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美的創(chuàng)造
趙金光
美,是詩的生命線。詩人寫詩,其實就是
在用一種符合本質、符合規(guī)律的方法來進行審
美創(chuàng)造。
濤人要建構的詩美大廈是形式美和內容美
互相呼應的。形式美包括音樂美、格律美、排
列美、色彩美、結構美……內容美包括雄渾
美、豪放美、婉約美、和諧美、意趣美……這
種種美的因素,要在詩中表現(xiàn)出來,實在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
世界充滿著美,要想寫出美來,首先得發(fā)
現(xiàn)美。發(fā)現(xiàn)美,須用眼睛去看,用五官去感
知,更得用心靈去感受。
邊塞,歷來是十分艱苦的地方,苦寒荒
涼,入眼是大漠孤煙、漫漫黃沙,但從漢唐以
來卻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震爍千古的著名詩篇。王
昌齡的《從軍行》(其四)云: “青海長云暗
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
破樓蘭終不還。”詩人從長云迷漫、雪山孤城
的環(huán)境,從金甲磨穿、“白骨掩蓬蒿”的血戰(zhàn)
中,發(fā)現(xiàn)并歌頌的是報國將士“不破樓蘭終不
還”的壯美。高適的《塞上聽吹笛》: “雪凈
胡沙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
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卑l(fā)現(xiàn)并寫出了美妙闊
遠的意境、可以感知的一幅思鄉(xiāng)畫卷、樂觀開
朗的一劍豪情。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
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與楊祖德
書》)引用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著名代
表人物曹子建這段話,并不是嚇唬詩美的創(chuàng)作
者。詩在文學領域,是藝術技巧要求最高的一
種,表現(xiàn)詩美,難度也最大。若有老杜“語不
驚人死不休”的精神,方干“吟成五字句,用
破一生心”的刻苦,加上敏銳的觀察、勤奮的
積累、勃發(fā)的靈感,應該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驚天
地、動鬼神,閃射出詩美光芒的詩。
小時候,我生長在鄉(xiāng)村,面對鄉(xiāng)村的遠山
近樹,一田田莊稼,以為找不到美的詩意。讀
到白居易的《村夜》,大受啟發(fā)。他面對夜晚
的鄉(xiāng)村,有“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
絕”之詠,點出了秋色濃濃,蟲聲切切,鮮明
地勾出秋夜的特征。接著描寫由村莊轉向田
野,有“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的妙句,展開了一幅讓人耳目一新的畫卷。恰
是蕎麥花開時節(jié),月光朗照下的蕎麥田,如一
片晶瑩的白雪,燦爛耀眼。一個月下的鄉(xiāng)村夜
景,在白居易的筆下,被描寫得美麗動人,這
是捕捉的成功,更是詩人匠心獨運的成功。
《唐宋詩醇》贊它:“一味真樸,不假妝點,
自具蒼老之致,七絕中之近古者?!?/p>
雅與俗(外二則)
賴登維
啟功,大雅者也。其紀念顧隨教授忌辰
30周年,撰聯(lián)云:“文苑仰宗師,眾失拱辰三
十載;書壇標眾望,脈延典午兩千秋。”“拱
辰”,語出《論語·為政》: “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眾星拱之?!庇鞅娡鶜w?!暗湮纭保?/p>
馬的隱語。典,掌管,與“司”同義;午,在
十二生肖中是馬,晉帝姓司馬,以“典午”代
晉朝。此處借指書法藝術的高峰。此聯(lián)用典貼
切巧妙,非一般文人雅士所能道。又其題贈香
港散文家董橋聯(lián)云: “窺園圣學傳繁露,納履
玄機獲素書。”上聯(lián)言漢代董仲舒為傳圣學,
著《春秋繁露》,十年不窺園;下聯(lián)言張子
房,在圯橋上為老者納履,終獲兵書,助劉邦
奪得天下。上下聯(lián)切“董”、“橋”二字,大
可玩味,有雅趣,也有諧趣,非一般嵌名聯(lián)可
比。
啟功,亦大俗者也。他曾自撰《墓志銘》
日:“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
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
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
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
相湊。計平生,謚日陋。身與名,一齊臭。”
再看《沁園春·美尼爾氏綜合癥》: “夜夢初
回,地轉天旋,兩眼難睜。忽翻腸攪肚,連嘔
帶瀉,頭沉向下,腳軟飄空。耳里蟬嘶,漸如
牛吼,最后懸錘撞大鐘。真要命,似這般滋
味,不易形容。明朝去找醫(yī)生。服‘本海啦
明 ‘乘暈寧。說腦中血管,老年硬化,發(fā)
生阻礙,失去平衡。此癥稱為,美尼爾氏,不
是尋常暑氣蒸。稍可惜,現(xiàn)藥無特效,且待公
薨?!边@些詩詞,通篇口語,不用一典,讀來
捧腹。收在《啟功韻語》、《啟功絮語》、
《肩功贅語》等書中的詩詞,亦莊亦諧,雅俗
雜陳,內涵豐富,別出心裁。嚴羽《滄浪詩
話》云: “學詩先除五俗:一日俗體,二日俗
意,三曰俗句,四日俗字,五日俗韻?!眴⒐?/p>
先生不予理會,也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原來,雅與俗,不僅蘿卜青菜,各人喜
愛;還可以集于一身,冶于一爐。
多與少
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弘歷,在位63年,據(jù)
說總計寫下了43000余首詩。其詩詞創(chuàng)作的總
量已接近于整部《全唐詩》,不知要超過李
白、杜甫等人的詩作數(shù)量多少倍,但是沒有誰
稱他為詩人。唐代詩人張繼,留下的詩只有
48首,卻是真正的詩人。一首《楓橋夜泊》,
倘要談論唐詩的七言絕句,就繞不過去。
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諾貝爾文
學獎授予瑞典80歲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
姆。特朗斯特羅姆是瑞典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雖然創(chuàng)作的詩歌只有163首,但都是精品。據(jù)
說,他“一年只做3首詩”。
傳世之作,不在于量,而在于質;無須多
產,但求精品。
詩可療疾延年
詩可療疾延年,古今中外皆然。陸游《山
村經行因施藥》詩云: “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
頭風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輩,吾詩讀罷自醒
然?!弊x詩比川芎、白芷等除風定痛的藥品,
更具有醒腦寧神之療效。清代青城子《志異續(xù)
編》載一醫(yī)案:白巖朱公患氣痛,每當疾發(fā)
時,取杜(甫)詩朗誦數(shù)首即止。國外有醫(yī)院為病
人提供了“詩書療法”,如意大利有“詩”藥
有限公司,出版多種詩集,供患者選用。日本
北海道扎幌市,有一長壽俱樂部,參加者多為
老人。俱樂部組織會員寫詩、舉辦詩歌朗誦
會,會員因此少疾病,多長壽。以現(xiàn)代醫(yī)學角
度觀之,讀詩寫詩,乃修養(yǎng)心靈、調節(jié)精神、
消除不良情緒或心理障礙、提高心身健康質量
之心理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