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摘 要: 在高職學生的日常管理中,對學生實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如何全面、正確地實施非常關鍵。文章對此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 高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管理
對大學生正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符合目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方針和政策,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集中力量,全校人員都積極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與學生家長要積極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全體大學生,不能只針對個別學生,要調動學校、家庭和社會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與資源,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要明確,體系要完整。不僅要全員參與,而且要互相協(xié)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為一個群體性教育,群體中的每一個人員都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啟明燈。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聚焦學校內部力量。
高職院校的校黨委和行政一定要擔負起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與義務。要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工作隊伍和一支兼職工作隊伍,兩支隊伍互相結合,協(xié)同工作,齊抓共管,每一個人都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落實到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要落實到個人。
高職教職員工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流砥柱。教師是教育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引路人,全體教師在教育事業(yè)中不能只傳授科技知識,一定要做好育人工作。廣大教師要依據(jù)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缺陷,按照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育人規(guī)律,合理、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學校內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必須通過廣大學生干部實施工作,學生干部不僅是受教育對象,而且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輔助力量。學校要通過心理協(xié)會等社團組織,建立健全的學生組織力量,同時在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不同班級和宿舍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員,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社會資源,借助校外力量協(xié)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每個學生的起點,家庭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家庭殘缺不全或者父母教育方法不當?shù)纫蛩?,都會使學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產(chǎn)生心理陰影,極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家校聯(lián)合是開展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一定要多形式、多渠道、多方法地跟每個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密切聯(lián)系,互通學生在家庭、在學校的表現(xiàn),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加強校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構建以學校為中心,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工作體系與整體思路。通過社會媒體大力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這項教育工作。另外,要充分利用本地和異地教育資源,力爭做到資源共享,借助社會心理咨詢機構參與到校內的教育工作中。對于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利用社會專業(yè)精神衛(wèi)生機構或者醫(yī)院進行治療。
二、把握學生成長歷程,實施全程化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全時段進行。
從每個學生入學開始到畢業(yè)的全時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時段內,這項工作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和實施,制訂學生校內心理健康教育計劃、每學年和每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對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計劃必須精細化,要精細到每月、每周甚至是每天。心理健康教育計劃要目標明確、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螺旋上升。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不一樣,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入學、學業(yè)到畢業(yè)就業(yè),要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開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2.以篩查、干預、跟蹤、控制等多種方法全面開展工作。
篩查是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針對全校學生開展心理普查工作,并根據(jù)合格標準和檢測工具發(fā)現(xiàn)心理障礙的學生。干預,要邀請具備專業(yè)心理咨詢資格的工作人員,對篩查出來的學生進行心理分析和診斷。跟蹤,是對有心理障礙的進行心理疏導后及時跟蹤和觀察教育效果。控制,是將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移到醫(yī)院和精神機構進行心理治療,并通知家長監(jiān)護。
三、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系統(tǒng)化
1.認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原則。
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必須首先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對學生普及教育和個案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不能疏忽個別同學的針對性教育和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書本教育與活動教育必須相結合,不能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工作,心理教育必須通過各種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磨煉他們的意志;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積極性。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首先,必須在校內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并提高教師的心理知識傳授能力,課程體系要分選修課和必須課,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其次,在專業(yè)課教學中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所有教師在專業(yè)教學中都要結合專業(yè)特色和專業(yè)工作,對心理的特殊要求進行心理輔導。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依靠社會實踐和各種活動,盡可能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鍛煉,在校內也要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在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吸取營養(yǎng),調整心理狀態(tài)。最后,心理咨詢工作一定要做到專業(yè),聘請校內和校外具有專業(yè)咨詢資格的工作人員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認清目前高職大學生最突出的心理問題
1.高職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心理問題。
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交際困難是一個主要心理問題,很多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或者不愿意與人交往,或者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更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更有甚者,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會獨立生活。
2.高職大學生上網(wǎng)成癮的心理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對網(wǎng)絡的依賴性較強,他們往往沉溺于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每天花大量時間上網(wǎng),有的甚至染上網(wǎng)癮,通宵達旦,沉溺網(wǎng)絡。
3.學習方面的心理壓力。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學習壓力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有的學生感到填報專業(yè)過于盲目或者對自身判斷不足,后來發(fā)現(xiàn)所學專業(yè)并非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專業(yè),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有些學生感到課程負擔過重,專業(yè)課程難懂、難學、不好掌握,精神過度緊張;部分學生對將來的專升本或者考取職業(yè)資格證書感到心理有壓力。
參考文獻:
[1]高淑芳.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8-30.
[2]陶蓉.構建多元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5(5):92-97.
[3]陳先建,胡鵬程.構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綜合工作體系的實踐和探索[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