié)目,體現(xiàn)了非凡的話語策略,而且通過導師的話語傳遞了正能量,鼓勵了無數(shù)追夢人。導師對學員的評論中運用了許多模糊限制語。為了對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中導師對學員評價話語的模糊限制語進行較為全面客觀的研究,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jié)合的方法,首先搜集了全部15期中四位主要導師(那英、楊坤、汪峰、齊秦)對學員的點評環(huán)節(jié)話語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文字材料,然后統(tǒng)計四種主要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數(shù)量。通過對15期節(jié)目的文字材料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四位導師使用最多的是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和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其中,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的使用頻率最高。這兩類主要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數(shù)量結(jié)果分布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四位導師一共使用了158次,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四位導師一共使用了386次,其中楊坤老師使用的這兩種類型總數(shù)最多。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是把一些接近正確卻又不敢確定正確的話題說得更得體。其主要功能是緩和某些言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增強聽者的可接受性10王瀟楠:《英語辯論中模糊限制語使用的語用研究——以奧巴馬在2008年和2012年中總統(tǒng)辯論為例》,《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年第7期,第75-79頁。。而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大部分來自說話者主觀的想法推測,通過使用可以避免絕對化,緩和語氣,保護自己的面子。好聲音作為導師選擇優(yōu)秀學員的節(jié)目,在避免絕對化的前提下,導師必須通過自己的評價話語來鼓勵和吸引學員,因此四位導師會使用大量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非?!?、“挺”等等。而且點評節(jié)目本來就是在客觀公正的前提下的個人觀點,所以導師使用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 “我認為”、“我相信”、“我估計”等等。楊坤老師在委婉客觀評價的基礎(chǔ)上,在自己喜歡的好聲音中想給更多的學員機會,加之自己外向的性格所以使用上略多于其他三位。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常常與數(shù)字一同出現(xiàn),給聽話者關(guān)于話題大致的范圍并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理解話題,聽話者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理解話語,不必考慮實際情況是否與話語接近。間接緩和語是為了使話語更加客觀公正,所以引用別人的觀點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這也可以很好地避免因為說話不清楚而承擔一定的責任。在點評環(huán)節(jié),導師主要表達自己對學員的內(nèi)心看法,不需要陳述大量數(shù)據(jù)以及引用別的話,因此這兩種模糊限制語用的甚少。
《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中四位導師對學員的評論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語很好地體現(xiàn)了其對語境的順應(yīng)。下面就從順應(yīng)理論的視角通過交際語境的三要素來分析第三季好聲音中導師點評環(huán)節(jié)模糊限制語的交際作用。
(一)物理世界的順應(yīng)
交際行為都是在實實在在的物理世界中進行的。時間和空間的指稱關(guān)系是物理世界中最主要的部分。時間指說話的時間和指稱的時間。就空間的指稱關(guān)系而言,它不僅包括指稱空間、絕對的空間關(guān)系、語言使用者所處的空間,而且包括語言使用者在物理世界中所處的地位、與語言行為有聯(lián)系的體態(tài)語以及語言使用者的生理特點和形象等等1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93頁。。為了選擇更合適的語言來滿足交際意圖,語言選擇必須考慮到交際所發(fā)生的時間與地點。
例1:楊坤:我非??释叵胱屇愕轿疫@來,如果你到我的戰(zhàn)隊,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跟能量讓你走的更遠。這是實在話,一點兒都不虛偽。(摘自2014年7月18日)
例2:齊秦:在我的戰(zhàn)隊當中,我覺得,我是非常需要像你這種比較屬于清亮比較高音的男生,唱情歌能夠非常投入的,我需要你。(摘自2014年7月25日)
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每位導師的目的就是尋找好聲音。為了找到好的學員,導師必須運用各種說話策略來吸引學員加入。在上面兩個例子中,楊坤老師和齊秦老師都運用了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非?!北磉_了對學員的喜愛程度。楊坤運用了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我覺得”,不僅在當時的場景下客觀地評價了學員,而且指出了學員的優(yōu)缺點,這不僅有利于吸引學員加入自己的戰(zhàn)隊,而且有利于幫助學員進步。在好聲音的舞臺上,這兩位導師的評價語言很好地體現(xiàn)了在交際語境中對物理世界的空間的順應(yīng)。
(二)社交世界的順應(yīng)
人們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文化中,他們選擇的語言必須符合社交場合、社會環(huán)境和語言社團的交際規(guī)范2王瀟楠:《英語辯論中模糊限制語使用的語用研究——以奧巴馬在2008年和2012年中總統(tǒng)辯論為例》,《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年第7期,第75-79頁。。語言除了可以傳遞信息外,還可以幫助人們維護或改變一定的社會關(guān)系和權(quán)力關(guān)系。因此,說話人運用各種方法實現(xiàn)自己的社交目的,模糊限制語就是一種語境順應(yīng)的方法。在中國好聲音的大舞臺上,作為明星導師,在評論學生時,既要保持評論的客觀性,又要避免絕對化。
例3:齊秦:我聽你的歌聲當中,幾乎是已經(jīng)滿出來的那種情感,你是不是在人生當中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摘自2014年7月18日)
例4:汪峰:李琪,我剛才聽她的這首歌是挺震撼的,音樂這個東西太奇妙了。(摘自2014年9月5日)
例3中,齊秦老師運用了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幾乎”來評論選手魏忠華的演唱,在聽完他的演唱,齊秦感覺到了他的內(nèi)心情感,但又不確定,因此對于接近正確卻又不敢確定正確的話題,避免過于武斷,他使用了“幾乎”,增強聽者的可接受性,符合順應(yīng)社交世界的要求。
在例4中,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挺”不僅符合導師評價學生的要求,而且避免了過于絕對化評價學生而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汪峰老師通過使用“挺”客觀地評價了李琪,從而順應(yīng)了交際,維護了他們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
(三)心理世界的順應(yīng)
心理世界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信念、情感等心理因素。在這個節(jié)目中,導師對學員的評價,其語言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己心理因素的影響。同樣學員在與導師對話時心理狀態(tài)也會影響其話語的理解和產(chǎn)出。
1.適當緩和語氣,順應(yīng)自我保護的心理世界
通過使用模糊限制語,導師可以避免話語的絕對化,從而維護了顏面,減少了自己對所說話語的責任,保護了自己,客觀地評價了學生。
例5:齊秦:我覺得你的聲音非常干凈。轉(zhuǎn)音,唱歌非常嫻熟,非常到位,尤其到后面,讓我覺得有一種敞開的感覺(摘自2014年8月1日)。
例6:楊坤:我其實特別驚訝,你們?nèi)齻€為什么不轉(zhuǎn)過來,我覺得從他的歌聲里面,能感覺到他的感情,從一個21歲的小孩兒里面唱出來,我覺得不可思議。他怎么可以那么鉆到人心里面。(摘自2014年8月8日)
從以上的話語可看出,導師們多次使用模糊限制語。在例5中,齊秦老師使用程度類模糊限制語如“非?!保粌H對歌手表示高度的贊揚,而且還做出了略高于客觀事實的褒獎性評價,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歌手的面子,對歌手也是一種精神激勵,鼓勵了歌手追求音樂的夢想,順應(yīng)了各自的心理世界。楊坤老師在聽完孫琪繁父母反對自己唱歌下仍然堅持唱歌后,運用了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特別”對孫琪繁的演唱進行評價,這不僅能鼓舞選手,增加了選手的信心,傳遞了正能量,另外在其他三位老師都沒有轉(zhuǎn)身的前提下,楊坤老師運用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 “我覺得”,減少了自己所說話的責任,緩和了話語原來的語氣,維護了交際者的面子,這有益于達成良好的交際互動關(guān)系。
2.遵守禮貌原則,順應(yīng)交際雙方共同參與的心理世界
模糊限制語可以看作是一種禮貌策略,它能避免直接與他人抵觸,維護雙方顏面,禮貌待人。在交談中,各位導師通過用模糊限制詞語,建立了一種緩和的氣氛,促進了雙方的互動關(guān)系,順應(yīng)彼此共同參與的心理世界。
例7:汪峰:因為緊張和興奮有一點點,有那么兩個地方的音準,受了一點兒影響。(摘自2014年8月1日)
例8:那英:李琪,你的那個聲音的風格,別人認為是唱破了,但是我們覺得就是這樣唱非常對。(摘自2014年9月30日)
在例7中,汪峰老師評價梁棟江時使用了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一點兒”,在沒有導師轉(zhuǎn)身的氣氛下,這建立了一種緩和的氣氛,而且委婉地指出了學員的缺點,順應(yīng)彼此共同參與的心理世界。在例8中,李琪雖然有一個音唱破了,但是唱歌就是一種享受,大家感覺美,感動就好。所以那英老師用了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我們覺得”和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非?!本徍土死铉鞯木o張心理,委婉地表揚了她,而且委婉禮貌評價了選手。聽完她這些話,這位選手內(nèi)心世界得到了滿足,得到了激勵。這些不僅遵守禮貌原則,而且順應(yīng)交際雙方共同參與的心理世界。
伍鐵平1伍鐵平:《模糊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在其文章中說過:“在一定意義上,如果沒有模糊詞語,就沒有人類的自然語言?!蹦:拗普Z普遍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本文基于對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四位導師點評環(huán)節(jié)模糊限制語語料的分析,從語境順應(yīng)的三個具體方面(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分析了《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中部分模糊限制語的順應(yīng)作用。通過使用模糊限制語,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能力和交際效果,使語言更加委婉禮貌、客觀,從而促進了雙方的互動關(guān)系,順應(yīng)彼此共同參與的世界,這對其他類點評節(jié)目也有指引作用。本文僅運用Prince及其同事對模糊限制語的分類進行順應(yīng)性研究,可能其他種類的分類更能全面地分析模糊限制語的語境順應(yīng)效果。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僅僅是分析了第三季的中國好聲音四位導師的評價語言。如果語料來自三屆好聲音,可能更好地把握各位導師的評價技巧,更能突出在電視點評節(jié)目里人們高超的語言風格。
Analysis of comm unicative con text adap tation of hedges in The Voice of China Season 3
YU Jiaoyan,JIANG Zhanhao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how the supervisors use hedges in The Voice of China Season 3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 adaptation of the social world,mental world and physical world on the basis of Prince and his colleagues'pragmatic classification of hedges and Verschueren's adaption theory, which has reached the euphemism of evaluation,protected the fac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mselves,passed the positive energy and made a better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hedges;communicative context adaptation;social world;mental world;physical world
H136.1
A
1009-95秦海濤:《英語課堂中模糊限制語的語境順應(yīng)性探討》,《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第137-139頁。30(2015)04Prince,E.F.,J.Frader,&C.Bosk.On Hedging in physician-Physician-Physician Discourse.Papers from Linguistics and Professions by Pobert,J.,1982(6):83-97.-0043-04
2015-02-01
于嬌艷(1990-),女,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用學。姜占好(1971-),男,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人員,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語用學,二語習得,測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