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繼院 張松 劉興安 單國用
伽瑪?shù)吨委煂υl(fā)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細胞的影響
侯繼院 張松 劉興安 單國用
目的 觀察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伽瑪?shù)吨委熐昂骉h17細胞的變化。方法 43例接受伽瑪?shù)吨委煹脑l(fā)性肝癌患者作為研究組;4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其外周血T細胞、T細胞、T細胞、Th17細胞水平及比值。結(jié)果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細胞、T細胞及比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細胞和Th17細胞分別高于對照組(P<0.05);放療后1個月,T細胞、T細胞及比值均較治療前上升, 而細胞和Th17細胞比例下降,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 伽瑪?shù)吨委熆山档推渫庵苎猅h17細胞水平, 調(diào)節(jié)T細胞亞群平衡,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肝腫瘤;伽瑪?shù)?;流式細胞術(shù);T淋巴細胞亞群;Th17細胞
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 致死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占第三位, 70%的患者就診時為中晚期無手術(shù)機會,且術(shù)后復(fù)發(fā)、轉(zhuǎn)移率高。Th17細胞是一種新的CD4+T淋巴細胞亞群, 在多種腫瘤組織中高表達, 抑制細胞免疫, 使腫瘤細胞發(fā)生免疫逃逸, 促進腫瘤復(fù)發(fā)、轉(zhuǎn)移[1]。體部伽瑪?shù)妒且环N新型的立體定向三維適形放療技術(shù), 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原發(fā)性肝癌伽瑪?shù)吨委熀缶植靠刂坡矢? 并發(fā)癥少[2]。臨床上已觀察到伽馬刀治療后, 肝癌患者免疫能力增強甚至使遠處的轉(zhuǎn)移灶縮小或消失, 但這種免疫增強的具體機制仍不清楚, 本研究通過檢測肝癌患者伽瑪?shù)吨委熐昂笸庵苎猅h17細胞數(shù)量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 探討伽瑪?shù)秾Ω伟┟庖吖δ艿挠绊懠翱赡軝C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體部伽瑪?shù)吨委煹?3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組),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第八屆全國肝癌學(xué)術(shù)會議通過的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標準, 臨床診斷為原發(fā)性肝癌或行肝穿活檢病理學(xué)明確診斷。其中男25例, 女18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9.5±6.28)歲, 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31例, B級12例;甲胎蛋白(AFP) >20 μg/L者33例;有肝區(qū)疼痛者21例, 門靜脈癌栓者11例, 少量腹水者9例。病例選擇排除合并有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疾病的患者, 且未使用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同時選4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男28例, 女15例, 年齡25~60歲, 平均年齡(47.3±5.1)歲。
1.2 治療方法 采用OUR-QGD型三維立體定向伽瑪射線體部治療系統(tǒng)。治療的總劑量及時間分割根據(jù)腫瘤大小、部位、全身狀況、周圍組織放射敏感性決定, 采用50%~70%等劑量曲線包繞靶區(qū), 通過劑量-體積直方圖進行評估, 靶區(qū)周邊總劑量4000~6000 cGy, 單次劑量260~600 cGy, 分割10~18次, 每周照射3~5次。
1.3 檢測方法 伽瑪?shù)吨委熐? d、放療后1周、1個月分別抽空腹外周血送檢, 采用流式細胞計數(shù)儀( XL/XL-MCL, 美國貝克曼公司)檢測細胞、T細胞、T細胞及比值、比值;放療期間觀察患者疼痛及胃腸道癥狀變化, 每周復(fù)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治療后4周行腹部增強CT、AFP檢查, 評價療效。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T細胞亞群、Th17細胞免疫功能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體部伽瑪?shù)吨委熐昂骉細胞亞群、Th17細胞免疫功能變化比較s, %)
注:與研究組治療前比較,aP<0.05,bP>0.05
組別例數(shù)CD3Th17對照組43 73.7±17.3a49.8±10.9a26.4±9.8a1.9±0.7a1.1±0.2a研究組治療前4361.3±15.735.1±8.630.8±7.31.4±0.42.4±0.6研究組治療后1周43 64.5±13.4b37.3±8.8b28.9±6.7b1.5±0.5b1.9±0.4a研究組治療后1個月43 70.1±15.0a45.2±9.1a26.1±5.4a1.8±0.5a1.3±0.5a+ CD4+CD8+CD4+/CD8+
2.2 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 治療后4周行腹部增強CT檢查,腫瘤明顯縮小者32例, 近期有效率74.4%;AF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0 μg/L者19例;21例肝區(qū)疼痛患者中, 完全消失13例, 減輕8例;11例門脈癌栓患者中, 4例癌栓消失。
治療后, 13例出現(xiàn)了Ⅲ度骨髓抑制, 以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為主, 予以細胞白介素(IL)-11、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療恢復(fù)正常;26例治療后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一過性輕中度升高, 血清白蛋白下降,予以保肝、補充人血白蛋白后1~2周恢復(fù)正常;17例出現(xiàn)低熱、輕中度惡心、嘔吐, 經(jīng)抗炎、補液、保護胃黏膜及止吐等對癥處理好轉(zhuǎn)。
伽瑪?shù)蹲鳛橐环N立體定向三維適形放療技術(shù), 在不增加正常組織照射劑量的情況下提高了腫瘤有效生物劑量, 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43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采用伽瑪?shù)吨委? 近期有效率為74.4%, 并發(fā)癥少, 與孫全新等[8]的報道相近, 近年來伽瑪?shù)吨委熢l(fā)性肝癌已被多家腫瘤中心采用[2]。有關(guān)肝癌患者伽瑪?shù)吨委熀竺庖吖δ茏兓膱蟮垒^少, 該研究發(fā)現(xiàn)伽瑪?shù)吨委熀?周細胞數(shù)量及比值升高, 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而Th17細胞數(shù)量下降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提示伽瑪?shù)吨委熀? 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未受抑制, 而作為促癌效應(yīng)的Th17細胞下降明顯;伽瑪?shù)吨委熀?月細胞數(shù)量及比值升高明顯, Th17細胞數(shù)量持續(xù)下降, 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提示伽瑪?shù)吨委熀蠡颊呒毎庖吖δ苁侵饾u增強的, 與免疫抑制細胞Th17的下降, T淋巴細胞亞群趨向平衡有關(guān)。推測其可能機制為:短療程, 高分割劑量的伽瑪?shù)吨委?在腫瘤局部造成炎性環(huán)境, 首先使免疫抑制T淋巴細胞及其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下降, 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 動物試驗證實IL-17-/-鼠在MCA誘導(dǎo)的致癌模型中, 降低了血管生成,成瘤率低;隨著放療后瘤細胞的增殖性死亡、抗原決定簇暴露,有利于抗原提呈細胞識別、提取、加工腫瘤抗原, 促進前體T細胞向細胞分化, 打破免疫耐受, 從而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
腫瘤細胞與各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復(fù)雜, Th17細胞在肝癌發(fā)生、發(fā)展中如何抑制免疫, 促腫瘤逃逸及伽瑪?shù)秾Ω伟┗颊呙庖吖δ苡绊懙木唧w機制還需更深入研究。
[1] Wang J, Xu K, Wu J, et al.The changes of Th17 cells and the related cytokines in the progression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s.BMC cancer, 2012(12):418.
[2] 張江靈, 陳少誼, 陳運萍.伽瑪?shù)吨委熢l(fā)性肝癌對肝功能的影響.四川醫(yī)學(xué), 2011, 32(8):1214-1216.
[3] Huber M, Heink S, Grothe H, et al.A Th17-like developmental process lead to CD8+Tc17 cells with reduced cytotoxic activity.Eur J Immmunol, 2009, 39(7):1716-1725.
[4] Wakita D, Sumida K, Iwakura Y, et al.Tumorinfiltrating IL-17 producing T cells support progression of tumor by promoting angiogenesis.J Immunol, 2010, 1(7):1927-1937.
[5] 王平, 武傳星, 呂凌, 等.IL-17在原發(fā)性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1, 18(2):216-219.
[6] 闞曉, 潘家超, 荊燕, 等.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療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4, 17(1):71-73.
[7] 鄧俊, 陳衛(wèi), 陸忠華, 等.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射頻消融治療前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及NK細胞的變化.實用腫瘤雜志, 2013, 16(5):416-418.
[8] 孫全新, 張業(yè)嵩.56例原發(fā)性肝癌的伽瑪?shù)吨委煼治?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3):612-6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059
2015-01-04]
450000 鄭州人民醫(yī)院放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