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原理現在可謂簡單明了、通俗易懂:不讓小蝌蚪找到安身之處即可。要獲得受孕的機會,天文數字的小蝌蚪也是蠻拼的,那完全是博一個中彩票大獎的概率。所有避孕方法都是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不給機會使卵子受精。
對于古代中國人,卻沒有這么明晰的觀念。由于分辨不清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籠統(tǒng)地將卵子和所有子宮、陰道的分泌物和液體都稱作陰氣,進而錯誤地認為,男子的小蝌蚪數量有限,女子則是陰氣取之不竭的容器。懷孕是陽氣入陰的精血之物,避孕必須破壞此物的形成。古代中國避孕的理論大多基于這種認識。
古代避孕當源自巫娼
古代中國的人口在公元前就上了千萬級的臺階,直到十九世紀中期增加到4億多,相對于廣博的土地面積,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人口壓力。因此,避孕在古代中國并未成為普遍的需求,首先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流傳,然后才漸為普通人群利用。
首當其沖的是青樓女子。據王書奴在其《中國娼妓史》中考證,殷商之際已有具備近代娼妓所謂“才”、“情”、“色”、“藝”的巫娼存在。
《尚書·伊訓》記載:“湯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敢有殉于色貨,恒于游畋,時謂淫風。……唯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焙阄韬ǜ?、殉于色貨,可見當時巫娼之業(yè)非常發(fā)達,蕩然成風,已有“巫風”之謂。士大夫沉迷其中者絕不在少數,故商湯制“官刑”以警告那些狎昵巫娼的百僚。
“工于媚男”的巫娼盛行,必然會帶來避孕的問題,她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都會探尋出一些避孕的措施。古時巫、醫(yī)又往往身份混一,部分經驗性的避孕方法就會留存在醫(yī)書中逐漸相傳。事實上,不少過去的醫(yī)書都有此類記錄。最早的避孕方藥或源自早期的巫娼。
隱秘的古代男性避孕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加之生理常識的貧乏,把生育視為婦女的基本能力,而與男性關系不大。各種避孕措施也主要針對女性,很難在醫(yī)書中找到跟男性相關的避孕辦法。倒是古代的房中書里隱約地提及到了。
房中之術的出現跟巫和道家密切相關。他們認為,理想的男歡女愛首先是為了延綿種族,這符合天地陰陽之道,也是對祖先的應盡之責。其次是便于男方采陰壯陽,同時女方也可因激發(fā)陰氣而強身健體。
敦煌遺書中題為白行簡所作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描述男子與姬妾交歡時云:“回精禁液,吸氣咽津。是學道之全性,圖保壽以延神?!闭f明與姬妾交歡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男子的性能力,以利于其與正室懷上健康的孩子。高羅佩認為這是中國古代的優(yōu)生思想。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詳細討論了“回精術”:“凡欲施瀉者,當閉口張目,閉氣握固。兩手左右上下,縮鼻取氣,又縮下部,及吸腹,小偃脊膂,急以左手中兩指,抑屏翳穴,長吐氣,并琢齒千遍。則精上補腦,使人長生。若精妄出,則損神也?!?/p>
這類陰陽之合的實效到底如何?如今也恐怕只有天知地知了。不過,從擁有“后宮三千”的歷代帝王看,長壽者極為稀少。估計還是紙上談兵的成分居多。
古代女性避孕五花八門
流傳至今的古代醫(yī)書記載的避孕方法,幾乎都是針對女性的,稱之為“斷產”。南宋陳自明在其《婦女大全良方》卷十三“斷產方論第六”中指出:“欲斷產者,不易之事。雖曰天地大德曰生,然亦有臨產艱難,或生育不已,或不正之屬,為尼為娼,不欲受孕,而欲斷之者。故錄驗方以備其用?!?/p>
目前所知的大概有藥物、針灸、按摩、禁忌等避孕法。避孕的需求,也漸漸從青樓、宮廷向享受非婚性行為的普通女性蔓延,甚至到明清之際一些正常婚姻關系的女性也產生了這種愿望。社會和經濟地位相對較高的,或可從醫(yī)書中直接找到答案。最為廣大的普通女性,主要通過母女、姊妹、親友、街坊,尤其是尼姑、道姑、卦姑和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等所謂三姑六婆來獲取避孕知識和藥物治療。即便是前者,得到藥物的渠道也離不開三姑六婆的行走。
藥物避孕
用藥物來達到避孕的目的,是最簡單、應用最廣泛、種類最繁復的辦法。中醫(yī)理論認為導致不孕的原因是子宮寒冷、痰濕阻塞胞宮、子宮內有致病之邪等。只要選用能夠造成這些狀況的藥物,就可以成功避孕。傳統(tǒng)的避孕方藥,用藥時間一般都在月經或生產后。按現代醫(yī)學觀點,可能是通過抑制排卵而導致不孕。
以上藥物,除蓇蓉現今不明為何物外,其他幾種也常常和別的藥物一同形成避孕配方。當歸、生地、熟地、川芎、白芍、蕓苔子、紅花、鳳仙子等藥物,也多是避孕藥方上的???。陜西省中草藥科研組計劃生育研究室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收集的100多種避孕中草藥單方,大多數與古方相近,應該是自古流傳下來的。根據一些單方后的附注,服用各方的效果不盡相同。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先妣事略》敘述,他的母親婚后年年生育,自言“為多子苦”。 于是有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后,妊不數矣’”。歸母一飲而盡,卻成了啞巴,一年多以后就去世了,年僅25歲,確實也未再生育。服藥后的時間總共只有一年多,并不算長,其避孕效果到底如何還不是特別明顯。人啞了卻是事實,說明其副作用很大。據《清皮鹿門先生錫瑞年譜》,皮錫瑞的母親服藥后避孕不成,還損害了身體健康,更得不償失。
針灸避孕
《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已談及針灸石門穴會致婦女絕育。宋代《針灸資生經》又引《千金方》、《千金翼方》重申:“婦人欲斷產,灸踝上一寸三壯,即斷?!边€對石門和關元臨近的兩穴進行了對比:“石門忌灸,針之絕子。……陰交灸多,絕孕。又云石門、關元,相去一寸,針關元治婦人無子,針石門則終身絕嗣,其道幽隱,豈可輕侮哉!”針灸穴位必須慎之又慎。
山東的兩名研究者在1969年5月至1970年5月,對277例自愿要求針灸避孕的育齡婦女進行了針灸避孕效果觀察。他們的實驗表明,采用不同的穴位、不同的刺激方式、不同的刺激強度、不同的深度,均不能達到避孕或絕育的目的。與天津和四川針刺避孕的實驗結果一致,跟古代醫(yī)書所載石門是絕育穴的結果矛盾。相反,針刺石門等穴,還有可能提高生育能力。
按摩避孕
按摩避孕的典型辦法是《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記載的微按后股穴道,以驅趕小蝌蚪。清帝若夜宿皇后處,敬事房太監(jiān)會將準確的年月日記錄在冊,以確證皇后所得的是龍種。對嬪妃的態(tài)度則完全不同。與前述房中之術的觀念有相似之處,或多或少是受其影響而致?;实鄢酝盹埖臅r候,敬事房太監(jiān)將載有妃子名字的綠頭牌也呈上。一旦選中是夜所愛,皇帝就翻轉名牌。敬事房太監(jiān)退下,把牌子交給專門背妃子的太監(jiān)。
屆時,皇帝先睡在床上,腳露在被子外面等待。背人的太監(jiān)脫去妃子的衣服,用大衣裹好赤裸的她,背到皇帝床前。敬事房總管與駝妃太監(jiān)都站在窗外等候。如時間過久,皇帝不主動告停,總管必高唱:“是時候了?!被实圻€不答應,就再次呼叫,如此反復三次。
等接到皇帝的指令,背人者又把妃子從鉆進被窩的地方拖出來,包裹好再背回去。然后,總管進屋請命:“留不留?”皇帝說“留”,就揮筆記載“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說“不留”,總管就去微微按揉妃子的后股穴道,把小蝌蚪趕出來。此乃順治仿效前明宮例定下的制度,以防“子孫淫逸之行”。這種殘忍的避孕方式,對妃子必定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據說,若緊急避孕不成,妃子懷上了,也會因為沒有記錄被解決掉肚中之物。所以,現在諸多清宮戲中的鏡頭,呵呵,可想而知。
禁忌避孕
《婦人大全良方》卷九《求嗣門·褚尚書求男論第二》中歸納前人所論,提出“交會禁忌”、“男子受胎時日法”,認為避開一些禁忌,在正確的日子就容易受孕得子。反之則能起到避孕的作用。南宋周守忠在《養(yǎng)生類纂》卷下所列禁忌更為詳盡。禁忌幾乎無所不在,甚至說:“凡二、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生日也,交會令人無疾病。”一個月中僅有5天適合男女行事。如果再算上其他禁忌的情況,夫婦間合適的歡愛日子更寥寥無幾。要說科學根據,這些禁忌基本上沒有。主要跟當時程朱理學的盛行、道學的禁欲主張有關。
其他避孕
古時有人以為肉食和蔥、蒜、韭菜等食物會抑制性欲,食之要減少受孕機會,也會收到避孕的功效。在一些產棉區(qū),有食用棉籽油來避孕的做法。棉籽油,即從棉籽中榨出來的油。經檢測,棉籽油中所含的棉酚成分,具有抑制男子生育功能的作用。遇到高溫強堿條件,棉酚會分解消失,但古時榨油的方式無法徹底清除。故長期食用棉籽油,會造成不育。
還有因錯誤的觀念導致的變相避孕。婦女在每個月的排卵期內才會受孕,在現代醫(yī)學非常明確。可古代一些醫(yī)家偏說最佳受孕期是在月經干凈后三數日內。結果讓聽信其言的虔心求子夫婦失去機會,想得子時卻避了孕。延長母親哺乳嬰兒的時長、在女性體內填塞藥物、利用魚鰾制作避孕套等避孕方式在古時也有涉及。 避孕藥物的商業(yè)化
至遲在南宋,避孕藥物就進入了商業(yè)階段。據《夢粱錄》記載,臨安(今杭州)城里已有“郭醫(yī)產藥鋪”。明代小說《歡喜緣》中寫僑居蘇州的富家公子崔隆“恐怕生養(yǎng),致誤玩耍,遂買了免作胎之藥,命依依、可兒、姑娘三人各都服用”??梢娒髑鍟r期,避孕藥物的商業(yè)化銷售更為普遍。
顯然,古代中國的避孕手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種類和運用人群的廣度上都在逐步擴張。具體的方式方法選擇,則依當事人所處社會、經濟地位而各不相同。研究表明,較高社會階層的人和都市居民,由于可獲得的資訊和服務更多,其選擇的范圍也更廣。使用最多的還是藥物、針灸、墮胎等方法。較低社會階層的人和農民選擇范圍更窄,延長哺乳期、用民間相傳的草藥和按摩墮胎等可能是他們使用的主要方法。這種狀況直到近代,在農村也沒有太大的改變。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古代的避孕方法不是特別有效,最后還是不得不采用墮胎的下策。
(本文主要參考了高羅佩著《中國古代房中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王書奴著《中國娼妓史》兩書及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qū)節(jié)育方法及其應用與傳播》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