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劉 巖 丁萬興
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吉林 劉 巖 丁萬興
課堂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平臺,在課堂上吸收的知識往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對于小學課堂來說,孩子們剛升入小學,需要更為科學合理的手段來提高課堂效率,增加認知能力。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尋找提高的方法,來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的提高。
小學課堂教學 有效性
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在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教學主體從教師轉(zhuǎn)向了學生,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其個性化發(fā)展。但是這樣的變革雖然在理念上有所轉(zhuǎn)變,但是有些教學還是忽視了最為基礎(chǔ)的東西——課堂效率,只有在課堂效率夠高的情況下,才能讓孩子們更好的提高自己。本文就對如何加強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希冀能夠為廣大教師帶來參考。
在進行課堂有效性的提高之前,我們需要對這個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尋求措施來解決當前的課堂教學問題。而至于概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有效性最基礎(chǔ)的原則就是保質(zhì)保量,這是無可厚非的。舉個例子,比如為了探討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個小問題,老師放任學生自己思考和討論,整節(jié)課都用來做這個,這就是既不滿足對教學量的需求,也不滿足教學質(zhì)量的需求。每堂課的教學前提是在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后,再結(jié)合課堂實際進行活動,才能營造真正高效率的課堂。
上面講到,只有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活動,因此教學目標的設(shè)立無論是對教師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是一件重要的事。良好、正確的教學目標能夠正確地引導、激勵和調(diào)節(jié)課堂,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shè)立時要滿足全面、科學、實用的原則,制定出來的教學目標要層次分明,又要將知識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將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問題悉數(shù)包括進去,營造高效的課堂。
對孩子們來說,尤其是小學中剛升入小學的學生,有一個輕松舒適的課堂氛圍能夠促進他們的學習效率,使課堂在輕松愉快中進行。這時就要發(fā)揮老師的積極作用,讓老師來做這個氛圍的創(chuàng)建者。首先教師要將自己的身份放至與學生平等,要更像是一位朋友而不是一位老師,這樣學生的緊張感就會削減很多。另外,這個平等不只是身份上的平等,更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對象的平等,不能因為某個同學差就故意疏遠他而專門給學習好的同學進行講課。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上,教師要認真對待,尋找正確的答案予以告知,要注意保持親近的態(tài)度?,F(xiàn)在常見的一種課堂是學生害怕回答問題錯誤遭受批評而不敢站起來,或者是學生的錯誤答案被老師全盤否定,從此留下了陰影。在這種問題上,教師要更多的做一個引導者,鼓勵他們回答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對于正確的要予以表揚,錯誤的也不要大聲斥責而是要耐心地指出其錯誤,幫助其改正,使和藹老師的形象深入人心。
這里的教學資源,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教科書。我國的教科書都是經(jīng)過編者長期的總結(jié)匯編得到的勞動成果,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理解程度上都非??茖W合理。所以教師本身要對課本有足夠的了解,對其所要表達的要素進行深挖,然后制定目標,并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傳遞給學生?,F(xiàn)在課堂有效性不高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有些教師偷懶,直接采用網(wǎng)上現(xiàn)成的教案進行教學,試問教師自己都沒把教材摸透,又如何傳授給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和挖掘過程是枯燥的、長期的,但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耐得住寂寞,以身作則,將教材鉆研透,才有提高課堂有效性的資本。
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不要求教師都采用完全相同的教學方法,只要其教學符合高效、科學的范疇,就可以稱之為好的教學方法。而好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又有著巨大的作用,如在課堂的開始就設(shè)置懸念,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他們向下探究的興趣,這就是好的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時間分配上都是有根據(jù)的,會講的教師會將自己課程的精華放在固定的幾個時段,而在這幾個時段學生的注意力最為集中,因而也就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整節(jié)課都全神貫注于課堂這時不現(xiàn)實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如何尋找并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來進行講授。而且在講課的方式上也有微妙的選擇,即有選擇的將教學內(nèi)容拆分為多段進行,實踐證明當學生長時間的進行聽講時,會明顯出現(xiàn)煩躁、厭煩的情緒,而分內(nèi)容進行講課則巧妙的避開了這個問題,將課堂帶入教師自己的節(jié)奏,同時又不會冷落學生,充分的互動起來,讓學生在趣味中獲取新知識。
[1]黃元嶺.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0:93.
[2]李娟.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02:104.
[3]羅潔,鄧玉敏.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探索[J].改革與開放,2009,07:193-194.
第二作者:丁萬興。出生年月:19620729。民族:漢。籍貫:吉林省松原市。職稱:一級教師。學位及研究方向:??疲W教育。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套浩太鄉(xiāng)小學)
劉巖。出生年月:1978010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吉林省松原市。職稱:一級教師。學位及研究方向:本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