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俊麗
【摘 要】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認識到這一真理的家長在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于是在“奧數(shù)”、“劍橋”火爆于教育市場的同時,學習音樂的孩子也有增無減。在教育需求的不斷增長中既彰顯了社會的進步,也的確令今日的少年兒童的智商有了長足的進步。本文主要介紹了幾個鋼琴練習的方法。
【關鍵詞】鋼琴練習;方法;音樂教學
眾所周知,人們對于任何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都離不開練習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同樣,對于鋼琴這門樂器的學習,練習更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因為彈奏鋼琴是建立的一類。因此,只有堅持了“天天練習”,才會使人體的肌肉對于所練習的動作產生脫離了練習,即使學生有再高的音樂天賦及對音樂的感悟力,也談不上對鋼琴的認識。
在每日的練琴過程中,練琴方法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琴的效果。如何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乃是學琴的關鍵問題。為此,我通過二十多年的鋼琴教學所積累的一些體會談談關于鋼琴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一、清晨練習的價值
比其他時間練琴的價值更高,這一點尚未受到一般人的重視。從睡眠后獲得的清醒的智力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在此我想說的是在早餐前要彈一小時或者半小時。但是在你接觸鋼琴之前,讓我提出一個平凡的小建議;要像你洗手那樣把鍵盤擦得干干凈凈。正如俗語所說“在干凈的桌子上進食味道特別好”。鋼琴演奏也是如此,在骯臟的鍵盤上是無法彈奏出干凈的音樂的。
二、關于練琴時間的問題
我建議連續(xù)練習不要超過一小時,或者說,根據(jù)你的條件和精力,每次最多不超過兩個小時。以后就出去散散步,把音樂置之腦后。這種使大腦放松的方法,可以說是為了將練習所得的成果不自覺的——在腦海中鞏固下來,而且深入到血肉中去,這是絕對必要的。這些新學到的東西,必須固定于你的整個肌體之中去,像拍攝過的底片,要在銀鹽的溶液中顯影然后定影那樣,如果你不讓大自然有從事這項工作的時間,那么你以前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將會消失,而你將不得不重新開始你的——攝影工作。是的。攝影!因為每一幅音響的或音調的圖像都要通過耳朵的媒介作用,在我們的大腦中拍攝下來!而鋼琴家的全部職責就在于通過手指重現(xiàn)這些以前獲得的印象,在樂器的幫助下,把這些印象重新轉變?yōu)橐繇?。每練習半小時就要稍微休息一下,通常五分鐘就夠了。正如畫家作畫時那樣,就是要閉目片刻,以求在重新張開眼睛時可以獲得新鮮的色彩印象。
三、介紹幾種科學的練琴方法
1.基本方法之一——重復
重復是科學之母,知識是在重復中積累的,記憶是在重復中鞏固的,運動技巧的肌肉習慣是在重復中走向自動化的……可以這樣說,重復也是鋼琴學習的一種基本形態(tài)和形式。應該說它是符合學習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然而,無獨有偶的是,那種盲目的,無目的的,無要求的重復練習方法卻是不良練習習慣的突出表現(xiàn),這勢必導致無成效的練琴狀態(tài)。
重復作為一種科學的學習法,練習法,前提是必須具有目的性。如在新曲子的識譜階段。重復的目的是在譜面標記都認清楚之后把樂曲彈熟。下一步是涉及曲子的彈奏技巧問題,重復又成為了解決技巧困難的目的的練習……等等??傊?,重復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更高的目標和完美的藝術境界。
2.基本方法之二——慢練
慢練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通過慢練會使學生在一接觸樂曲的開始就走上一條正確演奏的軌道。慢練猶如“放大鏡”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jié)都擴大了,使學生能謹慎地注意到音樂的每一個細胞,慢練能確定正確的彈奏指法。音樂的分句,觸鍵的基本動作走向以及困難片段中的彈奏方法問題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學生在練習新曲子時能做到慢練,待曲子完全練習成熟之后,學生都會忽視或不愿再做慢速練習,這大概是不明白這個階段慢練的意義的緣故。一首練習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適當?shù)穆僦凶鲆庾R化的加強和鞏固的話,從技術角度上說,下意識的習慣動作會逐漸變得模糊,變得不準確,不可靠,就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誤;從音樂表現(xiàn)上說,它會因為缺乏意識的訓練而逐漸喪失表現(xiàn)的鮮明性,喪失細膩與精巧,從而喪失藝術表現(xiàn)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傊?,慢練要貫穿整個曲子練習的全過程,這樣會對練習行之有效。
3.基本方法之三——分解練習
分解練習,顧名思義就是將一整首曲子按練習目的的需要和要求分解開來的練習。這好比我們生產一臺機器是從一個一個零件做起一樣。
有這樣一些分解方式可供參考:
(1)分手練鋼琴演奏是多聲部性質的,常會遇到復雜的聲部層次問題雙手卻難以應對。用分手練習法會處理好多聲部的層次問題。同時用雙手在彈奏不同的強弱、不同的節(jié)奏、不同的奏法以及不同的音色處理時,用分手練習法進行練習會受到很好的效果。
(2)分句、分段練。當一首新曲子擺在學生面前時,音響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陌生的,演奏的動作也未形成肌肉的運動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假如一味的進行從頭至尾的練習,將會花很多時間練習,卻得不到太深的印象。改用分句,分段練習的方法,可以使頭腦中形成對曲子的音響效果及演奏動作的更深刻的記憶,同時也縮短了熟悉新譜的時間。
(3)聲部練習。在復調作品中,每個獨立聲部都有其獨立地進行,它們之間既有橫向旋律關系,又有縱向的和聲、對位關系;在許多時候,一只手往往要擔任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的演奏,因此用分聲部練習的方法可使學生分清并彈奏好每個聲部的旋律線條,同時能做到層次清晰,并更好地表現(xiàn)復調音樂的特點。
(4)難點練習。一般來說,一首曲子對于演奏方面不會全部有困難也不會絲毫沒有一點兒困難。但是有一首曲子哪怕有一個難點沒有克服,全曲的完整性和整體美都會受到影響。把樂曲難點抽出來單獨聯(lián)系、反復練習、集中突擊直到最終完全把困難之處“闖”過去,這一方法乃提高練習效率的聰明方法。而有些學生往往在練琴時從不注意這些練習法,總是喜歡從頭到尾一遍兩遍的練,遇到難點被卡住了,也不去解決它,又從頭再彈,其結果難點總突不破,一曲彈下來到處是漏洞,這樣是比破壞演奏效果。
四、有效練琴的保證——動腦練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生平日沒少練琴,可是在回鋼琴課時彈奏的效果卻很差。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平日練琴只知道動手指,卻不知用腦子,常犯“耳聾”、“眼瞎”的毛病,或糊里糊涂思想走神地在琴鍵上舞動手指做機械式練習,這樣練出來的結果不但對學琴無益反而有害。而真正高質量的練琴是運用眼、耳、手、腦等繁多的器官,并利用視覺、聽覺、動覺、感覺等全方位的參與練琴,這樣會快捷有效地掌握鋼琴的演奏。學習鋼琴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大致的說要包括讀譜、演奏技巧、音樂處理、曲式分析等等方面的內容。每項內容的完成都需要在練琴時運用手與腦的密切配合才會獲得顯著的成效。而有的學生在練琴時只顧圖快速、省事、在眼睛未看清譜子,腦子還來不及考慮如何去彈的情況下,手就著急的彈下去了。其結果是錯誤、毛病一大堆,形成習慣之后難以改正。例如,在識譜方面,有些學生經常是在沒有看清譜號、拍子及指法時就根據(jù)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彈奏,曲子的調性更不去考慮,結果是常常認錯音、搞錯節(jié)奏,忽視指法及奏法等各種記號。在回鋼琴課時,老師不得不在課上為其修改,這樣既會延誤新課的正常進入又會影響對音樂的詮釋。由此可見,在練琴時一定要提醒學生養(yǎng)成先動腦,后動手的習慣及方法,是腦子總領先下手,訓練腦子在練習時保持對信息的積極反饋狀態(tài),這樣有效的練琴才會事半功倍。
最后,需要重視的一點是關于培養(yǎng)學生演奏的心理素質問題,最有效地解決途徑莫過于教師多為學生安排一些小型的鋼琴演奏會來適當?shù)剡M行學生演奏心理的鍛煉,以使學生適應演奏的環(huán)境和場合,保證演奏的質量和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