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壘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福建泉州362332)
淺析服裝廓形設計
王永壘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福建泉州362332)
廓形作為服裝造型的基拙,以最直觀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設計過程中的基石。服裝廓形的演變引發(fā)服裝風格的變化。本文旨在闡述了服裝廓形的綜述、造型特征、廓型形態(tài)設計影響因素和服裝廓形設計中的造型元素方法。
服裝廓形;造型特征;設計形態(tài)
作為直觀形象最先映入視線的服裝廓形,其視覺的沖擊力和強度高于款式的局部設計。在服裝設計中,廓形是設計師表達理念和體現流行的首要因素。服裝廓形是服裝形象和造型設計的根本,因此,廓形在服裝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解和分析服裝廓形有助于設計師更好的進行設計。
廓形(silhouette)原意:影像、剪影、側影、輪廓,在服裝設計上引申為外形、外輪廓線、大形、廓型等意思。服裝外輪廓是一種單一的色彩形態(tài),是超出款式細節(jié)首先感知的,是款式設計的基礎,體現著服裝的整體氣質和風格。不同的廓形造型特點表現出的風格特點也不同。服裝廓形具有簡單、直觀和明了的符號性。以簡約主義為主導的服裝,其根本是廓形上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分析服裝廓型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有利于更好的預測把握流行趨勢,服務于設計。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社會背景下,服裝設計大師設計出不同的服裝廓形形態(tài),但是其規(guī)律是有跡可循的。廓形按構成的形態(tài),有以下幾種命名方法:一按字母分類,如A型、V型、H型、O型、Y型、T型、X型、S型。二按幾何造型命名,如橢圓型、圓型、長方型、正方型、三角型、梯型、球型等。三按具體物象型命名,如氣球型、鐘型、木栓型、磁鐵型、帳篷型、陀螺型、圓桶型、篷篷型、郁金香型、喇叭型、酒瓶型等。四按專業(yè)術語來命名,如公主線形、細長形、寬松形等。服裝廓形根據設計師的靈感與創(chuàng)意,以不同的造型形式出現,具有各自的造型特征和性格傾向。
以字母外形特征作為廓形的表示方法,能夠最直觀簡單的理解服裝廓形特征,同時也被廣泛的采用。以下是幾種字母表示的廓形特點:
2.1 A型
A型也稱正三角形,從字體的造型看,其造型特點是從上至下逐漸展開的寬下擺的外形,肩部較窄或裸肩,不收腰或收腰、寬闊的下擺。具有活潑、瀟灑、活力和流動感,給人可愛、活潑而浪漫的感覺。1947年由法國著名設計師迪奧NEW LOOK系列,推出A型廓形。在20世紀50年代服裝界的主流廓型,今天被廣泛運用到大衣、連衣裙等。
2.2 H型
H型也稱長方形和箱形,胸腰臀無尺寸之差。其造型特點是平肩,不收緊腰部,下擺與肩部相同。常運用于男裝中,具有嚴謹、莊重、簡約的感覺。H形廓形流行于20世紀20年代,但是在1954年秋季才由法國設計大師迪奧正式推出,1957年再次由法國設計大師巴倫夏加推出。H型因其胸腰臀之間的松量的不同,分為寬H型和窄H型。寬H型肩部、腰部和臀部松量較大,甚至有些服裝更加夸張,窄H型肩腰臀無尺寸差別。
2.3 O型
O型也稱橢圓形,是優(yōu)雅和俏皮感共存的廓形,其造型特點是肩部和下擺收緊或不做造型變化,夸大腰部的松量,具有圓潤豐滿觀感。
2.4 V型
V型其造型特點肩部較寬,收腰、窄下擺。從上至下逐漸變窄,整體外形夸張,具有力度感和陽剛氣。目前市場上一些寬墊肩的女西裝。
2.5 X型
X型也稱沙漏型,其造型特點是胸、袖、腰和臀部內收,寬肩、闊擺的基本特征。能夠很好的凸顯女性的身體曲線,具有優(yōu)雅、柔和的女性味道。有些服裝會夸大肩部和下擺,使整個服裝具有創(chuàng)意性和趣味性。經常運用在禮服和婚紗設計中。
2.6 T型
T型也稱倒梯形,上寬下窄的造型效果,其造型特點是肩部夸張,腰、臀和下擺內收,因肩部造型的大小細分為大T型和小T型。經常運用在西裝套裝、蝙蝠袖,泡泡袖中。
2.7 S型
S型也稱美人魚型,造型特點是胸、臀松量適中,腰圍收緊。相比于X型,這類廓型更能體現女性體形,具有女性的浪漫、柔和、典雅的魅力。
不同服裝廓型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通過對肩、腰、臀和下擺等關鍵部位的處理,從而改變廓型的特征,變化出各種廓形形態(tài)。肩部和下擺的寬窄對廓型具有較大的影響,它直接決定了服裝廓形的寬度和形狀。腰部因收腰或不收腰其廓形狀態(tài)是不同的,其因位置的高低可分為高腰、中腰和低腰設計,高腰給人以修長感,低腰給人以輕松隨意感覺。
在服裝廓型的形態(tài)改變中,有三種形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是量對廓型形態(tài)設計的影響,量是影響廓型形態(tài)的重要因素。量在服裝是指大小、長短、粗細、多少等,通過對比和多少可以實現廓型之間的互通,如H型服裝將其腰部松量收緊,可以改變成X型。其次是虛實對廓型形態(tài)設計的影響,虛實可形成層次、韻律,強弱,給人的感覺是視覺上的層次變化感,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最后是材料質感對廓型形態(tài)設計的影響,材料質感形態(tài)對廓型形態(tài)設計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材料特性對廓型形態(tài)設計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材料的硬、挺、垂、厚、薄以及布料的光澤,決定著服裝的基本特色,充分發(fā)揮材料的特性與可塑性。通過面料材質創(chuàng)造特殊的形式質感和細節(jié)局部,使服裝闡釋出個性和最本質的美。
服裝廓形一種是單純的字母或幾何形,另一種是多個字母或幾何形的搭配組合。當今服裝就是以多種廓形的結合設計為主。在其組合的方式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設計師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應遵循以下的創(chuàng)作方法。
4.1 廓型中的聯合設計方法
(1)相接法是將兩個廓形邊緣相接但不交叉,就會產生一個兩形相互連接的組合形。在相接的方式中,相接的兩個造型元素處于同一空間平面,形與形各自獨立互不滲透,相接的部分只起連接作用,所以新外形仍保留了造型元素原有的形態(tài)。
(2)結合法是指將兩個不同或相同的形重合,在重合時不產生透疊效果,除去重疊部分的其他部分相聯合就會產生新的形。在結合法中,兩形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任何—形都將損失部分輪廓。在服裝廓形設計中這也是一個經常用的方法。
(3)減缺法是兩個不同的服裝廓形相互重疊時,將其中某些部分去掉從而產生一個新的廓形。減缺是一個與結合法有點相反的手法,結合法是保留兩形重疊后投影效果的大輪廓。而減缺是故意讓一個廓形從另一個廓形上去掉一部分,從而得到新的廓形。
(4)差疊法是像結合法—樣把 兩個相同或不同的形相互重合,所不同的是兩個相互重疊的形互不掩蓋而有透明之感,并且在取形時與結合法相反,取其交叉部分形成的形,而把其余的形全部去掉。
(5)重合法是將兩種服裝廓形的其中一個形覆蓋在另一個之上重合為一體,產生上或下、前或后的空間關系,然后來確定新的廓型。
4.2 幾何造型方法
幾何造型法是指利用簡單的幾何模塊進行組合變化,從而得到所需要的服裝廓形的方法。其特點是不以某個造型為原型,完全根據設計的意圖自由排列組合,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服裝廓型。
4.3 原型移位法
原型位移法是指確定原型服裝或標準人體的關鍵部位,根據設計意圖在關鍵部位進行上下、左右、前后,部分或全部空間位移的和關鍵部位松量的加放。最后組成要設計的服裝的廓形。
服裝的不斷發(fā)展,不斷的有設計師對廓型做出新的嘗試和實驗,廓形的服裝成為永遠主打款。在服裝設計時,廓型的確立代表了服裝的風格的確立,款式用于豐富服裝廓形局部細節(jié),因此服裝廓型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和分析服裝廓型的設計形態(tài),對設計師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以及新廓形的產生尤為重要。
[1]陸珂琦,張炫夏.淺析服裝廓形設計與實踐[J].藝術教育, 2011,(9).
[2]崔靜.服裝廓形的設計造型手法淺析[J].科技世界,2014, (23).
[3]劉旭.服裝廓形與款式設計[J].廣西輕工業(yè),2007,(10).
[4]于鴻.關于服裝廓形的淺析[J].藝術科技,2012,(6).
王永壘,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