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遠
[摘 要]口語交際教學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并列成為語文五大教學內容之一。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老師忽略了口語教學,也就是忽略了教學生如何用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見解,忽略了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培養(yǎng)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本文針對上述弊端,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課堂評價;交際評價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口語交際教學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并列成為語文五大教學內容之一??荚囎鳛樽畛S玫慕K結性評價方式,主要是通過書面測試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以及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但這種書面測試對口語交際的評價卻顯得有些無能為力,因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甚至是多方)的互動過程,再加上考試內容并無口語測試這一項,故此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忽略了口語交際教學。實際上口語交際能力比一般意義上的聽說能力要求更高,因為它包含有傾聽、表達和應付能力。它是一種在人與人之間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和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中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呢?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交際習慣
口語交際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能力,學習口語交際,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特別在低年級口語教學中,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
(一)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學生普通話發(fā)音是否正確,詞語是否符合普通話要求,都是在一瞬間閃過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具有堅實的普通話知識,能說一口較流利的普通話,并且具有敏銳的思維,能迅速撲捉學生的信息,迅速做出判斷分析,并加以指導。
(二)學會傾聽,逐步養(yǎng)成尊重別人和禮貌待人的習慣。俗話說: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只有專注而耐心的聽別人講話,把別人的話聽清、聽準,你才能夠做出準確的應答。為此,我們可以安排“打電話”、“悄悄話”、“自我介紹”和“聽故事講故事”的練習,教師的重點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刹捎寐牶髲褪鲆c的方法,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在教學中要訓練學生說話態(tài)度大方,要讓對方能聽清楚。
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是需要經過長期訓練的。訓練中,教師切忌急躁、復雜,要一點一滴,綜合訓練。
二、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機會和平臺,讓師生、生生之間無拘無束的進行口語交際
創(chuàng)設一定的交際情境,是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關鍵。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境實踐中培養(yǎng)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往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例如我們可以設計《自我介紹》,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分小組設置不同的交際情境,場景不同,講話的內容、語氣、語調就不同,學生不僅會產生新鮮感,小組之間還可以展開競賽。當然,交際情景的設置不一定都有老師來做,還可借助一定的影像材料。要充分利用課堂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契機,讓學生當小記者、搞訪談、演小品、辯論賽、演講、評價、庭審、辯護、拒絕、勸諫、求助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角色體驗,使“口語交際”課具體、豐滿,極具游戲性,使情和趣悄無聲息走入課堂。這些都有利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制定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案,促進學生多進行口語交際的動力和熱情
學生有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yǎng)興趣的重要途徑就是“激勵”。課堂上的評價主要從交際態(tài)度、交際習慣、交際能力三方面對學生的傾聽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表現性及普通話水平給以評價。表揚多,批評少,激勵多,指責少。
(一)教師評價
教師是評價學生的主導因素,平時的語文課堂評價,教師更多的是使用口頭的評語評價。在口語交際評價中,我們一直注重有針對性地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去鼓舞和激勵學生,如“你一定能說好,老師相信你,鼓起勇氣再來一遍!”這樣能使學生長期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澳愕挠^點真新穎,如果聲音再響亮些,讓大家都能聽清楚就更好了”,“你敢于反駁他人的觀點,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值得同學們學習,如果能組織好語言,表達的會更有條理更有說服力”等等。這樣,學生便能通過教師的評語評價掌握更多的口語交際的技巧。除了每節(jié)課上教師言語的評價之外,我們的老師每周都會針對每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口語能力填寫評價表,經過跟蹤觀察,學生們在課堂上敢說、樂說,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
(二)口語交際課堂上學生自評、互評
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評價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課堂不應是教師評價的獨角戲。充分展現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的課,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課。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經過長期訓練,竹苑小學的學生不僅善于傾聽、判斷,善于贊揚、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而且還習慣反思、質疑,敢于給別人提出好的建議。自評與互評,促進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增強學生在團體中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
(三)延伸為學校、家長參與評價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母)”。家長對孩子的習慣、能力、個性非常了解,又對孩子的發(fā)展充滿期望。我們學校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督促、評價作用。家長參與評價主要通過家長聯系卡、家訪、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家長協同教師參與評價,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在家中進行口語實踐活動的表現,有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改進的建議,以便家長和學校協同對學生給予有效的指導。
(四)終結性評價,開發(fā)口語交際評價試題
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綜合評價應該是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綜合評價。以上的評價都是過程性的評價,如何通過試題進行終結性評價,我們也在進行著嘗試。我們?yōu)槊總€年級擬定兩份試題。學生自由組合,以小組的形式抽取題目,自由交流。評價試題包括評價目標、評價標準、評價形式、評價試題四部分內容。在肯定的同時更要指出每個孩子在口語交際方面的努力方向。
總之,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和訓練是是一項艱苦復雜的任務,是學生學會做人、交往、做事的前提,其訓練方式要因人、因文、因地而異??谡Z交際是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師生間、學生間的說問,應貫穿于口語課的全過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規(guī)范學生的口語語言,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