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翠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4-0265-02
教師是專業(yè)性很強的職業(yè),對于學生來講在高中階段正是世界觀及知識技能形成的階段。教師的思想行為,對社會事物的看法無不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意義是深遠的。可能會給予學生一生的愉悅,一生的奮斗,一生的責任,一生的幸福。如果教師的思想行為和方法不當,對學生成長及未來都是極大地傷害,影響一生的發(fā)展。
教師專業(yè)素質有兩個方面構成:一是思想素質,二是知識技能。教師是學校面對學生的主體,教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校在社會的聲譽。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學校工作的中心任務。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教師成為合格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要求。
數學科不僅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工具學科,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具有數學觀點,掌握分析,推理,論證的邏輯思想。她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要學科。
教研組是教師除家庭以外,教師生活學習和成長最重要的地點場所。教研組對于教師專業(yè)成長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教研組活動的中心思想。
1.教師的思想品格與修養(yǎng)
1.1作為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教研組氛圍是教師形成思想的重要基地,這也是教研組活動的一項內容,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學生而每一名學生肩上肩負著三重責任。我們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其實就是對一個家庭,對社會,對學生自己負責,教師的責任就很大了。消除拜金主義思想,增加職業(yè)觀念,職業(yè)情操高于一切,時時想到責任,處處體現(xiàn)責任。
1.2需要有敬業(yè)的精神。首先要培養(yǎng)教師對所教的學科的熱愛,要求對所教學科的歷史發(fā)展和學科在人類產生中的作用,真正領會本學科的深刻內涵。教知識主要作用是培養(yǎng)能力,重在提高智慧。要熱愛自己的職業(yè),熱愛所教的學生,理解學生。掌握不同年齡不同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性格特點,達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
1.3教育學生欲想達到效果最好。它是一個長期工程,要有教育觀和整體教育思想,數學學科的特殊性是思維形成與發(fā)展,是靠著長時間對問題的思考,理解內在的聯(lián)系,感悟方法。這些能力的形成是靠教師的長時間的細致導引。另一方面學生在整體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其次就是學生對本學科興趣與天賦。一個良好的教師讓學生在對本學科學習時利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效果。數學學科最可怕的就是使學生機械重復某些問題。表面上看階段的整體成績很好,而忽略思維的提升。把知識變成簡單的記憶,且浪費學生的大量時間。各學科的教育學習都有著它的客觀規(guī)律。學生對各科知識的把握程度也有著客觀規(guī)律不能想象然去破壞這一規(guī)律,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行為。不管這一主觀思想的好壞,將會造成極壞的結果,及至于誤人子弟。
1.4人格的感召力。教師的內在于外表,在長時間的與學生交往中,無形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一個教師的外在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對學生某學科的興趣有一定影響。隨著接觸時間的增長,教師的意志品質和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觀點,對學科的認真程度和鉆研精神,對學生產生無形的感召力。是否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可,從而得到尊重,得到學生信任。這些都是教師的從教觀點是否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出發(fā),而教師自私自利的行為,學生是能夠感受到的,善良和善意的,學生也是體會得到的。學生愿意上你的課,愿意接近你,愿意聽你說話的聲音,這就是人格的魅力所在。有些教師,學生甚至于看見就厭煩,不想聽到他的聲音。在高中階段感覺到的就是一場惡夢。走向大學還不愿意回憶起這段往事,心靈受到了極大地傷害。
教師的學科專業(yè)水平是一個學科長期發(fā)展和能夠培養(yǎng)杰出人才的關鍵所在。教師力與學習力是完成學生成長的兩大因素。只有兩力的結合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教師力即是教師的導育能力,而學習力即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研究,記憶的精神能力。作為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是基本的要求。對教材首先要了解教材體系和隨著時代的需要教材的變化原理。
2.基于數學學科的特點,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最重要的
而能力的形成靠的是學習過程中情緒氛圍,對每個數學問題的思考鉆研意志。從高考的角度看,考題中所指考查學生的個性品質,即考生個體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數學科學價值,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形成審慎的思維習慣,體會數學的意義。
2.1課堂的氛圍學習情趣是靠教師將知識學習梯度化,知識載體形象和實用化。這就要求在課前對本節(jié)課和本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作深刻剖析,了解知識的內涵與外延。這是教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2.2學習意志的培養(yǎng)關鍵是學習目的性的確定。在教研活動中應該注意總體目標與個體目標??傮w目標是指本章節(jié)按課程標準要求的目標,而個體目標是根據不同的學生所確立的學生所欲達到目標。不同的學生學習的內容可根據時間長短與梯度而進行調解。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研究內容的多少和習題配置的難易。必須是以生為體的思想。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好比搭梯子,學生能夠上得去摸得著,梯子搭的很高很好,但學生上不去且尚失去信心,則就無效教學。數學知識猶如一座冰山,看見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更大的部分是在水下看不見的。這就是知識的默化。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將知識進行默化,而默化靠學生自己的思考,理解,探究而形成的。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些源于自我思想的覺醒,自信是他的基礎。
新條件下新形勢下,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我們還有待于繼續(xù)研究探索??傊痪湓挘萄薪M是教育戰(zhàn)線的前沿陣地,需加強建設,才能使教育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