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惠 霍永剛
(山西省晉中種蜂場,030600)
利用大蜂螨生活習性巧治大蜂螨
鄭永惠霍永剛
(山西省晉中種蜂場,030600)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Trueman 2000),又稱“大蜂螨”,是蜜蜂(西方蜜蜂)的體外寄生螨之一,其原為東方蜜蜂的寄生螨,經長期的進化和演變,兩者之間都已適應,對東方蜜蜂并無明顯危害,而對西方蜜蜂的危害極大,特別是最近幾年,在我省各地,經常有因大蜂螨的危害造成蜂群極度下降,垮場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大蜂螨的個體發(fā)育分3個階段,即卵、若螨和成螨。蜂螨的生活周期分別為卵期20~24小時,前期若螨52~58小時,后期若螨80~86小時。雄螨整個生活周期為6.5天,雌螨7天。因此,(1)早春防治蜂螨措施。蜂群進入春繁前,群內子脾面較小時,幽閉蜂王斷子治螨。此時充分利用大蜂螨在蜂房內進行產卵繁殖的規(guī)律,將蜂王提前幽閉15~18天,在放王的前3天將巢內所有的封蓋子和幼蟲全部割除,然后用搖蜜機將子搖出,同時用水劑殺螨藥物進行治療;(2)夏末秋初防治蜂螨措施。利用當?shù)厍G條大流蜜期扣王斷子取蜜時,用甲酸和草酸對大蜂螨進行防治;(3)晚秋防治蜂螨措施。在秋后最后一個蜜源結束后將蜂王幽閉,人為迫使蜂王停產,因外界蜜粉源結束,最理想的方法是用敵螨熏煙劑和吩噻嗪煙劑進行熏殺,此方法簡單實用,方便操作,只進行一次即可。
狄斯瓦螨;寄生;消長規(guī)律;幽閉;斷子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Trueman 2000,又稱“大蜂螨”)是對世界養(yǎng)蜂業(yè)威脅最大的蜜蜂病蟲害。屬寄生螨目,瓦螨科(以下統(tǒng)稱“大蜂螨”)。
大蜂螨是蜜蜂(西方蜜蜂)的體外寄生螨之一,其原為東方蜜蜂的寄生螨,經長期的進化和演變,兩者之間都已適應,因而對東方蜜蜂無明顯危害,主要寄生于東方蜜蜂的雄蜂房內,成蜂只是中間寄主,即大蜂螨的傳播手段。20世紀西方蜜蜂大量引入亞洲后,由于兩種蜜蜂的相互接觸,大蜂螨開始進入西方蜜蜂巢內,不僅侵害雄蜂幼蟲,也寄生侵害工蜂幼蟲;50年代在亞洲各國普遍發(fā)生大蜂螨危害;70年代傳播到歐洲和南美洲、北非;80年代傳播到北美。目前除澳大利亞尚未發(fā)現(xiàn)外,亞洲、歐洲、美洲及非洲北部大多數(shù)國家都受到大蜂螨的危害。
大蜂螨繁殖速度很快,對西方蜜蜂的危害極大,特別是最近幾年,在我省各地,常有因大蜂螨的危害造成蜂群極度下降,嚴重的垮場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正常情況下,夏季無大蜂螨寄生的蜜蜂個體平均壽命為40天左右,有1只大蜂螨寄生的蜜蜂個體只能存活36天,有2~4只大蜂螨寄生的蜜蜂個體只能存活30天,有4只以上大蜂螨寄生的蜜蜂個體只能存活25天,所以有大蜂螨寄生的蜂群,其壽命明顯縮短,直接影響整個蜂群的正常生活。
有大蜂螨寄生的蜂群巢門前有翅足殘缺不全的幼蜂爬行和被工蜂拖出死蛹,有時可見到死蛹體上有白色的若螨附著。開箱檢查發(fā)現(xiàn)個別蜜蜂個體上有大蜂螨成蟲寄生于蜜蜂的頭部、胸部和腹節(jié)之間或是胸部和腹部的背側面,打開雄蜂房有大蜂螨寄生于巢房內。受大蜂螨危害嚴重的蜂群,在蜂箱前可見到許多蜂體變形的幼蜂,翅不能伸展或殘缺,工蜂體型變小,雄蜂的性功能降低,蜂王壽命縮短。其一,幼蟲在被2~3只大蜂螨寄生,體重將減少15~20%,飛行能力也降低。在幼蜂羽化后1~10天寄生大蜂螨,蜜蜂的壽命減短50%;其二,被大蜂螨危害的蜜蜂,由于身體被刺穿傷口,很容易被病害侵入,例如蜜蜂的一些細菌病和病毒病等;其三,蜜蜂被大蜂螨寄生后,經常扭動身體,企圖擺脫,結果造成蜜蜂精疲力盡大量消耗體力,最后死亡;其四,正在發(fā)育的蜂群,因蜂螨的寄生群勢減弱。受害嚴重的蜂群,幼蟲或蛹出現(xiàn)死亡;其五,在秋季繁殖適齡越冬蜂之前不及時治螨,蜂群受到大蜂螨的侵擾,使得蜜蜂不能結團,蜂群不能安全越冬,造成嚴重損失。
1只雌螨能產1~7粒卵,多數(shù)產2~5粒,進入巢房內的大蜂螨有產卵能力的占94.8%,無產卵能力的僅占5.2%。試驗證明,雌螨進入蜜蜂封蓋幼蟲房48小時后與雄螨交尾受精,腹部膨大,行動遲緩,60~64小時開始尋找產卵場所,并將卵產于巢房壁和巢房底部。大蜂螨產卵能力雖然很強,但成活率很低,能夠形成新雌螨的僅占35.8%,死亡3.8%;形成新雄螨的占17%,死亡9.4%,而不能發(fā)育為成螨的占33%。
大蜂螨的個體發(fā)育分三個階段,即卵、若螨和成螨。蜂螨的生活周期分別為卵期20~24小時,前期若螨52~58小時,后期若螨80~86小時。雄螨整個生活周期為6.5天,雌螨7天。
大蜂螨在春季寄生最少,隨著蜂群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大蜂螨寄生數(shù)量穩(wěn)定上升,通過多年試驗統(tǒng)計,如果對大蜂螨采取不治療,從3月初開始春繁,大蜂螨隨著蜂群繁殖,到4月中旬,大蜂螨寄生率達15~20%,寄生密度達23~25%;春末夏初蜂群發(fā)展高峰期,大蜂螨寄生率達到10~12%,寄生密度為15~17%,保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而到了夏末秋初,即8月中旬至9月上旬,由于外界氣溫逐漸變化,晝夜溫差明顯,外界蜜粉源逐漸減少,蜂群群勢逐漸下降,蜂王產卵量減少,到越冬前期,大蜂螨的寄生率和寄生密度急劇上升,達到高峰,最高可達50~57%。
3.1春季防治螨害措施
早春蜂群進入春繁前,群內子脾面積較小時,進行幽閉蜂王斷子治螨。此時充分利用大蜂螨在蜂房內產卵繁殖的規(guī)律,大蜂螨的整個繁殖是在蜜蜂的蛹蟲期內,其方法是,在進入春繁前,將蜂王提前幽閉15~18天,在放王的前3天將巢內所有的封蓋子和幼蟲全部割除,用搖蜜機將子搖出,同時用水劑殺螨藥物進行治療。若大蜂螨寄生嚴重可以進行兩次治療,也就是在蜂王開產前再進行一次治療,這樣能徹底防治寄生在蜂房內和寄生在蜂體上的螨。
春季治螨應選擇晴暖天氣的中午進行,外界氣溫不低于10℃為宜,以便蜜蜂出巢爽飛排泄,切勿在午后或傍晚進行,以防止因用藥蜜蜂出巢凍死而造成損失。治療時間要短,動作要快、穩(wěn)、輕,以防盜蜂。
3.2夏末秋初防治蜂螨措施
在夏末秋初是蜂螨繁殖的高峰期,如果在此期間防治工作稍有疏忽,不僅影響本年度越冬蜂的培育,也影響下一年的養(yǎng)蜂生產,所以夏末秋初是蜂螨防控的重點時期。在蜂螨的防治上要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徹底治螨。在山西廣大地區(qū)防治大蜂螨措施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幽閉蜂王或安放王臺更換蜂王,進行斷子治螨。此時幽閉蜂王斷子,一是可以利用斷子期進行蜂蜜生產,提高蜂蜜產量;二是充分利用斷子期徹底治螨;三是利用此時蜜粉源充足培育蜂王,更換老劣蜂王,以提高秋繁效果;四是通過斷子期對蜂機具進行消毒,并對其他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給蜂群營造一個良好的秋繁環(huán)境。
大多數(shù)蜂場采取的治螨方法仍是掛螨撲和使用一些菊酯類的殺螨藥劑。例如,螨撲掛片,雖使用方便,但長時間使用會使蜂螨產生抗藥性,對蜂產品造成一定污染。應根據大蜂螨的生物學特性和蜜蜂的生物學規(guī)律進行防治,充分利用蜜蜂的斷子期并在不影響蜂群正常生產與繁殖的情況下人為制造斷子期,進行蜂螨防治。
目前可替代螨撲和菊酯類較好的藥劑有甲酸和草酸。甲酸為液態(tài)有機酸,易揮發(fā),對蜂產品基本無污染,無殘留,使用安全。使用方法是在斷子期采用斷子結合甲酸熏蒸的措施對大蜂螨進行防治。每群蜂最大用量6 ml,將甲酸滴入裝滿脫脂棉的小瓶內,在瓶蓋上打十幾個小孔,蓋好,而后將小瓶放置在蜂箱內的角落處,讓其自然揮發(fā)。3天后再加一次甲酸,一般連續(xù)5次即可。使用甲酸應注意,甲酸易揮發(fā),應避免過量使用,過量使用會造成藥物對蜂群的影響,引起蜜蜂騷動不安,嚴重的造成蜂群飛逃。
草酸為固態(tài),使用安全,可與糖水混合使用,草酸于糖水比例為3%為宜,溶解后均勻噴灑巢脾,噴脾量每脾平均2 ml左右,每天1次,5次為一個療程。
3.3晚秋防治蜂螨措施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了減輕蜂群內勤蜂的工作負擔,在山西,本地蜂場大都采取幽閉蜂王的措施,也就是在秋季最后一個蜜源結束之后將蜂王幽閉起來,人為迫使蜂王停產。此時蜂王產的卵,因外界蜜粉源結束,哺育出來的工蜂健康狀況差,很難順利度過越冬期,而工作蜂為了哺育幼蟲大量消耗體力,縮短了壽命,很難安全越冬,極易造成來年春衰。再者,如果不進行人工幽閉蜂王,大蜂螨隱藏在幼蟲巢房內很難徹底防治,待幼蜂出房后會隨工蜂一起越冬。為了徹底消除大蜂螨對蜜蜂的危害,應采取人工幽閉蜂王的措施,充分利用蜂群內工蜂出盡,大蜂螨全部暴露于蜜蜂體表4注意事項
上,抓住有利時機徹底消除大蜂螨對蜜蜂的危害。防治的方法是,將蜂群內多余的空脾抽出,用水劑殺螨藥噴霧治療或用熏煙劑進行熏殺,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是采用敵螨熏煙劑和吩噻嗪煙劑進行熏殺,這種方法簡單實用,方便操作,只需進行一次即可。操作方法是將敵螨熏煙劑點燃,放置在蜂箱的空處(在點燃的熏煙劑底下墊一塊阻燃的瓦片或石片),關閉巢門,蓋上覆布和箱蓋。每箱1袋敵螨熏煙劑,每次熏殺2~3分鐘即可。熏殺完畢之后將巢門打開,覆布掀起1/3,煙霧散盡后蓋好蜂箱。
在選擇對大蜂螨治療的藥劑和方法時,應選擇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無殘留、高效的殺螨劑和防治方法。目前常用的殺螨劑有殺螨一號、螨撲、升華硫、敵螨熏煙劑、吩噻嗪煙劑、甲酸、草酸等。
(1)螨撲目前是我國養(yǎng)蜂生產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殺螨藥物,它使用方便,省工省時。但有些蜂農反映目前的螨撲殺螨效果明顯下降,究其原因是因在藥劑的使用方法不得當,有的將螨撲片掛在蜂箱內就不管了,有的只將螨撲片從巢門插進蜂箱了事。將螨撲掛片置留在蜂箱內,對蜜粉而言是一個慢性中毒的過程,而對大蜂螨而言,使其產生了抗藥性,從而起不到治螨的目的。
(2)目前能夠替代螨撲的藥物有甲酸、草酸,其對大蜂螨的殺滅效果也比較好,它使用方便,對蜂產品無污染,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殺螨藥劑,應推廣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甲酸時要嚴格控制劑量,不然對蜂群有一定的影響,會引起蜂群騷動不安,嚴重的造成蜂群飛逃。
(3)在秋季殺滅大蜂螨時,最好使用敵螨熏煙劑和吩噻嗪煙劑。因秋季氣溫變化較大,使用水劑殺螨藥物,會出現(xiàn)蜜蜂飛出凍僵凍死的現(xiàn)象,而敵螨熏煙劑、吩噻嗪煙劑使用簡單方便、安全,不會發(fā)生蜜蜂飛出凍僵凍死的現(xiàn)象,對大蜂螨的殺滅效果明顯。
國家蜂產業(yè)技術體系(CARS-45-sy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