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張橋中心小學張雪娟
讓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輕舞飛揚
□江蘇省常熟市張橋中心小學張雪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的機會、閱讀實踐的機會、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尊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有時間、有機會,自主實踐,自由地表達,從而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閱讀教學綻放色彩繽紛的花朵,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
閱讀教學個性發(fā)展自主實踐
傳統(tǒng)的教學過分強調(diào)預設和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其結果,真像漫畫大師豐子愷的一幅題為《教育》的漫畫:一位先生把一塊塊泥放進模子里,印出了一模一樣的泥娃娃。這就是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千人一面,抹殺個性。那么,在新課改的今天,如何讓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輕舞飛揚呢?下面,我就結合十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來談幾點自己的教學體會。
眾所周知:“學貴有疑?!睂W習的意義不只是由教師簡單提取、簡單傳授學生,更多的應該是學生自己的體會和理解。老師教給學生的不過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學無止境,學習的真諦不在于學,而在于“習”和實踐。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而這種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誰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學生的親身實踐。因此,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總要利用揭題、初讀課文后,或總結課文時給予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讓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或不懂的詞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就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為了主動學習。以《恐龍》一課為例,當我揭示課題后問學生:“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個個躍躍欲試,一下子提出了許多問題:“恐龍是什么時候滅絕的,為什么會滅絕?”“恐龍有哪些種類,分別是怎么樣的?”“恐龍的生活習性是怎么樣的?”……這些問題大多是學習本課要觸及到的內(nèi)容,有的涉及到教學的重難點。教師給予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個性需求,而且激發(fā)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為了尋找答案,或者幫助同學解決疑難,就主動地、全身心地進入了閱讀狀態(tài)。同時使閱讀教學向課外延伸,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誘導學生走進文本,與課文暢談,在課文中涵泳、體驗,從而讓學生與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但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jīng)驗、興趣愛好不同,他們所喜歡的內(nèi)容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我盡可能地做到讓學生欣賞自己喜歡的一個詞、一個句子或一段話,或者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傊?,讓他們自由選擇地去讀、去談、去演。如在教學《雪兒》一課時,我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了不同的自然段,大部分學生都讀得入情入境:有的因喜歡鴿子的頑強和忠實,選擇了第3自然段中描寫鴿子的一段話;有的喜歡富有同情心的“我”(文中的小女孩),分別選擇了第4、5、6自然段;有的則同情“我”孤獨寂寞,選擇了第1自然段。由于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自己手中,他們不受老師問題的限制,有自己的體會,有與眾不同的看法,需要和老師或同學交流;又因為這些內(nèi)容是學生自己喜歡的,因此,對這些內(nèi)容他們會認認真真地去讀,仔仔細細地去品味、揣摩;還因為這些內(nèi)容貼近他們的生活,適合他們的知識水平,這些人物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所以學生讀得繪聲繪色,談得頭頭是道,演得活靈活現(xiàn)。學生在與自己喜歡的文本內(nèi)容、作品人物對話的過程中,自己的個性也得到了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為落實這一目標,在“教學建議”中特別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倍鴮W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經(jīng)歷一次次的閱讀實踐,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積累。
給學生閱讀實踐的機會,教師就要學會耐心等待。如果要求學生讀一遍課文,老師應耐心等待朗讀能力最差的一名學生把一遍課文讀完,這就等于給了這位“后進生”信心,給了他鼓勵。只有這樣,他才會信心百倍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其次,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因為學生要達到對課文內(nèi)容的真正理解,深入地感受文章字里行間滲透的思想感情,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反復讀課文,才能從課文中捕捉相關的信息,然后加進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去理解詞句。這就調(diào)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調(diào)動了學生的直覺、想象、情感,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只有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才會對文章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的情節(jié)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會對表現(xiàn)這些內(nèi)容的語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實踐證明,只有學生親自參與了閱讀實踐活動,他們的閱讀速度才會越來越快,閱讀方法會越來越科學,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會隨之提高,學生的個體心理、感悟能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總希望老師或同學對他的學習能夠認可并受到相應的重視;有的學生競爭心強烈,總想與同學比試比試。教師應該滿足學生這種需求,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其學習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各種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具體做法如下:
1.因人而異,面向全體。一些簡易的問題讓給基礎差一
點的學生,優(yōu)等生此時可充當教師角色,對他們的發(fā)言或肯定,或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在學生中開展競賽,給他們的答案打分或打“★”,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他們的思維;偶爾舉手的學生絕不讓他們失去這次機會,即使他們回答錯誤,也要肯定他們敢于主動思考、大膽發(fā)言的勇氣,還要加以鼓勵。
2.運用小組學習法、同桌交流等形式,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傾吐出來。在小組討論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培養(yǎng)他們對問題的甄別能力、歸納整理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意識、合作精神。
3.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學生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他們的特長也不同。有的喜歡寫,有的喜歡唱,有的喜歡畫……閱讀教學中,我們也應保護和培養(yǎng)他們的這些興趣愛好,這樣做不僅會給閱讀教學帶來新的活力,還滿足了他們張揚個性的需求,為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搭建了平臺。
閱讀教學要真正張揚學生個性,需要我們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尊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有時間、有機會,自主實踐,自由地表達。這樣,閱讀教學將會綻放色彩繽紛的花朵,學生的個性也會在閱讀教學中輕舞飛揚,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