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紅
(黑龍江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哈爾濱150080)
寓于影像中的崇高美
——評張藝謀電影中的震撼世界
金永紅
(黑龍江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哈爾濱150080)
張藝謀電影的影像美學可謂色彩斑斕,他的電影畫面語言的崇高之美——相看兩不厭,默默不得語;敘述內(nèi)容的崇高之美——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歷史使命的崇高之美——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以崇高美構成了張藝謀電影的創(chuàng)作之維。
張藝謀電影;崇高美;分析
張藝謀電影的影像美學可謂色彩斑斕。雖然他的作品如《山楂樹之戀》《幸福時光》《我的父親母親》等,于和諧、恬靜中蕩人心扉,以清新唯美、深情感人沖人耳目。但張藝謀電影創(chuàng)作中影響力最大、最成功的卻是那些如《紅高粱》《菊豆》《英雄》《一個都不能少》和《金陵十三釵》等作品。這類作品具有“驚風雨,泣鬼神”的藝術力量。即使是對張藝謀極力貶抑者也不得不承認張藝謀的作品創(chuàng)造過驚人的神話般的奇跡。這類電影令人蕩氣回腸、身心震撼,給人以骨驚神悚的強烈審美感受,以崇高美構成了張藝謀電影的創(chuàng)作之維。
張藝謀的電影非常重視畫面語言的運用,這和他的攝影出身有著密切的關系。也恰恰是這一點,使他的電影迥異于其他電影。有人說馮小剛的電影在于語言的出彩,如果刪除人物語言,電影本身就不存在。而張藝謀的電影是以畫格內(nèi)一切視覺元素的安排和控制,來調(diào)動并支配觀眾的思想與情緒的。
(一)畫面構圖語言——不規(guī)則體現(xiàn)崇高美
“崇高美表現(xiàn)出人們所不習慣、不熟悉的形式特點,它通過違反均衡、對稱、統(tǒng)一、完美等美的一般規(guī)律來加強審美感受的強度?!睆埶囍\注重通過畫面構圖來增強影片視覺上的形式美;同時也注重用畫面構圖來傳達內(nèi)在的主題意蘊。他常常按照自己的偏好和設想,通過光影、色彩、角度等的變換,以及大量的構圖設置,來營造一種合乎影片主題的情感氛圍,使影片的構圖在表層影像之下還具有畫外之意,實現(xiàn)意義的傳達,從而促使觀眾對影片內(nèi)容進行思索。
《英雄》中根據(jù)不同的故事講述,設計黑色、紅色、藍色、綠色、橙黃色幾個色彩段落,色彩成為理解影片內(nèi)涵的重要符號形式,給人以觸目驚心的形式美。再以建筑符號為例,《紅高粱》中特別設計的月亮門,《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重重相疊的喬家大院,《菊豆》中青灰色封閉式的長方院,《一個也不能少》里山坡上孤零零的學校,《英雄》中空曠陰森的秦王殿,《十面埋伏》中富麗豪華的牡丹坊,《有話好好說》中傾斜構圖、晃動攝影和藍綠色的怪異燈光等等。
如《菊豆》中,在表現(xiàn)楊天青進入楊家染坊時的情景,張藝謀用遠景鏡頭,在整個構圖上把那個灰色的院落作為主體呈現(xiàn)出來,而在這個由楊家染坊所構筑的封閉的空間里,楊天青只是占據(jù)了一個極小的位置。從這樣的畫面構圖里,觀眾很明顯地感受到封建傳統(tǒng)的強大及其對人性的禁錮。在影片的許多構圖中,染坊總是占著優(yōu)勢的地位,使得全片彌漫著壓抑沉郁的氛圍,也暗示出了整部影片的基調(diào),預示了菊豆、楊天青他們的悲劇性。
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張藝謀采用較多的是微仰鏡頭和微俯鏡頭,這樣的畫面構圖給人以壓抑之感,而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人們無疑也是十分痛苦。張藝謀的這種畫面構圖設置顯現(xiàn)了皇宮中人的異化以及人格的扭曲,含蓄地傳達出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對美好人性的渴望。
(二)畫面色彩語言——個性化運用體現(xiàn)崇高美
崇高表現(xiàn)在電影作品中,不是簡單的畫面堆砌,更不是概念化和類型化的形象呈現(xiàn),而是在人和電影藝術的交流中所形成的審美之境,并在對這一境界的體悟中感受到的一種超越的張力。張藝謀電影中的崇高感是借助于絢麗的色彩藝術形成的審美世界激發(fā)出來。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張藝謀就是根據(jù)自己的生命體驗與理解,運用色彩語言去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達思想感情。純色的大面積的紅色被張藝謀熟練運用到電影題材中。在作品《紅高粱》中“我奶奶”的一身紅色打扮,那一片紅紅的高粱地,火紅的太陽光等,紅色強有力地渲染了狂熱的野性、激情的愛欲、奔放的生命;《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的深紅色棉襖,火紅的辣椒襯托出秋菊耿直、倔強、不服輸?shù)男愿瘢弧毒斩埂分屑t色的染池、紅色的染布、熊熊的大火渲染了長期壓抑下的兩性間反倫理的情愛釋放。
紅色與人的本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諸多電影和藝術作品中,紅色象征著憎恨和憤怒、瘋狂和戰(zhàn)爭、危險和烈火,紅色有著無窮無盡的能量和意象。紅色在知覺情感中的具體聯(lián)想有火、血、紅燈信號等;在抽象聯(lián)想中有生命、熱情、強烈、喜慶、溫暖、危險、欲望和性等,這些在張藝謀的電影中都能深刻地體會和感受到。《黃土地》《英雄》《十面埋伏》等電影還有很多黃色、白色、藍色和綠色等美麗的色彩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張藝謀電影中的色彩運用,恰恰證明了:“色彩進入電影,決不僅僅是自然色的還原,而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色彩的再創(chuàng)造。它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現(xiàn)實感。因此,影片中的色彩比現(xiàn)實的色彩更具有美學價值,富于藝術意味,更具有審美魅力和情緒上更強烈的沖擊力?!?/p>
張藝謀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包括“紅”在內(nèi)的多重色彩,大膽表現(xiàn)情和理、愛和欲的強烈抗爭,表現(xiàn)出色彩隱喻的泛化,其多色彩組合的運用達到了象征、寫意的韻味。
(三)畫面象征語言——意象的運用體現(xiàn)崇高美
崇高美從內(nèi)容上看有內(nèi)在的思想部分,也有外在的視覺部分。而電影藝術的崇高美是思想性與形式性并重的——象征意象的運用。張藝謀大多數(shù)影片的造型在整體上都有象征性。他運用的象征恰恰是因為他諳熟了中國文化。張藝謀的電影通過象征意象給觀眾以感性的體驗與理性的反思。有人說看張藝謀的電影給人以壓抑、驚懼,內(nèi)心是痛感,一種巨大的氣場將你團團圍住,令人屏息。這種感覺恰恰是崇高美震撼人心靈的鑰匙,由此使人產(chǎn)生巨大的激發(fā)振奮作用。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陳家大院高大的照壁“百壽圖”在此有象征意義。黑色描金、厚重堅硬的“百壽圖”照壁,代表了陳家地位權勢,也象征著中國的“三綱五?!钡葌鹘y(tǒng)文化,形成對弱勢女子頌蓮的背負重壓之勢?!皦邸弊?,永遠、永生之意,指其生生不息、長長久久的存在。多次描寫了院落中關系女性悲劇宿命的一口井?!熬痹谥袊鴤鹘y(tǒng)文化中常與女人相連,“井底之蛙”是被桎梏女人的生命常態(tài),“投井自殺”是受欺壓女人的了斷方式。
《秋菊打官司》中一車車“紅辣椒”象征著農(nóng)村傳統(tǒng)人情習慣的根深蒂固,一聲聲悠遠的“秦腔”暗示著農(nóng)民雖然有了萌動的法律意識,但維權之路還是慢慢悠長。
為了使總體象征更形象、更顯深刻、更凝煉,每部影片中都有精心設置貫穿始終的核心意象。如果說《紅高粱》是生命的禮贊,那么,《菊豆》便是對生命被吞噬的控訴?!叭痉弧北旧碛辛艘环N隱喻與象征的含義,由染坊而來的染指這個字眼,就暗示了一種男女間的曖昧之事。位于院中的方形血紅的染池,象征封建禮教吞噬生靈的本質(zhì),楊金山、楊天青正是死在其中。內(nèi)蘊深刻的象征意義,反復點染、含蓄意指,形成了張藝謀電影強烈突出的藝術風格,曲終而難忘。
從那一望無際的高粱地開始的張藝謀的影像世界,展示了一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族魂,表現(xiàn)了一種充滿血腥而又凝聚熾愛的痛感文化。曾慶瑞教授曾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留了地方特色的,才是符合全球化要求的。”長期以來,張藝謀浸沉于東方文化的熏陶中,而陜西這個得中華文化精髓的地方又賦予他對文化傳統(tǒng)和世態(tài)人情的獨特理解。所以,張藝謀力圖用自己影像的獨特性表達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的理解或洞見。
(一)夸張化民俗的展現(xiàn)體現(xiàn)崇高美
民俗儀式是文化的活標本,是民間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張藝謀的影片能獲得成功與他影片民俗場面的展示是分不開的。在張藝謀的影片里有陜北的漫漫黃土,有山西封閉壓抑的四合院,有充溢生命力而熱烈奔放的“高密東北鄉(xiāng)”,有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有繁華京都呈現(xiàn)出的現(xiàn)代景觀。
張藝謀影片中的民俗大多不是真正的民俗儀式的客觀展示,不是地域文化的真實再現(xiàn),而是一種文化精神、主觀意念加上電影造型的產(chǎn)物,是夸張了、變味了的“民俗”。例如《紅高粱》一開始展現(xiàn)的“顛轎”的場面,使影片一開始就在視覺上給觀眾以刺激,更讓西方觀眾有耳目一新的驚奇感。從某種意義上講,《紅高粱》在國際上獲獎,并不只是因為它所表達的東方人文精神,很大程度上還在于它造成的中國奇觀。
(二)敘事結構的選擇體現(xiàn)崇高美
同樣的故事和情節(jié)可以有不同的敘事結構,而不同的敘事結構可以體現(xiàn)出對故事情節(jié)的不同理解和闡釋,它可以“反映出導演對故事的組織能力,也往往能顯露出導演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及把握能力?!?/p>
張藝謀的電影幾乎都是改編自文學作品。張藝謀總是積極參與改編,取其所需。往往是抽取原作品中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并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文化觀念,用電影的思維重新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
例如,影片《紅高粱》就是將莫言的多線索、多人物、多情節(jié)、多內(nèi)容的小說改編為“我奶奶”一生的兩個片斷——出嫁和抗日。而張藝謀在電影里將原作中與表現(xiàn)這一主題無太大關系的情節(jié)刪除了。張藝謀把它改編成了一個順時敘述的單線索的故事,先主要講述“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愛情故事,愛情成為整部影片的主要內(nèi)容,而后講述因羅漢大爺被日本人剝皮,人們感覺受到侮辱,進而抗擊日寇。經(jīng)過刪減、改動,使“我奶奶”沒有了原作中的那些與別人的復雜關系,從而成為一位較純潔的女性,也有助于表現(xiàn)“我奶奶”和“我爺爺”之間的愛情。這樣易于操控整個拍攝過程,把故事講得更加富有感染力。這樣將故事敘述得條理更清晰,邏輯更嚴密。
崇高美體現(xiàn)的是一顆偉大心靈的吶喊。只有具備了偉大的心靈境界,才會形成崇高風格。它是一種生命的躁動和內(nèi)在的張力,體現(xiàn)的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張藝謀懷著“要讓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信念,導演了十七部作品。崇高正是以人為本的對人的生存和命運的深切思考和關注,并且是在這種思考和體悟中對人的尊嚴和責任的弘揚。張藝謀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肩負著中國電影發(fā)展的歷史使命。他來自中國社會最底層,經(jīng)歷坎坷,飽受磨難,正是憑借著特殊的毅力、韌勁和機遇而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世界級”大導演。
在他二十多年的導演生涯中,一直堅持不懈地對電影藝術進行探索、追求,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動了中國當代電影的發(fā)展,而且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開拓了一條成功之路。由于他所創(chuàng)作的影片在國際影壇上連獲大獎,促成了當代中國電影文化與世界電影文化的相互接壤,擴大了當代中國電影生成的歷史、文化語境,所以張藝謀不僅是一位影片的作者,電影史的“作者”,而且還是一位文化的使者。
[1][美]魯?shù)婪颉ぐ⒍骱D?藝術與視知[M].勝守完,朱疆源,澤.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高小菡.影像的多維寓言—張藝謀“紅色系列”視覺藝術的一種解讀[D].上海:復旦大學,2009.
[3] 張明芳.張藝謀電影的敘事模式[J].山西大學學報,2001(10).
[責任編輯:方 曉]
J901
A
1005-913X(2015)07-0282-02
2015-01-02
2014年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面上項目(12542073)
金永紅(1970-),男,哈爾濱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