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
(福建江夏學院 公共外語部,福建 福州 350108)
在這一進程中,英美語言文化與漢語言文化的交流折射出各自文化土壤中所孕育的不同文化意象。意象包含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二者相輔相成。“意”指審美者的心意,“象”指形象或物象。“意”是無形的,而“象”是有形的[1](P147)。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lián)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保?](P184)因此,要用相應的變譯手段應對漢英文化交流時所面臨的這種文化差異。
變通手段分為增、減、編、述、縮、并、改七種,本文采用其中的增、減、述、改四種手段對奧斯卡電影片名的翻譯進行分析:“增”指在原作基礎上信息的增加?!皽p”是總體上去掉原作中在譯者看來讀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內(nèi)容,有時是去掉原作中的殘枝敗葉,有時是擠掉多余的水分,在變譯中表現(xiàn)為對原作的取舍。述,基于原作內(nèi)容,改變原作的表達形式,一律用敘述語言傳達內(nèi)容,所以有摘有編,更有概括。舍細節(jié),求粗略是述的特征。改,有為了適應譯語本土的,也有為了避免“食洋不化”或原作“水土不服”的,有為了譯者更好地溝通原作與讀者的需求的,還有為了克服原作之不足的[3](P94~96)。
經(jīng)過這些不同方法的變譯之后,漢英文化意象的差異得到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得到了保護。
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中,人們往往用不同的人物形象表達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
《鐵娘子》(The Iron Lady)“娘子”和“l(fā)ady”的對比?!秾ふ倚√侨恕?Searching for Sugar Man),在中國“糖人”是用糖稀捏成的人像,“Sugar Man”表面上指要尋找的美國歌手羅德里格斯,隱晦所指是毒品,暗合了南非那個時代的反叛、迷茫與動蕩。
當面對異文化的人物形象時,譯者也會采取變通的方法讓觀眾產(chǎn)生預期的聯(lián)想?!睹诽m芳》(Forever Enthralled),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現(xiàn)在英美語言文化中是陌生的外來人物,京劇又是沒有被英美人士很好了解的藝術形式。譯者用高度概括手法出色地解決了問題,使用“forever”表達恒久,“ehthralled”強調(diào)他的藝術魅力和人格魅力。
在建立相關監(jiān)督機制時,應當根據(jù)工會的發(fā)展詳情制定合理健全的內(nèi)控制度、完善獎勵機制、系統(tǒng)的考核機制等,進而保證工會會計合理、科學發(fā)展。對工會的各部門,每位員工都要進行及時的考核、績效評估等,采用適當?shù)莫剟畲胧┘顔T工努力工作,提升員工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海枯石爛至死不渝。漢英文化中自然界的景象包含著相同和不同的固有文化意義?!抖诊L骨》(Winter's Bone),“冬日”在漢英文化中都可以比喻環(huán)境艱難、嚴酷?!帮L骨”常指人的性格頑強,所對應的英文是“strength of character”或“vigour of style”。但是殊途同歸,與“冬日”(winter)搭配所表達的思想是相同的。
《地心引力》(Gravity),“gravity”作為物理學術語,有“萬有引力”、“地心引力”和“重力”三種解釋。劇中孤立無援而又充滿恐懼的人類極其渴望重返地球,相對來講,“重力”一詞略顯生硬、缺乏情感共鳴?!暗匦囊Α敝械摹靶摹弊峙c“歸心似箭”、“心心相印”等漢語成語和佛教典故相聯(lián)系,文學意味頗濃,較為真切地反映了在冰冷的太空人類向往地球家園的心情。
文化意象通過文化的載體語言來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和規(guī)律。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都含有大量的意象,如漢語文化中的梅、竹、煙雨等,英語文化中的玫瑰、夜鶯、云雀等[4](P143)。
《點球成金》(Moneyball),中國成語“點石成金”,指神仙故事中說仙人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段饔斡洝分杏小爸杆疄橛停c石成金,卻如轉(zhuǎn)身之易”。在現(xiàn)代漢語文化中,“點石成金”廣義地理解為把不好的或沒有價值的事物變成好的、有價值的。這與隊員表現(xiàn)和資金實力被視為三流球隊的一支棒球隊最終成長為能與一流球隊抗衡的勵志氛圍十分契合。
《直上云霄》(Up in the Air),中國詩詞等文學作品中不乏“上干云霄”、“直入云霄”等用法,文化內(nèi)涵比“天空”(air)更豐富?!稙踉票澈蟮男腋>€》(Silver Linings Playbook),英文名來自一句諺語,即“每朵烏云都有銀邊”(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表達了主人公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與漢語中“彩虹”的象征意義比較類似,如“風雨彩虹”、“雨后彩虹”。
漢英文化中都有關于鬼神的傳說和各自不同的認知,如中國的中元節(jié),西方的All Saints'Day(萬圣節(jié))?!豆韹寢尅?Coraline & the Secret Door),變譯之后關鍵詞“鬼”在中國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展現(xiàn)過的各種善惡形象馬上會引人遐想?!督┦履铩?Tim Burton's Corpse Bride)“僵尸”對應英文“zombie”(非英美本土的文化意象,流傳于非洲和加勒比地區(qū)),還用來比喻腐朽的事物。在漢語文化中是一個有特殊含義的意象。
《飛屋環(huán)游記》(Up),“up”在一般的語用環(huán)境中往往被看作普通的副詞或介詞,表示趨于或處于較高的地方。在英語文化中,存在“be on the up -and -up”的習語,表示越來越好、蒸蒸日上。但是在非正式語言中,“up”又可以作動詞,釋義“get or jump up;rouse oneself”。色彩斑斕的氣球騰飛起來、連同主人公和他的屋子撥起并飛向空中的劇情與“up”一詞以上的象征意義都十分契合。然而,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無法形成一個有意義的具體形象。因此,中文版的片名采取補充劇情內(nèi)容、增加大量信息的方式,使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西游記》、《魯濱遜漂流記》等故事性很強的中西文學作品,能夠使中國觀眾產(chǎn)生共鳴。
《成長教育》(An Education),“education”的解釋包括“教育;教育體制;(接受教育獲得的)只是,能力,修養(yǎng),智力;教育學”。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看到以上任何一個名詞作為片名,都會認為這是部討論學校及或家庭教育的影片。而恰恰主人公卻是在經(jīng)歷了一番社會教育或教訓之后才得到成長的。
同樣,《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是愛情系列電影的第三部。譯者運用增加主題信息的手法,才不會使中國觀眾誤以為這是部恐怖電影。
《末日危途》(The Road),“road”相關的英文諺語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道路通羅馬;殊途同歸),“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5](P130)(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意圖鋪成的;只有良好的動機而沒有付諸實踐,徒遭埋怨或懲罰)。英語文化中“道路”總是和目的地或某個方向相聯(lián)系。而在中國文化里它既指有形的路或通道,又指無形的事物發(fā)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雖然既有“意”又有“象”,但是該詞不能傳遞過多的情感信息,沒有“末日”和“危途”帶來的緊迫、緊張氣息。
《盜夢空間》(Inception),該片的其它譯名諸如“奠基”和“開端”都是原英文片名的字面意思,與“road”和“education”相似,是美國電影片名慣用的單個名詞手法。《莊子·山水》:“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又如“欺世盜名”、“盜篡”(臣子取代君位)、“盜邊”(侵犯邊境)等用法。總體來說,“盜”在漢語文化意境中絕非褒義詞,完全是貶義詞。“盜夢”是一個新鮮的概念,與劇情相符又能吸引人眼球。筆者之所以認為這種變譯手段屬于“增”,是因為在無法分辨忠奸善惡的險惡盜夢過程之后,男主人公似乎回到了本真的初我。
《勇敢傳說》(Brave),“brave”可作形容詞、名詞和及物動詞。排除及物動詞的可能,其它兩種詞性的解釋都和“勇敢”相關。同樣傳達了西方電影片名文化點到為止的意境。但是對于漢語語境來說,只有“意”,沒有“象”?!皞髡f”指輾轉(zhuǎn)述說,唐代司空圖《商山》:“關頭傳說開元事,指點多疑孟浩然?!庇种该耖g長期流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等,聞一多:“據(jù)另一傳說,競渡的風俗起于越王勾踐,那也不可靠?!痹黾恿恕皞髡f”之后,漢文化中勇士的事跡和神秘形象躍然紙上。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interstellar”形容詞,“between the stars”。符合西方人的發(fā)散思維方式,給予足夠的想象空間。而“穿越”是個具體的行為動詞,給星際這個空間場所賦予了明確的活動內(nèi)容,使對于“星際”這個源自外來文化的意象在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的想象空間里有更清晰的定位。同時,也迎合了近些年大陸地區(qū)盛行“穿越劇”的風氣。
《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Grandmaster”是頗具西方政治色彩棋類的杰出代表,指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國際象棋是西方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真實寫照,被廣泛認為源于亞洲,但是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師大多卻在歐洲。因此,在西方文化意象中,“Grandmaster”代表了思想、意志和體力等綜合素質(zhì)水平較高的人物形象。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受眾人崇仰、堪稱師表的人“宗師”形象不相上下。《后漢書·朱浮傳》:“尋博士之官,為天下宗師,使 孔圣 之言傳而不絶?!痹跐h譯英的變譯過程中,東西方人士都能在各自的母語中找到恰當?shù)奈幕庀??!耙淮碧刂溉宋锼幍囊欢螝v史時期,而相對來說,國際象棋的流傳度和影響度早已突破“一代”,因此這個定語在變譯時可以刪減。
《逍遙法外》(Catch Me If You Can),從變譯的形式上看,完整句子的信息量被減少到一個成語的信息量。從語境上看,英文片名的潛臺詞包括“你是抓不到我的”。這是一種對法律的公然挑釁,甚至有炫耀自己可以挑戰(zhàn)FBI 的意味。而在現(xiàn)代中國文化中,法律是神圣不可踐踏的事物。所以,中文名使用“逍遙法外”僅僅點到為止,去除掉了原名中的藐視的意味。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玩具”在中西文化中都是和童趣相關的,或者說是童真的“意象”。但是漢英兩種語言在搭配上卻有不同的選擇?!皠訂T”:指發(fā)動人參加某種活動。魏巍《創(chuàng)造幸福的家鄉(xiāng)》:“李德生在黨的鼓舞下沒有灰心,又動員了五戶共十二戶繼續(xù)干下去?!痹撛~在表示發(fā)動的時候,賓語往往是人。因此,中文譯名從字面上就把玩具這個對象活化了、賦予了人一樣的生命和價值。以一種敘事的方式表達了影片的內(nèi)容是“動員玩具們參加某活動”。而“story”作為名詞一般有故事、傳奇、小說等含義,符合英語偏向于使用名詞而不是動詞來記述事件的習慣。
《愛麗絲夢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原名中使用介詞短語作定語,中心詞是“Alice”。中文名卻改變了這種結(jié)構(gòu),使用一句話敘述了事情的大概?!皐onderland”:“l(fā)and or place full of marvels or wonderful things”(有許多奇妙事物的地方)。
該詞在西方文化中既表示可以到達的具體方位,又意味著奇妙事物在此接連發(fā)生。更重要的是,相對于“仙境”,它是人類在現(xiàn)實中可以到達的地方。《紅樓夢》第一一七回:“(寶玉)一心想著那個和尚引他到那仙境的機關,心目中觸處皆為俗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仙境”指“仙人所居處”或“景物極美的地方”,顯然影片的劇情指向了第一種解釋。這是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求之而不得的地方,用“在”(in)來搭配顯得僵硬、缺乏文學色彩,不如“夢游”生動、亦真亦幻。
《逃離德黑蘭》(Argo),“Argo”并無實際含義,只是劇中作為營救人質(zhì)的方案里的虛擬電影里的飛船名字。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這個名字在中國文化中找不到對應的意象,華人觀眾很難從中領會到重點。而中文片名通過敘述主要情節(jié),“逃離”將劫后重生的信息傳遞出來。德黑蘭是伊朗首都,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其它中東地區(qū)一樣它給中國人固有的印象是神秘的,在這個西亞最大城市發(fā)生的故事,引人關注。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The Fantastic Mr. Fox),片名中使用劇中核心人物的家庭身份“爸爸”,而不是社會身份“先生”,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崇尚家庭價值的觀念。父親形象符合中國人在父權(quán)社會中父親作為一家之主、頂梁柱的意象表達。
《刺殺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英文片名是一個常用軍事術語,一般不特指任何時間,只表示室外環(huán)境是漆黑的時刻,要么非常晚,要么非常早。而且它的專業(yè)發(fā)音是“oh dark thirty”。因此,非軍事專業(yè)人士是很難馬上心領神會的。而中文片名很好實現(xiàn)了“本土化”。《史記·游俠列傳》:“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史記》、《后漢書》中就有描述刺客形象的故事。因此,“刺殺本. 拉登”馬上會讓國人聯(lián)想到“荊軻刺秦”等經(jīng)典傳奇,很容易達到思想的溝通。
《冰雪奇緣》(Frozen),《柯林斯高階英漢詞典》里“frozen”既可以作動詞表示結(jié)冰、凍結(jié),又可以做形容詞冷凍的、冰封的、呆若木雞的。英文片名顯然會在漢文化中“水土不服”。而漢語中“冰雪”可以比喻清純、形容心地純凈潔白。高適《酬馬八效古見贈》:“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羣。”文天祥《正氣歌》:“或為 遼東 帽,清操厲冰雪。”作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具有特殊的文化內(nèi)涵?!熬墶?,相對應的英文解釋是“predestined relationship”,但是屬于漢語高語境文化中的典型詞匯。影片的中文名讓人浮想聯(lián)翩,并且四字詞組比較工整、更加符合漢語習慣。
《超能陸戰(zhàn)隊》(Big Hero 6),“hero”:“person who is admired by many for his noble qualities or his bravery”。“英雄”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是才能勇武過人或具有英雄品質(zhì)的人物代稱。《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 操 耳。”楊秀清《果然忠勇》詩:“起義破關千百萬,直到天京最英雄?!爆F(xiàn)代漢語對于英雄形象的闡釋是“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斗,令人敬佩的人”。這與美國文化所崇尚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如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鋼鐵俠等存在很大差別?!瓣牎弊指w現(xiàn)出中國文化秉承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本質(zhì)。
包惠南指出,影視片名的翻譯“既要符合語言規(guī)范,又要富有藝術魅力,既要忠實于原片名的內(nèi)容,又要體現(xiàn)原名的語言特色,力求達到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要講求“大眾化、通俗化、口語化和藝術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導視和促銷作用”[6](P92)。
總之,實踐證明變譯理論中的增、減、述、改四種變通手段能夠適用于以文化傳播、意識形態(tài)交流為主的奧斯卡電影片名翻譯,從中對漢英文化意象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歸類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在人物、自然現(xiàn)象、事物和鬼神四類文化意象的表達上,變譯能夠求同存異,使譯者從本國觀眾的需求出發(fā),選用譯語文化中本國觀眾較熟悉與認同的語言和文化意象進行片名的翻譯,有效避免直接生硬翻譯所帶來的文化沖擊或者文化交流障礙。
[1]董成.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漢英文化意象與翻譯策略[J].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
[2]謝天振. 譯介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黃忠廉. 變譯的七種變通手段[J]. 外語學刊,2002,(1).
[4]成瀅. 從介譯學角度看文學翻譯中的幾種文化意象[J]. 蘭州大學學報,2006,(3).
[5](英)霍思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 版)(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包惠南. 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