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21日,農歷五月廿五,當時中國的實際統(tǒng)治者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絕后的大事——向全世界宣戰(zhàn)。這是一件令史學界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慈禧做出這個不計后果的瘋狂舉動的呢?據(jù)唐德剛先生在《晚清七十年》里的說法,慈禧老太婆的忽然發(fā)飆,是因為一封假情報所引起的。
5月20日這天的深夜,一個黑影急匆匆地敲開榮祿家的大門,榮祿起來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心腹江蘇糧道羅嘉杰的兒子,奉父親之命星夜趕來告密。
羅公子帶來一個壞消息,說各國公使已經聯(lián)合決定,“勒令皇太后歸政”。榮祿聽后大驚失色,手足無措——他很清楚自己在戊戌政變里所發(fā)揮的作用,如果十一國勒令皇太后歸政,光緒帝復出,自己就是有十個腦袋,也得搬家了!
榮大人彷徨終夜,天剛蒙蒙亮,就緊急入宮稟告老太后。慈禧太后是知道洋人厲害的。現(xiàn)在老太后終于明白,洋人不肯朝賀王儲的原因,原來是要逼她歸政,擁光緒帝復出!如今一切都明白了,老太后最擔心的這個可能,想不到如今竟然要成為事實。
老太后老淚縱橫,悲憤交加。洋人這是在要她的老命!如今的一條路,只能是和洋人拼了!要毀滅就大家一起去死吧!
在翌晨的御前會議上,老太后泣不成聲。當她把這個消息公布后,全場驚愕。據(jù)說端王以下的親貴20余人,竟相擁哭成一片!激動之余,這些北京的當權派們發(fā)誓要效忠皇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慈禧太后也說,既然戰(zhàn)亦亡,不戰(zhàn)亦亡,“等亡也,一戰(zhàn)而亡不猶愈乎?”
這樣,第二次御前會議,居然變成了“戰(zhàn)前總動員”,于是乎,京師九門大開,義和團大批進京,日夜不絕。
回頭想想,慈禧太后好歹也從政近40年,何至于這次如此沖動呢?美國歷史學家摩爾斯(費正清的老師)也說,“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余地的,但只有這次她這個政治家卻只剩下女人家了?!币苍S,迫其歸政,是打中了老太婆——也是一切獨裁者的要害了。
那么,這個弄得宮中雞飛狗跳的假情報是哪里來的呢?后來查此來源,原來是在上海英商所辦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上發(fā)表的一篇社論,主張慈禧歸政光緒,后來此文又轉載在《字林西報》上??赡苁窃诖宋目乔埃粓笊缛A裔職工獲悉,輾轉被糧道羅嘉杰所悉,結果被添油加醋當成情報給匯報上去了。
也許有人要問了,既然打算和洋人拼命,那進攻使館又為何屢攻不下?
事實上,老太后雖然一時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但還是留有余地的。下令進攻使館,也許只是想脅迫各國公使撤回歸政要求。何況,即使把洋公使給拼掉,到時候她也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借口推托,把責任往諸將身上一推——后來證明她就是這么干的。但問題是,各國公使們哪里知道有什么歸政的要求,在清兵的進攻之下,他們也只能選擇抵抗待援了!
身為國防軍的頭頭,榮祿也不是傻瓜,萬一到時把使館夷為平地,殺死公使,洋人要是追究起來,那可不是好玩的。于是乎,從一開始榮大人就裝病,把袁世凱的武衛(wèi)右軍調開,上面逼得緊了,就讓董福祥的甘軍去拼命打。在廣州觀戰(zhàn)的李鴻章聽說后,哈哈大笑,告訴外面的媒體朋友說,“使館無恙,大家盡管放心!”原來,以董福祥土匪軍的能力,是不可能攻下使館的。理由很簡單,董福祥的軍隊沒有西洋大炮,有的都是些土制大炮,只聽炮聲轟轟響,卻不見彈下來!
到后來,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再到后來,仗打完了,慈禧也樂了,因為她非但沒有被當作挑起戰(zhàn)爭的罪魁禍首被洋人懲辦,反而繼續(xù)做中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一份捕風捉影的假情報,帶給慈禧的只是幾天流亡的日子,但帶給中國人民的卻是深重的災難