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映雪 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外科 563000
32例手燒傷植皮手術后的康復護理體會
朱映雪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外科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燒傷后植皮手術治療期間康復護理措施與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手部燒傷植皮患者32例進行分析,在常規(guī)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全面康復護理,對比治療前、后手部功能恢復情況和日常生活能力。結(jié)果:32例患者48只手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治療后手部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效果顯著,前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手部燒傷植皮手術期間給予全面康復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進手術功能早日恢復。
關鍵詞手燒傷植皮手術康復護理效果
手部燒傷后植皮手術治療是常用方法,在手術治療前、后考慮到作為活動器官的重要性,給予全面康復護理不僅有助于創(chuàng)面的早日愈合,對于手部功能的恢復也有積極意義[1]。為分析手燒傷后植皮手術治療期間康復護理措施與效果,本文選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手部燒傷植皮患者32例為進行分析,臨床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手部燒傷植皮患者32例為進行分析,納入患者均經(jīng)過臨床確診且同意參與研究。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12~41歲,平均年齡(25.1±4.6)歲,燒傷手共48只,其中深Ⅱ°燒傷20例,Ⅲ°燒傷12例,其中單純手背燒傷41只,半手掌燒傷7只,所有患者均實施康復護理。
1.2方法患者實施植皮手術治療,常規(guī)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基礎上給予全面康復護理,包括藥物治療、加壓療法、局部按摩、心理護理、功能鍛煉與浸浴治療等,對比治療前、后患者手部功能恢復情況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
1.3觀察指標患者治療效果判定根據(jù)臨床手部功能恢復情況制定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標準,以顯效+有效為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能順利握緊拳頭,手部各個手指功能活動情況較佳,可進行一般細致操作(如刷牙、握餐具等);有效:能握拳,手部手指活動協(xié)調(diào)性一般,但能夠完成普通操作;無效:不符合以上兩個判定標準或掌指關節(jié)活動欠佳者、手指靈活性與協(xié)調(diào)性較差者。治療后手部日常生活能力比較以穿上衣、剪指甲和進食三個指標為主,每項分數(shù)為1~5分,分為方便、方便但不靈活、可以、勉強可以、不可以。以得分越高者恢復越好。
1.4統(tǒng)計分析臨床數(shù)據(jù)資料處理應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6.0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治療效果:32例患者48只手治療后顯效28只,比例58.33%,有效17只,比例35.42%,無效3只,比例6.25%,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
護理前、后手部功能生活能力比較分別見表1。護理后手部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顯恢復,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s)
3討論
手部燒傷患者植皮手術期間全面康復護理中加壓療法以彈力繃帶包扎為主,從患者遠端正常皮膚開始包扎,露出末端觀察血運情況,以加壓25mmHg為準保持壓力均勻,近端稍大于遠端,尤其是康復早期要持續(xù)包扎,隨著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復和主功能不斷的加強,可逐步減輕直至去除壓力繃帶[2]。浸浴療法中使用比人體溫度稍高1~2℃溫水浸泡手掌,以清潔創(chuàng)面、軟化瘢痕,并持續(xù)在水中進行握拳、拿、對指等動作,2次/d浸泡,15~20min/次[3]。根據(jù)患者手部恢復情況采取局部按摩治療,以達到消炎、鎮(zhèn)痛、消腫、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效果,按摩過程中要注意手部力量輕重,對植皮邊緣、植皮區(qū)、皮下組織、關節(jié)間隙等都進行適當按摩,增加植皮彈性,避免用力過度或出現(xiàn)水泡與潰瘍等。藥物治療以創(chuàng)玉舒、術優(yōu)康為主,直接噴涂瘢痕部位,2~4次/d,以減輕癥狀,柔軟植皮部位,鎮(zhèn)痛止癢,并淡化植皮與正常皮膚界限,藥物噴涂后輕柔按摩,促使藥物滲透到皮膚內(nèi)部發(fā)揮作用。
手部燒傷會帶給患者嚴重的功能障礙,所以術后功能鍛煉作為重要康復療法,必須慎重,以盡早恢復手部精巧功能為目標制定康復鍛煉計劃。鍛煉主要包括被動鍛煉和主動鍛煉,以主動為主,被動為輔,配合護理完成功能鍛煉,盡早使手部功能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提升生存質(zhì)量。術后康復訓練在2周后開始,指導患者指關節(jié)與掌指關節(jié)進行頻率適當?shù)闹鲃舆\動與被動運動,根據(jù)患者承受情況調(diào)整鍛煉量。比如肌腱受損患者的關節(jié)鍛煉幅度要小,訓練時著重對指關節(jié)與掌指關節(jié)進行握拳、對指、屈曲訓練,或可借助握力器進行鍛煉。由于患者早期植皮皮膚較為鮮嫩,所以鍛煉中使用較為柔軟的棉球紗布等進行抓握訓練,在瘢痕成熟時,進行持物、寫字、拿物等訓練。功能訓練主要分為三期,早期可采用紅外照射促進手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以加速手部皮瓣組織的再生與恢復,指導患者做輕微活動,以不影響皮瓣愈合為主要原則;中期功能鍛煉是在皮瓣拆線以后,根據(jù)患者手部愈合情況決定是否放入水中軟化瘢痕,配合被動鍛煉;晚期鍛煉則是主動與被動鍛煉配合的主要時期,以加強關節(jié)活動為主,以盡早恢復功能為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分別進行持握物品、屈曲受限、伸直受限等鍛煉,減輕術后肌肉攣縮癥狀。心理護理中要針對患者手部燒傷后易出現(xiàn)自卑、焦躁、抑郁等情緒進行干預,緩解內(nèi)心壓力,解答內(nèi)心疑惑,樹立治療信心,提升治療配合度,從而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手部燒傷植皮手術期間給予全面康復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進手術功能早日恢復。
參考文獻
[1]孟凡永.手部燒傷早期治療體會〔J〕.中華燒傷雜志,2012,(5):110-111.
[2]盧世萍,胡德林.預見性護理措施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及術后功能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7(7):602-604.
[3]徐遠英.舒適護理在手部深度燒傷患者術后護理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12):5101.
(編輯楊陽)
收稿日期2014-04-29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1-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