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紅
(云南省雙江縣南布完小,云南 雙江 657899)
孝敬公婆的好兒媳,熱心助人的好鄰居
——代海燕孝老愛親事跡
楊衛(wèi)紅
(云南省雙江縣南布完小,云南 雙江 657899)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在雙江縣公很社區(qū)有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多少年來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家人、服侍公婆,她用執(zhí)著和堅韌、善良和勤勞,詮釋了中華兒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代海燕。她是一位有口皆碑敬親孝老的好兒媳,好鄰居,人們都親切的稱呼她“阿芝”。
每每提起阿芝,鄰居和親友們都會贊不絕口。她孝敬老人,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獻,受到大家的好評,也為我們爭做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模范樹立了榜樣。
今年四十五歲的阿芝,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丈夫是小學教師,兩個兒子懂事聽話,早年前公婆能幫助料理家務(wù)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樂融融,確實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然而,就在一九九三年,婆婆換上了重度肺結(jié)核,咳嗽吐血常年住院,生活很難自理,需要人照顧,而丈夫又在偏遠山區(qū)教學,無暇顧及家人。面對困難,個子矮小的阿芝變得越加堅強,她挑起了護理婆婆、伺候公公、撫養(yǎng)孩子和料理家務(wù)的重擔。其中的酸甜苦辣,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直到一九九八年一月,婆婆臨終前還說:“阿芝,我還想再吃你做的飯菜?!?/p>
婆婆離世后,公公變得甚是孤僻,似乎看什么都不順眼,總愛無事生非胡亂發(fā)脾氣。阿芝從不與公公計較,依然無微不至的照料他。公公牙口不好,為了幫助公公增加營養(yǎng),在做每頓飯之前,她總是要先問問公公想吃什么,挑他最喜歡吃的去做,千方百計的變換著口味把飯菜做得又軟又可口。二十多年如一日,她的一家一直是吃著適合公公口味的飯菜。
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阿芝不僅相夫教子、孝敬公婆,還和丈夫攜手為小姑子操辦婚事。后來,兩個小姑子因為婚姻不幸導致離異,她又親自把她們接回家住,直到她們從新交友組建新家;丈夫的大哥也離了婚,他的身體一直不好,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每每住院,阿芝都會為大哥買菜、做飯,送飯,盡力讓大哥吃著可口的飯菜,感受著親人的溫暖。二零一四年七月七日大哥最終還是被病魔奪走了生命。
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零一五年二月十二日二哥又出了車禍,終因搶救無效,于二十七日離開了人世。在搶救二哥生命的這幾天時間里,阿芝總是買菜、做飯、送飯,買菜、做飯、送飯......天天來回幾趟奔波于醫(yī)院、集市和家中。時隔不到一月,也就是三月二十三日,她又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公公送進了縣人民醫(yī)院,每天夜里,她和下班回家的丈夫一起就墊睡在醫(yī)院的地板上。四月五日把公公接回家后,公公因大小便失禁,隨時把屎尿弄在床上,阿芝從不嫌臟、怕臭和怕羞,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總不時地將公公的床上用品和衣服換洗干凈;服伺公公抱出抱進、抱上抱下,端屎端尿、揩屁股、洗澡擦身子……她全包了。她每天像照顧小孩一樣照顧公公,在給公公喂水和喂自制的米糊時,一邊喂一邊和他談心拉家常,始終讓老人開心。她是那么認真、耐心、細致,雖身為兒媳,卻勝過親女,任勞任怨,從無怨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89歲的公公于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五日安詳離世。
阿芝為人心胸寬廣,善良愛親,平易待人。為方便兄弟姊妹們的孩子就學,她曾先后帶過侄子、外甥、外甥女等住其家中一至五年不等。就是現(xiàn)在,在讀三年級的外甥女代維嬌,還是阿芝起早貪黑已接送了三年……
阿芝不僅是孝老愛親的典范,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情和信心。一家人要生活,孩子要讀書,光憑丈夫低工資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補貼家用,她打過工、幫人帶過孩子、擺過臺球、賣過早晚點、開過小商鋪。最近三年,在雙江敬老院公益性崗位做服務(wù)員的她,一直把敬老院的老人當親人,老人們都喜歡找她嘮,有事就找她幫忙,老人為答謝她,還專為她縫制鞋墊。對她的為人,老人們總是贊不絕口?,F(xiàn)如今,敬老院公益性崗位的合同期限已滿,阿芝又積極地投入到了尋找工作的隊伍中。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平時若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有事,無論啥事,阿芝總是樂此不彼給予幫忙,撿菜做飯、刷鍋洗碗,抹桌掃地,端茶倒水,忙個不停。
就這樣二十多年過去了,阿芝由于過度操勞,往日美若天仙般的容顏與額頭上已布滿了“花紋和銀絲”,但她在丈夫的眼中依然是那么的美麗,是位賢惠能干和藹可親的好妻子;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在孩子心中,她是位無微不至的慈母;在親戚朋友和鄰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心人。她在用自己的行動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的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和親朋的責任?!?/p>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币粋€人孝敬一下長輩并不難,難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孝敬長輩。阿芝二十多年細心照顧公婆和家人、熱心幫助親鄰的事跡,大家都為之感動,她的向善之心,向善之舉感動著家人,感動著親友,也感動著父老鄉(xiāng)親。她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行為傳承著中華名族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她的感人事跡正散發(fā)著沁人的芳香,為和諧社會噴灑著正能量!
I253
A
1671-864X(2015)11-0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