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卡爾·車爾尼是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一生編寫了大量鋼琴練習曲,其中作品第849號是鋼琴學習者的必經(jīng)之路。本文從和聲語言的基本特征與曲式結構兩大方面論述了所用和弦、和聲進行及練習曲的段落劃分方法。
關鍵詞:車爾尼849的藝術價值 和聲、和弦選擇 曲式與結構樣式
卡爾·車爾尼(1791-1857)是奧地利鋼琴教育家、作曲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鋼琴,后師從貝多芬、胡梅爾、克列門蒂等人。車爾尼深受貝多芬的影響,作品多為傳統(tǒng)古典主義的風格。他一生編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為全世界學習鋼琴的學生提供了一套系統(tǒng)的、科學的基礎教材。作品第849號(以下簡稱849)《鋼琴流暢練習曲集》更是學習鋼琴的必經(jīng)之路,為培養(yǎng)鋼琴演奏的高技術人才做預備練習。
正如方百里在849練習曲的前言里所說:“849練習曲雖然仍是一本較淺的練習作品,但它所包含的技術類型是較為豐富的”。(上海音樂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然而支撐本練習曲的因素除了技巧外,還有不可低估的藝術價值,它使其擺脫了枯燥的鋼琴技術練習而成為一部集音樂藝術和鋼琴藝術于一身的傳統(tǒng)古典主義作品。它流暢的旋律線條,純凈、明朗的和聲風格以及清晰、細巧、富含邏輯的曲式結構為鋼琴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學習范例。
當今時代,音樂的寫作已經(jīng)由貝多芬時代的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再到新古典主義以及序列音樂、先鋒派,音樂的發(fā)展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和聲手法變幻無窮,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現(xiàn)代作品美的源泉以及根本原理是建立在傳統(tǒng)古典主義作品之上的,此時,追溯回望車爾尼的練習曲849,我們將在對它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深刻而永恒的藝術奧秘。仔細深入地研究車爾尼849練習曲尤其是對鋼琴學習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擬對849練習曲的和聲與曲式做一詳細分析解讀。希望能給予音樂學習者以微小的啟發(fā)。
一、849練習曲和聲語言的基本特征
849練習曲共30條,全部建立在“大小調(diào)和聲”體系之上,從車爾尼所創(chuàng)作練習曲的數(shù)量之多以及其精妙靈巧的風格特點中可以看出,車爾尼對傳統(tǒng)大小調(diào)和聲手法的使用非常地嫻熟,可謂是信手拈來??v觀全曲,車爾尼所用的和弦有T、 S、 D、D7、SⅡ6、SⅡ7、 重屬增六和弦以及大量的和弦外音等。這些和弦猶如鋼筋一般支撐著千姿百態(tài)的鋼琴織體大廈,甚至在相同的和聲進行中有著完全不同的織體寫法而表達不同情感。這也正展現(xiàn)出了車爾尼的藝術天賦。這樣的例子非常多,現(xiàn)列舉一二,如:以下四例都是在相同的和聲背景上所建立的不同形態(tài)的鋼琴織體和音樂形象。
此四例中所用和弦為T、S64 、T、 D65,但是他們的旋律及音型方法完全不同,例1為分割式和弦,例2是分解和弦,例3例4是柱式和弦。
二、849練習曲的曲式結構分析
849的30首練習曲主要運用五種類型的結構形式:再現(xiàn)單二,并列單二、再現(xiàn)單三、合成性中部單三、并列單三,現(xiàn)列表如下,并將其中5首做略為詳細的結構圖示:
30首練習曲的簡略結構形式如下:
練習曲1: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A(1-16) B(17-32)
練習曲2:并列單二部曲式A(1-16)B(17-36)
練習曲3:并列單三部曲式 A(1-8) B(10-18) C(18-25)
練習曲4: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 B(9-16) C(17-24)
練習曲5: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 (1-8) B(9-16) A1(17-24)
練習曲6: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6-23)A1(24-31)
練習曲7: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B(9-16)C(17-24) A1(25-32)
練習曲8: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B(9-16) C(17-26)
練習曲9: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 B(9-16) A1(17-24)
練習曲10: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 B(9-16) C(17-24)
練習曲11:并列單二部曲式A(1-8) B(9-17)尾聲(18-20)
練習曲12: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6-24)連(24-31)A1(32-39)
練習曲13: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16)B(17-24)C(25-32)A(33-48)
練習曲14: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B(9-17)C(18-28)
練習曲15: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A1(25-36)
練習曲16: 并列單二部曲式A(1-16)B(17-32)
練習曲17: 并列單三部曲式A(1-16)B(17-32)C(33-48)
練習曲18: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
練習曲19: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16)B(17-32)A(33-48)
練習曲20: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練習曲21: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練習曲22: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3)A(24-31)
練習曲23: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 B(9-16)C(17-24)
練習曲24: 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A(1-16) B(17-32)
練習曲25: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4)B(5-12)C(13-19)A(20-27)
練習曲26: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A(25-36)
練習曲27: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8)
練習曲28: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 B(9-16)C(17-24)
練習曲29: 并列單二部曲式A(1-8) B(9-16)
練習曲30: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849的30條練習曲中,和聲、曲式的運用以第20條比較典型,詳細分析如下:
這條練習曲為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其中1-8小節(jié)為A段,9-16小節(jié)為B段,17-24小節(jié)為變化再現(xiàn)A1段,在基礎的功能和弦之上運用了重屬增六和弦 以及重屬和弦DDⅦ7,為該練習曲增強了動力。
目前,大多數(shù)鋼琴練習者對于練習曲做純粹機械性的技巧練習比較多,而通過縝密思考的理性化的藝術性練習尚嫌不足,此處旨在拋磚引玉,希望鋼琴學習者演奏內(nèi)涵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簡介:鄭秀玲,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endprint
摘要:卡爾·車爾尼是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一生編寫了大量鋼琴練習曲,其中作品第849號是鋼琴學習者的必經(jīng)之路。本文從和聲語言的基本特征與曲式結構兩大方面論述了所用和弦、和聲進行及練習曲的段落劃分方法。
關鍵詞:車爾尼849的藝術價值 和聲、和弦選擇 曲式與結構樣式
卡爾·車爾尼(1791-1857)是奧地利鋼琴教育家、作曲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鋼琴,后師從貝多芬、胡梅爾、克列門蒂等人。車爾尼深受貝多芬的影響,作品多為傳統(tǒng)古典主義的風格。他一生編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為全世界學習鋼琴的學生提供了一套系統(tǒng)的、科學的基礎教材。作品第849號(以下簡稱849)《鋼琴流暢練習曲集》更是學習鋼琴的必經(jīng)之路,為培養(yǎng)鋼琴演奏的高技術人才做預備練習。
正如方百里在849練習曲的前言里所說:“849練習曲雖然仍是一本較淺的練習作品,但它所包含的技術類型是較為豐富的”。(上海音樂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然而支撐本練習曲的因素除了技巧外,還有不可低估的藝術價值,它使其擺脫了枯燥的鋼琴技術練習而成為一部集音樂藝術和鋼琴藝術于一身的傳統(tǒng)古典主義作品。它流暢的旋律線條,純凈、明朗的和聲風格以及清晰、細巧、富含邏輯的曲式結構為鋼琴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學習范例。
當今時代,音樂的寫作已經(jīng)由貝多芬時代的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再到新古典主義以及序列音樂、先鋒派,音樂的發(fā)展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和聲手法變幻無窮,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現(xiàn)代作品美的源泉以及根本原理是建立在傳統(tǒng)古典主義作品之上的,此時,追溯回望車爾尼的練習曲849,我們將在對它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深刻而永恒的藝術奧秘。仔細深入地研究車爾尼849練習曲尤其是對鋼琴學習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擬對849練習曲的和聲與曲式做一詳細分析解讀。希望能給予音樂學習者以微小的啟發(fā)。
一、849練習曲和聲語言的基本特征
849練習曲共30條,全部建立在“大小調(diào)和聲”體系之上,從車爾尼所創(chuàng)作練習曲的數(shù)量之多以及其精妙靈巧的風格特點中可以看出,車爾尼對傳統(tǒng)大小調(diào)和聲手法的使用非常地嫻熟,可謂是信手拈來??v觀全曲,車爾尼所用的和弦有T、 S、 D、D7、SⅡ6、SⅡ7、 重屬增六和弦以及大量的和弦外音等。這些和弦猶如鋼筋一般支撐著千姿百態(tài)的鋼琴織體大廈,甚至在相同的和聲進行中有著完全不同的織體寫法而表達不同情感。這也正展現(xiàn)出了車爾尼的藝術天賦。這樣的例子非常多,現(xiàn)列舉一二,如:以下四例都是在相同的和聲背景上所建立的不同形態(tài)的鋼琴織體和音樂形象。
此四例中所用和弦為T、S64 、T、 D65,但是他們的旋律及音型方法完全不同,例1為分割式和弦,例2是分解和弦,例3例4是柱式和弦。
二、849練習曲的曲式結構分析
849的30首練習曲主要運用五種類型的結構形式:再現(xiàn)單二,并列單二、再現(xiàn)單三、合成性中部單三、并列單三,現(xiàn)列表如下,并將其中5首做略為詳細的結構圖示:
30首練習曲的簡略結構形式如下:
練習曲1: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A(1-16) B(17-32)
練習曲2:并列單二部曲式A(1-16)B(17-36)
練習曲3:并列單三部曲式 A(1-8) B(10-18) C(18-25)
練習曲4: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 B(9-16) C(17-24)
練習曲5: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 (1-8) B(9-16) A1(17-24)
練習曲6: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6-23)A1(24-31)
練習曲7: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B(9-16)C(17-24) A1(25-32)
練習曲8: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B(9-16) C(17-26)
練習曲9: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 B(9-16) A1(17-24)
練習曲10: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 B(9-16) C(17-24)
練習曲11:并列單二部曲式A(1-8) B(9-17)尾聲(18-20)
練習曲12: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6-24)連(24-31)A1(32-39)
練習曲13: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16)B(17-24)C(25-32)A(33-48)
練習曲14: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B(9-17)C(18-28)
練習曲15: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A1(25-36)
練習曲16: 并列單二部曲式A(1-16)B(17-32)
練習曲17: 并列單三部曲式A(1-16)B(17-32)C(33-48)
練習曲18: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
練習曲19: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16)B(17-32)A(33-48)
練習曲20: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練習曲21: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練習曲22: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3)A(24-31)
練習曲23: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 B(9-16)C(17-24)
練習曲24: 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A(1-16) B(17-32)
練習曲25: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4)B(5-12)C(13-19)A(20-27)
練習曲26: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A(25-36)
練習曲27: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8)
練習曲28: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 B(9-16)C(17-24)
練習曲29: 并列單二部曲式A(1-8) B(9-16)
練習曲30: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849的30條練習曲中,和聲、曲式的運用以第20條比較典型,詳細分析如下:
這條練習曲為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其中1-8小節(jié)為A段,9-16小節(jié)為B段,17-24小節(jié)為變化再現(xiàn)A1段,在基礎的功能和弦之上運用了重屬增六和弦 以及重屬和弦DDⅦ7,為該練習曲增強了動力。
目前,大多數(shù)鋼琴練習者對于練習曲做純粹機械性的技巧練習比較多,而通過縝密思考的理性化的藝術性練習尚嫌不足,此處旨在拋磚引玉,希望鋼琴學習者演奏內(nèi)涵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簡介:鄭秀玲,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endprint
摘要:卡爾·車爾尼是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一生編寫了大量鋼琴練習曲,其中作品第849號是鋼琴學習者的必經(jīng)之路。本文從和聲語言的基本特征與曲式結構兩大方面論述了所用和弦、和聲進行及練習曲的段落劃分方法。
關鍵詞:車爾尼849的藝術價值 和聲、和弦選擇 曲式與結構樣式
卡爾·車爾尼(1791-1857)是奧地利鋼琴教育家、作曲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鋼琴,后師從貝多芬、胡梅爾、克列門蒂等人。車爾尼深受貝多芬的影響,作品多為傳統(tǒng)古典主義的風格。他一生編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為全世界學習鋼琴的學生提供了一套系統(tǒng)的、科學的基礎教材。作品第849號(以下簡稱849)《鋼琴流暢練習曲集》更是學習鋼琴的必經(jīng)之路,為培養(yǎng)鋼琴演奏的高技術人才做預備練習。
正如方百里在849練習曲的前言里所說:“849練習曲雖然仍是一本較淺的練習作品,但它所包含的技術類型是較為豐富的”。(上海音樂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然而支撐本練習曲的因素除了技巧外,還有不可低估的藝術價值,它使其擺脫了枯燥的鋼琴技術練習而成為一部集音樂藝術和鋼琴藝術于一身的傳統(tǒng)古典主義作品。它流暢的旋律線條,純凈、明朗的和聲風格以及清晰、細巧、富含邏輯的曲式結構為鋼琴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學習范例。
當今時代,音樂的寫作已經(jīng)由貝多芬時代的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再到新古典主義以及序列音樂、先鋒派,音樂的發(fā)展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和聲手法變幻無窮,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現(xiàn)代作品美的源泉以及根本原理是建立在傳統(tǒng)古典主義作品之上的,此時,追溯回望車爾尼的練習曲849,我們將在對它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深刻而永恒的藝術奧秘。仔細深入地研究車爾尼849練習曲尤其是對鋼琴學習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擬對849練習曲的和聲與曲式做一詳細分析解讀。希望能給予音樂學習者以微小的啟發(fā)。
一、849練習曲和聲語言的基本特征
849練習曲共30條,全部建立在“大小調(diào)和聲”體系之上,從車爾尼所創(chuàng)作練習曲的數(shù)量之多以及其精妙靈巧的風格特點中可以看出,車爾尼對傳統(tǒng)大小調(diào)和聲手法的使用非常地嫻熟,可謂是信手拈來??v觀全曲,車爾尼所用的和弦有T、 S、 D、D7、SⅡ6、SⅡ7、 重屬增六和弦以及大量的和弦外音等。這些和弦猶如鋼筋一般支撐著千姿百態(tài)的鋼琴織體大廈,甚至在相同的和聲進行中有著完全不同的織體寫法而表達不同情感。這也正展現(xiàn)出了車爾尼的藝術天賦。這樣的例子非常多,現(xiàn)列舉一二,如:以下四例都是在相同的和聲背景上所建立的不同形態(tài)的鋼琴織體和音樂形象。
此四例中所用和弦為T、S64 、T、 D65,但是他們的旋律及音型方法完全不同,例1為分割式和弦,例2是分解和弦,例3例4是柱式和弦。
二、849練習曲的曲式結構分析
849的30首練習曲主要運用五種類型的結構形式:再現(xiàn)單二,并列單二、再現(xiàn)單三、合成性中部單三、并列單三,現(xiàn)列表如下,并將其中5首做略為詳細的結構圖示:
30首練習曲的簡略結構形式如下:
練習曲1: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A(1-16) B(17-32)
練習曲2:并列單二部曲式A(1-16)B(17-36)
練習曲3:并列單三部曲式 A(1-8) B(10-18) C(18-25)
練習曲4: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 B(9-16) C(17-24)
練習曲5: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 (1-8) B(9-16) A1(17-24)
練習曲6: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6-23)A1(24-31)
練習曲7: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B(9-16)C(17-24) A1(25-32)
練習曲8: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B(9-16) C(17-26)
練習曲9: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A(1-8) B(9-16) A1(17-24)
練習曲10: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 B(9-16) C(17-24)
練習曲11:并列單二部曲式A(1-8) B(9-17)尾聲(18-20)
練習曲12: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6-24)連(24-31)A1(32-39)
練習曲13: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16)B(17-24)C(25-32)A(33-48)
練習曲14: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B(9-17)C(18-28)
練習曲15: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A1(25-36)
練習曲16: 并列單二部曲式A(1-16)B(17-32)
練習曲17: 并列單三部曲式A(1-16)B(17-32)C(33-48)
練習曲18: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
練習曲19: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16)B(17-32)A(33-48)
練習曲20: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練習曲21: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練習曲22: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3)A(24-31)
練習曲23: 并列單三部曲式A(1-8) B(9-16)C(17-24)
練習曲24: 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A(1-16) B(17-32)
練習曲25: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4)B(5-12)C(13-19)A(20-27)
練習曲26: 合成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C(17-24)A(25-36)
練習曲27: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8)
練習曲28: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 B(9-16)C(17-24)
練習曲29: 并列單二部曲式A(1-8) B(9-16)
練習曲30: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A(1-8)B(9-16)A(17-24)
849的30條練習曲中,和聲、曲式的運用以第20條比較典型,詳細分析如下:
這條練習曲為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其中1-8小節(jié)為A段,9-16小節(jié)為B段,17-24小節(jié)為變化再現(xiàn)A1段,在基礎的功能和弦之上運用了重屬增六和弦 以及重屬和弦DDⅦ7,為該練習曲增強了動力。
目前,大多數(shù)鋼琴練習者對于練習曲做純粹機械性的技巧練習比較多,而通過縝密思考的理性化的藝術性練習尚嫌不足,此處旨在拋磚引玉,希望鋼琴學習者演奏內(nèi)涵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簡介:鄭秀玲,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