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遵義會議的三大標志性轉(zhuǎn)變……………………………………………………………………………………… 苑申成(1-1)
遵義會議對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影響探析………………………………………………………………………… 張恒赫(1-5)
教育部高等學校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
座談會”學術(shù)探討述要 ……………………………………………………………………………………………… 羅中昌(1-10)
遵義會議對當前改革的啟示:民主集中制的勝利 ………………………………………………………………… 王友富(2-1)
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 羅 方 羅中昌(2-4)
“長征學”建構(gòu)的相關(guān)問題探析……………………………………………………………………………………… 裴恒濤(3-1)
遵義會議模范地呈現(xiàn)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劉明輝(3-6)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指揮紅軍作戰(zhàn)方式變化探析…………………………………………………………………… 陳保健(4-1)
遵義會議精神的核心內(nèi)涵和鮮明特征……………………………………………………………………………… 樂君蘭(4-5)
黔北紅色故事的內(nèi)容及價值………………………………………………………………………………………… 黎 洌(5-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遵義會議精神傳承與發(fā)展的探討……………………………………………………… 馮大霓(5-6)
論貴州民族紅色文化研究的發(fā)展路徑……………………………………………………………………………… 劉 鶴(6-1)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閾下長征紅色標語文化的傳播分析……………………………………………… 劉振勇 陸 霞(6-6)
播州土司、永順土司和唐崖土司文化中的國家認同觀念 ……………………………………………… 宋 娜 陳季君(1-15)
論土司地區(qū)貢賦變化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結(jié)構(gòu)的影響——以播州土司改土歸流前后為視野………………………………………………………………………… 李紅香(1-20)
從播州楊氏轄區(qū)變遷看元明清諸王朝對西南的經(jīng)營…………………………………………………… 馬國君 陳冬梅(2-7)
近代滇黔桂改土歸流地區(qū)礦業(yè)生產(chǎn)的估值研究………………………………………………………… 徐 毅 張紫鵬(2-13)
關(guān)于“改土歸流”一詞的使用………………………………………………………………………………………… 李世愉(3-11)
土司研究應(yīng)避免碎片化……………………………………………………………………………………………… 鄒建達(3-15)
明代漸進式“改流”淺議——以西北洮、岷一帶為例 …………………………………………………………………………………… 張金奎(4-9)
清代土司教育、科舉制度述略 ……………………………………………………………………………………… 賀曉燕(4-14)
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的當代思考——第五屆中國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唐燕飛 魏登云(5-10)
試析明代土司承襲制度——以播州楊氏土司為例……………………………………………………………………………………… 王君義(5-13)
讀毛奇齡《蠻司合志·序》…………………………………………………………………………………………… 戴晉新(6-10)
西山采蕨,舜德化象——王陽明謫居龍場及其對少數(shù)民族的新思維……………………………………………………………… 張 璉(6-13)
建國初期農(nóng)業(yè)合作化運動的反思與啟示…………………………………………………………………………… 張 勇(1-25)
淺評《湘西苗族調(diào)查報告》…………………………………………………………………………………………… 顏 安(1-30)
利益分化對馬克思主義認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馬英芹(2-23)
網(wǎng)絡(luò)傳媒對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影響………………………………………… 劉 軍(2-26)
“和諧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體系建構(gòu)……………………………………………………………………………… 周家華(2-31)
論晚清新政對中國近代女性解放運動之影響…………………………………………………………… 魏登云 陳 燕(2-35)
新中國成立初期禁止煙毒運動的歷史考察………………………………………………………………………… 莫宏偉(2-40)
論川鹽入黔的歷史變遷及其對黔北社會的影響……………………………………………… 王佳翠 胥思省 梁萍萍(2-45)
高校行政管理執(zhí)行力建設(shè)的倫理思考……………………………………………………………………………… 張禮超(3-19)
清代貴州戲曲時空流變與戲曲文化的地域性……………………………………………………………………… 陳季君(3-22)
試析山東抗日根據(jù)地減租減息政策的實施………………………………………………………………………… 陳國慶(3-27)
龔自珍社會改革思想芻議………………………………………………………………………………… 羅 進 向梽柯(3-31)
政治參與有序化價值實現(xiàn)的內(nèi)在邏輯訴求…………………………………………………… 劉振勇 王 舒 陸 霞(3-35)
朱德與延安體育運動的蓬勃開展……………………………………………………………… 曹心寶 肖逸夫 婁 偉(3-39)
簡論云南瑤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及其社會功能…………………………………………………………………… 彭 恩(3-43)
試論西南劇展的文化感召力………………………………………………………………………………………… 羅 天(3-47)
紅色文化的當代德育價值及其挖掘路徑探析……………………………………………………………………… 楊 梅(4-20)
論當代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四重維度……………………………………………………………………………曾 杰(4-23)
晚清社會救濟轉(zhuǎn)型研究……………………………………………………………………………………………… 王 峰(4-27)
宋代“文治”新論……………………………………………………………………………………………………… 束保成(4-31)
清官海瑞不為宦海所容探析………………………………………………………………………………………… 徐國紅(5-17)
辯證思維:鄧小平指導改革的根本哲學方法 ……………………………………………………………………… 苑申成(5-22)
“文革”時期毛澤東對中國鋼鐵工業(yè)的影響及其啟示……………………………………………………………… 陽 勇(5-27)
烏托邦精神在當代的新解讀………………………………………………………………………………………… 趙世豪(5-33)
試論中西方民主政治的區(qū)別………………………………………………………………………………………… 楊東瑩(5-36)
紅旗渠的修建與紅旗渠精神的誕生………………………………………………………………………………… 張 勇(6-18)
儒家“家國同構(gòu)”思想對社會轉(zhuǎn)型期公民道德建設(shè)的借鑒意義…………………………………………………… 程 文(6-24)
開埠后昆明城市商業(yè)格局的演變………………………………………………………………………… 馬俊林 陳 磊(6-27)
政府公共突發(fā)事件處置探析………………………………………………………………………………………… 劉 強(6-32)
基于RMP分析的遵義紅色旅游開發(fā)策略研究 …………………………………………………………………… 禹玉環(huán)(1-33)
基于區(qū)域品牌視角的莆田工藝美術(shù)產(chǎn)業(yè)集群競爭力提升研究…………………………………………………… 黃智萌(1-37)
城市旅游競爭力格局研究——以廣西為例………………………………………………………………………………………………… 韋福巍(1-41)
論如何約束權(quán)力是法治發(fā)展的核心——以法制史為視角……………………………………………………………………………………………卞森林1-(47)
好意同乘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研究…………………………………………………………………………………… 陳來宏(1-50)
論正當程序原則在國際刑事審判中的適用 ……………………………………………………………………… 盧 月(2-49)
大學生旅游偏好調(diào)查分析………………………………………………………………………………… 龍茂興 李艷萍(3-50)
論戰(zhàn)國時期法家法律思想特色……………………………………………………………………………………… 李曉蓉(3-55)
論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系中的幾大關(guān)系……………………………………………………………………………… 王洪葉(4-34)
基于游客滿意度的遵義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策略探討…………………………………………………………………… 陳茹茜(4-39)
遵義桐梓縣鄉(xiāng)村度假旅游發(fā)展研究………………………………………………………………………………… 付 強(4-43)
以自主創(chuàng)新為導向的創(chuàng)業(yè)投資主體合作方式研究……………………………………………………… 劉 迎 那 明(4-48)
關(guān)于建立高校人員退出機制的思考………………………………………………………………………………… 黃 琳(5-40)
寧夏回鄉(xiāng)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以銀川市為例…………………………………………………………………………………… 王友富 趙欣然(6-35)
民族旅游的保護與發(fā)展——以務(wù)川縣龍?zhí)洞鍨槔?聶 宇 許留星(6-39)
論《呼嘯山莊》“莊園”象征意象………………………………………………………………… 熊敬忠 劉照中 白志浩(1-55)
梁啟超言論“流質(zhì)易變”的表征及其成因…………………………………………………………………………… 白紅兵(1-59)
“知行合一”芻議……………………………………………………………………………………………………… 牟永生(1-64)
黔北俗語的包容與超越……………………………………………………………………………………………… 吳德盛(1-68)
釋“巴子肉”………………………………………………………………………………………………… 李 軍 王 靖(1-73)
雜糅與和——解析《蝴蝶君》中的混雜性特征…………………………………………………………………徐 薇 唐友東(1-75)
試析艾麗絲·門羅短篇小說集《逃離》中的男性形象……………………………………………………………… 朱 虹(1-79)
厲鶚佛寺詩中的山僧心態(tài)…………………………………………………………………………………………… 袁靜蘭(1-82)
夏目漱石《我是貓》的敘事模式…………………………………………………………………………… 李國棟 陳 瑤(2-53)
抽象名詞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深層文化導入…………………………………………………… 童修文(2-57)
躬行才能垂范學高方可為師——試析大學教師寫作“下水文章”輔助教學的重要意義………………………………………… 徐開良 歐 蕾(2-62)
李安電影中的文化解構(gòu)與認同…………………………………………………………………………… 儲常勝 高璐夷(2-65)
《詩經(jīng)》與《楚辭》中祭祀樂舞的差異………………………………………………………………………………… 王盛苗(2-69)
網(wǎng)絡(luò)流行語的模因論闡釋…………………………………………………………………………………………… 蘇一凡(2-72)
左翼文學視野下的丁玲小說研究…………………………………………………………………………………… 姜冬梅(3-59)
論《儒林外史》的審美特征與藝術(shù)價值……………………………………………………………………………… 姜 楠(3-62)
拉康鏡像理論下福克納短篇小說父權(quán)影響探析…………………………………………………………………… 謝秀娟(3-66)
《千與千尋》與日本近代小說《龍?zhí)蹲T》的相似性研究……………………………………………………………… 周婷婷(3-70)
早稻田大學藏《說文解字注》點校本研究…………………………………………………………………………… 李 剛(3-73)
“Learning to be”再譯 …………………………………………………………………………………… 王仕宗 楊維琴(3-77)
《一位女士的畫像》——自由觀念與獨立意識的重構(gòu)……………………………………………………………… 梁 慧(3-80)
對外漢語教學動量詞偏誤分析……………………………………………………………………………………… 郎 寧(3-83)
淺析巴赫金超語言學理論的核心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李 斌(3-87)
評價系統(tǒng)角度下電視購物廣告的多模態(tài)分析……………………………………………………………………… 陳慕僑(3-91)
托妮·莫里森研究綜述………………………………………………………………………… 趙宏維 樊 波 龐艷宏(4-51)
美國生態(tài)文學與美國災(zāi)難電影研究………………………………………………………………………………… 岳麗萍(4-59)
雪國之美——論川端康成思想意識下駒子和葉子的女性形象……………………………………………… 方 園 左源岸(4-63)
蔡邕辭賦援引《楚辭》語詞祖述……………………………………………………………………………………… 張新偉(4-66)
翻譯中的完整理解與準確表達……………………………………………………………………………………… 朱慧敏(4-69)
現(xiàn)代漢語情態(tài)量值表達方式探析 ……………………………………………………………………… 魏小紅 于 芹(4-73)
移動微型學習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詞匯習得系統(tǒng)設(shè)計與應(yīng)用研究………………………………………………… 竇菊花(4-77)
談《儒林外史》與科舉制……………………………………………………………………………………………… 楊德柱(4-81)
影視作品中湘西土匪形象的藝術(shù)構(gòu)建:從審丑風格到多維審美 ………………………………………………… 梅 黎(4-85)
“要多X有多X”構(gòu)式試析 ……………………………………………………………………………… 胡德明 畢 晉(5-43)
仡佬族地區(qū)黔西、大方方言中的“XAA”式數(shù)量短語………………………………………… 藍卡佳 羅秀琴 付秀英(5-49)
王華小說題材四論…………………………………………………………………………………………………… 孫建芳(5-53)
論徐公修《史記百詠》的思想藝術(shù)…………………………………………………………………………………… 張煥玲(5-58)
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新氣象:西方不如東方亮 ………………………………………………………………………… 翁 金(5-63)
馬克·吐溫小說的語言特色探析 …………………………………………………………………………………… 覃春華(5-66)
宋代汴洛語音奉母音值為[f]例證…………………………………………………………………………………… 花友萍(5-69)
論巴渝文化特色的潛在雙重性與其獨特地形地貌之關(guān)系…………………………………………………………秦嘉萱(5-72)
濃濃鄉(xiāng)情澆灌的人性之花——論貴州作家肖勤的小說…………………………………………………………………………………… 劉大濤(6-43)
女性視野下的人生世相:從鄉(xiāng)村到城鎮(zhèn)——評肖勤小說《暖》、《陪著你長大》………………………………………………………………………… 夏 希(6-48)
審美意識及其美感表達……………………………………………………………………………………………………… (6-53)——貴州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 譚 華 趙井春(6-53)
莫言對英雄的認同及其根源………………………………………………………………………………………… 朱永富(6-58)
《六盤山》名家英譯的關(guān)聯(lián)-順應(yīng)模式研究 ……………………………… 魏 波 古 敏 秦德娟 楊司桂 唐國英(6-62)
彝族古代詩學“詩根論”美學內(nèi)涵探析……………………………………………………………………………… 賀孝恩(6-67)
TED“開放翻譯計劃”——翻譯實踐新平臺………………………………………………………………………………… 費 比 段 成(6-72)
鎮(zhèn)寧布依族的銅鼓十二調(diào)………………………………………………………………………………… 占升平 尹玉霞(2-75)
遵義仡佬族民間禁忌及其蘊涵的意義探析………………………………………………………………………… 袁禮輝(2-79)
從當代青年未來伴侶預(yù)期看社會性別意識的發(fā)展………………………閔 一 劉嘉佳 劉天雨 張琳媖 劉歡歡(1-86)
新教倫理對現(xiàn)代體育的影響………………………………………………………………………………………… 楊其虎(2-83)
“PBL教學”研究現(xiàn)狀分析 …………………………………………………………………… 杜朝東 梁 斯 潘貴書(2-86)
職業(yè)精神及其內(nèi)涵的當代解讀……………………………………………………………………………………… 楊 軍(2-90)
高職院校推進LCCI證書項目之我見……………………………………………………………………………… 張麗霞(2-94)
基于協(xié)同理念的“書院制”學生工作新模式——以麗水學院為例………………………………………………………………………………… 雷園園 張 龍(2-97)
論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大學德育教育工作……………………………………………………………………………… 王紅君(2-102)
論孔子的禮樂思想及其對素質(zhì)教育的啟示——以《論語·八佾》為參照 …………………………………………………………………………………… 楊 維(3-94)
科學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優(yōu)化研究…………………………………………………………………………………… 陳 放(3-98)
大學生學習需求研究的理論依據(jù)探討……………………………………………………………………………… 羅永忠(4-88)
地方高校提升服務(wù)社會能力的對策研究………………………………………………………………… 曾 兵 邱華鋒(4-92)
基于工作過程的《廣告策劃》課程設(shè)計………………………………………………………………………………馬妮娜(4-95)
建構(gòu)主義視閾下應(yīng)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經(jīng)濟學》教學模式研究…………………………………………………… 柳 楊(4-98)
“90后”新生代對紅色文化社會認同的實證研究 ……………………………………………………… 龍翠芳 聶建平(5-76)
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逆阻現(xiàn)象………………………………………………………………………………… 羅光強(5-81)
學做一體項目嵌入——地方本科院校轉(zhuǎn)型發(fā)展中設(shè)計藝術(shù)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 張小路(5-86)
英國大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實踐途徑………………………………………………………………………………… 龐艷宏(6-75)
關(guān)于傳承人與傳承機制保護的思考——基于湘西用坪還儺愿重建調(diào)查…………………………………………………………………………… 劉興祿(6-78)
有機化學中的大 -電子云分析法…………………………………………………… 黃池寶 胡明華 曾啟華 曾伯平(1-93)
超聲波法提取赤水河流域竹葉黃酮工藝研究…………………………………………………………… 朱萬強 張清榕(1-99)
中藥渣栽培食用菌中氨基酸含量的測定與分析……………………… 金 茜 曾啟華 李華剛 文光均 張素英(1-103)
金屬型植物的抗性機制及其研究價值…………………………………………………………………………… 蔡深文(1-106)
新型醇酸酯化反應(yīng)催化劑的研究進展…………………………………………………………………… 朱 彬 王天麗(2-105)
基于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吳小林(2-112)
藍藻高溫堆肥保氮技術(shù)的研究………………………………………………………………………………………魯蓉蓉(2-115)
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教學研究………………………………………………………………張 俊(2-118)
漆姑草多糖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測定………………………………………………………… 胡明華 江忠遠 金 茜(3-102)
單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劑對硫丹的增溶作用研究……………………………………………………… 熊佰煉 張進忠(4-102)
SQL Server 2005數(shù)據(jù)庫異地自動備份研究與實現(xiàn) ………………………………………………… 池興穎 袁 勇(4-108)
一類耦合系統(tǒng)的Neumann邊界控制設(shè)計 …………………………………………………………………………趙愛亮(4-111)
基于q-gram層次空間的機器翻譯中句子相似度計算探析 …………………………………………… 蔣仁龍 蔣子龍(5-89)
遵義市苦苣苔科和蘭科觀賞植物資源分析…………………………………………………… 竇全麗 張仁波 莫遠琪(5-94)
湖南野牡丹科野生藥用觀賞植物初步研究………………………………………………………………………… 曹 瑜(5-99)
一種簡單可控的Bi2S3@TiO2(B)納米異質(zhì)體合成方法 …………………………………… 冉景榆 吳景龍 肖立華(5-102)
從近五年高考談高師數(shù)學分析教學策略…………………………………………………………………………… 潘永會(6-83)
鯽魚人工感染嗜水氣單胞菌的病理組織觀察……………………………………………………………………… 曾燕玲(6-86)
有限混合非對稱Laplace分布的漸近分布…………………………………………………… 黃建文 庹中友 劉衍民(6-90)
眾包式教學方法研究………………………………………………………………………………………………… 楊茂強(6-93)
地方高師數(shù)學本科生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的實踐與認識…………………………………………………趙興杰 周仁國(1-111)
地方綜合性大學法學專業(yè)特色建設(shè)的困境與路徑探析……………………………………………………………肖 愛(1-115)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實踐教學模式再探討……………………………………………………………………………曾 杰(1-119)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段落翻譯題解題技巧與備考策略…………………………………………………………… 陳 捷(1-123)
我國高等教育過度問題探析——以知識失業(yè)問題為視角………………………………………………………………………………… 劉小華(1-127)
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行動研究……………………………………………………………………………………… 郭慧敏(1-131)
學習型社會視野下高校英語專業(yè)服務(wù)老年教育的研究………………………………………………………… 葛秀華(1-135)
高校輔導員勝任力結(jié)構(gòu)探索………………………………………………………………… 周 云 王春華 羅 輯(2-121)
論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風險意識教育——以南京工業(yè)大學為例…………………………………………………………………………………… 李文濤(2-124)
大學生入學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陳 平(2-127)
做好高校輔導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破解職業(yè)倦怠怪狀 …………………………………………………………… 呂利珊(2-130)
微博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淺析……………………………………………………………… 羅光曄(2-133)
基于CDIO模式的“網(wǎng)頁藝術(shù)設(shè)計”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趙 露 李 廬(2-136)
當代大學生誠信品德的缺失及教育對策探究…………………………………………………………………… 李亞芳(2-139)
論地方高師數(shù)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管理………………………………………………………………………… 趙興杰(3-105)
對高師《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翁小勇(3-109)
設(shè)計性實驗在人體解剖生理學實驗課的運用與探索………………………………唐立俊 喻曉丹 陳開琴 肖仲久(3-112)
基于重積分模型的高職數(shù)控技術(shù)人才培養(yǎng)方案構(gòu)建…………………………………………徐 亮 李 慶 張國政(3-115)
灌輸與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基本理念 …………………………………………郭孟偉 董文杰 劉 琦(3-118)
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模式探討…………………………………………………………………………… 雷艷平(3-122)
高職院校實施“雙證書”制度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診斷分析…………………………………………………………… 易 潔(3-125)
《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詞匯實用性評估……………………………………………………………………… 侯文蕾(3-129)
《弟子規(guī)》與當今大學生的思想教育……………………………………………………………………………… 陳志遠(3-132)
開啟學生心智 提高教學實效——關(guān)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司可大 胡艷華 史寶麟(4-113)
中文基本功對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影響——基于對中文專業(yè)學生教學的思考……………………………………………………李 靜 楊維琴 彭 康(4-1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現(xiàn)機制研究……………………………………………………………………程廣麗(4-119)
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專業(yè)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建設(shè)研究……………………………………………………………… 金聲瑯(4-123)
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構(gòu)建………………………………………………………………………… 龍晉巧(4-126)
淺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視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崔淑卿 張貢獻(4-130)
基于網(wǎng)絡(luò)輿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 劉小珍(4-133)
新建本科院校轉(zhuǎn)型發(fā)展的哲學思考……………………………………………………………………………… 王 暉(4-137)
“90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隱認同實驗研究——以文山學院學生數(shù)據(jù)為例……………………………………………………………………………… 甘啟穎(4-140)
應(yīng)用技術(shù)大學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務(wù)地方對策研究…………………………………………………… 張元寶 宋瑾瑜(4-1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究…………………………………………………… 楊 娟(5-105)
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對策分析— —以遵義師范學院為例…………………………………………………………………………汪先平 唐德才(5-110)
信息化背景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模式思考——基于吉首大學《世界大學城》平臺的教學實踐……………………………………………………………曹素芳(5-114)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孫 媛(5-118)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大學生黨員發(fā)展質(zhì)量——大學生支部黨員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 張丹 湯良平 羅萍 胡鈺 鄧玉廷 孫煥欣(5-122)
基于掌握學習理論的大學英語課堂“導入”原則………………………………………………………………… 王 帥(5-127)
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 沈桂芳 劉 運(5-131)
地方高校中外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比研究 ……………………………………………………… 江曉敏 唐 磊(6-96)
成人高等教育質(zhì)量及社會需求調(diào)查研究——以遵義師范學院為例…………………………………………………………………………………… 胡云聰(6-101)
英語聽力焦慮與聽力成績的相關(guān)性及對策研究………………………………………………………………… 彭洪穎(6-106)
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探討……………………………………………………………申麗娟(6-110)
目標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yīng)用…………………………………………………杜 偉 盧巧巧 張京京(6-113)
對閩西大學生紅色文化認知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思考……………………………………………………………………饒 進(6-116)
以微信為平臺構(gòu)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 ……………………………………………………… 滕 遠 王慶輝(6-12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行通識教育的緊迫性及困境對策分析…………………… 鐘春梅 鄧余振 黃鑫云 朱德煌(6-124)
元認知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楊鴻雁(1-138)
“U-S”共同體下小學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建構(gòu)——以小學教育(語文)專業(yè)為例…………………………………………………………………………… 韋 芳(1-141)
快速作文 欲速不達……………………………………………………………………………………………… 張正林(1-146)
仫佬族高中生生命意義感的特點和來源………………………………………………………………………… 鐘乃良(2-142)
中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的問題及對策…………………………………………………………………………… 范星佑(3-136)
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景”“型”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探索——“情景、模型、遷移”的建構(gòu)…………………………………………………………………… 張遠強 韓 波(4-147)
對2013年高考數(shù)學中一道幾何題的探究 …………………………………………………………… 張少華 潘永會(5-134)
仡佬族、苗族聚居地中小學美術(shù)教育對民族文化的傳承研究——以貴州省遵義市為例………………………………………………………………………… 李蜀衛(wèi) 李小坤(5-138)
3-4歲兒童語言性別差異的研究——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 馬瀅穎 樊 寧(5-142)
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留守幼兒”關(guān)愛服務(wù)體系構(gòu)建之思考 ……………………………………………… 申健強 申利麗(6-128)
從校園暴力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 許秀芬(6-132)
高師生中學數(shù)學說課實證研究…………………………………………………………………………………… 庹中友(6-135)
將現(xiàn)代物理知識融入中學物理教學…………………………………………………………………… 袁懷敏 付秀英(6-138)
高中物理新舊教材胡克定律演示實驗的分析與改進………………………………………………… 周庭艷 吳 波(6-140)
兒童益智游戲類APP交互界面設(shè)計研究 ……………………………………………………………………… 孫 湛(1-149)
論鋼琴作品風格的演變對鋼琴技法的影響……………………………………………………………………… 吳麗群(1-152)
傳統(tǒng)民間美術(shù)與當代設(shè)計藝術(shù)的融合…………………………………………………………………………… 秦厚威(1-155)
論發(fā)展性評價在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yīng)用……………………………………………………………… 王根深(1-158)
當代流行音樂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途徑探究…………………………………………………………………………… 魏拴寶(2-148)
高校田徑教學與大學生身心健康…………………………………………………………… 彭榜容 王 凱 雷 雨(2-151)
強化中老年社區(qū)舞蹈教學的基本路徑…………………………………………………………………………… 周 亮(2-154)
歌唱中的聲音流動………………………………………………………………………………………………… 王德才(3-139)
多角度認識基本樂理中的基本知識——讀《基本樂理的文化視野》……………………………………………………………………………… 張 靜(3-143)
對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文化的再審視……………………………………………………………………………… 何德超(3-146)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民族地區(qū)“四在農(nóng)家”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中的作用探析——以黔北獨竹漂為例……………………………………………………………………………………… 李華祿(3-149)
基于歷史與現(xiàn)實視角的紅色體育文化傳承價值研究…………………………………………………………… 黃正廩(3-154)
宜賓市社區(qū)體育發(fā)展狀況調(diào)查研究……………………………………………………………………………… 詹嘉文(3-157)
論中國傳統(tǒng)武術(shù)與數(shù)字的關(guān)系………………………………………………………………………… 陳 木 鐘 翔(3-161)
綜合性大學音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 宋璐璐(4-151)
論武狀元曹維城的歷史地位……………………………………………………………………………………… 楊承友(4-154)
論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之途徑……………………………………………………………… 趙鵬東(4-157)
易元吉猴畫藝術(shù)賞析……………………………………………………………………………………………… 申劍飛(5-147)
黔東南地區(qū)中小學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開展狀況研究 ……………………………………………… 龍明蓮 王建中(5-150)
仡佬族高腳竹竿舞的傳承和發(fā)展研究………………………………………………………………… 羅正琴 龔紅艷(5-155)
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途徑與方法研究…………………………………………………………………… 武瑞思(5-158)
西部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現(xiàn)狀探析——以貴州省遵義縣為例………………………………………………………………………… 鄭 勇 羅 林(5-161)
抗戰(zhàn)期間汪秋逸先生在貴州的音樂活動………………………………………………………………………… 韓天壽(6-142)
從解構(gòu)主義視角看鋼琴音樂表演中的個性問題………………………………………………………………… 段召旭(6-145)
貴州貞豐紅巖巖畫在高?!把b飾畫”教學中的應(yīng)用探討——以遵義師范學院美術(shù)學院為例…………………………………………………… 牟孝梅 張麗娜 張曉霞(6-149)
《西狹頌》《郙閣頌》比較研究……………………………………………………………………………………… 李泊城(6-154)
二十世紀流行的藝術(shù)花朵——肖像漫畫………………………………………………………………………… 劉彥東(6-160)
紅色體育融入高校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傳播學視域下………………………………………………………………………………… 胥愛紅 黃正廩(6-164)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wù)工作研究………………………………………………………………………………… 唐 曄(1-162)
高校圖書館服務(wù)地方文化建設(shè)之我見…………………………………………………………………………… 林綺琴(1-165)
高校圖書館大流通模式下書庫管理工作探析——以常熟理工學院東南校區(qū)圖書館為例 ……………………………………………………………… 戴懷平(1-168)
10種出版事業(yè)類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論文研究 ………………………………………… 王福軍 徐國紅 冷懷明(2-157)
貴州省本科院校圖書館(2011-2013)發(fā)文分析 ………………………………… 胡 軍 簡正仙 楊玉全 杜朝東(2-163)
淺談獨立學院圖書館更換自動化集成系統(tǒng)的幾點思考——以武昌理工學院圖書館為例…………………………………………………………………………… 項爾津(2-168)
從大學生傳統(tǒng)閱讀危機談加強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wù)…………………………………… 何德兵 楊玉全 樂雪雯(3-164)
芻議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wù)工作……………………………………………………………………… 鄒雙紅 尹 蘭(3-166)
檔案實體安全的重要意義及其保護措施………………………………………………………………………… 董中印(3-168)
高校圖書館圖書漂流活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遵義師范學院圖書館為例……………………………………………………… 王 舒 楊玉全 簡正仙(4-161)
圖書館資源共享聯(lián)盟立體構(gòu)建探析…………………………………………………………………… 梁 飛 熊傳毅(4-164)
多渠道引導財經(jīng)大學學生閱讀——以山東財經(jīng)大學圖書館為例…………………………………………………………………………… 張 杰(4-167)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分析與研究………………………………………………………………… 尹 蘭 鄒雙紅(5-165)
《圖書館制度研究與案例分析》評析 …………………………………………………………………………… 郭 堅(5-168)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工具書查閱室怎樣提升對讀者的服務(wù)——以遵義市圖書館工具書查閱室工作為例 …………………………………………………………… 吳長蘭(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