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
?
《宋登科記考》拾補二則
陸睿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8)
《宋登科記考》是一部嘉惠學林的巨著,填補了科舉史研究空白,但兩宋登科人數(shù)眾多,且年代久遠,資料散佚,難免偶有遺漏。從方志和家譜中考證的相關記載,可為《宋登科記考》補充伍珉和李喬木資料二則。
《宋登科記考》;補充;伍珉;李喬木
龔延明、祖慧合撰的《宋登科記考》,“是填補中國科舉史研究的一項空白之作。由于該書首次集中地提供了4萬多進士出身的宋代精英傳記資料,它使宋代科舉史研究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從而將有力地推動宋代科舉研究的深入”[1]。然而,囿于時代久遠和資料的散佚,兩宋登科名錄大約有10萬余人,《宋登科記考》搜集到了4萬多人[2]1,還有可以補充完善的地方。王建平指出:“《宋登科記考》難免偶有遺漏,如王易簡,宋末登進士,事跡見周密《絕妙好詞箋》卷六,《宋登科記考》中似未收入。另外,金元別集和家譜資料中也有不少關于宋人登科的記載,似乎值得稍加關注?!盵3]此說甚是,筆者在查閱方志和家譜時,發(fā)現(xiàn)宋登科進士尚有《宋登科記考》未收錄者,今不揣鄙陋,試列舉一二并稍加考證,或可為日后《宋登科記考》的完善略盡綿薄之力。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廣東省江門市伍氏家族柱國房(綠圍房)的《綠圍伍氏族譜》載其南遷嶺南的始祖伍氓的事跡,稱伍氓為北宋進士,官至平章使上柱國。檢《(光緒)廣州府志》,其中卷一百十一《寓賢錄》云:
伍珉,梁人,宣和六年進士。高宗朝官至平章使上柱國,因抗疏忤旨,謫嶺南第十三將,鎮(zhèn)南恩州。未幾,卒于官。其婿尚書李喬木為卜葬于新會德行都十里坪。?①
李喬木,字楹楚,汴梁人。豐姿俊偉,博學強記,善詩文,登建炎進士,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廉明忠直,朝野推重,因抗疏忤權奸,謫嶺南。適瓊黎叛,朝議喬木才猷可托專閫,詔復原職,往征平之。不妄戮一人,被俘士女悉還親屬。凱旋復命,經(jīng)南恩州,卒。諭葬州曰官山。其子玖領省解,奉母伍氏僑居新寧,遂占籍焉至今,會、寧間多其子孫,代有表著,衣冠稱盛云。[4]840?841
從上面資料可以看到,李喬木為伍珉的女婿,兩人都是北宋進士?!端问贰返裙傩拚窙]有記載他們的生平,《宋登科記考》也未收錄,但我們可以從其他文獻中看到相關記載。比如,《(道光)廣東通志·古跡》記有:
宋李喬木墓,在陽江縣東二十里官山。喬木,汴梁人,官尚書,征黎經(jīng)南恩州,卒,因葬此。[5]701
這里明確提及李喬木墓地的所在。《廣州人物志·列傳三》在介紹南宋末年抗元義士伍隆起的生平時也提及:
伍隆起,新會人,三世仕宋,高祖珉高宗朝為嶺南第十三將,守南恩州,卒于官。子朝凱擇新會之文章里居焉,生子之才,之才仕至陽春尉。之才生天麟,官龍井場提干。天麟生隆起,值宋季世,帝昺舟次崖山,隆起以祖父三世受祿于宋,非死不能報,于是率鄉(xiāng)民為義兵捍衛(wèi),且貢米七十石。[6]541
陸心源輯《宋史翼》時,即據(jù)《廣州人物志》列有《伍隆起列傳》,文本內容與《廣州人物志》大體相同。此外,伍隆起的事跡及墳墓在《萬姓統(tǒng)譜》《廣東新語》《嶺南雜記》等中也均有提及,但其內容未出《廣州人物志》所載,這些事跡均可與前面關于伍珉的記載相互印證。伍珉、李喬木都曾登進士第,但他們并非本地人,于是《廣州府志》的《選舉表》未將他們收錄,這可能就是《宋登科記考》搜集資料時遺漏了此二人的原因。
此外,伍珉的后人伍光宇與明代著名理學家陳獻章交好,陳獻章曾給伍光宇家族族譜作過序。像陳獻章這樣的士大夫,給他人家譜作序自然是非常謹慎的。他在《湯氏族譜序》中就曾說:
家之譜,國之史也。本始必正,遠邇必明,同異必審,卑而不援高,微而不附彰,不以貴易親,不以文覆愆,良譜也。莫不有家也,小大異焉;莫不有世也,升降異焉。自吾之世,推而上之,缺其不可知者,存其可知者,良譜也。世假譜以存者也,譜存之家,是名世家。修譜者,不知世之重也,援焉以為重,無實而借之詞,吾不欲觀也。[7]14
可見,陳獻章認為當時的家族修家譜,必須要本著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不粉飾不掩蓋,如實記錄傳承關系,這樣的家譜才能算是良譜、信譜。因此,從陳獻章的文集中我們可以得到更多關于伍珉的真實信息,如《綠圍伍氏族譜序》稱:
伍氏系出汴梁,先世有仕宋為嶺南第十二將,卒于官,遺其二子,新會遂有綠圍之伍,曰朝佐,曰朝愷,今為綠圍始遷之祖。而氓又始遷之祖所自出,所謂第十三將者是也,氓以上世次莫詳,今斷自可知以氓為第一世,自氓而下,或隱或仕,垂三四百年。[7]10
從上面的序文中不難看出,《綠圍伍氏族譜》編纂者的求實態(tài)度,應該是符合陳獻章為家譜作序的原則的;而且,陳獻章在為《綠圍伍氏族譜》編纂作序溯源時,沒有攀龍附鳳,以帝王將相、貴胄名臣為自己的始祖,因“氓以上世次莫詳”,只追溯到北宋時期,這種做法可以說是較為妥帖的。
綜上可知,伍珉和李喬木的事跡基本是真實可信的,伍珉為宋宣和六年進士,李喬木登科年歲不可考?!端蔚强朴浛肌⒗贩Q:“有的方志甚至于將地方發(fā)解試合格人當作進士登第者,本書概不收錄。”[2]2伍珉、李喬木也并非這種情況,因此都可收入《宋登科記考》中,以備考察。
① 材料中平章使上柱國當作平章事上柱國;第十三將當作第十一將,《宋史·兵志》:“四年又詔團結東南路諸軍,亦如京畿之法,共十三將……廣南東路為第十一,西路桂州為第十二,邕州為第十三。”南恩州屬廣南東路。氓與珉的差別,當屬傳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訛誤,未知孰是,據(jù)方志所載暫作珉。
[1] 龔延明.《宋登科記考》成書的回顧與展望[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2] 龔延明,祖慧.宋登科記考[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3] 王建平.十年成一劍,鴻基自茲始——評傅璇琮主編的《宋登科記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4] 戴肇辰,蘇佩訓.光緒廣州府志[M].影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5] 阮元.道光廣東通志[M]//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67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 黃佐.廣州人物志[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90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
[7] 陳獻章.陳獻章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7.
〔責任編輯 牛建兵〕
K244;D691.3
A
1006?5261(2015)03?0123?02
2014-11-27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1JJD740016);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3AZD023)
陸睿(1987―),男,壯族,廣西河池人,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