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益民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明白,情感、道德、身心、人格等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而言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捫心自問一下,實際工作中我們在學生身上真正下功夫的真的是這些嗎?如果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覺得學校文體活動只是學習活動的附屬品,只是緩解學習壓力的一種手段,讓學生玩一玩,調劑一下,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那么,我們終將無法破解應試教育難題。學習的方式從來都不是單純面對書本,體育、藝術的意義也遠不止強身健體、陶冶情操。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高雅的藝術素養(yǎng)、剛毅的品格、玲瓏的心智、健康的體魄往往決定著他的學習能力以及未來發(fā)展的潛力。正如樹木形成森林,森林影響氣候,氣候又影響著樹木的成長一樣,校園文化是一種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的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身心都在歡樂中健康成長,滿懷希望,走向幸福。當下,許多學校都非常重視自身的文化建設,以一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造就生動和諧、獨具特色的校風和學風。本文擬從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的規(guī)劃設計和組織實施入手,嘗試進行一般性樣本解讀,探討以活動課程形式呈現的“節(jié)會式”科技、體育、藝術教育對于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價值。
一、規(guī)劃設計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新觀念、新要求,課程是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最為重要的產品,按照課程的標準對學校傳統(tǒng)文體活動重新加以審視和優(yōu)化,是提升質量的必然選擇。“節(jié)會式”科技、體育、藝術教育——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就是將過去零散、臨時、應景、缺乏長程規(guī)劃的學校文體活動通過資源整合將其設計轉換成模塊化、體系化活動課程的一種嘗試。每學年一屆的“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在筆者所在學校已連續(xù)舉辦了16屆,成為學校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內容最豐富、參與面最廣泛,融科普創(chuàng)作、體育競技和藝術展示為一體的校園盛會,深受全體師生歡迎。
做好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是辦好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的基本前提。盡管各地的實踐百花齊放,千校千法,但尋找內在聯(lián)系,一般應遵循“三化”、“三性”的方向與要求,即多樣化、校本化、課程化,整體性、參與性、挑戰(zhàn)性,分述如下。
多樣化就是要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學生喜歡,充分考慮到稟賦各異、志趣不同、各有所長的各類學生發(fā)展需求。“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的宗旨在于豐富校園文化,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施展才華的多樣化平臺,引領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沒有多樣化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就難以凸顯出“節(jié)會式”教育盛大而濃郁的文化氛圍,如果我們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符合學生興趣的有意義的選項,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饒有興趣、盡情展示體驗的機會,“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將淪為一張空頭支票。
校本化就是特色化,就是從學校實際出發(fā),依據學校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文化積淀和辦學特色,形成風格獨特的活動形式、活動內容和項目組合。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校情,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者要因校、因教制宜,明確需要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做什么最擅長、最合適。學校啟動“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不是把過去的活動推倒重建,其基本項目大都來源于學校本已存在的校園文化活動或在此基礎上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的功能在于把一些深受學生喜愛的活動項目長期堅持下去、不斷優(yōu)化,經過多年積淀,打造出精品,打造出品牌,使之成為學校的文化符號。
課程化就是對項目實行課程式管理?!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本身應該是一個活動課程體系,其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活動課程,因此,每一個活動項目通常要由一個教研組或者學科備課組申報并領銜承辦,按照活動課程的要求明確其三個基本要素:一是課程目標,明確活動的目的意義是什么,學生可以從中習得什么;二是實施過程,明確學生如何參與,教師如何指導;三是評價方式,制定周詳的評價方案,納入班級考核和學分管理,記入學生成長檔案。學校將審核通過的全部項目方案匯編為《第X屆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印發(fā)給班級學生和指導教師。每一屆“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啟動之前,各項目承辦單位都要結合上屆項目實施備忘錄和師生反饋意見,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
整體性就是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管理學認為,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功能,整體的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如果把學生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視為整體,那么“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就是其中一個部分,就應該針對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特點和教育任務來設計相應的活動項目,努力實現“節(jié)會式”科體藝教育與常規(guī)教育教學的良性互動和有效對接。如果把“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當做一個整體來規(guī)劃設計,那它就不是活動與活動的簡單相加,而是把若干個項目按照一定的結構形式構成的有機統(tǒng)一體,是一片森林、一種氣候、一種校園文化生態(tài)。學校應該明確“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要由某個處室或部門牽頭主抓,總體負責,長程規(guī)劃,實現時間、場地、師資的合理調配,實現科、體、藝三類項目的相得益彰,探索最適宜在哪個年級設置哪些活動項目的規(guī)律等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科學的“節(jié)會式”科體藝教育體系。
參與性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觀眾的演出,精彩固然打折,而僅有個別學生“特長秀”的校園舞臺,同樣會令教育頓失光彩。以往我們鼓勵學生參加活動時總愛講“重在參與”,但真正讓學生有機會“參與”的活動項目卻不多,以至于表面熱鬧的背后是絕大多數學生只是“被參加”,在活動中扮演著旁觀者和陪襯的角色。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屬于每一個學生,學生的參與面、參與度必須成為項目規(guī)劃設計者的重要考量尺度。比如,傳統(tǒng)的英語演講賽、主持人大賽雖然也能夠出彩,但問題是參與面太小,基本上屬于個體表演,難以滿足廣大學生參與活動的愿望,因此在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活動中不太適宜單獨立項,于是英語演講賽的升級版——英語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登上了節(jié)會的舞臺,參與的學生從個人變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主持人大賽則變身為社團培訓、篩選,讓不同的學生分擔節(jié)會中數十個不同項目的主持人。
挑戰(zhàn)性就是堅持標高與品位,激發(fā)斗志,開掘潛能,讓參與者跳起來摘桃子。所有活動項目均以班級代表隊之間比賽的形式呈現,突出展示性,體現團隊性,富有挑戰(zhàn)性,同時開展“我最喜愛的項目”評選活動,賦予學生對“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項目設置的發(fā)言權,最大限度地搭建起激勵師生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平臺。筆者所在學校“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中的英語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歷史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頒獎晚會等項目,屬于綜合性的舞臺表演項目,從選定題材、編寫劇本、配音、服裝和舞臺造型都由同學們自主完成,這對他們來講無疑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但事實證明,越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學生的熱情就越高,活動的精彩程度往往出人意表、超乎想象。endprint
二、組織實施
1.繪制框架
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一般應以學年為周期進行項目規(guī)劃和設計,分上、下兩個學期組織實施,每年9月和3月為啟動準備階段,10月和4月為集中開展活動的階段。經過如前所述的精心規(guī)劃和設計,我們可以勾畫出“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的基本框架,如圖1、表1所示。
2.編制規(guī)程
承辦各個項目的教研組或學科備課組需要認真編制活動的具體規(guī)程,學生工作處對全部活動規(guī)程進行綜合統(tǒng)籌,統(tǒng)一制發(fā)《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下面以“歷史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為例,對單項活動規(guī)程的編制要點加以說明。
歷史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活動規(guī)程(摘要)
(1)活動名稱:歷史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
(2)活動主題:“歷史那些事兒”。
(3)活動目標: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深化歷史課程改革,轉變歷史學習方式,體現“情景、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通過角色扮演,還原歷史場景,更加真切地理解歷史人物和歷史背景,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讓歷史學習氛圍更有品位;引導學生學會交往,樂群利群,感悟自己在團體中的作用,成為受到歡迎和信任的人。
(4)參與方式:高二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參賽。
(5)日程安排:重點明確提交劇本和劇組人員名單、節(jié)目初審和聯(lián)排以及正式比賽等時間節(jié)點。
(6)組織機構:明確項目負責人、指導老師及其工作相關要求。
(7)場地器材(略)
(8)評價規(guī)則
①劇本創(chuàng)作。題材符合史實,情節(jié)可大膽創(chuàng)作。字數兩千字左右,鼓勵原創(chuàng)。
②參賽班級必須精心組織,組成不少于20人的劇組團隊,明確角色分工,服裝道具自備,各節(jié)目不得突破規(guī)定的時間(限時10分鐘),人物對白必須現場配音,不得提前錄制。
③表演要求。服裝道具基本符合歷史真實和人物的身份特征,道具設計體現時代特征,運用得當。場景(含背景)布置符合劇情發(fā)展的環(huán)境。燈光音響根據劇情需要作適切的變化,起到烘托、渲染、調動觀眾情感的效果。能形象生動展現歷史人物性格,感染力強、能較好帶動現場氣氛。整體流暢度好,各幕各場轉換自然。
④歷史劇本得分的20%+表演得分的80%=總分。報幕者只報節(jié)目名單,不報班級號。每一得分項目均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均分為該節(jié)目的得分,保留一位小數。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在當月文明示范班考核中分別獎勵12分、6分、2分。
⑤專設最佳劇本獎5名,最佳配音獎15名。凡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表演、配音、劇務的學生可與學校過程性評價活動相結合,給予相應學分認定。
3.落實責任
學?!翱萍俭w育藝術節(jié)”的組織實施要以“三精”為要求,管理精細、指導精心、點評精準,追求高質量。沒有過程的精細就不可能有結果的精彩。作為學校階段性中心工作,校長要親自召開全校性部署動員大會,落實處室年級組、項目指導教師、班主任等三層責任,整體聯(lián)動,確?;顒咏M織順暢,安全圓滿。
一是落實各處室、部門的責任。學工處負責總體策劃,擬定方案,綜合協(xié)調,督促落實,考核評價;總務處、服務中心負責活動場地、設施、器材,為活動提供后勤物資保障、經費支持和必要的人力支援;教務處、教科處主抓科技項目,聘請專家、名人進校園作學術報告。校團委組織學生記者團、志愿者服務隊,及時(當日)圖文并茂地宣傳報道各項活動,編發(fā)活動簡報;學校辦公室負責對外宣傳聯(lián)絡和影像資料采集留存,邀請領導、嘉賓出席有關活動。對于“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的相關工作,各處室主任都要親自到達現場。
二是落實每一個項目指導教師的責任,明確項目負責人,其工作質量和效果要納入年度工作實績考核??企w藝節(jié)的活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體娛樂活動,而是對學生產生長遠影響的教育活動,指導教師的全程指導和精準點評示范是幫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更多收益的保證,也是真正體現活動引領價值的關鍵。指導教師要做好活動全過程的精心指導和示范,項目負責人一般由學科組長擔任,其職責是組織好參賽節(jié)目的篩選、排練,組建評委會,負責現場管理和點評。
三是強調班主任的責任。各班班主任是組織班級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在活動中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并通過對活動的有效組織增強班級凝聚力。各班級參賽成績要納入文明班級考核并與學生個人評優(yōu)推先、學分認定掛鉤。
三、育人價值
“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是學校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盛會,是學生展現青春風采和精神風貌的舞臺。科體藝節(jié)期間,大型系列活動異彩紛呈,交相輝映,形成健康高雅、文明和諧、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觀,塑造著學校的文化內涵。
1.磨礪以生為本的辦學觀念
學校以學生為本,以創(chuàng)造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為使命,盡管高中的升學壓力非?,F實的存在,但教育者應該懷揣理想,即便是戴著枷鎖跳舞也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舞者。在筆者親歷的一次家長代表座談會上,一位家長說,有兩個“沒想到”,沒想到高中的文體活動會那么多,沒想到每一項活動都那么精彩!2012年清華大學保送生王瑞在回顧高中生活時,記憶最深刻的不是摘得數學奧賽全國一等獎,而是難忘的歷史劇表演,他在歷史劇《勾踐滅吳》中扮演勾踐,他與同學們反復琢磨劇情,精選配樂樂曲, 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臺詞都力求完美,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體驗。辦學需要有一種不厭其煩甚至樂于自找“麻煩”的精神,“節(jié)會式”科體藝教育固然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心力,但換來的是菁菁校園、陽光舞臺和莘莘學子的卓越成長,這比什么都更有價值。
2.傳承中外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肮?jié)會式”科體藝教育打造出一批富有特色的精品文化藝術活動項目,讓學生在學習優(yōu)秀文化藝術、參與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無論是歷史劇中的喧囂戰(zhàn)火、蒼生大義,還是古詩詞朗誦中的兒女情長、俠肝義膽;無論是愛國主義歌曲大合唱中的鏗鏘節(jié)奏、灼灼赤心,還是辯論場上的精辟見解、睿智發(fā)言;還有那熠熠生輝的文藝晚會,激情蕩漾的體育賽事……都將在學生的記憶里沉淀,沉淀為生命里最寶貴的財富。endprint
3.弘揚創(chuàng)新超越的精神品質
科技、體育、藝術三大主題之所以能夠凝聚在一起,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精神交匯點——創(chuàng)新和超越。生命在于運動,它揭示了在體育鍛煉中求得強身健體的道理,但體育的更大魅力來自于它所體現的那種“自我超越、挑戰(zhàn)極限”的精神氣概,來自于它提供了發(fā)現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機會和可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或新的記錄變成現實??萍己退囆g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藝術的生命在于不斷用創(chuàng)新的手法去喚起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深藏著的已經存在的情感,而科技領域之所以充滿著生機和活力,也在于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超越。真正優(yōu)質的學校,校園就是一個充滿成長氣息的精神特區(qū),而這正得益于她在開展學生文體活動方面從不吝嗇時間和功夫。
4.培育濡染潛化的文化氛圍
科技、體育、藝術的素養(yǎng)不是單靠一兩次科體藝節(jié)就能夠獲得的,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的重要作用是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讓置身其中的學子們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通過高質量的活動參與,獲得科技之美、體育之美、藝術之美的高峰體驗,從而真正認識到一個人的素養(yǎng)不僅僅限于歌舞琴聲,也不只是書法、繪畫和工藝,它充斥于大家學習、生活之中,每個同學心中都有一首美麗的校園之歌,一曲壯麗的人生之歌,態(tài)度是旋律,語言是歌詞,每一個行為舉止是跳動的音符,這是一個人真正的品位和素養(yǎng)的表達。
5.彰顯合作奉獻的團隊意識
每一屆“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都有近20個活動項目,內容豐盛,蔚為大觀。把每一個項目安全、有序、高質量地組織好,要靠干部、教師的執(zhí)行力和責任心,更要靠同學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各項活動中,有才藝的飛揚,有技能的展示,有青春的旋律,有毅力的比拼,有詩意的流淌,從活動的組織者到參與者,不論是裁判員還是運動員、啦啦隊員,也不管是在臺上或是臺下,需要每一個人都積極投身其中,通力協(xié)助,群策群力,展現合作與奉獻的團隊意識,共同鑄就一流的工作水準。
肖川博士有這樣一段發(fā)人深省的教育哲思:“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從來沒有苦苦地思索過某一個問題;如果從來沒有一個令他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如果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發(fā)出由衷的贊嘆……那么,他就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庇欣碛上嘈?,開展好以校為本的“節(jié)會式”科技、體育、藝術教育,讓精彩與感動在校園里芬芳彌漫,“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就離我們不再遙遠。
(責任編輯 甘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