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奇 宋大剛 李軍 單紀明
三維增強MRI在評價腦膜瘤與周圍淺靜脈關系中的價值
徐國奇宋大剛李軍單紀明
目的 探討三維增強MRI在評價竇鐮旁腦膜瘤與周圍大腦淺靜脈(SCVs)關系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18例CT或MR平掃已考慮為竇鐮旁腦膜瘤的患者進行三維增強MRI檢查,評價該方法對顯示腦膜瘤與其周圍淺靜脈關系的應用價值。結果 三維增強MRI能清楚顯示竇鐮旁腦膜瘤與其周圍淺靜脈的關系。結論 該方法能為竇鐮旁腦膜瘤術前方案的制定及術中保護大腦淺靜脈提供直觀依據。
MRI 三維 腦膜瘤 腦淺靜脈
腦膜瘤是顱內的良性腫瘤,大多起源于顱內蛛網膜顆粒,極少數發(fā)生于硬腦膜和軟腦膜,當其發(fā)生在靜脈竇旁時,腫瘤易侵犯竇壁和竇腔,同時可累及周圍靜脈系統(tǒng),如盲目進行手術易因回流靜脈處理不當而引起腦組織水腫,導致顱內壓增高甚至死亡,故術前對腫瘤周圍靜脈進行評估將對手術方案的制定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作者對18例患者作MR三維擾相梯度回波序列(ST1W-3D-FFE)增強掃描及三維重建后處理(以下簡稱三維增強MRI),探討其在腫瘤與其周圍淺靜脈(SCVs)關系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對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間18例經CT或MR平掃考慮為竇鐮旁腦膜瘤的患者進行三維增強MRI。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齡29~68歲。瘤體最大直徑2.3~6.5cm,全部患者在術后3個月采用相同檢查方法進行復查對比。
1.2方法 采用飛利浦1.5 T超導磁共振及SENSENV-16頭頸聯合相控陣線圈。所有患者在行常規(guī)平掃后注射對比劑(0.5mmol/ml釓雙胺注射液)0.2ml/ kg,并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進行橫軸位、矢狀位和冠狀位的常規(guī)T1WI加權像掃描,以上掃描時間2min55s,隨后進行ST1W-3D-FFE序列掃描,掃描參數為:TR 25ms,TE 3.8ms,NSA 1次,FOV 230mm×230mm,矩陣256×256,Flip angle(deg)30度,Scan mode 3D,掃描時間3min50s~4min30s,掃描范圍為從顱底至顱頂,掃描方向為橫軸位。
1.3三維重建處理 把160~200層ST1W_3D_FFE序列增強掃描原始橫軸位圖像傳送至VITREA重建工作站,用容積再現技術(VRT)進行顱腦三維重建,在VR圖上根據需要選擇性的切除頂部頭皮和顱骨部分,實現腦膜瘤與其周圍淺靜脈關系的直觀顯示,并根據需要保存不同視角的VR容積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圖像(MIP)。1.4 圖像分析 由放射科和神經外科各派一名副主任醫(yī)師對重建后圖像進行分析,評價腫瘤與其SCVs位置、接觸、壓迫或者侵犯等關系的價值。參照Loubeyre等[1]制定的評分標準:0分:腫瘤與其周圍SCVs關系無法評價;1分:可顯示但不清楚;2分:顯示清晰,但仍有部分結構顯示不滿意;3分:顯示清晰,結構完整。
2名醫(yī)生對三維增強MRI顯示腦膜瘤與SCVs關系能力的主觀評分結果無差異,表明此種方法其能清楚直觀的顯示腦膜瘤與其周圍淺靜脈的關系。全部患者在術后采用相同檢查方法進行復查時顯示其中16例患者在腫瘤摘除后其周圍淺靜脈保留較為完整,其余2例由于腫瘤體積較大并累及前1/3矢狀竇,在術中切除腫瘤的同時對所累及的竇腔進行必要的切除和結扎,故造成周圍相應的SCVs有所減少。
SCVs由于壁薄,平滑肌少,所以受損后不易止血,如在顱腦手術過程中損傷較大的SCVs及交通靜脈時可引起靜脈回流障礙,導致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等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死亡[2]。同時SCVs還是手術中重要的定位標志,臨床上常會根據靜脈位置和走行決定手術入路和對術中病灶的定位。研究表明合適的手術入路,對矢狀竇及中央溝靜脈的妥善處理和保護,避免功能區(qū)腦組織的損傷是提高矢狀竇旁及大腦鐮旁腦膜瘤手術全切率和手術療效的重要因素[3]。有文獻報道竇旁腦膜瘤術中及術后30d的主要并發(fā)癥為靜脈栓塞或梗塞(15.8%)[4],因此在術前充分了解腫瘤周圍SCVs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對術中保護重要回流靜脈及重要腦功能區(qū)均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關于腦膜瘤與靜脈竇的關系[5],鐮幕腦膜瘤與大腦深靜脈關系[6],CT判斷腫瘤與其周圍靜脈之間關系[7]皆有報道,其方法主要有磁共振靜脈成像(MRV)、CT靜脈造影(CTV)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MRV具有無創(chuàng)傷、無輻射的優(yōu)點,根據不同掃描參數可分為2D TOF MRV、3D PC MRV及CE MRV,但其最終均是以最大密度投影(MIP)的方式來進行顯示,且在顯示靜脈系統(tǒng)的同時對腫瘤本身的顯示并不清楚,故在評價腫瘤與其周圍靜脈之間關系存在一定不足。CTV檢查雖能同時顯示腫瘤及其周圍重要靜脈(竇)之間的空間關系,但其成像質量易受CT延遲掃描時間的影響,針對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關于如何制定CT延遲掃描時間以獲得最佳CTV影像仍有待進一步研究[8]。并且其檢查結果易受顱骨干擾,較難分辨強化的靜脈竇與顱骨之間的關系,在評價竇腔方面存在困難[9]。
DSA檢查雖然對靜脈系統(tǒng)的整體情況及細節(jié)的顯示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其相對前兩種檢查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且對操作技術相對要求較高,存在術后造成血管壁損傷,穿刺部位血腫等并發(fā)癥的風險。
對比以上三種不同類型的檢查方法,作者采用的三維增強MRI在無輻射、無創(chuàng)傷、操作安全簡便的基礎上,不但能清楚顯示靜脈竇及其周圍重要靜脈分支,還能同時直觀的顯示出腦膜瘤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形態(tài),增強后靜脈竇的高信號與顱骨的低信號反差加大,使分界更加清晰,故其顯示效果不受顱骨等因素的影響,從而能更好的分析腫瘤與靜脈竇及周圍SCVs的關系,幫助手術醫(yī)師在術中切除腫瘤的同時更好的保護SCVs,避免因盲目操作而損傷其周圍重要回流靜脈,產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及后遺癥。
1 Loubeyer P,De Jaegere T,Tran-Minh VA.Three-dimensional phase contrast MR cerebral venography with zero filling interpolation in the slice encoding.Magn Reson Imaging,1999,17(8):1227~1223.
2 Sekhar LN,Chanda A,Morita A.The per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 J Clin Neurosci,2002,9(4):391~399.
3 蔣天偉,程廣東,胡云權.矢狀竇旁及大腦鐮旁腦膜瘤58例顯微手術體會.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6):21~23.
4 錢聰.侵襲上矢狀竇的竇旁腦膜瘤患者圍手術期治療及長期隨訪結果.浙江臨床醫(yī)學,2012,14(3): 314~316.
5 Bozzao A,Finocchi V,Romano A,et al.Role of contrast-enhanced MR venography in the peroperative evlauation of parasagittal meningioams. Eur Radiol, 2005,15(9):1790~1796.
6 姜保東,陳亮,馬祥,等.CT靜脈造影對鐮幕腦膜瘤手術方案的價值.中華放射學雜志,2010,44(7):696~699.
7 Isaacson B,Kutz JW Jr,Mendelsohn D,et al.CT venography:use in selecting a surgical for the treatment of petrous apex cholesterol granulomas . Otol Neurotol,2009,30(3):386~391.
8 施煒,王羽,鮑雪平,等.三維CT靜脈造影技術在顱內腫瘤術前計劃制定中的應用.中華外科雜志,2011,49(11):1047~1048.
9 宋合保,李永濤,趙從海.術前竇旁腦膜瘤影像表現與手術指導意義.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42(8):167~170.
312030 中國醫(yī)科大學紹興醫(y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