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江蘇 揚州, 225200)
?
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全程護理配合
陳燕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江蘇 揚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整體護理配合效果,為護理該類疾病患者積累經(jīng)驗。方法選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6例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設為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直腸癌疾病常規(guī)護理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32例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設為研究組,實施整體護理配合。結果2組術前1 d焦慮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后1 d, 研究組焦慮評分小于對照組(P<0.05)。2組在手術前心率及收縮壓值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麻醉前,研究組心率及收縮壓值均小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6.9%, 對照組為83.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整體護理配合能有效減少癌細胞醫(yī)源性擴散,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關鍵詞:腹腔鏡; 直腸癌根治術; 護理配合; 無瘤技術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為常見及多發(fā)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直腸癌的治療方法仍然以外科手術為主[1]。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技術日趨成熟,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已廣泛應用于直腸癌的臨床治療中[2]。腹腔鏡技術雖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惡性腫瘤外科手術中,強調(diào)“無瘤理念”與“無菌理念”均具有現(xiàn)實意義[3]。經(jīng)臨床實踐證明,無瘤技術能有效減少根治性手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fā)及遠處轉移,明顯改善患者預后,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4]。本研究對收治的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患者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手術過程中實施無瘤技術護理配合方法,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6例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41~70歲,平均(64.6±1.2)歲;直腸腺癌19例,息肉樣腺瘤伴惡變17例; T1期6例,T2期18例,T3例7例,T4期5例;Dixon手術21例,Miles手術15例。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32例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設為研究組,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1~70歲,平均(63.2±1.3)歲;直腸腺癌17例,息肉樣腺瘤伴惡變15例; T1期4例, T2期17例, T3例6例, T4期5例; Dixon手術19例, Miles手術13例。納入標準:患者不存在其他心、肝、肺等重大臟器疾患;病情穩(wěn)定;知悉本研究內(nèi)容、用途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術中采取常規(guī)直腸癌疾病護理方法,主要涉及健康宣教、術前器材準備、實施手術等,研究組在術中實施無瘤技術護理配合方法。
1.3.1護士術前術中配合: ① 術前準備:病房護理人員術前要幫助患者進行心理調(diào)適?;颊咴诘却中g期間,往往會出現(xiàn)不安、恐懼及焦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緒,并根據(jù)個體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5]。鼓勵患者傾訴內(nèi)心的真實體驗,護理人員應保持尊重,認真傾聽,可向患者講述一些成功案例,借此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運動以便放松。巡回護士應做好巡視病房工作,可通過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手術方式及病情,與病房護士進行溝通,指導其術前備皮時應注意動作輕柔,盡可能避免摩擦或擠壓局部皮膚,防止腫瘤細胞沿血道、淋巴道轉移。術前進行腸道準備,忌逆行腸道和插入肛管等不當灌洗方法,以防癌細胞脫落,增加吻合口轉移的風險[6]。可改用口服番瀉葉清潔灌腸; ② 術中配合:密切關注手術的進展,及時添加手術中所需器材。如小尖刀及氣腹針、一次性腔內(nèi)線形切割吻合器等。在沖洗遠段腸腔前,需準備好1%氯己定溶液及一次性無菌腸道沖洗袋。沖洗腹腔時遵醫(yī)囑事先配置好化療藥物,備好38 ℃無菌蒸餾水,并連接沖洗泵。建立小無菌臺,便于術者進行會陰部操作時器械和用物的擺放。術中遵醫(yī)囑外周靜脈注射抗癌藥物,以減少癌細胞入血而引起血行[7]; ③ 術中心理干預:若患者意識清楚,在手術過程中患者會表現(xiàn)出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盡可能站在患者旁邊,必要的時候應握著患者的手或輕撫患者的臉,并給予適當?shù)难哉Z安慰,從而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8]。若患者有了解手術步驟的欲望,護理人員可簡要向其講解手術流程,并向其講解成功案例,對患者進行心理調(diào)適。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告知何處身體有疼痛感或不適感,護理人員應及時予以查看,并迅速進行適當處理。若靜脈滴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應注意放慢速度,以免引起患者不適;術中如有異常聲音,如電鉆、電刀、鑿骨等聲音時,應及時告知患者,并說明這些對身體無損害,也可適當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緩解患者因噪音所引起的恐懼感[9]。
1.3.2手術護理配合:首先做好術前配合,術前充分備好手術中所需要的器械、敷料以及無瘤操作所需的物品,如無菌切口保護套、腫瘤表面封閉膠、0.1%氯己定等,同時建立瘤區(qū)及無瘤區(qū)。同時要做好術中配合: ① 建立人工氣腹。操作中穿刺鞘上下移動將增加腹壁戳孔種植轉移的風險,護理人員應將事先備好的縫線遞于術者,將Trocar固定于腹壁,避免穿刺鞘上下移動造成戳孔,使漏出的CO2氣體造成癌細胞種植。進入腹腔后發(fā)現(xiàn)腹水,護理人員應將事先備好的吸引桿遞給術者對腹水進行處理,避免腹水中可能存在的癌細胞污染手術創(chuàng)面; ② 探查癌細胞時,術中應按照由遠及近的方法,避免因重復探查導致癌細胞脫落造成腹腔種植。護理人員應將與瘤體有直接接觸的手術器械端置于0.1%氯己定溶液中浸泡消毒,并用氯己定自上而下沖洗擦干后備好。對浸潤到漿膜面的直腸腫瘤,護理人員應將事先備好的漿膜表面封閉膠遞于術者,盡快噴灑在腫瘤表面,以免腫瘤細胞在手術操作時脫落,從而降低術中散播的風險[10]; ③ 術時首選解剖腸系膜下血管,護理人員將事先備好的結扎夾傳于術者關閉并切斷,有利于切斷癌細胞轉移途徑。清理腸系膜下血管周圍淋巴結,護理人員應采用彎盤傳遞淋巴結標本,忌用手傳遞,避免癌細胞通過手帶進腹腔或其他正常組織器官種植轉移。將事先備好的紗條遞于術者,在腫瘤周圍10 cm附近綁腸管及系膜邊緣血管,以隔絕腸腔及降低癌細胞播散風險[11]。器械護士應積極從旁協(xié)助,及時為術者傳遞電勾或超聲刀,沿正確的組織間隙進行銳性分離。術者在手術全程中應嚴格按照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原則,在游離的過程中防止直接接觸、牽拉和粗暴擠壓瘤體組織,以防癌細胞的脫落種植。
① 用貝克焦慮量表于術前1 d及術后1 d對患者進行焦慮測評,該表共有21個條目,4級評分,主要評定受試者被多種焦慮癥狀煩擾的程度。總分越高,則表明焦慮程度越高; ② 采用歐姆龍電子自動血壓脈搏測量儀測量患者在術前1 d及麻醉前的收縮壓及心率; ③ 護理滿意度:2組患者術后均接受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該量表由本院護理人員自行制作,問卷選項采取封閉式答案,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其中滿意度計算公式為:滿意度(%)=(本組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本組研究總例數(shù)×100%。
2結果
2組術前1 d焦慮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后1 d, 研究組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s) 分
與同時期對照組比較,*P<0.05。
2組患者在手術前心率及收縮壓值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前,研究組心率及收縮壓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s)
與同時期對照組比較,*P<0.05。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9%, 對照組為83.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手術作為一種外部刺激源,可通過心理上的疑懼和生理上的創(chuàng)傷,使患者產(chǎn)生強烈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會對手術效率和術后康復造成負面影響[12]。因此,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及術后心理狀態(tài)并采取相關護理措施顯得至關重要[13]。全程護理模式由臺灣蕭豐富先生提出,旨在使患者在生理、心理、靈性、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增加患者的舒適體驗,這有利于全面改善患者身心狀態(tài),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并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4]。本研究通過臨床對照比較,擬在進一步探究舒適護理模式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對手術患者生理及心理指標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2組在術前1 d焦慮評分、心率及血壓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表明2組具有可比性,所得出的結論更具可靠性及可及性。護理干預后,研究組麻醉前心率及血壓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 這表明全程護理更能使患者身心趨于平靜,進而積極面對手術治療。
全程護理著重從患者的心理感受層次出發(fā),以個體化溝通作為護理核心,通過有效交流能幫助患者傾吐內(nèi)心不良情緒,并借助一系列行為學方面的指導干預,使患者身心得以放松[15]。溝通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舒適護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內(nèi)容,其中術前心理干預強調(diào)在充分了解患者性格特征下,對其實施個性化心理干預[16]。對于內(nèi)向型患者,主要采取言語開導方式,對于性格開朗型,可引導其通過呼吸訓練法緩解壓力,繼而增強其對手術的信心[17]。術中干預主要涉及術前準備工作及心理干預,為患者營造放松的氛圍和提供悉心的心理護理,可使患者在術中保持血壓、心率平穩(wěn),并緩解患者的不適感,推進手術的順利開展[18]。術后護理包括促進患者蘇醒、與患者家屬溝通等內(nèi)容,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適體驗,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滿意度。而良好的心態(tài)能有效減少患者因手術治療而產(chǎn)生的錯誤臆想,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患者因焦慮、緊張等情緒所引起的交感神經(jīng)毒性反應,進而使其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即心率和血壓等反應生命體征的指標波動區(qū)域變小[19]。穩(wěn)定的生命體征亦有利于麻醉藥物充分發(fā)揮麻醉效力,可減輕麻醉藥所致的不良反應,并提高手術成功率及患者治療依從性。
另外,術中護理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根據(jù)護士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及結合患者術中潛在的不舒適情感、生理體驗,護士逐一給予針對性照護,進而能有效提高患者術中安全感及配合依從性[20]。通過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評價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進一步表明全程護理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并可促進手術順利進展,實現(xiàn)護患雙方共贏效益。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實施全程護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術中生理及術后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并可增進護患關系,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高彥.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的手術護理配合[J].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2, 29(4): 787.
[2]畢井玲, 張麗娜. 150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后預防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4(2): 92.
[3]李桂秀, 戚俊, 逄麗華, 等.手術室設置腹腔鏡護理組的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0, 15(5): 396.
[4]林允照, 林朦朦, 楊施施, 等.感知行為干預對重度腦性昏迷患者意識狀態(tài)及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 2014, 2(12): 614.
[5]胡星蘭.舒適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8): 30.
[6]吳賽芬, 趙翠蘭, 莫心女, 等.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4): 31.
[7]顧梅, 龔榮花, 尹恩靜, 等.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相關因素及其護理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10): 878.
[8]林允照, 馮晨, 劉敏, 等. 基于TTM指導的階段性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4, 7(35): 4157.
[9]魚莉軍.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干預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5): 1385.
[10]柳立蓉.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20): 1902.
[11]薛茜, 胡元萍, 林允照.延續(xù)護理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 2014(10): 1551.
[12]杜永紅, 張雪芳, 張莉, 等.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手術快速康復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4): 344.
[13]李顯蓉, 楊慶強, 徐林霞, 等. 腹腔鏡手術在老年直腸癌患者中的應用及圍術期護理[J].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 28(1): 150.
[14]林允照, 顧華, 沈健. 癌因性疲乏研究進展[J].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14, 16(8): 796.
[15]張敏. 臨床護理路徑對直腸癌患者腹腔鏡下Miles手術療效和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8): 1942.
[16]周淑玲, 馬嬋珊, 李威, 等.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5): 1034.
[17]袁海華. 疼痛管理小組在直腸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6): 54.
[18]禹冰潔, 尹梅, 孟慶峰, 等. 論如何加強對直腸癌腹壁造瘺患者的全程人文關懷[J].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 2014, 27(5): 636.
[19]陳芳, 屠文娟, 孫麗霞, 等.低位直腸癌患者行Dixon手術輔助盲腸置管造瘺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4(12): 1116.
[20]王美霞, 辛遼遼, 何麗, 等.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在結、直腸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9): 2365.
Holistic nursing cooperation of tumor free
technique in radical operation of rectal
cancer assisted with laparoscopy
CHEN Yan
(OperationRoom,JiangduPeople′sHospital,Yangzhou,Jiangsu, 2252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cooperation of tumor free technique in radical operation of rectal cancer assisted with laparoscopy. MethodsA total of 36 radical operation of rectal cancer assisted with laparoscop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2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2 radical operation of rectal cancer assisted with laparoscopy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2 were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holistic nursing were carried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anxiety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n the fist preoperative day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xiety score on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s in heart rate and systolic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anesthesia, heart rate and systolic pressur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8.6%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94.1%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Holistic nursing of tumor free technique in radical operation of rectal cancer assisted with laparoscopy can decrease iatrogenic diffusion of cancer cells,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KEYWORDS:laparoscopy;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nursing; tumor free technique
收稿日期:2014-06-16
中圖分類號:R 4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02-065-04
DOI:10.7619/jcmp.2015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