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閩 張謀雄
路從花影過,人自柳蔭來。
汽車駛過高樓林立的深圳30分鐘左右即抵達松山湖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一幅自然、閑適、恬靜的畫面撲入眼簾,我們仿佛來到陶淵明先生筆下的世外桃源。開車師傅善解人意地降下車窗,清新的空氣拂面而來,絲綢般掠過臂膀,沁人心扉。我情不自禁深吸一口氣,好甜!好爽!師傅將車速慢下來緩緩前行,眼前道路平坦寬闊,彎道和斜坡都恰到好處,高大的紅棉、紅白相間的紫薇、若隱若現(xiàn)的建筑如流動電影鋪陳而來,側耳傾聽只有風聲和幾聲鳥鳴。幾個岔路之后,“雙子橋”到了,湖水如巨大的藍鏡驀然閃現(xiàn),水色天光……
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坐落在“雙子橋”畔,宛如這松山湖般遠離喧囂和躁動。漫步校園,古荔枝干壯葉綠,蔭涼含情;風義樓、雅正樓、頌德樓,紅磚白墻,圍合相依。在這里,教師優(yōu)雅、從容,教育的理想清晰而富有詩意;在這里,學生陽光、自信,教育的力量真實而富有活力。
繁華易見,山湖難得。
山在這里,湖在這里,我在這里探尋劉建平校長的山湖之美、之秘、之情……
入行不久,道行不淺
掛職學習的第一天,天氣有點陰涼,我們的心卻是溫暖的,年輕的虞盼云老師在學校大門口迎接我們。
走進大門,右前方體育館墻壁上盧中南題寫有“生命的詩意棲息地”,左手巖石上鐫刻著“教育從生活開始,與生命同行!”虞老師說,這是學校的辦學思想,我們以生態(tài)學的態(tài)度、方法來觀察和思考各項教育活動,力求把握教育與生活、教育與天性的互動關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棲息地。虞老師的講解,不禁讓我想到了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和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這應該是學校辦學思想的來源吧。
校訓墻邊,虞老師闡述學校從西周“六藝:禮、樂、書、御、數(shù)、射”如何演繹出校訓:養(yǎng)德、立美、尚文、健體、啟智、求是。校訓墻背面,有一段抒情的文字—有段歲月在松湖,據(jù)說選自黃筱惠同學的畢業(yè)日記?!斑@里我們叫足跡園,地面大理石上記錄著當年發(fā)生的大事,這是由畢業(yè)班的學生投票選出來的。學校每年校慶紀念日,學生大都會回到學校來足跡園走走,孩子們最能記住的是他們的個性化班級名字,如智慧谷、太陽家族、小鳥天堂……”。
虞老師娓娓道來,校園里的一景一物都栩栩如生。
校園文化由校訓統(tǒng)領為六大主題,內(nèi)容廣博,精彩紛呈。它們給每一位參觀者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還給予人們更多的思考和啟發(fā)。在“養(yǎng)德”主題,我看到學生們介紹家鄉(xiāng)特產(chǎn)時如數(shù)家珍:如韓政言同學《“暖融融”的大朗》,介紹了大朗享譽世界的毛織業(yè);鄺妙怡同學推薦了《麻涌的香蕉》,嚴煦淦同學介紹《東莞的荔枝》,葉家棟同學詳細說明了《石龍麥芽柚皮》的制作過程……語言文字間,流淌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作為東莞人的自豪。
頌德樓是功能教室樓,春子紙藝室、阿杜畫室、木子信息空間、理想音樂樂園、鄒霞舞藝坊……這些音樂、美術、科學教室的名字都有個性,里面的裝修及布置也有個性,因為它們的主人分別是楊春子、杜凱濤、李赟、李響、鄒霞等老師。
耳聞目睹,我為學校處處留下了師生的印跡而贊嘆,這是一幅富有生命力的詩意畫卷。我們還參觀了如休閑書吧的圖書館、如咖啡屋的教工之家閑慧居……從學校的辦學思想、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師發(fā)展情況,虞老師一路向我們介紹著,一路和我們交流著,還特別提醒:“面對訪校者,劉校長很強調常態(tài)呈現(xiàn),希望你們有平常心?!碑?shù)弥堇蠋熢趯W校工作不到一年,屬于教輔人員,我們都瞪大了眼睛,感覺不可思議。
難怪華南師范大學陳岸濤教授曾經(jīng)感慨:“我見過許多有思想、有理論的校長,講起話來很有水平,可是到了教師層面就不行了,完全兩回事。這次在松山湖中心小學,給我最大的震撼,是一線老師說的和做的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學校辦學思想?!?/p>
一名入行不久的老師有如此深的道行,我嫌掛職期3個月太長的感覺頓時沒有了,期待明天。
不是專家,卻很專業(yè)
“南風天”非常潮濕,但阻擋不了我們急于解答困惑的心。
上午八時,我們來到雅正樓,去觀摩每周四的誦讀課。迎面吹來一陣陣涼爽的春風,朗朗的讀書聲此起彼伏,韻味悠長。從窗外望進室內(nèi),孩子們端坐其中,手捧《含英咀華》,有滋有味地朗誦著,仿佛古代學子的模樣。
鐘鳳婷老師在三年二班上《月之光》誦讀課,她由《中秋月》開課,引出一首首關于月亮的古詩。陳思航、王惠渝同學領誦《月夜思鄉(xiāng)》悅耳動聽,未成曲調先有情;張嘉鵬同學的《望月懷遠》字正腔圓、鏗鏘有力,讓我恍若夢回唐朝;黎雅菲同學吟唱《十五夜望月》,舒緩有度、張弛有法,讓我陶醉其間……這是一個多么美的畫面,師生仿佛走進古時學堂,自由地暢游在詩詞的海洋里。
孫璐是一名語文教師,四年級四班班主任,工作五年時間,是一些文雅氣質課程組長。她為我們作《誦經(jīng)典詩文,習儒雅風范》報告:“一些文雅氣質是一門課程,不是一次活動,更不是一場運動?!睌S地有聲的解讀,讓我們感受到孫老師的專業(yè)程度。她從課程定位、課程資源、課程策略、課程評價等方面為我們闡述一些文雅氣質課程的方方面面?!罢n程的評價由課程組負責,主要有日常誦讀檢查和學期誦讀檢測,每學期第十六周進行學期誦讀檢測,設有童生、秀才、舉人、榜眼、探花等十二個等級”。
松山湖中心小學的一些文雅氣質課程,做得如此專業(yè),做得如此細致,孩子們的“儒雅氣質”當然得以浸染,“文學素養(yǎng)”當然得以提升。
腹有詩書氣自華。很多學校也開展經(jīng)典誦讀,可成效如何?我想,松山湖中心小學給了我們很好的示范。
拓展型課程有“五個一”,一手硬筆好字課程組長邵洪波、一門興趣愛好課程組長匡芝蘭、一種探究習慣課程組長張瑜、一項健身技能課程組長崔希泉也相繼介紹,都十分精彩,我們?yōu)橹@訝。難怪學?!叭灰惑w”課程聲名遠播,這與學校有支優(yōu)秀的中層隊伍是分不開的。這些分別是語文、數(shù)學、體育、音樂、科學等學科的教師,雖然不是課程專家,但都能從學校的辦學思想看課程,能從課程的淵源定位、資源開發(fā)、實施策略、評價機制等進行綜合闡述。不簡單呀!不是專家,卻很專業(yè)。
聯(lián)想我們的學校,知道辦學思想的就是校級干部或極少數(shù)的老師,我們的辦學思想不能深入人心,更不用說要貫徹教育教學的始終。什么時候,我們也能有自己的課程意識,也能將外在“給定的課程”改造為學?!皟?nèi)生的課程”,我們就能如松山湖中心小學走得遠。
我的地盤,我來做主
打開“夢起松湖”QQ群,已是每天必做的事,這里是學校扁平化管理有效運轉的載體。
“夢起松湖”QQ群,寓意為一群有教育情懷的教師群體,相聚在松山湖,夢始于松山湖,也圓于松山湖。這是學校的工作群,通知要求、獎勵懲戒,甚至新鮮事都會在這里及時得到傳播。
“嘀、嘀、嘀”,“夢起松湖”頭像一閃一閃的?!把膊榱艘弧⒍?、四、五年級,學生基本做到桌椅對齊、教室安靜。個別班級練坐姿方法有誤,在此提醒必須在寫字過程中強化坐姿、強化握筆。提筆就是練字時,不僅是一手硬筆好字課堂,其他的課堂也請強調學生正確坐姿,整潔書寫”。一手硬筆好字課程組長邵洪波如往常一般,又在工作群上反饋檢查情況。這樣的反饋及時有效,能讓全體教師引起重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松山湖中心小學每個中層干部都有屬于自己的地盤,在他們的領地,他們就是“老大”。邵洪波的師傅邱衛(wèi)春是前任一手硬筆好字課程組長,這門課程的評價標準以及課程教學模式就是邱老師開創(chuàng)的。聯(lián)想到自己的學校,我們的中層干部也認真做事,但往往是布置得多,反饋得少,一竿子插到底的就更少。
加入“夢起松湖”QQ群已有兩周,每天我們總能在這里看到學校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感觸最大的是中層干部都能守好自己的“自留地”,我的地盤我來做主。在這里,日常管理決策由學校行政會作出,執(zhí)行決策時,副校長、主任、副主任各負其責,互不從屬。這樣的扁平架構真好!許多學校的副校長、主任、副主任都只是一個上傳下達的通訊員、傳令兵,有時還平添出許多揣摩和猜忌。
“嘀、嘀、嘀”,“夢起松湖”頭像再一次的閃亮。“字如其人教師研修班周二學位已滿,周五還有2個學位,需要報名的老師請聯(lián)系我”。這是邱衛(wèi)春老師在招生,普通教師也有很多獨當一面的舞臺。
誠如劉慶兵副校長在“例說扁平化”所言:“扁平化既是一種管理模式,更是一種思想文化”。是的,減少層級、減少官僚只是表象,松山湖中心小學的全體老師主動地謀事、主動地做事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
磨課痛苦,收獲幸福
從上周起,我們?nèi)虆⒓恿苏Z文磨課俱樂部活動。
語文磨課俱樂部已開展十一期,本期是主題教學系列之一—教學模式研究,導師是著名特級教師、小學語文教研員李莊。
上午第一節(jié)課,試教的是一位中年教師,叫褚麗麗,年紀和我相仿。在晉江,“奔四”的老師基本不再折騰磨課,褚麗麗老師的耐磨精神使我們折服。
磨課是非常折騰的,老師們見“磨”唯恐避之不及。松山湖中心小學的磨課是教師自愿報名的,先報先得,然后函授、面授、展示。劉慶兵副校長是磨課次數(shù)最多的,有六次之多;陳彩虹副校長是磨課教師中年齡最長的,年近五十。
褚麗麗的《橋》突出語言的理解,注重渲染情感,以情促情,用積累和感悟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課堂。試教后,李莊導師與褚老師一對一的輔導?!叭绻麖奈谋窘庾x、課堂把控來看,你這堂課是成功的。但從本期磨課的主題來看,這堂課還有一些問題。”李莊老師希望褚老師從整體上考慮,合并刪除;采用以讀代講方法,解決問得頻繁、講得太細、課堂拖沓的問題;思考如何在課堂里創(chuàng)建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松山湖中心小學的“磨課”更多的是在解決一些實際教學中的問題,與賽課無關,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磨課是極其煎熬的。一個月前,參與磨課褚麗麗、盧淑茹、楊穗鋅和鐘鳳婷四位老師與導師就教案修改了三四個來回。來到學校的一周里,導師至少還要再聽學員兩個來回,這個過程,學員們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導師交流,不斷地修改教案,非常辛苦?!吧⒆拥耐纯喽家呀?jīng)歷過,磨課就不算什么了?!比欢ネ暾n后,盧淑茹老師一笑置之。在不斷的“磨”課中,老師們的課堂教學就能如此地游刃有余。
磨課是為了什么?松山湖中心小學不是要磨出觀摩課、競賽課,而是磨出實實在在的接地氣的家常課。劉建平校長說,磨課完畢有個展示,請老師們不要在意和同伴比誰高誰低,自己和自己比有進步、有收獲就是成功。
優(yōu)質觀摩課重要還是接地氣的家常課重要,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詩意發(fā)展,群體發(fā)展
清晨雨后,松山湖就猶如一位嬌羞的少女,薄紗遮面,卻無法掩蓋其美麗,讓人忍不住吟上一句“千里覓尋知勝境,人間到此萬般輕”。
校園綠意盎然,猶如松山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松山湖的老師是幸福的,有這么美麗的天然氧吧;還有瑜伽、網(wǎng)球、籃球等健身俱樂部活動。
每周三晚上七點是學校毽球俱樂部的活動時間。今晚,體育館燈火通明。老師們?nèi)宄扇?,不約而同地來了四十多位教師,幾乎占到全校教師數(shù)的二分之一。
體育館里,每個人的身上滲滿汗水,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笑容?;诩既せネㄟ@樣的觀念,松山湖中心小學的健身俱樂部就在“玩”上做文章。一“毽”鐘情技能研修組組長齊彬告訴我們:“大家都樂于參與俱樂部研修活動,我們是玩毽球,也提高了教師的體育運動素養(yǎng),有利于學校一項健身技能課程的開展?!?/p>
一“毽”鐘情、“繩”采飛揚、“白板”傍身、“磨數(shù)”之家、“絲”韻悠揚、金孔雀、不“紙”如此、“字”如其人—詩情畫意的名字,這是松山湖中心小學目前正在進行的八個教師技能研修項目。
松山湖中心小學的教師,人人都會踢毽球,人人都會跳花繩,人人都會吹葫蘆絲,人人都能寫一手硬筆好字……松山湖中心小學的教師技能研修,給了老師們業(yè)余生活的幸福感,也給學校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師資保證。
為什么我們的課程建設走不遠,那是因為我們的師資培訓沒有跟上。為什么松山湖中心小學的教師積極向上,那是因為他們倡導自主發(fā)展、為用發(fā)展,不搞一刀切、齊步走。
教師的工作應該是幸福的,教師的發(fā)展也應該是幸福的。目前,松山湖中心小學提出的教師生態(tài)發(fā)展已經(jīng)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可操作性策略:俱樂部策略、招投標策略、領頭雁策略、自駕游策略……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卻能走得更遠;大步流星可以走得很快,不疾不徐卻能走得更遠。這里,老師們教書育人、讀書寫字、吹葫跳繩、品茶論道……真是優(yōu)雅的教育人生。
歷經(jīng)滄桑,才知腳下有關山,激揚文字,方顯胸中有丘壑。雖然學校已蜚聲全國,掛職、跟崗、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然而劉校長還是謙遜地說:“我們還在路上,有些問題需要慢慢來”。慢養(yǎng)—韜光養(yǎng)晦、水到渠成,劉建平校長就像一個老農(nóng)悠然自得。
繁華易見,山湖難得!
圣者無名,大者無形;貴而不顯,華而不炫。山在這里,我在山腳;湖在這里,我在湖邊……
(作者單位:1. 晉江市第四實驗小學;
2. 晉江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