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穎, 范蘇玉, 平佳宜, 牛夢霞
(1. 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制劑三級實驗室,河南鄭州450000;2. 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河南 鄭州450008;3. 開封市中醫(yī)院,河南 開封475000)
腸潰寧 (苦參,吳茱萸,烏梅,椿皮)微片[1]是基于生物黏附技術(shù)制成的直徑為2 ~3 mm的結(jié)腸定位小藥片,它由生物黏附材料制成含藥片芯,然后選擇一定pH 的腸溶衣材料進行包衣。該劑型是一種新型的多單元口服結(jié)腸定位[2]的緩控釋制劑,一個劑量的藥物分散在多個相互獨立的微小單元中,口服后可增大藥物與與結(jié)腸黏膜的接觸面積,由于它們的生物黏附特性,可使其在結(jié)腸壁長時間黏附、緩慢釋藥,并維持局部較高的藥物濃度,減少用藥次數(shù)。同時,個別小單元在制備工藝上的缺陷不會對整體制劑的釋藥行為產(chǎn)生嚴重影響,也是該劑型的重要特性。本實驗主要考察了腸潰寧結(jié)腸定位微片片芯處方及其包衣的最佳成型工藝。
1.1 儀器 ZP-7A 旋轉(zhuǎn)式壓片機(上海亞力機械公司);Waters e2695 HPLC 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Sartorius CP225D 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AEL-200 電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ZRS-8C 智能溶出試驗儀(天津大學(xué)無線電廠);RE-520 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HK250 科導(dǎo)臺式超聲波清洗器(上海漢克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SHB-B95 型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BYG-A 型溫控小型包衣機 (上海銘翔藥檢儀器有限公司);GZX-9070 MBE 數(shù)顯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
1.2 試藥 苦參堿(批號110805-200508)、氧化苦參堿(批號110780-201007)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尤特奇S100 (德國Rhom 公司);β-CD (曲阜市天利藥用輔料有限公司);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卡波姆934P (CP934P)、羥丙甲基纖維素 (HPMC)、羥丙基纖維素(HPC)、殼聚糖(美國陶氏公司);胰酶(中國醫(yī)藥上?;瘜W(xué)試劑采購供應(yīng)站);胃蛋白酶(上海華碩精細化學(xué)品有限公司)。甲醇、乙腈、磷酸、無水乙醇均為色譜純(德國Merck 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片芯成型處方篩選
2.1.1 正交試驗[3]本實驗選擇CP934P和HPC 兩種黏附劑的比例、含藥量和填充劑乳糖的用量這三個主要因素,采用L9(34)表進行正交試驗,以黏附時間和苦參堿與氧化苦參堿的釋放度為指標,用計分法進行綜合評價。以黏附片在第2 個小時累積釋放百分率的最大值為100 分,每降低1%,則減去1 分;將黏附時間的最大值定為100 分,每減少1 min,則減去1 分,將兩者的綜合得分作為評價指標,正交設(shè)計見表1,結(jié)果見表2 和表3。
表1 因素水平Tab.1 Factors and levels
表2 正交試驗結(jié)果Tab.2 Resul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表3 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3 Analysis result of variance
2.1.2 黏附時間的測定方法 將離體大鼠的結(jié)腸黏膜用雙面膠固定于粘有銅片的掛衣鉤上,取黏附片,用2 μL 人工結(jié)腸液潤濕1 min 后,貼于黏膜上,然后置于含150 mL 人工結(jié)腸液的燒杯中,(37 ±1)℃恒溫水浴鍋內(nèi)保溫,觀察黏附片的形態(tài)變化,并記錄其從黏膜上脫落的時間[4]。
2.1.3 釋放度的測定方法 色譜條件為氨基鍵合硅膠柱(4.6 mm ×250 mm,5 μm);乙腈-無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 ∶10 ∶1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20 nm;體積流量1 mL/min;柱溫25 ℃。
苦參堿標準曲線的制備[5]精密吸取同一質(zhì)量濃度的苦參堿對照品溶液(0.628 mg/mL)3、5、7、9、10 μL,分別注入HPLC 色譜儀中,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定峰面積,得到回歸方程Y =459 035X+1 328.8,r=0.999 9。結(jié)果表明,苦參堿進樣量在0.012 6 ~0.062 8 μg 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氧化苦參堿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同一質(zhì)量濃度的氧化苦參堿對照品溶液(0.67mg/mL)2、4、6、8、10 μL,分別注入HPLC 色譜儀中,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定峰面積,得到回歸方程Y =48 945 072.39X -21 773.1,r =0.999 9。結(jié)果表明,氧化苦參堿進樣量在1.34 ~6.70 μg 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采用小杯法[6],轉(zhuǎn)速定為100 r/min,取250 mL 新配制并已脫氣的人工結(jié)腸液為釋放介質(zhì),溫度控制在(37 ±1)℃,然后分別取黏附片3 g,投到溶出杯中,于第2 小時后取出其中10 mL,加入0.5 mL 氨水,三氯甲烷萃取5 次,每次15 mL,將三氯甲烷液蒸干,用乙腈-無水乙醇(4 ∶1)分次溶解,置于5 mL 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陰性對照樣品溶液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稱取缺苦參的其余飲片,根據(jù)工藝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樣品,并按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得陰性對照樣品溶液。
陰性干擾試驗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樣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中,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jié)果,在與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對照品色譜峰相同的保留時間內(nèi)無吸收峰,表明陰性對照樣品對這兩種成分的測定無干擾,見圖1。
圖1 陰性干擾試驗色譜圖Fig.1 Chromatograms for negative interference test
供試品溶液測定 按上述色譜條件,用外標法分別測定各試驗所得樣品中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的含有量,以測得的含有量除以微片中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的含有量,即得兩者的釋放度。
2.1.4 正交試驗結(jié)果 見表2。由方差分析(表3)可知,B 因素對黏附片質(zhì)量有顯著影響(P <0.05),結(jié)合直觀分析,B2>B3>B1。因此選擇B2,即藥粉比例為35%。而因素A 和C 影響不顯著,故選擇A3C1,即CP ∶HPC 為1 ∶3,不加乳糖。
2.2 片芯壓片工藝 按上述配方制備原輔料混合物,用95% 乙醇制軟材,過20 目篩,制顆粒,60 ℃下干燥,加入0.5%硬脂酸鎂,壓片。
2.3 包衣處方的篩選 包衣膜處方主要由成膜材料和增塑劑組成,其中前者是影響制劑釋放性能的主要因素,而后者對藥物釋放度的影響也較為顯著,因此擬對包衣處方中這兩者的用量進行篩選,以確定包衣的最佳處方。目前,用于pH 依賴型結(jié)腸包衣的材料主要為丙烯酸樹脂類[7],國外為Eudragit S100,而國內(nèi)為Eudragit Ⅲ,常用的增塑劑有檸檬酸三乙酯(TEC)、聚乙二醇6000、DE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文獻[8] 報道,DEP 的增塑效果較好,故對Eudragit S100 與DEP的比例及包衣增重進行考察,以優(yōu)選最佳包衣處方。
2.3.1 溶出介質(zhì)的配制[9]人工胃液配制方法為取稀鹽酸16.4 mL,加水800 mL 與胃蛋白酶10 g,搖勻后加水稀釋至1 000 mL,即得;人工腸液配制方法為取0.2 moL/L 磷酸二氫鉀溶液250 mL,加0.2 moL/L NaOH 溶液,調(diào)pH 至6.8,加胰酶10 g,用適量水溶解,混合后加水稀釋至1 000 mL,即得。人工結(jié)腸液配制方法為取磷酸二氫鉀0.41 g和磷酸氫二鉀5.59 g,加水稀釋至1 000 mL,即得。
2.3.2 Eudragit S100 與DEP 比例的篩選 按表4所列處方,分別取Eudragit S100 18、17、16 g,加入適量乙醇放置過夜,使其溶解,再加入DEP 2、3、4 g,使兩者質(zhì)量比分別為90 ∶10、85 ∶15、80 ∶20,加乙醇稀釋至400 mL,使包衣液的體積分數(shù)為5%。然后,取片芯50 g,置于包衣鍋中,轉(zhuǎn)速為35 r/min,以2 mL/min 的體積流量噴灑包衣液,鼓風溫度為45 ℃,使包衣增重為10%,即得包衣片,置60 ℃烘箱干燥6 h 后備用。
另外,還考察了包衣片中苦參堿與氧化苦參堿分別在人工胃液250 mL (2 h)、人工腸液250 mL(4 h)、人工結(jié)腸液250 mL (1 h 和2 h)中的釋放情況[10],體外釋放度的測定采用“2.1.3”項下方法,結(jié)果見表4。由表可知,各比例包衣膜在人工胃液中均未釋放;在人工腸液中,2 號處方釋放量最少;在人工結(jié)腸液中,2 h 累積釋放百分率達72.75%,故選擇Eudragit S100 與DEP 的比例為85 ∶15。
表4 各包衣片中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累積釋放百分率Tab.4 Overall release rates of matrine and oxymatrine in differently coated tablets
2.3.3 包衣增重的考察[11]按照上述包衣膜處方配制包衣液,并進行包衣,分別使其增重5%、8%、13%,并按上述方法測定各包衣片的釋放度,結(jié)果見表5。有表可知,當包衣增重為5%時,藥物在人工腸液中的釋放量較多;增重為8%和13%時,藥物均能達到在人工胃液及腸液中不釋放的要求,但當增重為13%時,藥物在人工結(jié)腸液中釋放較慢,不能達到在3 h 內(nèi)幾乎完全釋放的目的。因此,綜合各因素考慮,最終選擇包衣增重為8%。
表5 不同包衣增重微片中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總的釋放百分率Tab.5 Total release rates of matrine and oxymatrine in minitablets with different coating weights
2.3.4 驗證試驗 按照上述包衣處方和工藝,制備3 批pH 依賴型腸潰寧生物黏附微片,再按上述方法測定各包衣片的釋放度,結(jié)果見表6。由表可知,3 批樣品的釋放度均能達到結(jié)腸定位釋藥的要求,且釋放性能基本穩(wěn)定。
表6 腸潰寧結(jié)腸定位生物黏附微片的累積釋放百分率Tab.6 Overall release rates of bioadhesive colon Changkuining Minitablet
3.1 包衣液體積分數(shù)的選擇 將包衣液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配制成5%、8%、10%,按上述方法及處方進行包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包衣液體積分數(shù)較高時,在包衣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黏片和堵塞噴槍現(xiàn)象,無法順利進行;當體積分數(shù)為5%時,能使包衣順利進行;但當體積分數(shù)過低時,又會增加耗時,而且包衣材料損失較多。綜合各因素考慮,最終選擇包衣液體積分數(shù)為5%。
另外,包衣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抗黏劑(如滑石粉等)以防止微片粘連,但在包衣過程中易產(chǎn)生較多細粉,而滑石粉由于在包衣液中不溶,故將導(dǎo)致混懸不均勻、堵塞噴口,使包衣無法順利進行,而且不加滑石粉的包衣液也能使包衣順利進行。因此,選擇不加滑石粉進行包衣。
3.2 包衣鍋轉(zhuǎn)速[12]與傾角的考察 通過調(diào)整轉(zhuǎn)速與傾角,使藥片在包衣鍋內(nèi)充分翻滾,讓每片藥物都有相同的機會接觸到包衣液,以保證其包衣膜厚薄均勻,同時又不會因藥片劇烈翻滾而導(dǎo)致破裂。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包衣鍋的轉(zhuǎn)速為35 r/min,包衣傾角為60°。
3.3 進風溫度的考察[13]進風溫度是包衣過程中的重要參數(shù),溫度過高,包衣液蒸發(fā)較快,包衣膜不能得到很好的鋪展,從而會影響其完整性;溫度過低,又會導(dǎo)致粘片現(xiàn)象發(fā)生,使得包衣無法順利進行。經(jīng)考察,本實驗進風溫度控制在40 ~50 ℃,以保證包衣液溶劑及時揮發(fā),便于成膜。
3.4 霧化壓力的考察[14]霧化壓力影響包衣液霧滴的大小,壓力過大,霧化液滴較小,與藥片接觸后包衣材料能均勻分散,包衣膜厚薄均勻,而且連續(xù)性好,制備的包衣片釋放性能穩(wěn)定。試驗表明,當霧化壓力為0.01 MPa 時,包衣膜的連續(xù)性及均勻性較好。
[1] 黃 健,高春生,單 利,等. 微片的研究與應(yīng)用概述[J]. 中國藥學(xué)雜志,2005,40(19):1441-1443.
[2] 李國鋒,陳建海,陳志良. 結(jié)腸定位給藥技術(shù)研究進展[J]. 中國藥房,2005,16(1):64-65.
[3] 朱小勇,徐冬英,陳衛(wèi)衛(wèi). 正交實驗優(yōu)選消痤顆粒劑的成型工藝[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1):111-112.
[4] Rubinstein A,Radai R,Ezra M,et al. In vitro evaluation of calcium pectinate:a potenti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carrier[J]. Pharm Res,1993,10(2):258-263.
[5] 呂慧怡,吳世杰,王友梅,等. 小杯法測定阿司匹林腸溶片釋放度[J]. 西北藥學(xué)雜志,1998,13(1):22.
[6] Krishnaiah Y S R,Veer Raju P,Dinesh Kumar B,et al. Development of colon-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mebendazole[J]. J Controlled Release,2001,15(9):77-87.
[7] 張立超,胡晉紅,李 珍,等. 滲透型丙烯酸樹脂包衣控釋膜中增塑劑的優(yōu)選[J] 藥學(xué)學(xué)報,2001,36(12):937-941.
[8] 張立超,胡晉紅,連佳芳,等. 丙烯酸樹脂在薄膜包衣中的應(yīng)用[J]. 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01,21(5):301-302.
[9] Fukui E,Miyanmura N,Kobayashi M,et al. An in vitro investig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press-coated tablets with hydroxypropyimethylcellulose acetate succinate (HPMCAS)and hydrophobic additives in the outer shell for colon targeting[J].J Controlled Release,2001,8(7):70-97.
[10] 李小芳,曹小勇,熊婷婷,等. pH 酶依賴型腸康寧結(jié)腸靶向片的包衣工藝研究[J].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09,32(4):69-73.
[11] 程 剛,鄒梅娟,肖云彩,等. 結(jié)腸定位釋藥雙氯芬酸鈉包衣片的制備和體外釋放[J]. 中國藥學(xué)雜志,2003,38(1):40-41.
[12] 王桂玲,張雙慶,張 毅. 包衣工藝參數(shù)對馬來酸替加色羅pH 依賴型緩釋片釋放度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10,16(3):4-7.
[13] 徐蓮英,侯世祥,林亞平,等. 中藥制藥工藝技術(shù)解析[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55.
[14] 劉 輝,高禮杰,潘衛(wèi)三. 包衣工藝對布地奈德結(jié)腸定位片控釋衣膜的影響[J]. 中國藥房,2008,19 (34):2680-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