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周俊霞
淺論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河北周俊霞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各種知識的綜合體現(xiàn),更是衡量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尺度,它是學生開動腦筋、調動往昔生活和知識積累,按照一定的中心和體裁要求,通過判斷、選擇、分析等構思醞釀,借助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程。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面對一個題目,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但由于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式的束縛,使作文教學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我們必須改進作文教學方法,老師應勤于寫作,提高自已的寫作素養(yǎng);要正確指導學生作文;作文批改要講求實效;上好作文講評課。
作文 改進方法 提高 作文水平
大家普遍重視升學率,一切圍繞考試轉。作文為考試,考什么,老師就教什么。這就造成作文教學模式化,學生思維格式化。學生的作文只有一個讀者那就是老師,學生寫作文無話可說,只是為了交差,久而久之,一提寫作文就頭疼,只好胡拼亂湊、移花接木、改頭換面或抄襲套仿。因此,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
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讀得越多,腦袋里詞匯的融匯量才會越大,信手拈來的機率才會越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最基本的途徑就是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培養(yǎng)他們讀文本中的課文以外,還應當讀大量的適合孩子們的課外讀物。在最初引導他們大量讀書的時候,教師應當作適當?shù)囊龑?。比如讀了童話和寓言之后把內容講給同學聽,可以把文中的故事編成情景劇表演,提高興趣。讀優(yōu)秀作文的時候,把自已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細細品味。除此之外,還可以讀同班同年級的優(yōu)秀作品。
我們作為教師,必須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熱愛生活,寫貼近他們生活的東西,寫他們對生活的情感體驗,抒寫真情實感。學生之所以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他們生活范圍窄小,在對生活素材的選取上受到很大局限,以致拼湊出沒有血肉的文章;二是對身邊的人、事、景物熟視無睹,不會留心觀察。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以健康廣泛的興趣積極樂觀地投入生活,多方面接觸社會,了解生活的多元性,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情。要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意周圍的事情: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親朋好友,鄰里之間,處處可見,樣樣可敘;父母之愛,師生之情,時時可抒;高山大海,春花秋月, 四季變化……都可以寫。告訴學生有意識地從五彩繽紛的生活中獲取豐富的感性知識,學會用理性、藝術的眼光看待生活,于平凡中尋覓偉大,淳樸中發(fā)現(xiàn)閃光。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容忽視。首先,批語要明確并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好的作文批評,能啟發(fā)學生思想,進一步觸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喚起其繼續(xù)努力的進取心,使他們品嘗寫作“成功”的快樂。因此,批改要有針對性,使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都容易接受,樂于接受。
寫批語要把習作好在哪里,為什么好,不好在哪里,為什么不好,一一寫清楚。對優(yōu)點給予肯定、贊揚,對缺點也不能放過,但批語要委婉,態(tài)度要中肯,讓學生樂于接受。批語不能概念化,不能太籠統(tǒng)。如“語句不通順,結構不嚴謹,層次不清楚,文章寫得好”之類的批語,讓學生對作文的好壞之處不得而知。
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另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重視。上好講評課,會使學生受益非淺。作文評課,首先應注意綜合指導,它能概括一次作文的全貌。有的學生開篇寫的好,有的結尾不錯,有的過渡巧妙,有的文句優(yōu)美,有的語言流暢,如此不一而足。教師應該把這些閃光點都捕捉出來,及時予以肯定、表揚,使學生堅定寫好文章的信心。
其次評課應以班級優(yōu)秀作文為范文,讓習作者自讀自析,像講語文課那樣,詳盡講析,突出重點,給學生啟發(fā)、示范。這些好的習作來自學生,有說服力,貼近學生水平,有推動力。
再次找出通病,委婉評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寫作之失。學生習作中有時是正?,F(xiàn)象,講評時亦須解決好這個問題。批評學生缺點要考慮其自尊心,讓他們在和諧的氣氛中修正錯誤,克服缺點,不斷進步。
首先,學生自改作文。作文寫完以后,按照老師和同學制定的標準,認真細讀或大聲朗讀兩遍,看一看有沒有因粗心寫錯字,有無寫錯的標點符號,書寫是否規(guī)范、語言是否流暢,內容是否合符事理,有什么紕漏,是否違背生活常識,結構是否完整,中心是否突出,是否能體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是否突出自己的文體特征,然后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等級。這樣自改以后,對自己的作文有全面的把握,在對照其他作文比較優(yōu)劣,看看同學和老師的批語,針對自己的批改,看自己的寫作還應注意哪些方面,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其次,學生互改作文。在自改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人數(shù)與作文評改的幾方面相對應,組內有幾位同學,便批改幾篇作文。每位同學批改一方面。例如:作文水平差的學生批改字體和標點,作文水平好的學生批改語言、內容、創(chuàng)意等。根據(jù)“作文批改標準”,給作文下自己的評語。這樣,每篇作文被批改達六七遍,優(yōu)點與不足也就完全顯露出來了。同時,批改者通過批改,達到溝通思想、分享成功,提高了對文章的鑒賞能力,再與自己的作文相比較,也明白了自己寫作的優(yōu)劣得失。各類學生皆得其所,寫作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總之,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一直是廣大語言教師所孜孜探求的。如果我們能真下勤于寫作,以切身經(jīng)驗正確引導學生,將作文的指導、批改、講評諸方面把握好,并融于一體,定能沖破“山窮水盡”,迎來“柳暗花明”。
(作者單位:涿鹿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