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衛(wèi)生問題的重視程度較以往有所降低,導致手足口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1]。手足口?。℉and,F(xiàn)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性傳染病,發(fā)病人群通常為兒童,發(fā)病癥狀輕微但是傳染程度極高,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心、肺等機體組織發(fā)生病變,危及患者生命[2-3]。本院應用機械通氣法針對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進行復制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為臨床提供相關借鑒和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診斷和治療的手足口病患者43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手足口病,發(fā)病后病情較重,均實施住院治療,住院過程中根據(jù)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患者及家屬協(xié)商后,由傳染病房轉入重癥監(jiān)護室(ICU)。上述患者中男258例,女175例,年齡0.5~9歲,平均3.2歲,病程1~9 d,平均4.6 d。本次研究治療開始前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 將衛(wèi)生部于2010年頒布的《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作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標準[4],確診上述患者均患有手足口病,病因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危重型病例判定標準:(1)呼吸困難、帶血泡沫痰;(2)患者昏迷、抽搐頻繁、有腦疝癥狀;(3)集體循環(huán)功能不穩(wěn)定、出現(xiàn)休克[5]。出現(xiàn)上述癥狀之一可認定為危重型患者。
1.3 治療方法 常規(guī)治療方法:給予患者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每2天1次,劑量為2 g/kg;靜脈注射甲潑尼松龍,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給藥時長,范圍為2~5 d,劑量為2 mg/kg;靜脈推注20%甘露醇,每6小時1次,劑量為0.75 g/kg。根據(jù)患者心肺循環(huán)功能情況以及血壓情況,選擇使用多巴胺等藥物;若患者出現(xiàn)血糖嚴重偏高,可選擇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穩(wěn)定;若患者出現(xiàn)繼發(fā)性感染,根據(jù)患者病情和自身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6]。以7 d為一療程,執(zhí)行兩個療程后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機械通氣作為輔助治療,機械通治療標準為:(1)患者出現(xiàn)恐慌、驚跳、嘔吐;(2)患者出現(xiàn)呼吸、心跳頻率明顯增加;(3)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性高熱癥狀;(4)患者血壓不穩(wěn)定,升高或降低過快;(5)WBC明顯增高(>2×109/L)。治療模式為采用控制通氣(A/C)以及壓力控制模式(PCV)。機械通氣呼吸機的參數(shù)設置根據(jù)患者病情以及自身體質情況,吸入氧溶度范圍40%~100%,吸氣峰壓值范圍20~30 mm H2O,PEEP范圍4~20 cm H2O,呼吸頻率20~40次/min,呼吸比(I∶E)為1∶1.5~2.0。機械通氣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實時監(jiān)測,病情穩(wěn)定后每天復查1次血氣,并逐漸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直至撤機[7-8]。
撤機指征:(1)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有力;(2)血壓、心率穩(wěn)定,四肢末梢循環(huán)好;(3)尿量正常,水電解質平衡,血氣分析結果正常。呼吸機模式為CPAP模式,考慮脫機拔管。
2.1 患者體征變化情況 本院醫(yī)護人員針對患者病情,對HFMD患者身體各項指標變化進行檢測,結果如下:(1)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范圍為(3.6~42.9)×109/L,平均(14.1±6.9)×109/L,平均值峰值(17.3±8.0)×109/L;(2)血糖范圍0.1~30.3 mmol/L,平均(8.4±5.3)mmol/L,平均值峰值(11.2±6.7)mmol/L;(3)PaCO2范圍(6.7±74.0)mm Hg,平均(28.9±8.3)mm Hg,平均值峰值為(30.2±10.5)mm Hg;(4)CRP范圍0.3~76.9 mg/L,平均(6.89±10.1)mg/L,平均值峰值(6.9±7.5)mg/L。
2.2 療效 痊愈275例(63.5%),好轉101例(23.3%),有效率為86.8%,病情未見變化甚至惡化的患者有57例(13.2%),其中死亡患者有38例,19例患者放棄治療。上述患者中,使用呼吸機時間范圍為2 h~33 d,平均(6.5±2.1) h。病例死亡或放棄治療原因:發(fā)生難治性休克患者21例,循環(huán)衰竭患者9例,部分患者合并出現(xiàn)肺出血癥狀;肺出血患者16例;腦干炎癥患者3例;其他原因患者8例。治療過程中,均預后差,家屬簽署同意書,放棄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常見的致病病毒有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等[9]。隨著實驗室檢測手段的不斷豐富以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有充足證據(jù)證明,絕大多數(shù)的危重型手足口病均由EV71病毒引起。因此,國外相關機構針對EV71病毒研制疫苗,但尚無最新報道,國內亦無相關推廣和文獻。
EV71引發(fā)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病理基礎是患者感染病毒后,病毒經神經纖維行進至中樞神經,引發(fā)腦干腦炎[10-12]。導致大量兒茶酚胺進入患者血液,經體循環(huán)如肺,引發(fā)神經源性肺水腫。重癥手足口病,常合并患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患者死亡率奇高,且臨床目前無特效藥物應對該病癥的發(fā)生。
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突出特點為發(fā)病迅速、病情變化較快,患者年齡較小,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抵抗力較差,發(fā)病后常伴有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或休克等情況發(fā)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14]。目前臨床上針對重癥手足口病尚未研制出對癥的特效藥物,但是針對具體病患情況給予機械通氣進行輔助治療,可大幅度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減少患者死亡情況,但給予通氣的時機以及各項參數(shù)設置還需臨床不斷研究和探索[15]。綜上所述,該種治療方法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和推廣。
[1]李黎,徐麗瓊,羅華清,等.重癥手足口病患兒65例機械通氣治療臨床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0):1654-1656.
[2]李麗景,張銀瑞,楊獻玲,等.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3):94-95.
[3]孫杰,張小坤.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手足口病221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5,8(1):101-103.
[4]李金穎,邸順祥,徐志英,等.維庫溴銨在重癥手足口病機械通氣中消除人機對抗的應用[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4,41(3):337-339.
[5]樓曉芳,周紅琴,謝王芳,等.一例重癥手足口病合并急性遲緩性麻痹患兒撤機困難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87-2189.
[6]魏海燕,李衛(wèi)華,朱峰,等.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血糖水平與預后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15,11(4):62-63.
[7]胡冰,黃先紅,王貴蓮,等.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3,9(1):81-84.
[8]胡莉莉.早期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手足口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7(12):105-106.
[9]胡志明.血漿治療與甲潑尼龍聯(lián)合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13(29):78,80.
[10]謝鶴,李貴才,王朋朋,等.27例重癥手足口病診治體會[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8):1234-1236.
[11]張姝.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機械通氣的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3,5(21):390-391.
[12]陳媛媛.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療效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2,47(3):243-245.
[13]楊傳.重癥手足口病機械通氣臨床特點及救治經驗[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2,3(12):118-119.
[14]姚震亞,盧秀蘭,羅蘭,等.機械通氣輔助治療263例重癥手足口病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2(1):109,111.
[15]張玉榕,史繼利,周梅青,等.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重癥手足口病179例臨床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8):88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