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敏 季 磊 崔洪泉*
(1 東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東 東營 257335;2 東營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東營 257091)
臨床培養(yǎng)1809株細菌的耐藥性研究
秦文敏1季磊2崔洪泉2*
(1 東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東 東營 257335;2 東營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東營 257091)
目的 通過統(tǒng)計分析,了解相同季節(jié)、不同年份,致病細菌發(fā)病的規(guī)律性及其對抗生素耐藥性的差異。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diào)查的方法,對2013年度第三季度所分離的病原菌所做的藥敏實驗結(jié)果與2014年度第三季度所分離的病原菌所做的藥敏實驗結(jié)果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 兩個年度培養(yǎng)的細菌構(gòu)成比、耐藥性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有差異。結(jié)論 兩個年度培養(yǎng)的細菌的耐藥性有差異,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有指導意義。
細菌培養(yǎng);致病細菌;耐藥性;臨床研究
通過分析,了解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致病細菌發(fā)病的規(guī)律性及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嚴格抗生素使用指征,做到因病施治,減少細菌耐藥性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其蔓延[1]。
1.1菌株來源:收集2013年第三季與2014年第三季度兩個季度本院送檢的臨床標本中所分離的病原菌,共計1809株。
1.2主要儀器和試劑:ATB-Expression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分析系統(tǒng)(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及系統(tǒng)配套的細菌鑒定和藥敏卡。
1.3藥敏試驗:藥敏試驗采用K-B法,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均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說明進行,儀器自動分析抗菌藥物最小抑菌濃度(the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藥敏結(jié)果試驗判定符合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xié)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0年版的標準。
1.4細菌鑒定:細菌鑒定為常規(guī)方法鑒定系統(tǒng),包括API系統(tǒng)、VITEK系統(tǒng)、Microscan 系統(tǒng)或手工方法[2-4]。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WHONET 5.6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按試驗方案中常規(guī)要求,定量資料進行配對t檢驗,定性資料進行卡方檢驗,采用精確概率法求出P值,0.01<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常見菌株分布:2013年第三季度檢驗科微生物實驗室共接收細菌培養(yǎng)+藥敏標本(不含涂片染色檢菌、支原體培養(yǎng)、衣原體檢測及重點科室環(huán)境監(jiān)測)3618份,分離出陽性標本831株,陽性率為22.97%。其中革蘭陰性菌590株(71.00%),革蘭陽性菌183株(22.02%),其他58株(6.97%)。2014年第三季度檢驗科微生物實驗室共接收細菌培養(yǎng)+藥敏標本(不含涂片染色檢菌、支原體培養(yǎng)、衣原體檢測及重點科室環(huán)境監(jiān)測)4992份,分離出陽性標本978份,陽性率為19.60%。與朱德妹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致病菌分離陽性率、構(gòu)成比選用t檢驗精確概率法對2013、2014兩個年度兩組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年份樣本培養(yǎng)致病菌的陽性率為不同,其中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比例也不同,其主要致病菌的構(gòu)成比差異性也較大。
2.2所分離的居前四位的革蘭陰性菌菌株對主要抗菌藥物敏感度。①大腸埃希菌兩個年度檢出的大腸埃希菌對阿米卡星、厄他培南、亞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替坦、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較高,其耐藥性都<10%,可以可以經(jīng)驗性選用;兩個年度檢出的腸埃希菌對慶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抗生素的耐藥性在20%~50%,可以根據(jù)藥敏實驗結(jié)果選擇用藥。②肺炎克雷伯菌兩個年度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對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頭孢替坦、復方磺胺甲惡唑等抗生素的敏感性較高,其耐藥性都<20%以內(nèi),可以經(jīng)過經(jīng)驗性選用;兩個年度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對氨曲南、頭孢唑啉、頭孢他啶、呋喃妥因、頭孢曲松、氨芐西林/舒巴坦等抗生素的敏感性也較高,其耐藥性都<30%以內(nèi),可以經(jīng)過藥敏試驗選用。③銅綠假單胞菌兩個年度檢出的銅綠假單胞菌對阿米卡星、亞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頭孢他啶、左旋氧氟沙、環(huán)丙沙星、等抗生素的敏感性較高,其耐藥性都<10%,可以經(jīng)過經(jīng)驗性選用;兩個年度檢出的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替坦、復方磺胺甲惡唑、呋喃妥因、頭孢曲松、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唑啉、氨芐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藥率幾乎都是都100%,應用引起高度重視。④鮑曼不動桿菌兩個年度檢出的鮑曼不動桿菌、左旋氧氟沙星、復方磺胺甲惡、等抗生素的敏感性較高,其耐藥性都<10%,可以可以經(jīng)驗性選用;兩個年度檢出的鮑曼不動桿菌對頭孢曲松、頭孢他啶、環(huán)丙沙星、亞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芐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等抗生素的耐藥性在20%~60%,可以根據(jù)藥敏實驗結(jié)果選擇用藥;兩個年度檢出的鮑曼不動桿菌頭孢唑啉、氨芐西林頭孢替坦、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的耐藥率幾乎都是都100%,應用引起高度重視。
2014年第三季度檢出前十位細菌與2013第三季度相比有變化,其中大腸埃希菌由2013年的28.90%下降到2014年的14.42%;克雷伯菌屬由2013年的19.800%下降到2014年的13.48%;銅綠假單胞菌由2013年的18.00%下降到2014年的8.08%;說明標本送檢趨于規(guī)范,有可能樣本數(shù)的增多導致細菌的檢出率有所下降。
2014年第三季度檢出的革蘭陰性細菌與2013第三季度相比有變化,2013年的59.20%上升到2014年的71.0%;革蘭陽性菌由2013年的32.21%下降到2014年的22.02%;說明兩個年度的致病菌導致的疾病的發(fā)病率不同有所不同。
其中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藥性由2013年第三季度的47.8%,上升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57.66%,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性由2013年第三季度的49.8%,上升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60.28%,應當引起高度注意;兩個年度檢出的腸埃希菌對氨曲南、頭孢他啶、頭孢吡肟、復方磺胺甲惡唑、頭孢曲松、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唑啉、氨芐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藥性>60%,其中頭孢吡肟的耐藥性由2013年第三季度的66.58%下降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23.4%,頭孢他啶的耐藥性由2013年第三季度的66.50%下降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32.12%,氨曲南的耐藥性由2013年第三季度的66.50%下降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46.72%,有可能是因為規(guī)范抗生素應用所致。臨床應用這些抗生素必須進行藥敏試驗,而且嚴格適應證[6]。
本季度該菌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23.8%,高于2013年第三季度季度;對頭孢吡肟、頭孢他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耐藥率均<20%。
本季度G+菌居首位的依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排名列第四位,但是總株數(shù)比例低于2013年第三季度季度。總的耐藥情況變化不大,對青霉素、紅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藥率仍在70%以上,對左旋氧氟沙星、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比上季度增高。MRSA除對甲氧西林耐藥外,對其他所有與甲氧西林相同結(jié)構(gòu)的β-內(nèi)酰胺類和頭孢類抗生素均耐藥,MRSA還可通過改變抗生素作用靶位,產(chǎn)生修飾酶,降低膜通透性產(chǎn)生大量PABA等不同機制,對氨基糖苷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四環(huán)素類、氟喹喏酮類、磺胺類、利福平均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耐藥,唯對萬古霉素敏感[5],所以應加強醫(yī)院感染的控制,減少接觸感染機會。MRSA本季度共檢出7株(未剔除重復菌株),占金黃色葡萄球菌總株數(shù)的13.7%,低于全省監(jiān)測情況平均水平;本季度凝固酶陰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分離出24株,對苯唑西林的耐藥率為62.5%,低于上季度。
綜上所述,應制定全院統(tǒng)一的標本采集、送檢流程與標準,提高標本陽性檢出率,及時控制細菌感染,合理選擇抗生素,減少細菌耐藥發(fā)生。
[1] 崔洪泉,寧金堂,李振卿,等.泛黃河三角洲地區(qū)常見致病菌耐藥性的臨床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2,6(5):430-434.
[2] 蘇揚.2009年我院臨床常見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2):117-120.
[3] 朱德妹,汪復,胡付品,等.2010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1,11(5):321-329.
[4] 王曉娟,易有峰.420株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1,5(1):76-78.
[5] 王浩平,賴燕燕,趙善富.ICU病房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247例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7,5(28):219-220.
R969.3
B
1671-8194(2015)10-0186-02
E-mail: chquan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