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 要:韓國語視聽說是韓國語專業(yè)本科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習者聽說能力為目的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本文從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提出了相關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韓國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現(xiàn)狀;授課方案
《韓國語視聽說》課程是以《綜合韓語》、《韓國語聽力》和《韓國語口語》課程為基礎課程所開設的一門課程,是融視、聽、說于一體進行教學的語言實踐課。基于多媒體技術的視聽說課程,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全方位交互式語言環(huán)境,能將語言學習及運用有效地結合起來。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朝著理想的方向發(fā)展。本文本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從分析當前視聽說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入手,指出其中的問題,并試圖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1 視聽說課程教學現(xiàn)狀
當前,高校都設有語音授課教室,硬件條件基本滿足教學要求,但是在教材選用、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翻看國內(nèi)許多出版社出版的韓國語視聽說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供教師可選用的"視聽"教材寥寥無幾,而冒充"視聽"教材的"聽力"教材卻比比皆是,雖然教材內(nèi)附光盤資料,可往往是音頻資料而非視頻資料,這就使得視聽說教學一直延續(xù)著單一的教學模式,即"聽資料-做題-對答案-再聽資料"的四部曲,這往往是由于教材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另一方面,當前的視聽說課堂,在教學中過多的關注"聽",而忽略"說"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說"的部分就應該交給"會話課"負責,單方面強調(diào)聽力,"聽資料-做題-對答案-再聽資料"的四部曲教學模式貫穿課堂始終,使得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模式單一,造成學生精力不集中,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另外,有些教師為了改善這種單調(diào)枯燥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在課程中引入韓國電影、電視劇、娛樂節(jié)目等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來彌補"視"的缺失,但是實際上,很可能因為學生聽力水平有限,或所選內(nèi)容語速過快、不適用于低年級學生等原因,學生的聽懂率并不高,所以學生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面情節(jié)中,更加忽視"聽"和"說",視聽說課程變成了"電影欣賞"課,使得視聽說課程失去了其開設的真正意義。
2 以《初級韓國語視聽說》教材為例的授課方案
我院《韓國語視聽說》課程安排在大二、大三兩個學年,每周4學時,每學期64學時,選用的教材為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出版、盧星華主編的《韓國語視聽說》系列教材。下面以大二下學期的一次課堂教學為例,簡述一下授課方案。課文選擇《初級韓國語視聽說(下)》TV動畫第一課,視頻長度3分鐘左右,分成3段。
步驟1(8分鐘):首先播放一遍視頻,在播放視頻之前讓學生邊看邊注意聽課文中自己能聽懂的單詞或簡單語句,然后進行提問??梢酝ㄟ^這樣的方式了解學生對材料的理解情況,也可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情況的差異,通過提問效果掌握班級的整體學習狀況。在這一步驟中要求學生說出單詞,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環(huán)節(jié)再進行糾音正音,另外也可以增加分組比賽等小環(huán)節(jié),看看哪個組說出的單詞更多,準確率更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步驟2(8分鐘):簡單講解必需詞匯,這本教材的單詞講解,并非韓中意思對照,而是用韓文來解釋單詞,可以通過速讀讓學生猜中文意思,間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也可以通過這一方式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步驟3(10分鐘):連續(xù)播放2遍,聽后讓2-4名學生用韓國語簡單地闡述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詢問學生的不同意見,保留疑問,等再次聽時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在這一步驟中再一次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步驟4(24分鐘):首先讓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聽后問題(一般每篇課文4-5個問題,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增加問題的數(shù)量),帶著問題再聽課文,分段進行,每段8分鐘。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斟酌播放的次數(shù)。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記錄關鍵詞語,再根據(jù)關鍵詞組織語言口頭回答問題。
步驟5(24分鐘):進行聽模練習。在沒有聽力原文的情況下,在播放視頻的時候進行斷句播放,讓學生對每一句話都進行聽說模仿,對學生表達不準確的地方,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和講解。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要求學生在保證說話的質(zhì)量的前提下,盡量模仿原文的語速;更要要求學生盡量模仿原文的語氣語調(diào),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步驟6(8分鐘):給出聽力原文進行自我糾正。通過以上的各個步驟,學生對自己的掌握情況已十分清楚,要求學生對照課文原文再次準確地斷句跟讀,自我糾正步驟3、4、5中的錯誤。
步驟7(8分鐘):聽后鞏固。讓學生在不看原文的情況下,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說一說觀看這一視頻的感受,或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課文內(nèi)容復述,或讓學生說一說和課文內(nèi)容相似的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課文里他印象最深刻和最喜歡的原句。
以上的各個教學步驟中,"視"、"聽"、"說"這三個視聽說課程的要素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尤其是近年來在教學中一直被忽視的"說"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只有讓學生"說"才能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會很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會有很好的互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本文通過研究《韓國語視聽說》課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教學講授方案,之后將積極思考和實踐,從課堂教學出發(fā),不斷地進行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總結經(jīng)驗,進一步提高視聽說教學的質(zhì)量,讓視聽說教學真正擔負起培養(yǎng)符合國際化時代的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崔香玉.高職漢語聽力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1,06.
[2]于慧踴.國內(nèi)韓國語教材現(xiàn)狀分析[J].科教文匯,2009,11.
[3]李正實.韓國語高級視聽說課教學改革之探索[J].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