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群 閆曉丹
【摘 要】 目的:探討頭孢地尼膠囊及奧硝唑聯合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均給予固特(奧硝唑分散片)治療,而觀察組再給予頭孢地尼膠囊治療,均治療一周。結果: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2例,有效34例,無效4例,治療總有效率94.3%;對照組顯效23例,有效33例,無效14例,治療總有效率8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頭孢地尼膠囊及奧硝唑聯合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滿意,可有效減輕患者白帶增多、月經不調等臨床癥狀,建議在婦科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盆腔炎;奧硝唑;頭孢地尼;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5-0061-01
盆腔炎又稱盆腔炎癥,為婦科常見疾病,主要指女性盆腔周圍結締組織,生殖器官及盆腔腹膜的炎癥。盆腔炎又可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而慢性盆腔炎主要發(fā)病原因為急性盆腔炎未及時、有效治愈,致使病原菌再度入侵[1]。慢性盆腔炎可導致女性發(fā)生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及下腹部疼痛等不良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其生活和工作。臨床上治療慢性盆腔炎主要藥物為抗生素,雖然抗生素治療效果顯著,但也可發(fā)生一定不良反應,如產生耐藥性等。本文對來我院婦科就診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給予抗生素和頭孢地尼膠囊聯合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來我院婦科就診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0例,均經臨床檢查,婦科檢查及B超檢查確診為慢性盆腔炎。所有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白帶增多,月經不調,下腹部疼痛。排除同時合并有心、肺、肝等嚴重疾病患者,妊娠和哺乳期患者,對本文所用藥物過敏患者及有精神疾病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均7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46歲,平均(35.4±2.5)歲,病程2個月至3年,平均(1.2±0.4)年;對照組患者年齡(21~47)歲,平均(36.1±2.4)歲,病程2個月至3年,平均(1.1±0.3)年。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方面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固特(奧硝唑分散片,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460)治療,口服0.25g/次,2次/d,早晚服用[2]。觀察組再給予豪森頭孢地尼膠囊(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107)治療,口服,0.1g/次,3次/d,可根據臨床癥狀調整用量。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一周,并觀察治療效果。
1.3 效果評價 治療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療效進行評價,顯效:患者治療后白帶增多,月經不調,下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消失,B超檢查提示腹部積液和包塊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白帶增多,月經不調,下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B超檢查提示腹部積液和包塊減少;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未消失,甚至惡化[3]。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用P<0.05表示。
2 結果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2例,有效34例,無效4例,治療總有效率94.3%;對照組顯效23例,有效33例,無效14例,治療總有效率8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慢性盆腔炎為女性常見疾病,主要發(fā)病原因為病原菌入侵,其中以厭氧菌為多見。臨床上治療慢性盆腔炎主要藥物為抗生素,硝基咪唑類藥物為治療厭氧菌入侵常用藥物,其中奧硝唑為硝基咪唑類藥物代表,它可使硝基還原為自由基,并作用于厭氧菌,抑制厭氧菌DNA復制[4],從而起到抑制厭氧菌生長的目的。雖然臨床實踐表明奧硝唑在治療慢性盆腔炎方面效果明顯,但也可能導致厭氧菌出現耐藥性,影響藥物效果。頭孢地尼為頭孢菌素,具有較廣的抗菌譜。在本文治療中筆者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給予奧硝唑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再給予頭孢地尼膠囊治療,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這說明了這兩種抗菌藥物治療的療效高于單用一種藥物治療。
總之,孢地尼膠囊及奧硝唑聯合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確切,建議在婦科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小增. 盆腔炎消散液灌腸治療盆腔炎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3): 162-163.
[2] 郝玉鳳, 王茜, 袁曉潔,等. 左奧硝唑、奧硝唑、替硝唑治療盆腔炎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性科學, 2012, 21(8): 38-39.
[3] 吳久萍, 吳曉榮. 頭孢地尼聯合奧硝唑治療盆腔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研究, 2013, 24(4): 595-596.
[4] Smith K J, Ness R B, Wiesenfele H C,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alternative outpatient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reatment strategies[J].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07, 34(12): 960-966.
(收稿日期: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