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點點突破的閱讀教學思考
陳嵐
筆者任教初中語文,在引領學生進行閱讀感悟甚至就是相對理想的創(chuàng)新閱讀感悟中感到,突破閱讀感悟的重點或難點還是需要去點點突破的,如果缺少點點突破,想走捷徑,是獲取不到理想效果的。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踐行點點突破?平時的教學中,筆者做出如下三個方面的思考。
新教育積極倡導者朱永新,其《新教育之夢》的提綱中從多個角度提出了相關新教育的理想內(nèi)容,如理想的德育、智育等等。就其理想的智育看,先生就提倡把以學生為主體去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全程。這就從一定意義上說明,閱讀教學不僅僅就是讓學生去自主性地讀,也應當讓學生去自主性地悟,必須把讀和悟的權利都交給學生。教育教學的實踐也告訴我們:當一個個學生去自讀、自悟,并且是自主意識上的自讀、自悟,那點點突破的閱讀教學才有可能落到實處,也才可以做到真實意義上的點點突破。譬如和大家一起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這是一部描敘西方社會親情關系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也不是那么復雜,學生完全可以感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學生是否也可以一步到位地達成創(chuàng)新閱讀的效果呢?所以必須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去自讀自悟。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不去放過的是,讓一個個學生都能夠比較充分地閱讀作品,更讓學生從感悟文學作品的角度,先了解作品的梗概,后感悟作品的主題,再去感悟作品中一個個人物形象。而這所謂的先后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孤立,它們相互之間互為補充。在學生自主進行感悟時,學生的感受是真實的,學生的表述也是真實可靠的,也有一些學生獲得了比較新穎的感悟。如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于勒不能簡單地說成是一個敗家子,應當多從同情的角度去進行評價。雖然學生在表達自己內(nèi)心時說得不是那樣的深刻,但有自己的理解還是值得稱道的。
筆者提出這樣的話題,可能會有人說是畫蛇添足,課堂教學中有誰不以學生為伙伴?事實上我們真以學生為伴,去點點突破閱讀感悟中的重點和難點了嗎?我不敢說所有的教師都做到了這一點,僅從自己平時的教學,以及我所見識的一些事實,有許多教師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很多教師為了課堂教學的省時和省事,在讓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時,總是布置一些閱讀感悟的內(nèi)容,而所布置的內(nèi)容實質(zhì)上就是在為學生定了閱讀感悟的調(diào)子,那學生的前置性學習也就基本圍繞著老師所圈出的范圍,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是真實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伙伴嗎?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無論是前置性學習,還是課堂中的學習,抑或是拓展延伸的學習,筆者都力求真正意義上以學生為伙伴。筆者的做法是,閱讀教學中的點點突破,都是在師生之間的高度友好,師生之間的密切配合基礎上完成的,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多讓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感受,作為教師只有參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權利。譬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作品的主人翁是誰?大家都覺得應當是毋容置疑的,還有什么值得推敲的呢?可就在一屆學生的閱讀感悟中,有學生提出作品的主人翁應當就是作品中的“我”,在學生提出這樣的見解后,筆者參與學生的互動中,雖然我們的閱讀感悟課堂不可能有比較明確的答案,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學生開始與文學作品的評論鑒賞家或者老師進行宣戰(zhàn)。
學生在閱讀感悟的過程中,處處充盈著閃光的生命。如果我們比較充分地關注他們,那一個個學生將會在閱讀感悟中,煥發(fā)出自己生命的光彩。在教師的心目中,大概很少有人為學生的智慧而驕傲自豪,總以為學生取得的成就是利益于我們的教學有方,無視學生閱讀感悟的創(chuàng)新水準和創(chuàng)新能力。竊以為我們應當為有這樣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尤其在點點突破的閱讀感悟中,不知不覺地多給學生一些關注,讓自己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引以自豪,從而促進學生學習信心的建立,這會是何等意義上的效果?譬如教學諸葛亮的《出師表》,這是一篇怎樣的作品?學生的閱讀感悟又需要達成怎樣的境界?如果我們?nèi)姽嘤謺窃鯓拥男Ч??筆者在教學時,抓住學生點點突破中的閃光點,促進了學生高效的閱讀感悟。如讓學生去感悟,筆者就讓學生學會兩條腿走路,學生在語言文字的神游中,看到作者的赤忱之心,筆者引以自豪;學生從杜甫的《書憤》、陸游的詩、《紅樓夢》中的贊嘆,看到諸葛亮忠心輔佐兩朝的赤忱,看到《出師表》的文學地位和價值,筆者引以自豪。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武進禮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