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德慧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有效的課堂教學愈發(fā)受到重視,“破窗理論”能夠在小學課堂教學和管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為模型,探討應用“破窗理論”對小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以更好的進行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效率。
【關鍵詞】破窗理論 小學課堂 信息技術 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 -0151-02
前言:信息技術課是以提高小學生手腦結合能力并初步掌握信息技術為目的的一門課程,在教學大綱中處于一個不是十分重要的位置,故信息技術課中對于課堂管理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上課期間紀律渙散。“破窗理論”是指一扇窗戶被打破,如果沒有修復,將會導致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甚至整棟樓被拆毀。由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觀察總結的“破窗理論”指出環(huán)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1]。故在教學管理中應避免出現不合規(guī)矩的“破窗理論”中的第一塊“爛玻璃”,而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帶動學習氛圍的那第一塊“爛玻璃”。
一、“破窗效應”的成因
“破窗理論”的核心內容是:看似無傷大雅的細微漏洞對接觸它的人會給出一種心理暗示——存在即是合理。人們(不論一個人的閱歷如何)都會根據自己接觸到的事物進行聯想,認為見到的事物是合理的,并通過自己的想象將這一合理的事物進行放大,從而形成連鎖反應,這就好比草坪上出現的小路,原本沒有路的地方,在有第一個人走過之后就會導致無數的跟隨者,從而將草坪破會,最終形成一條小路。
針對為何班級管理中會出現“破窗效應”,筆者通過管理角度和心理角度分析“破窗效應”出現的原因。
從管理角度分析,“破窗效應”的出現可從兩個角度分析,破窗的個體行為和群體破窗行為。由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是小學生的課堂情況,故一般不存在有意識的群體破窗行為。個體破窗行為一般都是由于學生下意識行為導致的,如上課聊天。
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破窗行為是人的一種從眾心理,仍然舉上課聊天這個例子,由于個別人聊天,導致其他學生的跟隨,最后造成全班學生共同聊天的局面。
二、在課堂上如何應對“破窗效應”
(一)防止出現“爛玻璃”
“破窗理論”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由于他人的不良干擾,會引起自身朝著壞的方向變化[2]。比如:兩個孩子上課時聊天,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便會帶動整個班級變得異常吵鬧,所以說防止出現第一塊爛玻璃非常重要。防范于未然遠比“水來土掩”來得更有效。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籬牢犬不入”,制定有效的課堂紀律是順利教學的保證,對與違反紀律的同學給予一定的“懲罰”也是有必要的,當然這里的懲罰不是說真正意義上的懲罰,而是唱歌、講笑話或者值日等有意義的行為。如果孩子在上課時都能保證不遲到,不早退,那么這個班級的其他違紀行為也會明顯減少。
(二)及時發(fā)現“爛玻璃”
在信息技術課上,會有孩子偷偷在下面玩游戲,聊天之類的,此刻,要求老師心系學生,不要因為講課太過認真、投入,而忽視了孩子的表現。否則,不僅這個孩子沒能好好聽課,反而因為老師的失誤,課堂變成了菜市場。千萬不要因為沒有發(fā)現第一塊爛玻璃,而出現更多爛玻璃。所以說,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時刻關注孩子的聽課狀態(tài),根據孩子的表現及時進行課堂矯正。
(三)有效修補“爛玻璃”
一旦發(fā)現了第一塊爛玻璃,我們老師要及時修補,發(fā)現問題時,我們不應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使他暫時沒有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我們要及時制止,并嚴肅向其說明這一行為的錯誤性與嚴重性。同時也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心智未開,只要我們耐心的與他們溝通,多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針對如何修補,這關系到老師的教學技巧,針對上課開小差的孩子,我們可以問他一個問題,讓他下課前給出答案,或者是給大家講個笑話等。
三、課堂上如何運用“破窗理論”
(一)合理利用“爛玻璃”
這里的爛玻璃,和第一部分的概念不同,指的是那些求知欲比較強的孩子,是領頭羊的意思。當課堂氛圍不是那么濃厚的時候,可以采取游戲或比賽的方式,以激起孩子的好勝心。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上,一般會學習畫圖、藝術字、海報制作和幻燈片制作等,這時候可以選出幾個孩子成為“爛玻璃”,通過競爭的方式,比比看誰的作品最優(yōu)秀,這樣有助于提高整個課堂的積極性,也能讓孩子們更扎實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孩子,要及時給予表揚,以作示范作用。
(二)創(chuàng)造出“爛玻璃”
針對一些經常犯錯誤的孩子,或者課堂表現不好的孩子,可以給他一定的職務,如隊長,負責本隊同學的紀律管理工作。這樣由于受到同學的監(jiān)督,他會不自覺的約束自己,以達到完全改正的目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一直都是很有道理,孩子需要鼓勵,對于孩子來說,老師的笑臉永遠比怒臉美。藝術家羅丹說過,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美的眼睛[3]。
結論:總之,“破窗理論”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與指導作用。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放過一個小錯,補好每一扇將破或已破損的窗戶,這樣我們才可能會擁有一扇扇明亮的窗戶,才能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氛圍;同時反向利用“破窗理論”,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每一個表揚學生的機會,使其他學生產生效仿心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楊愛華,李小紅.破窗理論與反腐敗“零度容忍”預懲機制[J].中國行政管理,2009,04(03):1102-1106.
[2]喬聯蓉,王利明.破窗理論與大學班級管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01(02):1004-1006.
[3]楊海強.藝術類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美育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