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英 鄭美娟 江西省玉山縣中醫(yī)院 334700
康復護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分析
黃梅英鄭美娟江西省玉山縣中醫(yī)院334700
摘要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100例慢阻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急性期癥狀得到控制后加用康復護理。結果: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后,試驗組的肺功能、生活質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試驗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慢阻肺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康復護理慢阻肺生活質量
慢阻肺(簡稱COPD)是以氣流阻塞為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該疾病是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WHO評估COPD是我國疾病負擔序列的第一位[1]。因為此病常反復發(fā)作、漸次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因目前尚無治愈方法,故肺康復方案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為了評價康復護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效果,筆者展開了相關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我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COPD診治標準[3]。其中肺氣腫22例,肺心病19例,慢性支氣管炎40例,支氣管哮喘19例。所有入選對象按住院號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干預前的用力呼氣1s量 ( FEV1)、50%肺活量位用力呼氣流量(V50)、PaCO2、PaO2、生活質量評分、SAS、SDS評分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急性期癥狀得到控制后加用康復護理。(1)康復心理疏導。如幫助患者確定壓力源,制定并實施相應心理護理措施,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康復健康教育。包括指導患者進行合理氧療和戒煙,采用合理飲食療法等。(3)康復訓練。包括:縮唇呼吸訓練、主動呼氣訓練、呼吸體操及有氧體操、腹式呼吸訓練、耐寒鍛煉、有效的咳嗽、排痰訓練。
1.3評價指標分別在實施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進行評價。(1)肺功能評價指標。測定用力呼氣1s量(FEV1)、50%肺活量位用力呼氣流量(V50)、PaCO2、PaO2。(2)生活質量的評價采用GQOLⅠ-74評價量表,包括軀體、心理、社會、物質四方面功能評共4個層面的評價,評分越高,則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 患者的心理狀況得分采用SAS和SDS量表作為評定工具,評分大于50分為存在焦慮或抑郁[4]。
2結果
2.1兩組肺功能評價比較試驗組患者的FEV1、V50、PaO2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的肺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s)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試驗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s)
2.3兩組患者心理狀況的比較試驗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s)
3討論
伴隨著近年來我國老齡化人口的日益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數(shù)量也相應增多,目前醫(yī)學界尚無行之有效的治愈方案,因而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減少反復發(fā)作的次數(shù),最終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標的康復護理方式成為了受人關注的研究和發(fā)展方向。
因為COPD患者具有反復發(fā)作漸次加重的臨床特征,故常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極不利于康復。護士應和患者進行積極溝通,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減輕不良情緒,以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主動配合治療。本文結果表明,對慢阻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康復心理疏導,在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方面是積極有效的,這與何忠英[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目前已有研究證實,戒煙可以對慢阻肺患者自然病程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而合理的飲食療法則是慢阻肺患者實惠、經濟、安全的治療保健方式。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科學有效的康復知識宣教也是一種治療手段。應指導患者以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高維生素的無刺激性飲食為主。
護理人員除了要對慢阻肺患者實施高質量的康復心理疏導和康復知識宣教外,還要積極幫助患者掌握康復訓練的正確方法。(1)縮唇呼吸訓練。指導患者家屬將白紙懸掛于距離患者約30cm處,讓患者以收縮嘴唇的方式呼出氣體,象吹口哨樣漸次減慢呼氣速度,在其不感吃力的情況下吹動白紙。(2)主動呼氣訓練。指導患者呼氣時盡可能有力地做收腹運動,盡量升高膈肌,使胸廓下降,有意識地主動延長呼氣時間達到充分呼氣的目的,繼而使肌肉放松輕輕做吸氣動作。 (3)腹式呼吸訓練。指導患者放松上身肌群并深呼吸,呼氣時使腹部盡量下陷,反之,吸氣時要使腹部盡量鼓起。(4)呼吸體操和有氧體操。指導患者做擴胸運動、下蹲運動等呼吸體操;有氧體操方式有慢跑、上下樓梯、練氣功、太極拳等。(5)耐寒鍛煉。指導慢阻肺患者從夏季開始耐寒鍛煉,方法是用冷水洗臉洗腳,待適應后再用冷水對面頸部進行揉洗。(6)有效的咳嗽。排痰訓練。
本文結果顯示,對慢阻肺急性期癥狀得到控制后的患者實施包括康復心理疏導、康復知識宣教、康復訓練三方面內容的綜合康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秀桃,李曉霞,陳麗華,等.慢阻肺患者康復期健康教育信息需求的調查〔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11):25-26.
[2]許萍.康復教育對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4):121.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6.
[4]李啟芬.社區(qū)康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4):85.
[5]何忠英.慢阻肺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康復護理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1,(2):166-167.
(編輯羽飛)
收稿日期2014-05-05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1-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