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珍
摘 要:最近剛剛熱播的電視劇《離婚律師》與根據(jù)張愛玲的經(jīng)典名作改編的電視劇《傾城之戀》一樣,都塑造了想愛而不敢大膽愛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他們見面就打架,互不相讓,高傲自負;不見面又互相思念。他們的矛盾源于他們之間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來自社會家庭甚至各自的經(jīng)歷,更源于他們各自的婚姻觀。
關鍵詞:《傾城之戀》;《離婚律師》;婚戀觀
中圖分類號:I20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12-0162-02
電視劇《傾城之戀》改編自張愛玲經(jīng)典小說,講述了白家六小姐白流蘇與丈夫離婚后在娘家居住,幾年后丈夫去世而此時娘家已經(jīng)敗落,經(jīng)濟拮據(jù),流蘇的財產(chǎn)也被兄長花光,其哥嫂希望流蘇可以給已經(jīng)離婚的前夫守寡,流蘇又不愿意,因而在家中日益成為哥嫂的眼中釘,近乎不能在家中立足。白家好友徐太太,為七小姐白寶絡做媒,介紹南洋華僑范柳原。范柳原在英國長大,繼承遺產(chǎn)后回國經(jīng)商,脾氣怪癖,生活浪漫不羈。相親之日,寶絡因聽到四嫂的詭計而央求流蘇做伴,不料范柳原卻看上流蘇所特有的中國情調致使寶絡婚事無望,家人怪罪流蘇,流蘇更是難以立足。恰在此時,范柳原托徐太太邀請流蘇去香港,兩人在香港再次相遇,并產(chǎn)生情愫。但范柳原并不打算娶流蘇,流蘇不甘于做情婦于是又回到上海?;丶液蟾鞘艿礁缟┑睦溲郏谑堑诙胃案鄄⑴c范柳原同居。在范柳原離開之際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香港淪陷,柳原不能出國,在戰(zhàn)爭中二人互為依靠最終結婚。戰(zhàn)爭成全了流蘇,香港雖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卻造就了一對自私男女的婚姻。
2014年熱播的電視劇《離婚律師》主要講述了從初次相見就針鋒相對的兩個律師,最終曲折地走到了一起。當然,曲折的劇情在于兩人的愛情誕生在一次又一次為別人或代理或調解各種各樣的“奇葩”離婚案。男主人公池海東是一個伶牙俐齒、吞吐云雨的金牌律師。事業(yè)上春風得意卻被老婆焦艷艷戴了綠帽子,心理掙扎后調節(jié)不成,在自己的離婚案中敗給了初出茅廬的老婆的代理律師羅鸝。從此兩個律師便有了劇中的一個一個讓人啼笑讓人捧腹讓人回味的嘻笑怒罵。一個剛離婚“不想愛”,一個受盡感情創(chuàng)傷“不敢愛”。心理上都不相信愛情的他們卻總在陰錯陽差之下糾纏在一起。朝夕相處直至日久生情,羅鸝和池海東漸漸心向對方,是雙方的才華與品格引領他們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本就是一部經(jīng)典之作,《離婚律師》也是編劇陳彤的得意之作。兩劇作都是在舊事重提,都市男女的婚姻與愛情如何在現(xiàn)實生活的瑣碎中留住原初恐怕是兩劇自始至終都在演繹的問題。兩個劇本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展示一對高傲自私的男女如何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互相詬病又互相安撫地走到一起的必然。最終,觀眾明白了,原來所謂的完美的愛情與婚姻是不存在的。兩劇也不謀而合地印證了這一問題——婚姻是將就的愛情。
一、婚姻理念
電視劇《傾城之戀》描寫的是動蕩年代的愛情,它的底色是荒涼的。對于白流蘇來說,與前夫離婚是被逼無奈,前夫的尋花問柳抽大煙逛妓院讓她無法接受,離婚是現(xiàn)代女性的現(xiàn)代思想使然。白流蘇是為了追求自己年紀輕輕的幸福。事并非如白流蘇所愿,回到娘家后面對的卻是哥嫂花光自己的錢,卻又來嫌棄自己,想將自己趕出門,她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活著。這便是影片為觀眾展示的人類親情的缺失。在白家,觀眾看到的或讀者感悟到的并不是母親對女兒的疼愛、庇護,而是對女兒成為累贅深深的無奈,面對哥嫂對流蘇的冷言冷語白老太太也是聽之任之,做不得主也不想為她做主。這使得流蘇在家中難以找到立足之地。如小說中的描述,流蘇就像回到多年前他十來歲的時候,在大雨中和家人擠散了,她獨自站在人行道上瞪著眼看人,人也看她,可人人都關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頭也撞不進去,這體現(xiàn)了流蘇當時的處境?!峨x婚律師》中的羅鸝,“三高”的優(yōu)勢也沒有能把她從愛情的傷害中解救出來,她成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小三”,當她偶然得知真相后,她的選擇是逃離。和白流蘇一樣,她表面上是逃了,可心里卻無處可逃。吳文輝的電話短信禮物甚至事業(yè)上的細心幫助,時刻撞擊著她,讓她進退兩難。她內心也很苦,不得不稀里糊涂地應付著她的舊愛。如果說羅鸝在有人暗戀的情境之下仍苦于無法把握當下的幸福,那么白流蘇就等于在沒有親情的關愛之下期待將來的幸福。這兩個女性都不幸福,她們一面逃離一面尋找。另一對男主人公也好不到哪兒去。富二代兼私生子的范柳原高傲而自尊地活在自己的現(xiàn)實中,他隱忍而不絕望。這一點池海東與其很相似,老婆出軌,自己被算計,但仍在人氣吞聲中維護自己的高傲與自尊。
《傾城之戀》里白流蘇陰差陽錯地被范柳原相中。《離婚律師》里羅鸝陰差陽錯地代理金牌律師老婆的離婚案與金牌律師第一交鋒并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兩部電影劇的喜劇性從此開始。范柳原不想結婚而流蘇卻因為想過安穩(wěn)的生活而目希望結婚,由于這一強烈的沖突致使流蘇再次回到家中。這一舉動使得流蘇與其哥嫂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三哥四嫂更是惡語相加,指桑罵槐甚至為了錢和流蘇起了正面沖突,完全沒有哥嫂該有的關愛?!峨x婚律師》中吳文輝擺脫不掉無愛的婚姻,卻深愛著羅鸝,羅鸝也深愛著他。用羅鸝的話說,從她讀研究生起就和他在一起,她好像很了解他。其實她只知道吳文輝用愛給她愛情,卻不知道吳文輝與另一個女人的婚姻,因此他暫時無論如何愛羅鸝也給不了羅鸝想要的婚姻。這就是《離婚律師》里的愛情與婚姻。在這一點上,《離婚律師》與《傾城之戀》是多么地相似。范柳原對白流蘇一見鐘情,在白流蘇看來她似乎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于是她想,自己也說不定愛上了范柳原這個浪蕩公子。想想他對自己的調情,她也很欣慰,因為她憧憬的將來是一個有愛的婚姻的。范柳原雖然也喜歡和流蘇在一起,但他的性格決定,他一輩子不可能只有白流蘇一個女人,因此人茶余飯后他還要去找那個讓大多數(shù)男人著迷的印度女人。他可能會給白流蘇以愛情,正如他曾握著流蘇的手說的:“生死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流蘇也很感動,但看到他與印度女人調情,想到他就住在賓館的隔壁卻不來陪她聊天看月亮,流蘇就有一種被欺騙的憤怒,她決定離開這個虛偽而自私的男人。這是他們二人的愛情拉鋸戰(zhàn)?!峨x婚律師》中的羅鸝與池海東也是如此進行著愛拉鋸戰(zhàn)。孤單的羅鸝忙于工作忘記了自己的生日,吳文輝買了鉆戒和生日蛋糕想來給她過生日,結果碰上池海東在羅鸝家。羅鸝以談論工作為由,支走了吳文輝,卻要求池海東留下陪自己過生日。此時在羅鸝心里并不討厭池海東,雖然二人在一起時一直在打嘴架,互不相讓。但潛意識里,羅鸝喜歡池海東,池海東也表現(xiàn)出不討厭羅鸝。但當有一天羅鸝提出兩人退掉一處房子,合住在一起時,池海東亮出他的鎩手锏,他靜靜地取出尾戒戴在小指上,表明他的獨身主義觀。這一行為激怒了羅鸝,也讓羅鸝似乎看清了池海東對于自己的那份情感,用池海東的話說是“你情我愿”。羅鸝很受傷。正如白流蘇在淺水灣飯店看到范柳原對于自己的那份怠慢,她感覺到范柳原想把自己當成他的“印度女人”。白流蘇是想要一份屬于自己的婚姻來過安穩(wěn)日子的。羅鸝也想要一份屬于自己的婚姻來成全她的愛情。兩個女人面對兩個明明表現(xiàn)出喜歡自己卻又不想和自己結婚的男人只能暫時地逃離。逃離多久,能逃離到多遠,她們不知道,她們也不想。她們的腳步在逃,而心在原地。endprint
二、愛情模式
范柳原與白流蘇,羅鸝與池海東,他們在對待愛情與婚姻上,其實說白了就是各取所需罷了。這些自私的男女各自尋覓著自己需要的東西。在此心理作用下,她們似乎并不太關心對方到底怎么想,注重的是自己的處境與心境。
《傾城之戀》因為是張愛玲的經(jīng)典作品這一,也符合張愛玲小說創(chuàng)作的總體風格,那就是人生的蒼涼感。這種蒼涼感表現(xiàn)在社會關系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白流蘇范柳原這對情侶便是例證。白流蘇到了香港后,白流蘇覺得范柳原和其他男人一樣自私,希望她在別人面前做個好女人,而在柳原面前做個壞女人。尤其是二人打電話時柳原說出對《詩經(jīng)》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見解時流蘇便惱了。范柳原認為自己犯不著花了錢娶一個對他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他,認為這極為不公平。在別人叫白流蘇范太太后,流蘇驀地領悟到他這人多么惡毒。范柳原似乎支配著他們的感情,白流蘇只有接招兒,但倔強的流蘇時時要揭穿范柳原的算盤,讓范柳原覺得流蘇太聰明而有意遠離她。就這樣在互相猜忌下二人第一次相聚不歡而散,若不是戰(zhàn)爭的爆發(fā),二人會有何種結局誰又能預料呢?正如劇中范柳原曾嘆道:“這一炸,炸斷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蘇也愴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這是白流蘇傳統(tǒng)女性內囿情結中最為微妙最為細膩的展現(xiàn)。這種嘴架是相愛的男女常有的事。
《離婚律師》也是這樣。羅鸝也不信任池海東。他們兩人共同接手同一個案件時,總是羅鸝更精明地套池海東,池海東似乎故意不加防備地透露一些信息給羅鸝,羅鸝沾沾自喜,池海東卻不以為然。也和范柳原一樣,池海東也不斷地以“為你好”為借口,要求羅鸝應該怎么樣,在他的眼里,羅鸝是一個需要他處處保護的小女孩,。而羅鸝根本不領情,反而冷嘲熱諷或挖苦。池海東早起跑步,扶起一個摔倒的小女孩兒,小女孩兒感謝他,在他臉上親了一下,留下了一個鮮紅的唇印。羅鸝看見了,白了沲海東一眼說道:“保重身體。”這分明是在吃醋,依然是在打嘴架。在一次一次的舌戰(zhàn)中,表面上兩人互相防備,實則更加賞識對方的才華與人品,雙方的感情不斷加深。于是,他們渴望見到對方,哪怕是在一起舌戰(zhàn)。這就是愛的拉鋸戰(zhàn),也是愛的保鮮劑。作家張愛玲也好,編劇陳彤也罷,他們是深諳愛情真諦的女性,在塑造這樣的愛情模式方面,兩位作家不謀而合。
三、婚戀結局
《傾城之戀》從流蘇的視角出發(fā),表現(xiàn)出她對男人、愛情的不信任。全劇以流蘇的視角展現(xiàn)整個家庭的關系,而后便是她和柳原的交往。在這些場景的刻畫中,女性的敏感、心思的細密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當范柳原與薩黑茀妮公主對話時,流蘇雖聽不懂但卻能察覺到在說她是鄉(xiāng)下人,而對于范柳原對薩黑茀妮公主的介紹,流蘇卻認為這只是柳原在薩黑茀妮公主背后的說辭。柳原與流蘇在舞場上的對話更能體現(xiàn)出流蘇心底小女人的一面,她一面與柳原進行言辭上的周旋,一面在心里思忖柳原的真正想法。而在最后柳原去英國她獨自回家時也是想著自己已經(jīng)近30歲了,所以自己需要婚姻的保障,需要抓住一個男人。二人最后結婚,對于流蘇來說,不過是為了擺脫在娘家難以容身的處境,找一個經(jīng)濟上的依靠;而范柳原不過是看中了流蘇身上的“中國味道”,卻又不想負起責任。作者最后以香港的淪陷促使他們結婚,這并不是大團圓結局,而是一種人類所不可控的力量成全了他們。
《離婚律師》中羅鸝起初因為吳文輝的傷害而表現(xiàn)出對男人對愛情的不信任。她不能肯定池海東對她的感情,盡管她明白池海東為她也付出了很多,替她去車站接母親、替她隱瞞驗孕棒的事,陪她喝酒背她回家。她在父母逼婚的情況下不得不順水推舟逼池海東必須先和自己辦結婚證,她心理才踏實。但結局卻是池海東為救前妻從幼兒園樓頂摔下來,昏睡了七天后才真的給了羅鸝一個愛的承諾。但這卻是個虛弱的承諾,也與流蘇柳原之愛一樣。這樣的愛情,這樣的承諾,本來就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因而這樣的愛情與婚姻也便有了不凡的味道。
參考文獻:
〔1〕張愛玲.傾城之戀[M].新世紀出版社,1997.
〔2〕喬治·布魯斯東.從小說到電影(美國)[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3〕(美)悉德·菲爾德.電影劇本寫作基礎[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
〔4〕夏衍.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
(責任編輯 張海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