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早熟雜交粉皮冬瓜蓉抗5號

      2015-01-15 19:11:07敖清艷張建軍張濤
      長江蔬菜·技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托布津雌花冬瓜

      敖清艷+++張建軍+++張濤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名白瓜、寒瓜、枕瓜,起源于中國和東印度,是我國夏秋季的常見蔬菜,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蘇、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種植面積在20萬 hm2以上[1]。成都市農(nóng)林科學院園藝所冬瓜課題組從1993年開始,培育生長勢強、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種子光邊的早熟粉皮冬瓜品種,以替代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品種五葉子冬瓜[2]。2013年該課題組選育的冬瓜品種通過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會議審定,命名為蓉抗5號。

      1 特征特性

      1.1 植株形態(tài)

      深根性蔓生攀援作物,雌雄同株。

      1.2 葉片

      單葉互生,無托葉,間距15 cm左右。葉色深綠,5~7淺裂,葉緣齒狀。葉片正反面密被茸毛,葉片30 cm×35 cm,葉柄長12~15 cm。葉柄圓筒形,中空,密被長柔毛。

      1.3 花

      第一雌花節(jié)位7~10節(jié),具有連續(xù)出現(xiàn)雌花的特性。

      1.4 果實

      瓜皮淺綠色,果實短圓柱形,成熟果披白蠟粉,果肉品質(zhì)好,有空腔,單瓜質(zhì)量2.5~10 kg。

      1.5 種子

      干籽千粒質(zhì)量50~55 g,光邊,發(fā)芽快而整齊。

      1.6 品質(zhì)

      果肉入口回甜,無酸味。

      1.7 豐產(chǎn)性

      一般采收一次每667 m2產(chǎn)量5 000 kg,通過設施栽培和二次坐果,產(chǎn)量更高。

      1.8 生育期

      早春播種約13天出苗,約86天開花,約116天開始收獲成熟冬瓜。

      1.9 適應性及抗逆性

      該品種適合四川全省低山及平壩地區(qū)生產(chǎn),抗逆性較好。

      2 栽培要點

      2.1 播種育苗

      四川地區(qū)冬瓜栽培一般在2月底3月初播種,667 m2地需冬瓜種子150~200 g[3]。

      ①將過篩且未種過瓜類的細土和腐熟牛糞或豬糞按7∶3比例混合,然后在每1 m3混合土中加入過磷酸鈣2.5 kg、米樂爾0.5 kg,拌勻堆放1周后裝營養(yǎng)杯或穴盤備用;也可直接采用優(yōu)良育苗基質(zhì)裝盤,舊的穴盤采用石灰水消毒后使用。

      ②播種前用多菌靈800倍液浸種30 min進行消毒處理,然后用清水洗凈。直接將處理后的冬瓜種子播入營養(yǎng)杯或者穴盤中,用混合土或者育苗基質(zhì)覆蓋,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透土壤或基質(zhì)。

      ③為了防止倒春寒,采用大棚+小拱棚進行保溫防寒,育苗期間保持苗床濕潤,防止爛芽和徒長,棚內(nèi)溫度超過 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2.2 整地定植

      種植地應選擇土地平整、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方便、四周無遮蔭且沒有種過瓜類的地塊。定植前1個月,“一犁二耙”進行深翻整地,施足基肥,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2 000 kg以上、磷肥50 kg、三元復合肥50 kg、米樂爾3 kg。整地后,開廂寬1.6 m(包溝),溝深20~25 cm,寬35~40 cm,廂面呈龜背形,地膜覆蓋廂面待用。當幼苗1~2片真葉時選晴天下午移栽,雙行定植,株距50~60 cm,667 m2定植1 400~1 600株,瓜苗不宜栽得過深,栽后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苗。

      2.3 田間管理

      定植后應根據(jù)土壤水分含量確定澆水與否。定植后7~10天澆輕糞水或復合肥1 000倍液一次。開始抽蔓后可溝灌水一次,冬瓜側(cè)枝發(fā)生時酌情處理,苗壯則摘除全部側(cè)枝;苗弱則待側(cè)枝長到20 cm左右時,留健壯枝條一條,其余摘除。

      第一次雌花出現(xiàn)時開始搭棚搭“人”字架,架高1.5 m以上。當瓜蔓60 cm時,將瓜蔓小心理到矮棚上并綁住,并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側(cè)蔓[4]。理蔓完后應及時噴藥防病,可噴百菌清1 000倍液與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磷酸二氫鉀800倍液。

      第一雌花開放時,為提高坐果率、減少“空藤”,應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當幼瓜1 kg左右時開始吊瓜,從瓜柄處將瓜吊在架材上,減輕瓜蔓的壓力。吊瓜的同時進行疏果,每株只留1個瓜,之后及時噴藥防病。

      2.4 適時采收

      ①嫩瓜采收 由于2~4 kg的蓉抗5號嫩瓜淡綠有細小青斑,外觀優(yōu)美悅目,而且品質(zhì)好,嫩瓜也暢銷。因此可在6月上旬(成都地區(qū))根據(jù)市場行情采收嫩瓜上市。嫩瓜采后及時追肥,通常溝施與葉面噴施相結合[5]。在溝內(nèi)灌水8~15 cm深時每667 m2撒入10~15 kg復合肥,來回走幾趟,促進溶解。嫩瓜采后,仍要理蔓,同時摘除嫩瓜至地面間的老葉和病葉。

      ②成熟瓜采收 加強水肥管理,每5~7天葉面追肥一次,每7~10天溝灌復合肥一次,每667 m2每次10 kg。成都地區(qū)在8月中旬之前將冬瓜全部采收上市,可搶種早秋菜如白菜、芹菜、萵筍、花菜、甘藍、蘿卜、四季豆等。

      2.5 病蟲草害的防治

      冬瓜常見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常見蟲害為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常見雜草是禾本科雜草和香附子。病害除枯萎病外均可用農(nóng)藥防治,每7~10天輪流噴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殺得(氫氧化銅)、鏈霉素、滅病威、瑞毒霉等,可兩種混噴,可預防大部分病害。蟲害可噴施專用農(nóng)藥,如斑潛蠅可澆施含阿維菌素的農(nóng)藥,如害通殺、愛福丁等。草害可用克無蹤(百草枯)、草甘膦定向噴霧,一次即可。

      參考文獻

      [1] 伍玉菡,尤逢惠,萬婭瓊.冬瓜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3(13):139-140.

      [2] 尹鵬.四川省冬瓜品種應用現(xiàn)狀及潛力品種推薦[J].長江蔬菜,2012(13):18-20.

      [3] 閆德行.冬瓜的栽培技術[J].吉林農(nóng)業(yè),2010(7):114.

      [4] 嚴龍,江揚先,羅培生,等.小型冬瓜的品種現(xiàn)狀及高效生產(chǎn)技術[J].長江蔬菜,2012(21):26-27.

      [5] 張建軍,劉世貴,余懋祥,等.優(yōu)質(zhì)早熟冬瓜新品種早粉1號選育及栽培要點[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07(5):43-45.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名白瓜、寒瓜、枕瓜,起源于中國和東印度,是我國夏秋季的常見蔬菜,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蘇、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種植面積在20萬 hm2以上[1]。成都市農(nóng)林科學院園藝所冬瓜課題組從1993年開始,培育生長勢強、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種子光邊的早熟粉皮冬瓜品種,以替代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品種五葉子冬瓜[2]。2013年該課題組選育的冬瓜品種通過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會議審定,命名為蓉抗5號。

      1 特征特性

      1.1 植株形態(tài)

      深根性蔓生攀援作物,雌雄同株。

      1.2 葉片

      單葉互生,無托葉,間距15 cm左右。葉色深綠,5~7淺裂,葉緣齒狀。葉片正反面密被茸毛,葉片30 cm×35 cm,葉柄長12~15 cm。葉柄圓筒形,中空,密被長柔毛。

      1.3 花

      第一雌花節(jié)位7~10節(jié),具有連續(xù)出現(xiàn)雌花的特性。

      1.4 果實

      瓜皮淺綠色,果實短圓柱形,成熟果披白蠟粉,果肉品質(zhì)好,有空腔,單瓜質(zhì)量2.5~10 kg。

      1.5 種子

      干籽千粒質(zhì)量50~55 g,光邊,發(fā)芽快而整齊。

      1.6 品質(zhì)

      果肉入口回甜,無酸味。

      1.7 豐產(chǎn)性

      一般采收一次每667 m2產(chǎn)量5 000 kg,通過設施栽培和二次坐果,產(chǎn)量更高。

      1.8 生育期

      早春播種約13天出苗,約86天開花,約116天開始收獲成熟冬瓜。

      1.9 適應性及抗逆性

      該品種適合四川全省低山及平壩地區(qū)生產(chǎn),抗逆性較好。

      2 栽培要點

      2.1 播種育苗

      四川地區(qū)冬瓜栽培一般在2月底3月初播種,667 m2地需冬瓜種子150~200 g[3]。

      ①將過篩且未種過瓜類的細土和腐熟牛糞或豬糞按7∶3比例混合,然后在每1 m3混合土中加入過磷酸鈣2.5 kg、米樂爾0.5 kg,拌勻堆放1周后裝營養(yǎng)杯或穴盤備用;也可直接采用優(yōu)良育苗基質(zhì)裝盤,舊的穴盤采用石灰水消毒后使用。

      ②播種前用多菌靈800倍液浸種30 min進行消毒處理,然后用清水洗凈。直接將處理后的冬瓜種子播入營養(yǎng)杯或者穴盤中,用混合土或者育苗基質(zhì)覆蓋,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透土壤或基質(zhì)。

      ③為了防止倒春寒,采用大棚+小拱棚進行保溫防寒,育苗期間保持苗床濕潤,防止爛芽和徒長,棚內(nèi)溫度超過 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2.2 整地定植

      種植地應選擇土地平整、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方便、四周無遮蔭且沒有種過瓜類的地塊。定植前1個月,“一犁二耙”進行深翻整地,施足基肥,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2 000 kg以上、磷肥50 kg、三元復合肥50 kg、米樂爾3 kg。整地后,開廂寬1.6 m(包溝),溝深20~25 cm,寬35~40 cm,廂面呈龜背形,地膜覆蓋廂面待用。當幼苗1~2片真葉時選晴天下午移栽,雙行定植,株距50~60 cm,667 m2定植1 400~1 600株,瓜苗不宜栽得過深,栽后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苗。

      2.3 田間管理

      定植后應根據(jù)土壤水分含量確定澆水與否。定植后7~10天澆輕糞水或復合肥1 000倍液一次。開始抽蔓后可溝灌水一次,冬瓜側(cè)枝發(fā)生時酌情處理,苗壯則摘除全部側(cè)枝;苗弱則待側(cè)枝長到20 cm左右時,留健壯枝條一條,其余摘除。

      第一次雌花出現(xiàn)時開始搭棚搭“人”字架,架高1.5 m以上。當瓜蔓60 cm時,將瓜蔓小心理到矮棚上并綁住,并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側(cè)蔓[4]。理蔓完后應及時噴藥防病,可噴百菌清1 000倍液與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磷酸二氫鉀800倍液。

      第一雌花開放時,為提高坐果率、減少“空藤”,應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當幼瓜1 kg左右時開始吊瓜,從瓜柄處將瓜吊在架材上,減輕瓜蔓的壓力。吊瓜的同時進行疏果,每株只留1個瓜,之后及時噴藥防病。

      2.4 適時采收

      ①嫩瓜采收 由于2~4 kg的蓉抗5號嫩瓜淡綠有細小青斑,外觀優(yōu)美悅目,而且品質(zhì)好,嫩瓜也暢銷。因此可在6月上旬(成都地區(qū))根據(jù)市場行情采收嫩瓜上市。嫩瓜采后及時追肥,通常溝施與葉面噴施相結合[5]。在溝內(nèi)灌水8~15 cm深時每667 m2撒入10~15 kg復合肥,來回走幾趟,促進溶解。嫩瓜采后,仍要理蔓,同時摘除嫩瓜至地面間的老葉和病葉。

      ②成熟瓜采收 加強水肥管理,每5~7天葉面追肥一次,每7~10天溝灌復合肥一次,每667 m2每次10 kg。成都地區(qū)在8月中旬之前將冬瓜全部采收上市,可搶種早秋菜如白菜、芹菜、萵筍、花菜、甘藍、蘿卜、四季豆等。

      2.5 病蟲草害的防治

      冬瓜常見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常見蟲害為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常見雜草是禾本科雜草和香附子。病害除枯萎病外均可用農(nóng)藥防治,每7~10天輪流噴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殺得(氫氧化銅)、鏈霉素、滅病威、瑞毒霉等,可兩種混噴,可預防大部分病害。蟲害可噴施專用農(nóng)藥,如斑潛蠅可澆施含阿維菌素的農(nóng)藥,如害通殺、愛福丁等。草害可用克無蹤(百草枯)、草甘膦定向噴霧,一次即可。

      參考文獻

      [1] 伍玉菡,尤逢惠,萬婭瓊.冬瓜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3(13):139-140.

      [2] 尹鵬.四川省冬瓜品種應用現(xiàn)狀及潛力品種推薦[J].長江蔬菜,2012(13):18-20.

      [3] 閆德行.冬瓜的栽培技術[J].吉林農(nóng)業(yè),2010(7):114.

      [4] 嚴龍,江揚先,羅培生,等.小型冬瓜的品種現(xiàn)狀及高效生產(chǎn)技術[J].長江蔬菜,2012(21):26-27.

      [5] 張建軍,劉世貴,余懋祥,等.優(yōu)質(zhì)早熟冬瓜新品種早粉1號選育及栽培要點[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07(5):43-45.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名白瓜、寒瓜、枕瓜,起源于中國和東印度,是我國夏秋季的常見蔬菜,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蘇、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種植面積在20萬 hm2以上[1]。成都市農(nóng)林科學院園藝所冬瓜課題組從1993年開始,培育生長勢強、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種子光邊的早熟粉皮冬瓜品種,以替代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品種五葉子冬瓜[2]。2013年該課題組選育的冬瓜品種通過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會議審定,命名為蓉抗5號。

      1 特征特性

      1.1 植株形態(tài)

      深根性蔓生攀援作物,雌雄同株。

      1.2 葉片

      單葉互生,無托葉,間距15 cm左右。葉色深綠,5~7淺裂,葉緣齒狀。葉片正反面密被茸毛,葉片30 cm×35 cm,葉柄長12~15 cm。葉柄圓筒形,中空,密被長柔毛。

      1.3 花

      第一雌花節(jié)位7~10節(jié),具有連續(xù)出現(xiàn)雌花的特性。

      1.4 果實

      瓜皮淺綠色,果實短圓柱形,成熟果披白蠟粉,果肉品質(zhì)好,有空腔,單瓜質(zhì)量2.5~10 kg。

      1.5 種子

      干籽千粒質(zhì)量50~55 g,光邊,發(fā)芽快而整齊。

      1.6 品質(zhì)

      果肉入口回甜,無酸味。

      1.7 豐產(chǎn)性

      一般采收一次每667 m2產(chǎn)量5 000 kg,通過設施栽培和二次坐果,產(chǎn)量更高。

      1.8 生育期

      早春播種約13天出苗,約86天開花,約116天開始收獲成熟冬瓜。

      1.9 適應性及抗逆性

      該品種適合四川全省低山及平壩地區(qū)生產(chǎn),抗逆性較好。

      2 栽培要點

      2.1 播種育苗

      四川地區(qū)冬瓜栽培一般在2月底3月初播種,667 m2地需冬瓜種子150~200 g[3]。

      ①將過篩且未種過瓜類的細土和腐熟牛糞或豬糞按7∶3比例混合,然后在每1 m3混合土中加入過磷酸鈣2.5 kg、米樂爾0.5 kg,拌勻堆放1周后裝營養(yǎng)杯或穴盤備用;也可直接采用優(yōu)良育苗基質(zhì)裝盤,舊的穴盤采用石灰水消毒后使用。

      ②播種前用多菌靈800倍液浸種30 min進行消毒處理,然后用清水洗凈。直接將處理后的冬瓜種子播入營養(yǎng)杯或者穴盤中,用混合土或者育苗基質(zhì)覆蓋,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透土壤或基質(zhì)。

      ③為了防止倒春寒,采用大棚+小拱棚進行保溫防寒,育苗期間保持苗床濕潤,防止爛芽和徒長,棚內(nèi)溫度超過 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2.2 整地定植

      種植地應選擇土地平整、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方便、四周無遮蔭且沒有種過瓜類的地塊。定植前1個月,“一犁二耙”進行深翻整地,施足基肥,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2 000 kg以上、磷肥50 kg、三元復合肥50 kg、米樂爾3 kg。整地后,開廂寬1.6 m(包溝),溝深20~25 cm,寬35~40 cm,廂面呈龜背形,地膜覆蓋廂面待用。當幼苗1~2片真葉時選晴天下午移栽,雙行定植,株距50~60 cm,667 m2定植1 400~1 600株,瓜苗不宜栽得過深,栽后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苗。

      2.3 田間管理

      定植后應根據(jù)土壤水分含量確定澆水與否。定植后7~10天澆輕糞水或復合肥1 000倍液一次。開始抽蔓后可溝灌水一次,冬瓜側(cè)枝發(fā)生時酌情處理,苗壯則摘除全部側(cè)枝;苗弱則待側(cè)枝長到20 cm左右時,留健壯枝條一條,其余摘除。

      第一次雌花出現(xiàn)時開始搭棚搭“人”字架,架高1.5 m以上。當瓜蔓60 cm時,將瓜蔓小心理到矮棚上并綁住,并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側(cè)蔓[4]。理蔓完后應及時噴藥防病,可噴百菌清1 000倍液與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磷酸二氫鉀800倍液。

      第一雌花開放時,為提高坐果率、減少“空藤”,應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當幼瓜1 kg左右時開始吊瓜,從瓜柄處將瓜吊在架材上,減輕瓜蔓的壓力。吊瓜的同時進行疏果,每株只留1個瓜,之后及時噴藥防病。

      2.4 適時采收

      ①嫩瓜采收 由于2~4 kg的蓉抗5號嫩瓜淡綠有細小青斑,外觀優(yōu)美悅目,而且品質(zhì)好,嫩瓜也暢銷。因此可在6月上旬(成都地區(qū))根據(jù)市場行情采收嫩瓜上市。嫩瓜采后及時追肥,通常溝施與葉面噴施相結合[5]。在溝內(nèi)灌水8~15 cm深時每667 m2撒入10~15 kg復合肥,來回走幾趟,促進溶解。嫩瓜采后,仍要理蔓,同時摘除嫩瓜至地面間的老葉和病葉。

      ②成熟瓜采收 加強水肥管理,每5~7天葉面追肥一次,每7~10天溝灌復合肥一次,每667 m2每次10 kg。成都地區(qū)在8月中旬之前將冬瓜全部采收上市,可搶種早秋菜如白菜、芹菜、萵筍、花菜、甘藍、蘿卜、四季豆等。

      2.5 病蟲草害的防治

      冬瓜常見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常見蟲害為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常見雜草是禾本科雜草和香附子。病害除枯萎病外均可用農(nóng)藥防治,每7~10天輪流噴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殺得(氫氧化銅)、鏈霉素、滅病威、瑞毒霉等,可兩種混噴,可預防大部分病害。蟲害可噴施專用農(nóng)藥,如斑潛蠅可澆施含阿維菌素的農(nóng)藥,如害通殺、愛福丁等。草害可用克無蹤(百草枯)、草甘膦定向噴霧,一次即可。

      參考文獻

      [1] 伍玉菡,尤逢惠,萬婭瓊.冬瓜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3(13):139-140.

      [2] 尹鵬.四川省冬瓜品種應用現(xiàn)狀及潛力品種推薦[J].長江蔬菜,2012(13):18-20.

      [3] 閆德行.冬瓜的栽培技術[J].吉林農(nóng)業(yè),2010(7):114.

      [4] 嚴龍,江揚先,羅培生,等.小型冬瓜的品種現(xiàn)狀及高效生產(chǎn)技術[J].長江蔬菜,2012(21):26-27.

      [5] 張建軍,劉世貴,余懋祥,等.優(yōu)質(zhì)早熟冬瓜新品種早粉1號選育及栽培要點[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07(5):43-45.

      猜你喜歡
      托布津雌花冬瓜
      拆不散的友誼
      悶熱三伏天 冬瓜可以這樣煲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3:12
      為什么叫冬瓜
      大棚西瓜人工授粉技術
      甲基托布津SC馬鈴薯使用技術實驗總結
      幫花授粉
      冬瓜搭架栽培技術
      上海蔬菜(2016年5期)2016-02-28 13:18:07
      不同藥劑及其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試驗
      60Coγ射線輻照降解多菌靈、噻菌靈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
      黃瓜白粉病田間藥效試驗
      上海蔬菜(2013年2期)2013-10-23 06:10:56
      仁怀市| 乐业县| 承德市| 普兰店市| 项城市| 封丘县| 大新县| 滦南县| 卢湾区| 塔河县| 泰宁县| 封开县| 镇安县| 彰化市| 京山县| 榆林市| 平定县| 屏边| 昌宁县| 岑巩县| 石棉县| 兴安县| 曲靖市| 屯昌县| 武强县| 新乐市| 临夏市| 泾阳县| 北流市| 石阡县| 武平县| 融水| 鹿邑县| 靖远县| 会理县| 阳谷县| 涟水县| 绥江县| 衢州市| 小金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